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1:我国新闻纸反倾销案背景资料一、中国新闻纸产业现状新闻纸一直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品种。是纸产品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我国目前新闻纸年需求量约为100万吨。1995年生产能力为85万吨,产量80万吨,其中国家九家重点新闻纸厂完成72万吨,占90%。“九五”期间拟安排对现有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新增60万吨能力,同时淘汰现有小纸机生产能力15万—20万吨,以满足2000年国内约130万吨的市场需求。1998年产销量将达95万吨以上,比1997年增长6%左右。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约3800万吨新闻纸,约占纸和纸板总产量的14%。中国每年生产约80万吨新闻纸,约占全国纸和纸板总产量的3.2%。但与国外生产企业比较,规模仍偏小,最大的仅为15万吨,而发达国家新闻纸生产规模一般为100万吨。且国内现有生产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也比较落后,以纸机车速为例,吉林石岘造纸厂9号机每分钟为700米,已是国内最好水平,而国外先进水平可达1700—1800米/分以上。二、立案背景1996年初我国再度降低关税后,新闻纸的关税已降至15%。国内新闻纸的供需目前已基本平衡,即年需求量为80万吨左右,国内已有的九大新闻纸厂:吉林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齐齐哈尔造纸厂、鸭绿江造纸厂、广州造纸有限公司、南平造纸厂、江西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岳阳造纸有限公司的年生产能力大约是80万吨。1995年由于国际纸价由400多美元猛涨至1000多美元,国内厂家纷纷出口,国内新闻纸进口量也由1994年的9.21万吨降至1995年的4.9万吨,国内新闻纸供需紧张,使国家有关部门做出暂停新闻纸出口的决定。但自1996年二季度起,国际新闻纸市场供过于求,纸价从950美元/吨跌落至第四季度的450美元/吨,致使新闻纸进口量由1993年的4.9万吨增加至1996年的35。6万吨,1997年1—10月,新闻纸进口总量己突破40万吨,占全国年总需求量的5p/o,这还不包括边贸进口的约10万吨的新闻纸。其中加拿大阿比西比公司的产品占到我国新闻纸进口量的1/3。且该公司已准备与国内福建龙岩纸厂合作,进行扩建12万吨新闻纸项目。新闻纸倾销对国内企业的影响1997年的订货会上,有15万吨新闻纸没有销路,就是10万吨指令性新闻纸生产任务,也只签订出4。5万吨合同,尚有5.5万吨未落实。1997年,国内累计生产新闻纸73万吨,同比减少19%,但库存量增加。不少厂家下半年停产。由于1997年的大量进口,使许多报社库存量极大,1998年上半年主要是消化这一部分存量,因此1四8年度中期企业经营状况并无明显改观。短期内需求量不可能有太大的增长。2已采取的对策1997年10月1日起,对新闻纸进口关税实施滑准税率,即价格上涨,关税下调,价格下降,关税增加。1997年4月1日起新闻纸进口关税提高至20%。1997年10月1日起,对国内新闻纸出口退税率提高至9%。对1997年全国纸张订货会上未订出的国家新闻纸指令性计划中的5.5万吨新闻纸(吉林纸业占2·2万吨),将由全国新闻出版署牵头,国家轻工总会与国家经贸委负责协调,安排报于U单位与新闻纸厂共同储备,并由银行提供贷款,财政部门给予适当贴息。对于美国、加拿大、韩国的新闻纸倾销情况进行调查,如属实则计划实施征收反倾销税。调查结果及其实施后的影响调查结果:目前立案调查已结束,根据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布的1998年第2号公告,决定从1998年7月10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进口新闻纸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调查结果表明,来自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进口新闻纸存在17.11%—78.93%的倾销幅度。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第22条的规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初裁,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进口新闻纸必须向中国海关缴纳与倾销幅度相适应的现金保证金。比如,加拿大阿维纳公司的产品被裁定存在78.93%的倾销幅度,其产品到岸价格为5309元/吨应交保证金5300x78.93%叫183.29元/吨。