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媒体系列研讨会--气候变化和经济(DOC 70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气候变化媒体系列研讨会--气候变化和经济时间:2008年9月14日上午地点:金茂北京威斯汀大饭店三层朝阳宴会厅主持人(贾鹤鹏):感谢各位在中秋节的时候还能来到这里,特别感谢吴昌华老师,在中秋节的时候能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想一想,为了气候变化做出的工作,其实也是为了我们将来更好地平安地的度过中秋佳节,在座的大家牺牲自己的节日,也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吴老师也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牺牲了自己的节日。我们现在就开始,不多做介绍了,因为昨天气候组织的同事跟大家简单说了气候组织的情况。我特别钦佩吴老师做的工作,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非常正确和全面的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两个星期前看到吴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当时非常感动,虽然说很多情况我都知道,体现了非常积极的工作。下面请吴昌华老师从企业应对的角度谈一下气候变化的问题。吴昌华:各位朋友早上好!非常感谢主持人的介绍,非常荣幸。气候组织,我常对我的团队这样讲,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由于国际环境下气候变化问题提到了最高层的角度,在这种情况之下,产生了很多需求,需要不同的机构满足这种需求,气候组织本身也是应时代的要求而产生的。2我记得四年多以前,将近四年半,我们在全球有四年半的历史,当时在伦敦启动的时候有伦敦首相布莱尔还有政界的要人,在伦敦举行了非常盛大的启动仪式,之后记者采访我们的全球总裁,问他一句话说,今后几年之内你怎么觉得气候组织就成功了?或者真正产生什么影响和积极的作用?我们总裁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他说,希望我们的气候组织今天倡导的使命的东西,在十年之后应该不复存在,没有这个需要了。也就是说,这个机构是应时代而生,应时代的发展它原来的使命某种程度上也就应该不存在了。所以可以看出我们这个机构的诞生和它做的事情,有这种感觉在这里,就是使命感非常强。这个机构做什么呢?四年半以前,当时大家都知道气候变化国际框架公约,在92年签的,97年又出了《京都议定书》。四年多以前,随着2008年逐渐接近,也就是说履约期开始的时候,不少的政府和企业,尤其是有履约责任的政府和企业就想我应该怎么做、该怎么履约、这对我意味着什么?谁做得更好?我可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看了一周,没有找到这样一个机构去扮演这种角色,真正地把大家凝聚起来,而且在一种独立的角度上没有任何利益的冲突,使大家到一个共同的舞台上或者一个客观的舞台上,相互分享信息,相互探讨一些做法,基本上在这种情况之下气候组织就诞生了,它的使命就是催化或者说加速政府和企业在气候变化方面的领导力,从而更远大的目标希望全球的经济的确走向低碳的未来。这个组织重点做两个东西,一个是政府的领导力,一个是企业的领导力。当然,理想状况下大家都做了,所有的政府都在走向低碳经济,所有的企业3都在做。但是现实来讲可能不太现实,因为这的确相对来说是个新的概念和理念,如何做?怎么做?这种情况下,就是气候组织为什么定义在领导力的角度。我们希望通过我们这个机构能够扮演的角色寻找出政府和企业在围绕低碳经济方面的确有领导力的做法、最佳实践,也不是说它们最完美,在相对好的做法之下把它们寻找出来,开发出来,同时跟这些政府和企业一起合作,使它们怎样做得更好。在这个过程中,希望这些最好的做法能够通过政策的改变,通过各种激励、各种渠道使这些东西成为主流化,这基本上是气候组织一个思维的模式,就是怎么实现低碳经济的未来。这个机构是成员制为基础的,成员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企业,一部分是政府。如果你到我们的网站上看,有将近50家大的国际跨国公司名牌企业已经成为我们的成员。在政府一级有州、省,还有市一级政府,我是一年多以前,一年半以前正式加入这个机构,在中国负责建立大中国地区包括大陆和香港,基本上模式是照着这个模式来做,但是落实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时候它会有自己的特点,这种情况下尤其对中国而言,比如说我们的总部在伦敦,我们在总部做的事情,英国在很多情况下在低碳经济方面的确很领先,它起步得早、意识得早,当然有它的原因,也不是说它就那么崇高,说我就是为了全球的气候变化问题提前做了,它有各方面的原因,时间的关系不细谈。落实到中国,中国大的国际气候变化的政策背景是不一样的。首先我们不是一个现在就履约的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这个起点出发,就造成了很多政策的不一致,跟国际的差别。4同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努力地去理解中国在低碳经济方面的领导力是什么样的,而不是拿到国际上英国的模式来套中国的做法。