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写基础问答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编者记:此文选自四川大学教师卢红雁主编的《学生环保社团管理》,原载于该书的第十四章,本书选编于此,希望对大家有所教益,特别感谢一直关注并支持我们绿色记者培训项目田丰老师,他也是该文的作者,新闻采写基础问答1.1环境新闻采写-社团不能忽视的领地媒体是一支看不见的手,它能在生产、生活和文化等领域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而新闻又是媒体的心脏。如果一个综合性媒体的新闻不能吸引读者,这个媒体也就没有了生命力。社团在倡导绿色文化、提高环保意识、揭示环境问题和宣传环保人物的努力中,如何更好借助新闻和其它媒体的力量值得大学生环保志愿者们努力探索和不断开拓,它会让更多人理解“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孩子”有什么关系。学生社团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内外采写环境新闻或利用寒暑假在自己家乡采写专题环境新闻,并通过电子期刊、电子邮件、大学校报、当地报纸或全国性报纸发表。社团还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新闻采写部,邀请哪些既关注环境保护又对新闻采写有兴趣的同学加入,团队氛围会激发同学新闻采写的敏感度和热情。新闻采写部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子刊物或新闻网站,将自己采写的新闻及时地发给更多人分享和思考。1.2新闻采写基础问答1、为什么要采写这条新闻?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很多事物都在变化,是什么吸引了我,使我想把它写下来,它算得上是个新闻吗?它算得上是个环保新闻吗?笼统的讲,能引起人们关注的新发生的变化都可以成为新闻。关注面越广,被关注程度越高,新闻价值也就越大。面对一个题材,首先要判断它是否具有新闻价值。2、这个题材可以怎么做?新闻可以有多种,有简单的动态新闻,有的可以是深度的专题报道。动态新闻追求的是新和快,专题报道追求的则是深入,透过现象挖本质,《南方周末》提出的口号就是”深入造就深刻”。动态报道比如:川大昨天成功举办环保讲座,国家昨发布十五种污染企业禁令等。深度报道如新闻调查、专题报道等则不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但它挖掘的东西一定是新的,比如:方便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沙进人退的背后等。做新闻深度发掘越深,则报道的价值越大。根据题材的具体情况确定可以将它做成什么类型。在这个基础上拟定采访提纲。采访提纲应当包括,要采访哪些方面,某个方面应当采访什么人.同时,要在采访前了解一些背景信息,具备所采访题材的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一些被采访者的资料。3、面对这个题材我应该从了解什么着手,怎么提问?新闻最重要的是五个基本要素,即常说的五个W:WHEREWHENWHOWHATWHY。采写新闻时首先从这五个问题着手,把他们都弄清楚了,一个新闻的采访也就基本上成功了。比如一个新闻题材:“某社团举办环保讲座”1)是什么事情(WHAT)--环保讲座;2)谁举办的(WHO)--四川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3)什么时间举办(WHEN)--×月×日晚上;4)在什么地方(WHERE)--四川大学图书馆;5)为什么举办(WHY)--纪念世界地球日。五个W搭好了一个新闻的骨架,然后加上一些补充信息和生动的现场采访,它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比如,讲座的内容,讲座如何举行,现场是热烈还是冷清等。4、面对题材如何做深度挖掘?做深度挖掘需要很敏感的新闻判断力和客观公正的态度。比如前面说到的例子,在很多人头脑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主观印象:“热烈的气氛,佳宾满座,听众如潮。”如果事实并不是这样,在采写新闻时有些人就会略过不计,或者按照自己的思维视而不见。但是如果多问一个为什么,一篇很精彩的深度报道就可能出现。比如:环保讲座冷清说明了什么?是大家的环保意识淡薄?学校对学生社团的发展不支持?还是环保宣传流于形式?沿着这些问题深入采访就可以得到一篇很不错的调查报告,按照新闻的方式写出来就可以是一篇很好的深度报道。5、如何确定新闻采写的着眼点?