論文題目:電視是什麼?——論電視傳播的人際性Title:whatisthetelevision?__TheinterpersonalityoftheTVcommunication任遠(教授)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Renyuan(professor)TheschoolofTelevision,BeijingBroadcastingInstituteTEL:010-66091285(H)FAX:010-66091285email:renyuan1227@mweb.com.cn鄧理峰(講師)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與傳播系北京市西三環北路25號100089Denglifeng(lecturer)Department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ChinaYouthCollegeforPoliticalScienceTEL:010-68412391email:lifengdeng@sina.com中文摘要什麼是人際性?人際性是指電視傳播中收視情境人際交流的特徵的概括。而收視情境人際交流就是指在電視傳播活動中,觀眾與電視節目,尤其是與電視節目中的媒介人物之間的心理互動。人際性是電視傳播在現代電視紀實技術條件下獲得的一種可能性。和過去的電視傳播活動相比,在現代技術條件下,電視傳播活動的運作形態和節目形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人際性"就是對這種變化的一種概括。本文分析了收視情境人際交流產生的前提條件,即在現代紀實的技術條件下,人們社會交往的場所實現了與物質場所的分離。本文考察了人際性的內涵,剖析了電視傳播中的兩對關係——傳者與觀眾,電視頻道與觀眾的關係。文章還對收視情境人際交流作了深度分析,提出了人際性理論實踐的原則和策略。簡言之,本文拓展了一個存在於眾人心中而未能明晰地表達于字面的思路,這就是人際性思路。用這個思路來思考電視新聞節目的生產或者考察電視傳播的效果,我們將會有一些新的發現。iiAbstractWhatisinterpersonality?Interpersonalitysummarizethecharacteristicsofpara-socialinteractioncontextofnon-fictionalTVprogram.Andthepara-socialinteractionakindofpsychologicalinteractionbetweentheTVviewersandtheTVprogram,especiallythemediacharacters,inthecommunicationprocess.Interpersonalityisanewkindofpossibilitythatthetelevisionacquiredwiththesupportofmordentelevisiontechnology.Lastdecadeshavewitnessedseachangeintheoperationandprogrammingoftelevisioncommunication.Thetheoreticalsummarizationofthosechangesisnamed“interpersonality”.Thisthesisproposesthatthepreconditionofpara-socialinteractionintheTVcommunicationprocessistheseparationofsocialplacefromphysicalplacewiththeconstantprogressTVtechnology,ThethesisexaminestheconnotationofinerpersonalityandanalysestherelationshipsbetweencommunicatorsandTVaudiences,TVchannelandaudiences.Thethesisalsomakesin-depthanalysisforthepara-socialinteractionandsuggestesthatbasicprincipalandstrategiesofinterpersonalityforTVcommunication..Simplyput,thisthesisbroadensthescopeofinterpersonalitythinkingwhichcanbeappliedtoexplaintheproductionofTVprogramandthemediaeffectseffectively.iii引言在中國大陸,有關電視傳播特性的研究,自20世紀五十年代電視事業誕生之始就從未停止過。進入八十年代,隨著國家“四級辦電視"政策的頒佈與實施,電視作為大眾媒介和宣傳工具,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滲透進了尋常百姓的生活。電視傳播特性的研究也隨之興盛起來。倘若我們對已有的有關電視傳播特性的研究成果做一番檢視,可以發現,在談論電視傳播特性的時候,研究者使用了各種各樣的辭彙來描述電視傳播,傳真性、相容性、共時性、家庭性、參與性、現場性等等,不一而足。不同的研究者在描述電視傳播特性時使用著不同的辭彙。這也反映了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視角與思路,以及揭示出來的電視傳播特性的不同層面。綜觀現有的諸多成果,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研究者都承認電視具備創造面對面的交流情境的可能。家庭裏近距離的收視方式使媒介人物(如記者)的談話成為與觀眾之間的人際交流,視聽結合的現場性也使觀眾的視點跟隨攝像機的鏡頭進入電視空間,實現“身臨其境"的心理參與。美國媒介理論家保羅·列文森(PaulLevinson)曾對媒介的技術進步做過研究。他的結論就是:大眾傳播科技進步的總趨向是,媒介紀錄越來越保真,越來越接近生活實際。(1)從電報到電話,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這些毫無疑問都是人類傳播史上里程碑式的進步。而這種進步的意義就在於,它使媒介越來越不像一個媒介,而更像生活真實。