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初步发展第一节近代报刊在华南沿海的出现一、西方近代报刊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1.社会方面一方面,国内自然经济发展缓慢,闭关锁国。没有出现出版近代报刊的条件。另一方面,欧美各国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实行对外扩张,迫切需要抢占中国市场,首先借助传教进入中国。2.新闻事业发展方面在清朝末年,我国并没有出现近代报纸。与此同时,在西方,近代报纸却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早在18世纪,西方就出现了政党报纸。所谓政党报纸,实际上是政党的机关报,在经济上依附政党津贴,内容上主要是政治新闻与政治评论。到了19世纪,开始出现了大众化的商业报纸,又叫做廉价报纸。这种报纸价格低廉,面向大众,靠发行和广告来维持生计,而不再依附任何政党、政府。已经是比较完备的独立的近代报纸。如,美国第一个成功的廉价报纸——1833年本杰明创办的《太阳报》,就曾宣称:我们决定创办一个独立的报纸,……我们采取独立的方针……真理是我们的格言,我们不怕掠夺者控告本报诽谤,也不接受谋求官职者的钱财。只要有一个人或一伙人的恶行应当揭露,我们就要让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受到伐挞。二、鸦片战争前在华外报的办报情况本阶段特征:19世纪初到鸦片战争前,主要是外国传教士创刊。早期的报刊以宗教宣传为主。第一份外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及其他近代中文报刊的创刊;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刊。1.中国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1815年8月5日创办于马六甲,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创办,米怜任主编。麦都思一度代编,工作人员中还有中国刻工梁发等。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每月一期。该刊内容以宗教宣传为主。曾刊登过中国近代报刊的第一篇新闻《月食》。1821年因米怜病重而停刊。马礼逊: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新教)的传教士。1807年由伦敦布道会派出。他先在广州、澳门学习中文,翻译《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同时出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1813年伦敦布道会又派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米怜建议把传教与出版基地设在马六甲。马礼逊接受了米怜的意见,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米怜:1813年伦敦布道会派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传教工作。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任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主编。他是位出色的宣传家,采用了许多符合读者阅读心理的宣传方法。主张文章要通俗简短。1822年病逝。主要内容:“神理”。《察世俗》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因此,宗教的内容占绝大篇幅。“人道”。伦理道德方面的说教。把中国的传统思想道德和西方的宗教联系到一起,把它们都归结为上帝意志的体现。“国俗”。即各国风土人情和天文地理知识。用宗教这种新的迷信代替了旧的迷信。新闻并未受到重视,但出现了第一个消息:月食照查天文,推算今年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该有月食。始蚀于酉时约六刻,复原于亥时约初刻之间。若此晚天色晴明,呷(jia夹)地诸人俱可见之。这是一篇预告自然现象的消息,全文59字,写得精炼,很符合新闻文体的要求。出版发行及形式:月刊,连续出版至1821年。该刊为免费赠阅刊物。木刻雕版方式印刷,以书本的形式编排《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高19cm,宽12cm,封面正中为特大号方宋体字,刊名自上至下竖排,两竖线将刊名框于正中;右侧写有圣贤警语:“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封面左下侧写有“博爱者纂”。宣传策略: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首先是用基督教教义附会儒学。写作上常采用中国文学特别是古典小说的表现手法刊物式样也同于中国旧式的线装书。文体多样。长篇论文、短论、警句、记事文、小故事、笔记小品、七言诗等。语言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文章简短。1815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的开始。2。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主编。月刊,雕版印刷,中国书本式。创刊宗旨是维护在华外国人的利益。宣扬西方文明的优越,力图破除华人对外国人的敌视。所刊《新闻纸略论》为中文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的论文。后转到新加坡出版。1838年停刊。郭士立:与其他传教士相比,面目最复杂,涉足领域最广泛。各种差会、各个国家传教士、各种形态的传教活动,如办报、翻译、著述、办学、军事,他都实践过,而且常领风气之先。他在当时堪称“中国通”。与广州的清政府地方官吏和士绅都有良好的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对外国侵华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搜集情报,成为鸦片贸易和外国侵略中国的帮凶。内容:仍有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三部分内容,但比重发生了变化:宗教已退居次要地位。阐发基督教义已不是刊物的基本要务。伦理道德也还是刊物常见的内容,但分量逐渐减弱。科学文化知识成了刊物的主要内容,包括相当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以此大力宣扬西方文明。形式:与《察世俗》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使用雕版印刷和中国线装书本形式;采用同样的封面设计。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新闻业务:有重大改进。①新闻方面:它设有新闻专栏,每期都刊载一定数量的新闻,以国际新闻居多,材料大部分译自外文报刊,也有少量国内新闻。后期开始选录京报,还不时刊出中外贸易进出口的物价表。②言论方面:有了固定的栏目,与“新闻”并重。刊物上的言论不再用来阐释教义,而是用来回答现实生活中所提出的问题。③写作编辑等方面:写作上强调文字通俗、文风简短,吸引读者兴趣。在编辑方面,每期卷首刊有目录以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稳定。内容基本分为言论、文章、新闻和文艺四类。