很多事情的发生是相似的甚至是周期性的,比如说纪念世界地球日,每年都会有,因此采写新闻的时候必须找到新闻的着眼点。比如今年纪念世界地球日有什么新特点,最有特色的是什么,抓住主要特点即最有新意的东西来确定新闻采写的着眼点。每年都会有各种讲座和纪念活动等,今年的环保宣传和纪念活动也是同样,有什么新东西呢?比如:过去都是由有关政府部门和学校组织,今年的纪念活动是环保志愿者自发举行的。因此,自发举行这一点就可以作为新闻的着眼点。6、如何围绕新闻的着眼点确定自己的问题?面对一个新闻题材,首先弄清它的五个W,这样可以写出合格的新闻;然后还应当围绕新闻的着眼点设计问题进行采访,这样才能得到生动的视角独特的新闻。同一个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写出不同的新闻来,只有围绕自己的着眼点进行采访才可能得到有特色的新闻。确定了着眼点是环保志愿者首次自发举行的,那么就应当围绕这一主题设计问题。比如:这次环保宣传的创意是如何得来的,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讲座主题,自发举行纪念活动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什么,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等等。7、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如何确定自己要问的问题?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采访合适的人对一个新闻是很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采访对象提出合适的问题。有些问题对所有人都是合适的,比如参加这次环保讲座你的个人感受是什么?但有些问题如果错位就会损坏新闻的真实性。面对环保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问“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讲座主题?”是很合适的,但如果去问一个听讲座的人就不合适了,如果问他“对这种志愿者自发举行的纪念活动有什么评价?”则是合适的;面对政府部门则应当问“对这种自发的纪念活动,你们的态度是什么呢?8、如何追问,进行深度挖掘,发现新的着眼点?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实际上来自于深度挖掘,对于超出自己预期的情况一定不要轻易放过,因此一定不要放弃追问。比如面对政府部门问“你们的态度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会期望回答“支持”,也有很多人会回答“支持”,如果回答是“不支持”呢?追问“为什么?”自发的活动管理上有很多困难?顾虑志愿者们还缺乏经验可能会做不好?志愿者们是在哗众取宠?等。如果是其中某种情况,那么它表现在什么地方,依据又是什么?等等。在确认这些东西以后可以根据其中的有价值的信息重新设计问题再采访相关方面。比如这些情况的出现原因是什么?你对此的看法是什么?是不是民间环保活动的通病?对未来环保活动的开展会有什么影响?沿着追问的线索,一个很有价值的全新的深度报道就出现了。9、怎么使我做的新闻吸引人?有些新闻报道本身具有很高的新闻性,自然很吸引人,但要使一个不太受人关注的问题引起世人关注就需要相当的技巧。环保新闻很多都属于后者,尤其是日常的新闻报道。因此,作新闻报道之前必须了解大众传播的基本知识。人们最容易接受什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依靠生动鲜明的人物和故事。人们对鲜明人物和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总是优于抽象的理论和数据。要让一条新闻吸引人除了新闻本身以外还应当找到采写这条新闻的恰当的切入点,这同样需要新闻的敏感性,从人们熟悉的生活和小事中发现闪光点。比如现在要采写一篇新闻,主题是:偏远的草原小城理塘将重视环保放到了未来草原发展的头等位置上。你可以采访某次当地的政府工作会,也可以使用当地环保部门出台的文件提供的数据等等。但是,你怎么让远离草原的大众去关心这些会议和数据呢?你必须有能打动人的生动的东西。如果你这样来着手,结果可能大不一样。“在理塘旅行,很多游客现在觉得有些不适应了。某先生早上在街上买水果,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塑料袋来装东西,因为从现在开始,理塘已经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就算是买熟食也只能用纸袋包装。理塘的这些环保措施是从某某时候开始实施的.....”