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教学课件陈艳安广院新闻系上编新闻评论基础知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新闻评论学界说一、新闻评论学概念:是应用新闻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以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新闻评论的原理、原则、方法以及历史沿革作为研究对象,以熟练掌握新闻评论运作规律、发挥评论最大效用为主旨的一门科学。——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二、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比较1传播内容不同:A新闻报道告诉受众是什么B新闻评论告诉受众为什么、怎么办2传播目的不同:A新闻报道的的终点是还原事实B还原事实——新闻评论的起点——评价事实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比较(二)3表达方式不同A新闻报道以记叙为主——清楚第一B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明白第一三、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联系1.都是以事实为由头,事件成为两者的关注点。2.都追求时效性,反映当下现实。3.二者也可以相互转化,报道衍生评论,评论也可以催生报道。例如:报道:重庆万州区原区长女儿被曝在驻京办吃空饷2年.doc报道:区长女儿被指在驻京办吃空饷续:官方称系误会.doc评论:“官二代”驻京办“吃空饷”有啥误会可言.doc后续报道:重庆处理前区长女儿吃空饷:饷银退回当事人被辞退.doc相关评论:空饷是如何吃到的.doc四、关于新闻评论的各种定义:1、新闻评论是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述评等文章的总称,是广义的政论。2、新闻评论是就新闻发表的有政治倾向的评论。3、新闻评论是针对重要新闻或突出的思想问题,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的意见。4、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所进行的评论。5、新闻评论是一种有着鲜明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时代特色的政论文体。5、“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范畴。”简言之,新闻评论是:基于事实发表的意见。总结:新闻评论概念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第二节学习新闻评论的意义1、新闻评论在媒体上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如时评热2、新闻业的急迫需要:需要意见性信息3、新闻工作者的要求:采写编评等综合性要求4、网络化生存机遇如网络互动区域“我要评论”等第三节新闻评论的特点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是事实的客观纪录。新闻评论则是基于事实发表的意见。新闻评论最常见的模式是,摆事实,讲道理。二、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1、强烈的新闻性评论往往跟着新闻走。新闻在先,评论在后。2、鲜明的政治性它主要是就实论虚,摆事实,讲道理。3论说的公众性评论主要面向广大受众,抓住与他们密切相关的问题发言。如教育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就医问题、房价等4、显著的说理性5、必要的前瞻性应该联系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发展的过程剖析其根源,预测其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结果。第四节新闻评论的分类一、按照媒体性质分1、报刊评论2、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等二、按照评论形式分代表编辑部意见的评论(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编后、述评),个人署名发表的评论专栏评论(专论、思想评论如《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没有边缘的岗位,只有边缘的态度.doc、微型评论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人民日报今日谈:收心上班专心干事.doc)第五节新闻评论的价值一、新闻评论的根本任务“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1、针砭时弊,进行舆论监督2、解读新闻事实,提供新闻观点,进行舆论引导评论要维护主流价值观,不能偏离社会潜在认同的价值观念,去鼓吹离奇的观念。如对雷锋的评论学雷锋:46年长盛不衰的主题.doc学习雷锋好榜样二、新闻评论的具体作用首先,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之一。其次,新闻评论是大众传播媒体的旗帜、灵魂、眼睛。第三、新闻评论可以直接介入舆论,创造舆论,影响舆论。第四、新闻评论是公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民主渠道。第五、烛照社会,监督舆论第二章新闻评论的历史第一节新闻评论的起源新闻评论在报纸上地位的真正确立是在19世纪70年代我国民间报纸勃兴以后。1、1874年前我国的新闻评论文体脱胎于古代的论说文2、政论时期1874—1894年王韬1874年创办了《循环日报》,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3、向新闻评论演进期1895—1914年时事短评的出现是新闻评论演进为论说文一种独立体裁的重要标志“三民报”横三民,指辛亥革命后同时问世的《国民新闻》《民权报》《中华民报》,报头横排竖三民,革命前出版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报头竖排报纸的四大部件:新闻,言论,副刊,广告4、成熟与完备期1915—1949年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评论建国初期到反右前夕,是新闻评论被纳入党对国家的领导机制的阶段从1957年反右以1965年,是多种声音向一种声音变化阶段从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是声音的独断阶断从1967年到1991年,是新闻评论的思想解放阶段1992年以来,是公司话语权渐次伸张阶段第二节政论的兴起这个时间是1874年--1894年。以王韬所办的《循环日报》为开端,掀开了中国文人论证的一页。王韬一、维新改良派——代表人物王韬、梁启超。前者开创了文人论政的先河,后者把政论推向高潮,被称为时务文体的创造者。青年梁启超梁启超的政论它形式上更像专题论文,多是长篇大论,内容分为西方新知识介绍,如政治制度、文化内涵、经济地理、历史、科学技术等非常庞杂,在介绍知识中,常常联系中国现状,进行对比。有时也将古代制度、文化与今天对比,新闻的时效性很淡薄。三、自由派--《申报》的史量才、《大公报》张季鸾、王芸生。前者代表商业界实业老板,后者代表民间自由知识分子。四是革命派——以陈独秀为代表。他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创办了惊醒整个时代的《新青年》,二是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陈独秀一生叛逆,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走向叛逆妻子,叛逆家庭,叛逆世俗,叛逆党派的战斗者,为自由斗争了一生。他的事业可以概括为几个阶段:康党、乱党、共产党、托党。惊醒整个时代的《新青年》陈独秀留在了历史上,连同他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创建的中国共产党,都将产生千秋万代的影响。