这一切表明,《东西洋考》已有走出宗教报刊的倾向,已在相当程度上具有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1834年,该刊发表了一篇介绍西方新闻事业的文章——《新闻纸略论》,论述了报纸起源、新闻自由等理论,是我国中文报刊上刊载的第一篇新闻学论文。三、《蜜蜂华报》等外文报刊的出版鸦片战争前,截至1839年,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外文报刊约有17种。出版地点局限于澳门与广州两地。澳门:1822年9月12日,葡人巴波沙少校在澳门创办葡文周报《蜜蜂华报》,由一些天主教教士编辑。这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广州:英美人为迅速打开中国市场,窥察中国社会情况,1827年,美商伍德创办了中国境内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纪录报》,不久转归英国鸦片商马地臣此外,《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中国丛报》、《广州周报》等英文报刊先后创办。中国出版的外文报刊,一般都以提供情报和新闻信息为主,是外国侵略者的舆论工具。但是,就新闻业务而言,水平都较高。第二节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的兴起与商业性报纸的崛起一、背景:鸦片战争后,外报从香港开始兴起。鸦片战争后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香港成为外国人在中国从事办报活动的重要基地。二、主要英文商业报刊:《香港公报》(又译为《香港钞报》):是香港第一份近代英文报刊,主编为英军翻译马儒翰。1841年在澳门出版,不久迁香港,获香港军方支持。香港有影响的四家英文报纸:《中国之友》、《香港纪录报》、《德臣报》、《孖剌报》它们都是商业报纸,行情、航运、广告成为最主要的内容。它们也都刊载言论,刊登各类新闻,一般都辟有《京报摘录》专栏。三、主要中文报刊:1.香港第一份中文报刊——《遐迩贯珍》香港一开始出现的是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香港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出现于1853年,即由英华书院和马礼逊教育会共同出版的《遐迩贯珍》月刊。编辑先后为麦都思、奚礼尔和理雅谷。《遐迩贯珍》(TheChineseSerial):创刊于1853年8月,由马礼逊教育会主办。首任主编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它是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内容以时事新闻为主,对太平天国报道详实,大量刊登介绍西方文明的文章。随报赠送附刊《布告篇》,刊登广告并开始收费,这是在我国出现的中文报刊首次刊登收费广告。最早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1856年停刊。《遐迩贯珍》的内容: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所占篇幅最多的是反映当前时事的新闻报道和评论;还注重对西方文化知识的介绍;宗教宣传所占比重很小。也登载行情和航运信息。《遐迩贯珍》的业务特色:①重视新闻并对新闻报道进行了重大改革:新闻数量比以前增多,有“近日杂报”的新闻栏,篇幅占到1/3;内容结构上,打破以前中文报刊大多刊登国际新闻的做法,大多刊登国内新闻。②新闻文体和新闻写作方面也有重要改革:所载新闻从总体上看,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基本上能体现新闻的特点。消息、短讯、通讯、评论等近代新闻体裁都已初具雏形,还出现了连续报道等新的新闻形式。③广告方面的创新:率先宣传广告对商业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增出附刊《布告篇》,随报发行,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刊登收费广告。报纸的经营有两方面,一是发行,一是广告。发行与广告这两个渠道的经营理念,是现代报纸所具备的一大特征。而《遐迩贯珍》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先河。《遐迩贯珍》已经突破了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月刊的范畴,在业务近代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是中文报刊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其他主要中文商业报:三足鼎立:孖剌报馆:《香港船头货价纸》《香港中外新报》德臣报馆:《中外新闻七日报》《香港华字日报》《近事编录》中文商业报刊的主要内容:a船期货价、商品行情、信息、广告;b新闻,时政消息;c言论第三节上海报业的崛起背景: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西方列强的租界和通商口岸。人口激增,商业贸易逐渐繁荣,成为中外贸易的枢纽和全国商业中心。外国人在租界里出版了大量报刊,使上海成为中国近代报业的中心。外国人在上海办得最多的、最早的是直接为他们的经济活动服务的外文商业报纸,其中主要是英文报。一、本阶段特征: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报业中心由香港转向上海,上海的外文报形成了《字林西报》、《华洋通商》、《文汇报》三足鼎立,中文报形成了《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三足鼎立。二、上海的外文报:1.第一份英文报:《北华捷报》2.《字林西报》、《华洋通商》、《文汇报》三足鼎立字林西报》North-ChinaDailyNews:《字林西报》是旧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英文报纸。它的前身是《北华捷报》(1850年8月3日在上海的英租界创办,周报,上海第一份英文报)(North-ChinaHerald)的增刊《每日航运和商业新闻》(DailyShippingandCommercialNews)(1856年创办)。《字林西报》1864年改组为综合性日报独立出版。以消息快捷,材料丰富著称,受到中外各方人士的重视。1951年停刊,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三、上海早期的中文宗教性报刊:《六合丛谈》、《万国公报》《六合丛谈》:1857年,英国的传教士伟烈亚力在上海创办,墨海书馆印行。这是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内容包括宗教宣传、自然科学、商业行情、中外新闻等,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王韬曾参加过该刊的编辑工作。《万国公报》:①创刊于1868年,最初的名称是《中国教会新报》,是一份宗教性报刊,周刊。创办人是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内容以宣传宗教为主,主要是传播基督教教义、联络教友、沟通教会间信息。读者局限于教友、教徒。②1874年9月《中国教会新报》改名为《万国公报》继续出版,周刊。到1883年8月停刊。由宗教性报刊变成侧重登载时事政治的刊物。内容:首载“大清国”《京报全录》,占一半篇幅,是当时重要的中央政治新闻;次载“辕门钞”,刊登地方新闻;接排“各国新闻”,属于国际新闻;接排“格物探源”,介绍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最后刊载传教文字;末附“告白”。宗教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