对国内新闻纸生产企业的影响:国内新闻纸企业目前的平均生产成本为5237元/吨,而平均售价仅为5412元/吨,利润率不过3%,已无再降价的余地,其实,自1997年10月1日起实行滑准税率以来,新闻纸进口已有明显减少,在未实施滑准税率前的1——9月共进口新闻纸37万吨,平均每月进口4万多吨。而10——12月共进口8万吨,平均每月不到4万吨。若裁定销成立,则会进一步减少进口量,从而缓解国内企业的困难处境。思考分析:1、倾销成立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为什么中国频繁遭遇反倾销调查?3、从中国新闻纸反倾销案胜诉的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案例2:袖珍计算器1961年,美国SunlockComptomter公司的一位工程师发明了袖珍计算器,并很快生产投放市场。袖珍计算器比计算尺易于使用且更准确,又比电脑容易携带,深受大中专学生和其他人士欢迎。该产品当时售价高达1000美元一只。1970年,好几家美国和日本企业开始进入袖珍计算器市场,与发明企业展开竞争。在竞争压力下,其价格降至400美元左右。20世纪70年代,不断又有新的企业进入该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3企业开始到国外组装,以利用那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再运回本国销售。竞争带来的技术进步使该产品不断完善,价格急剧下降,20世纪70年代中期,袖珍计算器只能卖到10~20美元,有时甚至更低。20世纪80年代,即使在落后国家,生产袖珍计算器也不存在技术障碍,生产已经完全标准化了。原来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竞争成为主导。思考分析:1、该案例反映的思想可以用哪一个国际贸易理论予以分析?2、分析该案例并用图形予以说明。案例3:出国潮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出国留学高潮。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抱着知识救国、科技救国的志向远涉重洋,到海外留学,学成返回祖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末的留学潮最显著的特征是多数人一去不回。据统计,在中国官方派出的留学人员中,大约有60%以上的人不能按期返回。至于那些自费留学人员学成回国的比例则更低。这些出国留学人员在国内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严重的人才外流。思考分析:1、造成中国人才外流的原因是什么?2、分析中国人才外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效应。3、分析该案例的政策含义。案例4:汇率与产品竞争力在1990~1996年期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将近40%,换句话说,如果两国国内价格不变,日本产品比美国产品在1996年比1990年要贵大约40%。日本公司是如何面对这个挑战而保持其产品的竞争力的呢?日本的公司用坚挺的日元廉价地在美国及采取美元联汇制的亚洲国家建立生产基地。此举使日本公司摆脱了日元升值对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以日本的日立电子公司为例,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立电视机成为全球生产的产品:真空管来自南加州公司,机身外壳和电路板来自马来西亚分公司,只有电脑芯片和荧光屏在本国生产,而这部分的成本只占整机成本的30%。通过利用贬值国的资源生产电视机,日立电子公司在日元升值的情形下,成功地控制了电视机的美元价格。思考分析:1、日本的公司在其他国家建立生产基地为什么能保持其产品的竞争力?2、分析日元升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4案例5:1998年的金融风暴—泰国的金融危机背景资料一、泰国“虎”病了泰国的经济曾被称为东南亚发展最快的经济,而现在即使最为乐观的预测,都预言经济恢复将是很缓慢的。泰国官方预测,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低于6%,而1995年的增长率为8·7%。从今年年初起,就有人预言泰国货币将会贬值,泰国企业界将有一批公司被淘汰。全球经济对市场开放的回报是很迅速的,但是对那些准备不充分的市场的惩罚也同样很迅速。对开放市场半心半意以及监察不严是泰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核心原因,这都是缺乏远见的政治领导人遗留下来的问题。