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研究何去何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媒体研究何去何从?韦路博士副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310028drluwei@zju.edu.cn15088623821摘要:世界范围内的新媒体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迅速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显赫的研究领域,并成为推动传播学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中国的新媒体研究在经历了15年的发展之后,也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并随着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的成立,掀起了一个高潮。然而,繁华背后,有一系列事关该领域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新媒体研究的学术身份是否形成?学术地位究竟如何?当前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研究热点?存在哪些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未来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发展?本文将以国际视野对新媒体研究的学术身份、当前热点和未来方向进行讨论,以期对中国新媒体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新媒体研究网络传播传播技术传播学新媒体研究何去何从?作为当前传播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新媒体研究已经走过了30多个春秋。尽管有学者称新媒体研究目前仍处于孩提时代,[1]但其学术地位和影响已举世瞩目,并成为推动传播学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15年前,这股新媒体研究的热潮一进入中国,便以席卷之势刮向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并在经过发生期和发展期的第一个十年之后,[2]进入当前的繁荣期,[3]直至2009年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的成立,标志中国新媒体研究的一个高潮。繁华背后,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想想过去,看看现在,问问将来。经过前一阶段的发展,新媒体研究的学术身份是否形成?学术地位究竟如何?当前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研究热点?存在哪些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未来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对于这个研究领域的准确定位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由于新媒体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全球同步性,本文将从国际层面对新媒体研究的学术身份、当前热点和未来方向进行讨论,以期对中国新媒体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新媒体研究的身份世界范围内的新媒体研究,通常被认为可追溯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Short,Williams,和Christie提出社会在场理论(SocialPresenceTheory)为标志。i[4]30多年来,新媒体研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传播学这门21世纪显学中的显学。这一显赫的学术地位可以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新媒体的研究著述迅猛增长。从1970年代开始,不少基于新传播技术的理论研究相继发表,例如Daft&Lengel的媒体丰富性理论(mediarichness),ii[5,6]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ofinnovation),[7]Fulk,Schmitz,&Steinfeld的社会影响理论(socialinfluence),[8]Walther的社会信息处理理论(socialinformationprocessing,SIP)iii和超人际互动理论(hyperpersonalinteraction),iv[9,10]Spears&Lea的社会身份和去个性化理论(socialidentityanddeindividuation,SIDE),v[11]DeSanctis&Poole的适应性结构化理论(adaptivestructuration),vi[12]Carlson&Zmud的渠道拓展理论(channelexpansion)vii[13]等等。近年来,新媒体研究成果更是频繁发表于《传播学刊》(JournalofCommunication),《传播研究》(CommunicationResearch),《传播理论》(CommunicationTheory),《人类传播研究》(HumanCommunicationResearch),《传播学专论》(CommunicationMonographs)等传播学科的顶级期刊上。同时,一个研究领域是否形成有一个标志,那就是该领域是否有一本旗舰式的学术刊物作为其研究发表和思想碰撞的家园。对许多新媒体研究者来说,这一家园就是创刊于1995年的《电脑中介传播学刊》(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或者更通俗地译成网络传播学刊。由于新媒体研究学术地位的不断提高,该刊已成为国际传播学会的官方刊物之一。2008年汤森路透发布的社会科学期刊引用报告显示,JCMC的年度影响因子在所有传播学期刊中名列第四(1.901),仅次于《传播学刊》(2.266)、《健康传播学刊》(2.057)和《舆论学季刊》(1.972)。[14]其学术影响可见一斑。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高水平学术刊物成为新媒体研究的专门阵地,包括《新媒体与社会》(NewMedia&Society)、《融合:新媒体研究国际学刊》(Convergence: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intoNewMedia)、《信息技术学刊》(Journalof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术与信息理论:关于新技术社会影响的跨学科学刊》(TelematicsandInformatics:AnInterdisciplinaryJournalontheSocialImpactsofNewTechnologies)等等。中国大陆新媒体研究起步稍晚,大致始于1994年朱光烈教授的“泡沫论”。[15]15年来,新媒体研究在国内迅速蔓延,其流行程度较之西方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各种学术期刊纷纷增设网络传播专栏,或组织专题发表新媒体研究的系列论文。各种研究专著更是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近年来,有关新媒体研究的综述文章不断涌现,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该研究领域的兴盛。尤其可喜的是,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精神家园”也已初步形成,其标志就是创刊于2007年的《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集刊。虽然该刊目前为止只出版两辑,但作为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的官方刊物,其学术地位和影响将指日可待。