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材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闻学》绪论一、新闻学任何一门学科都以客观世界的某一特定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媒体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媒体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新闻理论: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规律。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媒体产生、发展的历史。它提供理论科学的历史材料,可为当前的新闻工作者作借鉴。新闻业务:总结、研究各种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新闻学这三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如果只有理论、历史,没有实际应用的新闻业务部分,理论、历史就不能有力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只有实际应用的新闻业务部分,没有理论、历史,那么也会使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新闻学概论》主要是介绍新闻学和新闻媒体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为今后进一步探索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从事新闻业务工作打下基础。世界的新闻学发生于18世纪,到19世纪末初步形成。在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闻学逐渐融人大众传播学。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徐宝瑛的《新闻学大纲》(1918年在北京大学演讲,1922年正式出版)、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年出版)、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7年出版)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二、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新闻学导论》涉及新闻学的三部分内容,三者之中又侧重于新闻理论。新闻理论来源于实践,但不是实际经验的简单堆砌,而是实际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对实际经验中所含的具有普遍性的新闻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因而它又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理论作用如下: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2.指导新闻媒体不断地进行正确的改革新闻理论反映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的不断变动决定了新闻媒体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新闻改革只有遵循新闻媒体的客观规律才能取得成功。从我国的新闻事业来看,1942年4月开始的新闻改革,1956年的新闻改革以及从1979年开始,至今还在进行的新闻改革,都包括总结新闻工作的经验教训和学习、探讨新闻理论等内容。3.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国外的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业务经验,我们曾经有过两种极端:一种是全盘照搬,从新闻理论到新闻业务,甚至包括报纸版面安排、编辑部的组织分工、新闻体裁,不问是否适合中国国情,都依样画葫芦(50年代向苏联学习)。另一种是全部排斥,凡国外的东西一概斥之为资产阶级的腐朽东西(60年代)。这种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的简单化态度,反映出我们缺乏新闻理论修养。当提倡学习国外新闻工作的经验时,我们往往只记住了新闻媒体的共同规律,而忘记了我国新闻工作的特殊性;而当提出要抵制国外新闻工作中不适应中国情况的一些做法、批判一些错误的观点时,我们又往往只注意到了我国新闻工作的特殊性,忘记了新闻媒体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对于国外新闻工作的经验和新闻学观点,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鉴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4.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新闻学在它形成过程中,曾经吸收了哲学、政治学、历史、文学等许多学科的成果。在新闻学的今后发展中,还将继续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过分强调新闻工作的特殊性,而拒绝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的想法和做法是狭隘的。但是如果不能区别新闻学和其他学科的不同点,把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学,甚至军事学上的许多概念、方法简单地套用到新闻工作上来,就不能准确阐明新闻理论问题,还可能使新闻研究出现混乱。没有对新闻工作客观规律的深刻理解,也就难以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三、新闻学和新闻工作如果以为掌握了新闻学就可以从事新闻工作,那实在是一种误解。新闻学给了我们一种从事工作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善于去发现新闻、发掘新闻,给了我们从事工作的基本的技能技巧。但是,在新闻学里并没有一个观察、理解现实和评价事实的是非曲直、利弊得失、荣辱好恶的价值体系或参照系。这种价值体系必须从其他学科,例如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文学等方面去极取,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去寻求。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新闻工作却是多种学科的综合运用。对于立志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除了学好新闻学,还应该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其他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到新闻实践中去刻苦磨炼,从而建构自己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第一章新闻活动第一节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1、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2、如果我们再稍稍注意一下,那么还会发现另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3、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人,他们的许多行动都要以了解一定的新情况为前提,大至国内外形势,国家的有关政策,小至每天的天气,市场上的物价变动、商品供应情况。第二节新闻活动的目的人类为什么必须进行了解新闻和传播新闻的活动?从事此项活动的目的何在?为了弄清新闻学的这个基本问题,我们必须从人类社会关系最原始、最简单的时期开始考察,然后依次研究社会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的情况。一、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原始人怎样从事新闻活动,当时并无记载。但从人类学家、探险家、考古学家对原始部落的考察中,我们可以推想远古原始人的新闻活动。人类的新闻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新闻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那么原始人为什么要从事新闻活动呢?