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保公益广告现状调查及发展潜力研究第二小组成员:艾蕾韩絮赵菲菲沈楠王妍杨乃巾汇报框架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工作进展工作分工新媒体背景知识定义:狭义:新媒体是20世纪中后期以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广义:相对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以外的所有传播媒介。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背景知识新媒体的种类:1、传统媒体的延伸:如数字电视。2、融合媒体:从通讯工具到新媒体。如手机媒体3、交叉媒体:从网络到新媒体,如网络电视4、群体移动载体媒体:如车载电视5、户外新媒体:如楼宇电视等各种特定场所内新媒体。新媒体背景知识新媒体的特点:互动性分众性新媒体原创性新媒体背景知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广告传播方面优势比较新媒体传统媒体强制性强制介入,但容易引起受众抵抗非强制介入,传播信息的规模和深度容易受到限制互动性互动性强,更容易接近受众互动性弱传播状态多点对多点一点对多点传播信息的规模信息容量大,延伸面广,受众广泛受众人群相对狭窄传播信息的深度针对受众精准传播,印象深刻受传播信息量影响,深度有限成本成本低成本高公益广告:美国——增进一般公众对突出的社会问题的了解,影响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改变行为和做法,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或缓解。日本——企业或团体表示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向消费者阐明这一意图。环保广告是公益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公益广告及其发展环保公益广告公众(环保公益广告受体)普及环保知识唤醒环保意识建设环保文化树立企业形象环保公益广告作用机制环保意识构成要素:环境知识、危机意识、法律意识、伦理意识、参与意识理解重要性、紧迫性——环保认知——情感体验——行为倾向——环保行为通过强化构成环保意识的基本要素,推动环保意识向强势阶段发展,促进意识与行为的相互作用为环保公益广告的题中之义。70%——70%以上的公众通过大众媒体了解环保信息65.9%——我国公众环保意识“少数人仍处于弱势阶段,大多数则处于中势阶段的前期”并且高达65.9%的公众处于环保低参与度(1998年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新媒体高速发展70%——超过70%的网民获取视频信息的主渠道已是互联网。尤其是学生群体和白领阶层,广播、电视已无关紧要,上网成为工作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65%——2007年我国互联网广告收入增幅达65%新媒体时代到来如何适应?如何发展?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发展环保公益广告新媒体优势的充分利用1.2.广告设计上改进信息量、人群范围、影响深度内容、形式?你喜欢哪种广告形式?研究目的基于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环保公益广告的发展需求,我们选取了网络、车载电视、楼宇电视、餐厅广告等几种新媒体形式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新媒体在环保公益广告中的应用现状探讨新媒体环保公益广告的发展潜力探索新媒体环保广告的发展策略研究方法观察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典型人群深度访谈法文献对比法观察调查法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得第一手资料的调查方法。通过直接在公交、地铁、写字楼、餐厅等地身临其境地进行观察记录,从而获得重要的市场信息资料。优点:可以客观地收集资料,并集中的了解问题。不足:许多问题观察不到,如被调查者的心理感受、态度、看法等。问卷调查法问卷法:通过设计问卷的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信息获取资料的调查方法。优点:易于量化可借助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难点:问卷设计问卷设计原则一合理性二一般性三逻辑性四明确性五非诱导性六便于整理、分析原则问卷结构主体问卷:新媒体环保公益广告调查问卷专题一:餐桌环保公益广告调查专题二:公共交通工具内移动电视环保公益广告调查专题三:楼宇视频环保公益广告调查专题四:网络环保公益广告调查问卷研究进度新媒体概念界定:(文献查阅)新技术支撑体下;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在研究中具体定义为:地铁、公交车载广告,楼宇广告,网络新旧媒体优势比较(文献查阅)调查中进一步充实。新媒体及新媒体上环保公益广告现状调查(实地调查)人群对新媒体、新媒体上环保广告关注程度;新媒体上广告类型、环保广告出现频率问卷调查、访谈问卷设计调查:选点,问卷发送、回收,典型人群访谈问卷分析、结论结合传统媒体相关数据,运用广告效果分析方法,希望得到预计实证结果——新媒体作为环保公益广告现状如何?潜力如何?发展对策?工作分工背景资料收集:韩絮王妍艾蕾调查问卷设计:沈楠赵菲菲杨乃巾调查实施:全体成员数据及结论分析:全体成员参考文献1、马建青著《现代广告心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教育部,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3、李宁宁: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学海,2001(1);120-1244、黄婉:环保心理的群体和改良,环境,1998(1);8-95、陈宏观:当代人环保心理分析,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1(3);49-506、沈广波:关于环境意识内涵的研究,黑龙江环境通报,2004(5);9-107、殷雅琪:试论提高环境意识的途径,青海环境,2000(9);130-1338、沈菊、欧阳巨波、张洪伟:公益广告的特征、问题与发展对策,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0);114-1179、王沪生、古龙锋:当前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状况分析——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为例,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92-96页10、潘泽宏:电视公益广告与当今伦理学,电视研究,1997(4),29-3211、张军翔、刘兴红:电视科教片的心理学分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9-102。12、倪宁:试论公益广告及其传播,广告研究,2000(3),26-2713、鲁晓霞:公益广告文化的效应,天中学刊,1998(8),77-7814、杨维滨、王晖:浅论电视传播中的受众认同,新闻传播,2005(6),3815、王莉丽:《绿媒体——中国环保传播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6、闵大洪、陈崇山:《浙江省城乡受众接触新闻媒介行为与现代观念的相关性研究》,《新闻研究资料》,1991(3)17、卜卫:《大众传播对儿童的社会化和观念现代化的影响》,《新闻研究资料》,1991(3)18、高丽鹏:《大众传播对我国绿色事业的影响》,《中国林业》,2001(22)19、林涵:《为重视生态建设呐喊导引——兼评人民日报的环境保护报道》,《新闻战线》,2001(1)20、周杨静:环保广告及其发展对策研究;南京林业大学;200821、张莹莹:公益广告作用于公众环保意识群体改良的心理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