第三节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传统这种传统主要是作为斗争的武器、批判的武器,发挥巨大的作用1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高度重视报纸言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过程中,都有过自己参加办报和写作言论的历史。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自己所主办的《新莱茵报》、《火星报》、《明星报》等报刊上所发表的大量评论,都及时地对当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对革命运动中提出的新问题作了卓有远见、深刻透辟的解答。1842年,马克思写下《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一文,这可以算作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开端。1848年6月1日至1849年5月19日,由马克思任《新莱茵报》总编辑,使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公开发表评论的阵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报》上发表了大量述评、社论,表现了坚定的革命立场和爱憎分明的态度。该报被迫停刊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在美国的进步报纸《纽约每日论坛报》等报纸上继续战斗。据统计,从1851年8月到1862年3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为美国《纽约论坛报》写评论,共写了500余篇,几乎占他们一生撰稿1600余篇的三分之一。列宁的办报活动是与他的革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在1900年12月,他就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全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的报纸——《火星报》。后来,又陆续在日内瓦创办了《前进报》、《无产者报》,在彼得堡创办了俄国第一份公开出版的布尔什维克报纸《新生活报》,发表了大量政论。1912年5月5日,俄国第一份公开出版的工人报纸《真理报》创刊,后来成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机关报。从1912年至1923年,列宁在《真理报》上发表论文852篇,其中绝大部分是评论和署名评论。斯大林仅仅在准备和实现十月革命的几个月里,就为《真理报》写了70多篇评论。革命导师的这些光辉评论撰述,高瞻远瞩,生动泼辣,富有炽烈的战斗激情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成为激励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投身斗争的号角和旗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2党报评论在革命实践中渐趋成熟。中国共产党诞生及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是把党报评论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不仅对报刊评论工作作过一系列重要的论述,而且亲自为报纸刊物写下了许多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充满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精神,具有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的社论、评论、按语等。这些光辉篇章,不仅给革命和建设事业以有力的指导,而且在由党的主要负责同志关心并写作报纸评论方面,为全党作出了榜样,提供了范例。3、毛泽东对党报评论的重视与贡献。在重视并经常撰写党报评论方面,毛泽东堪为全党的楷模。他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方面都为我们党报评论工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五四”运动时期,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湖南由他创办的《湘江评论》上,就发表了《民众的大联合》等大量战斗檄文,以震撼人心的文字,评论天下大事,讨伐封建礼教,向反动统治和一切旧势力、旧习惯进行了大无畏的冲击。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经常为新华社、《解放日报》撰写重要评论、社论。《毛泽东选集》中的许多重要文章,如《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质问国民党》、《游击区也能进行生产》、《将革命进行到底》、《南京政府向何处去?》、《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等,都是作为新华社、《解放日报》的社论、评论发表的。由于毛泽东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一往无前的革命气势,“傍着活事件来讨论”(毛泽东语——笔者注),因而他的评论高屋建瓴,气贯长虹,能道人所未道之理,言人所未言之事。这些评论著述,不仅内容博大精深,在国内外产生过广泛、深远的影响,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真实而生动的历史记录,而且也是报纸评论的珍品,正如范荣康所评价的:“在文风上,毛泽东的新闻评论兼收并蓄,集中西之大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开一代先河,对当代新闻评论的影响至深且远。可以说,当代中国新闻评论工作者的评论风格,无不是在毛泽东言传身教或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范荣康:《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63页。全国解放以后,毛泽东继续关心党报的评论工作,撰写和大量修改重要社论文章。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之中,仅20世纪50年代前期,他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撰写的社论,就有《应当重视武训传的讨论》(1951年5月20日)、《元旦献词》(1952年1月1日)等三篇,还亲自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等书写了序言、按语。毛泽东还经常教导各级党委负责同志和新闻工作者要重视评论工作,并对如何搞好言论宣传作过多次指示。1958年1月,他在写给刘建勋、韦国清两同志的信中说:“精心写作社论是一项极重要任务,你们自己、宣传部长、秘书长、报社总编辑,要共同研究。第一书记挂帅,修改一些最重要的社论,是必要的。”同年,他又先后在南宁会议和成都会议上,两次就评论、社论的具体写作提出了精辟的意见,指出:“组织大家写评论”,“写得不要刻板,形式要多样化”,“政论应该像政论,但并不排斥抒情”。这对动员全党尤其是党的负责同志重视报纸评论工作,学习评论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社会主义新闻评论的曲折发展过程。全国解放之后,党和政府在许多决议、文件中一再指示报纸加强评论工作,搞好言论宣传。如1954年7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中规定:“报纸的评论工作必须加强。全国性的报纸应该根据党的总路线和各项政策决议,逐步做到对于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问题发表有高度思想政治水平的评论;各地方的报纸除了转载人民日报的重要评论外,也应该逐步做到对于当地实际生活和地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