泰国去年的出口增长率为零,今年迄今为止经济仍处于呆滞状态,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反映出更深一层的问题一一泰国不仅面对新的竞争未能灵敏地做出反应,而且未能提供基础设施和教育来吸引新的投资。泰国是怎么陷入这一困境的呢?新加坡一家地区经济研究所的负责人尼尔·萨克尔认为,这都是“荒唐的货币”造成的:在90年代中期,正当出口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低息的外国资本涌入泰国,其中大部分是短期资金。大多数分析家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形成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泰国对外国资本敞开了大门。泰国从1922年开始放宽限制,允许国内投资者通过曼谷国际银行获取低息的外国资金。但是它犯了个错误,那就是让泰国铢的汇率与美元挂钩。泰国入对货币贬值问题根本不关心,轻率地大量借钱,没有采取任何预防风险措施。经济学家斯科特·克里斯坦森说,这个教训是:“不能将放开货币比值与非自由汇兑控制混在一起。”流入泰国的美元利率大大低于国内银行提供的美元利率。1992年泰国的外债为200亿美元,但到1995年底增加到了750亿美元,目前达890亿美元(其中约半数是欠日本银行)。就连猜瓦利总理都承认,肆意借贷是产生这场危机的根源。他对记者说:“在过去10年中,我们一直在挥霍借来的钱。我们欠了很多债务,我们只有精明地、正确地使用这笔钱,才能减少债务”。然而,流入泰国的这些资金,只有极少几个领域能够让这些投资产生效益。其结果是:资产膨胀,尤其是房地产。与公众的想法相违背的是,这些资金并没有完全用于房地产投资。当贷款利率陡然下降时,人们对许多收益很差的行业投入了资金。在泰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非金融类股票的收益率从1990年的26.60/o下降到1996年的7.7%。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资本投向了贪得无厌的钢铁业和化工业。5泰国这场危机的结局将会如何呢?政府面临货币贬值或紧缩经济的选择,政府选择了后者,它采取限制货币商获得泰国铢的措施来保持高利率,对货币实行有效控制。由于经常项目的国际收支逆差已达6至7亿美元,因此这种战略带有造成储备大量减少的风险:政府必须保持足够的支出才能让铢的下跌速度不超过政府希望的速度。今年3月份的官方数字表明,外汇储备比一年前下降了8亿美元,现在为373亿美元一一这个数字并没有反映出据估计政府为了保护铢在过去几个星期中支出的29亿美元。泰国公司出现的资本净流出和股本收益下降问题,进一步加深了人们认为经济状况不佳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反过来又对铢的贬值施加了压力。但是铢的贬值有可能使许多全部依靠外国低息贷款的公司倒闭。进一步放松控制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这个体制的清偿能力。许多分析家认为,泰国政府应该迅速放宽对外国人在金融和房地产业中所有权的限制。根据设想的最佳情况,恢复出口能力或许会挽救这一切。事实上,出口增长大概是政府唯一能够对外宣布的好消息。不过,单单是出口增长并不能解决危机。萨克尔说:“经济增长的幅度在提高,但是房地产业留下的后遗症还会延续好几年。泰国公司面临的选择是技术升级或是将公司业务迁至成本低的国家。泰国迫切需要工程师和经营人员,但是它的教育机构只能满足每年对这些人员的需求额的40%。教育跟不上并不是唯一制约泰国出口的问题。阻碍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是泰国海关。这个机构不仅条例过时、手续繁琐,而且还有各外国公司深为关注的腐败问题。二、索罗斯暗地使法索罗斯和其他一些大投资者悄然地频繁进出泰铢市场,自今年2月份以来一直对铢发起进攻。从4月下旬起,以美国避险基金为主的巨额国际游资就大量抛出泰铢,买入美元。据说单单索罗斯就持有40亿美元的泰铢淡仓。而泰国中央银行仅仅在汇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进行干预。这时,泰国货币铢的对外价值已从1美元兑换24.5铢迅速下跌到1美元兑换29铢。直到泰国政府终于屈服,使铢与受美元主宰的货币体系脱钩。这些游资才转而狙击菲律宾比索和马来西亚元,将金融动荡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东南亚。国际游资是近年来形成的为数巨大的一股资金力量。据估计,总额已达1万亿美元以上,其特点是流动性强,善于投机:通过左右外汇、期货、证券等市场的行情获利。一般认为,1994年底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就主要是国际游资在作怪。当时墨西哥比索20天内极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