傳播科技的每一次進步都意味著通過媒介實現的交流朝著人際交流邁進了一步,媒介紀錄朝著保真生活的方向邁進了一步。很明顯,剛才我們是循著從低級媒介到高級媒介的思路來做描述。其實我們也不妨來做一次逆向思維的描述,反過來看看高級媒介如電視比低級媒介究意多了些什麼,其進步具體體現何在。我們會發現,在現在的大眾媒介中,電視傳遞的資訊視聽兼備,最為豐富。媒介仿佛是一個與生活真實“相克"的濾器,越低級的媒介濾掉的生活真實的資訊越多。而唯有電視能較完整地直接傳i遞生活原生態資訊,對生活真實的過濾降至最低限度。因此,在現代電視紀實的技術條件1下,過去需要親自在場才能耳聞目睹的資訊,如今是足不出戶即可知曉和體驗。比如,收看世界盃足球賽直播,或1997年CCTV香港回歸72小時現場直播。因而在電視時代,“場所"一詞似乎應該有新的涵義。不過,無論電視畫面如何地逼近生活真實,傳播者的鏡前談話或播音如何能酷似人際交流,但從觀眾接收的角度來看,電視畫面仍舊還不是純粹的客觀真實,傳者的談話或播音也只是一種准人際交流。因為觀眾無法步入電視的聲畫空間,直接與畫中人發生日常性的接觸和交流。以考察和研究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而聞名於世的美國社會人類學家歐文·戈夫曼(ErvingGoffman)曾提出過一個“共同在場"的概念。(2)何謂“共同在場"?依據戈夫曼主張,共同在場就是以身體的空間性為基礎,行為人在明確定位的情境下與他人進行的日常接觸。因此,真正的人際交流就得具備共同在場的充分條件,而且也只可能發生在那些物質上在場的人之間的“無仲介"接觸當中。然而現代通訊科技提供的物質條件已經改變了這種觀念。“場"與“場所"已經被擴展到幾乎與地球相等的範圍,“地球村"概念日益為人們所接受,包括電視和互聯網在內的媒體越來越成為“人體的延伸"。各種現代電子媒介已經使得仲介性接觸也可以帶有共同在場情景下的某些親密性。從而使它成為一種特殊情景下的人際交流(比如電視節目主持人或播音員與觀眾之間的交流),我們稱之為收視情境的人際交流。如果說,人際交流實現的前提條件是行為人的共同在場;那麼,收視情境的人際交流實現的前提條件又是什麼呢?正如前文所述,現代電視紀實使得人們無需共同在場,卻可以耳聞目睹該場域(如世界盃足球賽直播)中的資訊,可以實現與媒介人物(如主持人或記者)同樣具備人際交流親密性質的人際交流。也正是基於此,我們提出,“場所"一詞在電視時代可以有新的意蘊。也就是說,人們“社會交往的場所可以從自然物質場所中分離出來",(3)促使人與人的社會關係從特定的物質場所中解脫出來,(4)實現一種新的互動方式,這就是收視情境人際交流的方式。毫無疑問,收視情境人際交流不同於人們共同在場,日常情境下即時互動的交流,也不同於人們通過閱讀信件或書籍實現的交流。收視情境人際交流可以超脫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它可以發生在早晨“東方時空-面對面"節目時間裏敬一丹與觀眾之間,也可以發生在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和人民群眾之間(比如通過電視重新收看鄧小平2同志的南巡講話),儘管鄧小志同志已逝世三年了。簡言之,收視情境人際交流實現的前提條件就在於,在現代電視紀實的技術手段下,人們社會交往的場所實現了與自然物質場所的分離。如果有人對電視節目主持人和記者在節目中的語言做一番統計的話,“觀眾朋友"大概會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實際情況也大抵如此。電視收視行為日益“日常化"和“儀式化",這使得媒介人物(如主持人、記者等)事實上已經融入了廣大觀眾日常生活的流程中,觀眾可以經常在一天中的某個固定時間段與自己喜歡的主持人共同分享一段傳者的公共生活。北京大學的人類學學者王銘銘曾對人們是如何可成為“朋友"有過精當的闡述。“成為朋友與成為`堂親'和`親戚'不同,它不是以`命定的'家庭與婚姻關係作為`自然條件',而是以後天的經歷為條件,其促成的過程包括共同的場域與經歷——對場景和經歷的類似反應——對場景和經歷的共同記憶——鞏固性交流(如互助)。"(5)觀眾對媒介人物的節目收視日積月累,天長日久,無疑可獲得一種共同的生活積澱,而這種積澱將不可避免地會使觀眾,尤其是“忠實觀眾"在收看節目時獲得一種節目本身之外的意義。主持人稱呼觀眾為“朋友",主持人心目中的“觀眾朋友"自然只是一個缺乏明確指向而寬泛含糊的物件,電視傳播畢竟還是一種單向傳播。但在觀眾的心目中,主持人(及其他媒介人物)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朋友——媒介朋友。基於這樣的理論構想,我們大概會對日本電視社會學家騰竹曉的名言“電視是人們請進客廳的客人"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對於眼下有關電視的流行說法,“電視是兒童的保姆,老人的生活伴侶",我們可以發現,這種提法之所以廣為認同並流行,不僅僅是因為它成功地運用了修辭格。與電子媒介出現之前的人相比,生活在電子時代的人們多了一種類型的朋友——通過收視情境人際交流而結交的媒介朋友。CCTV《夕陽紅》主持人沈力生病的消息一傳出,不日即收到一堆藥品和一封封言語切切、充滿關愛的信件。之所然,原因大概就在於此。總而言之,基於上文論述,本文提出了“電視是誰?"的問題,目的不在於杜撰奇險怪譎的言論和問題駭人耳目,博取他人注意;而在於想提出“人際性"的概念,並嘗試從這樣一種視角——人際性——來研究電視傳播活動,嘗試到電視傳播特性的堂奧中探賾索隱,以企從一個新的視角來理解電視媒介和電視傳3播。這是我的一個願望。不同的傳播媒介會有其獨有的傳播規律,充分地認識,尤其是以開放和發展的眼光來認識傳播媒介的局限性和可能性,這對樹立正確的媒介觀念至關重要。“有什麼樣的技術基礎,就有什麼樣的傳播方式。"(6)電視傳播的人際性特徵也正是在現代電視紀實技術條件下獲得的一種可能性,電視傳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均因此而有了新的景觀。本文試圖闡述的觀點就是,在現代電視紀實的技術條件下,和過去的電視傳播活動相比,電視傳播活動的運作形態和節目形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人際性"就是對這一變化的理論概括。對於人際性的探討,本文將從“人際性"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