人类一产生,就聚群而居,结成最简单的生产关系,面向自然界。这并非上帝的安排,而是基于原始人本身的生存需要。他们凭借最简陋的工具,无法在自然界单个生存下去。采集植物、猎取动物和为争夺生活资源而进行氏族间、部落间的战争构成了原始人生活的两大部分。原始人的采集、狩猎和战争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是许多人一起协同行动。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植物应时而异;动物忽现忽失;天有不测风云,随时发生的自然灾害威胁着原始人的生命。为了寻找食物,躲避自然灾害,原始人群不断地迁徙,随时可能和其他原始群发生遭遇战或受到袭击。客观世界的这一系列变动,直接关系到原始人的生存。他们就必须随时随地了解外界的变化,并且相互传递情况,以便商量对策,协调一致,采取行动。比如说,当一个原始人发现一只野牛的时候,他就得及时地报告同伴,组织力量来围捕;当其他部落来袭击时,他们得了解对方的情况,商量对付的办法。没有相互传递外界变动情况的新闻活动,就没有协调一致的集体行动;没有协调一致的集体行动,原始人就只能饿死或被其他部落杀死。由此可见,在原始社会,新闻活动并不是为了满足某种精神上的需要或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而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由此,我们从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二、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代替了原始社会。和原始社会相比,奴隶社会的社会条件有了很大变化:(1)产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了日益庞大的国家统治机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集团为了运转国家机器,上下左右就需要互通消息,使各部门协调一致。为了维护统治,还得随时注意奴隶的举动,以便及时镇压他的反抗。(2)出现了社会分工:农业与牧业,农业与手工业、商业,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社会关系比原始社会复杂得多了。这样,人们不但需要了解自然界的变动,还必须了解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变动。这就使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比原始社会频繁得多,规模大得多。社会产生分工以后,从事不同产业的人们为了交换产品的需要,就得彼此了解,尤其是商业活动,更需要大量的信息。在原始社会,由于产品仅够维持每个人的生命,无力供养大量专门从事新闻活动的人,而且也并无此种需要。到奴隶社会,生产比过去发展了,社会有了剩余产品,就有余力来养活一批采集、传递新闻(情报)的专职人员(首先是在军事上,以后用在政治、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变动频繁,新闻活动也活跃一时,各国都雇佣一大批人来专门刺探对方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情报。谁的消息灵,谁就有克敌制胜的主动权。春秋末期的《孙子兵法》有一章专论《用间》,用“因间”、“内间”、“反间”、“死间”、“活间”五种方法刺探敌情,作为决策依据。战国时期的魏公子信陵君,门下食客逾千,有不少人从事情报活动,达到出神人化的境地。三、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到封建社会,社会关系进一步复杂化,人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这就使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比奴隶社会大得多。第一,中央集权需要灵敏的情况反映。第二,军事联络。第三,农民需要了解一定的情况来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第四,新闻用作宣传皇帝、地方官吏、地主的所谓德政、威严。第五,社会分工的需要。我们看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社会条件改变了,但和奴隶社会相比,新闻活动有两点没有改变:(1)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要有一定量的新闻才能生存下去。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2)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但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和原始社会相比,人类的新闻活动在不断地向前发展。(1)新闻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过去仅几十人、几百人的一个原始群,新闻传递不超过几十里;而在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在整个国家内进行,一个信息可以传递到几千里外。原始社会没有脱产的专职人员,而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有一大批脱产的专职人员。(2)新闻的内容大大丰富了、复杂了。原始人的新闻活动集中于了解自然界的变动,部落间的战争并不频繁。而在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人类的新闻活动除了了解自然界的情况外,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3)传递新闻的手段多样了。原始社会只有语言和极为简单的符号、信号;奴隶社会开始用手写的文字作媒介,封建社会又有了印刷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情况告诉我们,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阶层、整个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增加了。正是新闻需求量的增加,迫使人们不得不扩大新闻活动规模,扩大新闻内容,增加新闻传递的手段。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直接决定了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规模、方式和内容。而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又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社会变动越剧烈,所产生的新闻就越多;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也越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第三节新闻活动的渠道在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交流新闻的渠道、形式、手段多得难以胜数。而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职业、文化程度不同,各有相对固定的渠道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不管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人们获取新闻、交流信息的渠道,可以归纳为三类。1.亲身传播。不管是近距离还是长距离,亲身传播都是个人对个人的传播。最常见的是两个人面对面的交谈。其实,亲身传播可采用的方法极多。主要有:①言语传播,包括面对面交谈,长距离电话会谈。②文字传播,包括私人信件,传真,电子邮件。③体态语言传播,即人们常常在一定场合以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来传达一定的情感、情绪,也包括传播一些讯息,比如,在股票交易大厅,股票经纪人向他的委托客户以手势显示股市的涨落,客户也同样以手势传达买进卖出的要求。④信号传播,在战争年代,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常以在窗外悬挂实物显示安全或危险。海上航行时,舰船上信号员互打信旗,都属于这一类。亲身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其好处是传播信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不同的方法可以交替使用。其不足之处是传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