尤其是作深度报道,因为它并不一定是由某个新近发生的事情引出来的,因此,注重发现这些生动的小故事作为切入点尤其重要。10、如何让普通人看懂专业性强的环保新闻?把大量专业的术语写给大众看显然是行不通的。哪怕是作深度报道也不能将它等同于环保的调查论文,如果非要使用专业术语和数据也必须将它转换成大家看得懂的语言。比如某河流中某种有害物质已经超标某标准多少倍,你把专业数据放进去,大家并不能接受,你必须考虑什么才是有效的宣传方法。如果我们将它表达为:“就算打一杯这样的河水,然后在里面加入一百杯干净水,然后再把这水拿去养你们家的金鱼,那金鱼也只有死路一条!”通过这种表达方法,大众对于这条河流被污染的程度的感知显然就要优于专业论文式的新闻稿。11、怎么进行新闻稿的写作?写作新闻稿有别于普通的文体,它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形式,即把最重要的东西写在前面。先是新闻标题,然后是导语,然后才是事件的叙述。因此,在新闻稿之前,要抓住这个新闻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把它浓缩成一个标题,并且要设法让这个标题容易吸引人。然后把这个新闻的主要内容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写成导语,之后才铺开写事件。这是因为,受众接受信息是有选择性的,他们不会象学生阅读课文那样一字一字地阅读,你只有用最节省的篇幅来告诉他们一个事件,争取吸引到他们,只有他们被吸引以后才会开始认真地开始看新闻稿。比如写一篇关于某河流的环保新闻。标题:救救某某河导语:某某河流污染严重超标,河流两岸居民生活困难,迫切盼望治理这条河流正文:面对一亩绝收的玉米地,张老汉欲哭无泪。张老汉一家住在某某河边,今年天太干,看着玉米地干旱,他就直接从河里取水浇灌,谁知道第二天浇灌过的玉米全都枯死了。过去这条河清澈透明,水中有很多鱼虾,张老汉年轻时还在河里打过鱼。自从去年,在上游建起了一个小造纸厂,河里的水就开始变黑.......一篇真实的范文(已征得作者同意,成都商报,2002年6月24日)标题:住酒店,请自带牙膏牙刷导语:7月起,容城一酒店率先取消部分客房里的“6小件”正文:本报讯(记者李想)昨天,三星级的云龙饭店总经理许明华宣布,从7月1日起,该酒店的3层客房将不再设置牙膏、牙刷、梳子、瓶装沐浴液、瓶装洗头液,改由客人自带,理由是“基于环护和节约考虑”。据悉,这也是全国首家“住酒店要自带洗浴用品”。该涉外宾馆的171个房间中的60个客房从7月1日起停止供应牙膏、牙刷等的是其。许明华就此举措向记者给出了3个理由:成本高、浪费大、不环保。“我们最怕的是客人不接受”,在作出决定前,许明华一直都很犹豫。许明华称,在绝大多数客人都还不接受的“自带牙膏牙刷”住酒店时,她最怕的是客源流失。为此,酒店出台这一政策前将各种可能进行了假设,并提出先在部分客房进行试验。同时规定,在将要拆除的26、27、28层60个客房的客房中心保留牙膏、牙刷、梳子、瓶装沐浴液、瓶装洗头液,“如果客人确实没有带,他可以向服务员索取。”而对于是否长期坚持这一做法,许明华表示心里没底,“这要取决于客人的认知程度和其他酒店发是否跟进。”云龙酒店这一做法是否行得通,本报将继续发关注。副标题:省旅游局是否取消酒店自主昨天,针对云龙饭店取消部分客房的“6小件”一事,省旅游局官员表示,是否取消的权利在酒店,省旅游局不会干预。据省旅游局主管旅游饭店的企管处人士昨晚称,此前旅游部门评定饭店星级时,是根据酒店提供的各项服务按分数考核,也“确曾将卫生间内的牙膏、牙刷、梳子、瓶装沐浴液、瓶装洗头液及拖鞋等六小件列为打分标准”。但是“酒店取消这6项,可以通过提供或者强化其他服务来提高分值,饭店评审委员会没有强制要求必须提供”。该负责人同时指出,国家有关部门正对《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进行修改。据悉,在国外,酒店都没有准备“6小件”,“6小件”只是中国饭店的特色。副标题:省旅游协会坚决支持昨日,省旅游协会有关人士表态称,省旅游协会坚决支持“酒店根据自身情况取消客房内洗浴用品”一事。省旅游协会有关人士也指出,作为客房服务的提供者,在客人还未完全适应“自带洗浴用品住酒店”时,应基于服务角度向客人准备洗浴用品,“不在房间摆置,但应有地方可索取或购买”。(李想)范文点评:这是一篇典型的按照倒金字塔格式写成的新闻稿;这篇稿子给出了一个简单的但包括核心内容的标题,并且标题很容易抓住人。它的导语给出了一个基本事实,突出了它的新闻着眼点。它的新闻稿在一开始就很明白地回答了新闻的五个W.在叙述完基本事实以后,记者没有就此停步,而是向深度发展,给出了几个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把一个简单的小新闻做成了一个有深度的报道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