另外,偏重行业和实务探讨的《网络传播》、《中国传媒科技》等期刊,也为我国的新媒体理论和实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其次,新媒体领域的专业学术组织和机构竞相成立。除学刊阵地外,衡量一个研究领域是否独立成为一个学科分支的另一个标志就是专业学术组织的成立。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学科的专业学术组织中,新媒体研究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学术分支。在国际传播学会(ICA)的各个分支中,传播与技术(CommunicationandTechnology)是最大的一个。在美国传播学会(NCA)中,人类传播与技术(HumanCommunicationandTechnology)分会的注册会员持续保持在500人以上。在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AEJMC),传播技术(CommunicationTechnology)分会的参与者亦逐年递增。虽然这些分会的名称有所不同,但都以新媒体传播研究为核心,对于确立新媒体研究在整个传播学科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这三大顶级学会的年会中,由这些新技术分会组织的论文专场不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格外引人注目。在这些年会的职位广告区,研究生们也发现新媒体研究越来越多地成为职位描述中的一个要求,体现出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对新媒体研究人才的强劲需求。除了这些综合传播学会的分会外,一些专门以新媒体研究为中心的学术团体相继出现。成立于2000年的网络研究学会(AssociationofInternetResearchers)是目前专业性最强、层次最高的新媒体研究学会,是全球新媒体研究者的大本营。该组织由全世界来自不同学科的互联网研究者组成,致力于推动互联网研究的跨学科发展。该学会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举办每年一届的互联网研究会议,最近一期是刚刚在威斯康辛密尔沃基举行的“互联网研究10.0”会议。除了将年会中的优秀论文发表在《信息、传播与社会学刊》每年为其出版的专刊之外,该学会还与著名的彼得兰(PeterLang)出版公司合作,每年出版《互联网研究年鉴》(InternetResearchAnnual)。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传播学者投身新媒体研究,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也于2008年11月应运而生,并于2009年11月举行第一届会员大会,标志着国内新媒体传播研究力量的整合。发端于2004年的“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与“新媒体与新思维论坛(新新论坛)”为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007年,两个会议合并召开,并决定从2008年起,将合并后的会议改称为“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成为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的官方年会。这一中国新媒体研究的专业学会标志着新媒体研究已经成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使中国新媒体研究者有了比较正式的群体归属和身份认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外几所大学发起的中国互联网研究会议(ChineseInternetResearchConference)也为全世界对中国新媒体研究感兴趣的学者提供了一个独立的舞台。自从2003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召开第一届会议,中国互联网研究会议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西根州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德州农工大学、香港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著名学府召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参加。连续七届会议不仅拓展了中国互联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使中国成为全球新媒体研究的焦点。新媒体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的综述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新媒体研究视野尚不开阔,研究主题狭窄陈旧,话题雷同、低层次重复研究的现象较为严重,主要集中在对新媒体技术及其特性的介绍、概括和对策讨论。[2,16,17]当我们把视线转向国际层面,发现目前国外新媒体研究有几个有趣的热点值得我们重视。多维网络多维网络(multidimensionalnetworks)是当前新媒体研究的一大热点。近年来Web2.0、语义网(SemanticWeb)[18]和网络基础设施(Cyberinfrastructure)[19,20]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我们所面对的网络并非单一层面的,而是有着多种维度。在这一多维网络中,节点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非人类主体(nonhumanagent),如文件、数据、概念、关键词和分析工具。[21]这些节点之间的链接也包括多种形式,如人们接入、创造或引用同一个文件,不同的文件使用同一个数据得出结果,用来研究同一个数据的不同分析工具,或者与某个文件相关的不同的关键词等等。因此,这种多维网络至少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交网络和以信息为主体的知识网络的融合。于是,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在网上会从其他人那里寻找信息,而有时候会从非人类主体如数据库寻找信息?我们何时会通过他人来决定选择何种非人类主体?我们何时会通过非人类主体来决定与哪些人交流?网络共享知识库的建立在何种程度上会取代或强化人与人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直接沟通和交流?[22]更加重要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动机促使我们建立、维持或消解与其他人或非人类主体之间的社会或知识网络联系?目前网络传播研究中比较主流的几个理论,如社会网络理论(socialnetworktheory)[23]、网络社会理论(networksociety)[24]和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等[25],都代表了当前学术界对多维网络的不懈探索。例如,行动者网络理论就直接指向网络的物质和符号双重属性,认为网络中的很多关系都包含物质和符号两个层面。比方说,在网上聊天室,既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物质联系,也存在人们精神和想法之间的符号关系。该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释这些物质-符号网络如何形成,如何作为一个整体而运行,以及在何种情况下会解体或重构。这些理论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兼有物质和符号的多维传播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混搭流行人士看到混搭(mash-up)这个词绝对不会陌生。在音乐界,将两段或多段音乐合并成一首“新”曲就是混搭。在时尚界,将不同风格的服装搭配在一起就是混搭,或人们常说的跨界混搭。现在,混搭之风也挂到了新媒体领域,并成为新媒体传播的新典范。从概念上讲,作为传播形态的混搭是指对已经存在的事物进行模仿、借用、搭配、混合,进而创造出全新的作品。[26]混搭不是简单的蒙太奇剪接,而是将各种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