7月份我们在奥运会之前发的这个报告“中国的清洁革命”,我7月份在伦敦呆了10天,其中一个星期的时间是专门给英国的媒体讲这个报告,在报告正式发布之前和媒体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很有意思,英国的媒体,英国的同行怎么去看这些问题,怎么去看中国,虽然我给他们讲这个报告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思的是,他们问的很多的问题,你可以看出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怎么看中国,很多很多的东西人家是不知道的,他们先读完这个报告之后,我给他们做的解释,他们说中国在做这个东西,怎么我们一点都不知道,这的确是一个现实,而且是一个铁的事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的报告有几方面,一是帮助国际社会更客观地了解中国,在低碳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非常坦诚地跟美国的记者通过电话采访,我讲得非常坦率,这个报告去捕捉的是一个趋势,如果把中国划一个大的尺度,把中国做的很多工作放在不同的尺度上,这个报告本身所捕捉的仅仅是最前面的一点东西,这也是我们机构的定位和我们所做的模式,我们希望找出最前沿的、做得最好的东西,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尽快使这些最佳的做法规模化,形成主流。所以,这种情况之下,我记得美国记者、各国记者有自己的目的,包括美国记者问我的时候,说这些东西我们要让美国政府、议会、国会知道,你不做的话中国已经做了,中国已经抢先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很有意思。对我本人来说,我一直对我的团队讲,我真的不把自己作为一个专家看,5包括我对我们全球管理团队开会的时候也讲得非常明白,什么感觉呢?在中国的圈里大家把我当成一个国际专家,走出中国以后大家把我当成一个中国专家,说句实话有时候心里想想自己真的称不起这个专家。为什么?因为一个专家我相信他有一种感觉,我这些年一直做中国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政策研究,有过觉得自己是专家的感觉,但是就气候变化的问题我还是个学生,虽然我十几年的职业生涯都是在这个圈里,因为我们在这个浪潮中,不是走在前面告诉你怎么做,这个因素是很少的。更多的是在这个浪潮中怎样捕捉,你能够真正作为一个机构发挥最大作用的点。所以这是对我们机构最大的挑战。在我正式讲之前,组织者跟我讲的时候,因为我本人是搞政策研究的,但是作为我们这个机构除了做政策之外,很大的重头是做企业。所以就企业而言,很多东西都是在摸索和学习,还在探索。当然作为一个机构,因为它的定位企业界作为一个重头的重点,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你们要报道很多不同的事情,我们可能有一些所得或者有一些观察,所以我们做。今天一会儿我也准备与大家交流一下,但是在交流之前与昨天做一个承接,就大家所关注的一些东西,其中有几个东西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可以给大家提供更新的一些信息,因为很多东西也是我们关注的东西。第一,DavidBuchan讲到关于CDP,英国有一个机构叫碳披露项目,这个机构与我们是密切合作的。在过去三年中,今年的报告还没有出来,其实我们每年根据它网页上大家填的问卷,是自愿性质的,去披露一个公司的碳足迹方面具体的信息。它是去年就开始在中国这6边转,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在美国、欧洲都做得比较成功。大家从记者的角度知道,信息披露是非常重要的,然后你才有东西说,而且监督企业的行为。去年它对中国大陆和香港加起来的大中国地区发了一百一十几份问卷,去年很有意思,将近十家回复了,其中九家是香港的企业,以香港为背景的企业,只有一家是大陆的,就是中海油。中海油由于各种各样的考虑,因为它毕竟是在国际上非常有名的公司,所以它做了,但是做得并不是很完美。CDP在中国一定要大张旗鼓地做这件事情,它在印度也做这个事情,但是由于印度和中国的环境不太一样,它找了一个比较好的合作伙伴,在印度做得非常好,企业都积极踊跃地披露它们的信息,但是在中国是蛮难啃的一块骨头。但是它现在跟几个机构都在谈合作问题,看怎样在中国尽量把这个东西推出去。第二,大家对环交所,从8月5号上海环交所挂牌的事情可能比较感兴趣。从我们机构的角度来讲,对未来碳市场的交易探索过程中,所以我们可能知道一点,如果你没有采访报道过这方面,所以我知道的信息可能稍微比你多一点。在跟交易所负责人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心里非常清楚,其实现在污染排放的交易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长久的生意,他们知道在未来肯定走向碳交易,但是由于现在国际大的政策,国际气候谈判后京都到底怎么回事儿,大家不很明确。这种情况下包括国内,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到底立场是什么?最后承不承诺、怎么承诺的东西大家都没搞出来,都在争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敏感性,也基于很大程度上的能力,中国的基础设施和能力也不具备,这种情7况下为什么先挂牌环境交易。这个过程中,大家搞金融、搞股票市场方面的人可能对产权交易懂得更多,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主要的几个交易的地方都申请了,都希望去往前走,去挂牌,包括大连、天津、重庆、武汉等等几个城市都申请,说我要去做这个东西。但是最后由于各种考虑,是两家走了,发改委最后批了两家。但就这两家而言其实也是不同的。北京原来是产权交易,因为它没有齐全,当然它在北京,政治上比起上海来有区域上的优势,这种情况下从政府尤其是发改委的角度来讲最大的支持力度远远比对上海的支持大得多。上海无论从金融方面、基础设施能力整个系统来讲比北京好得多,但是由于它毕竟是上海,离北京远一点,所以这些东西都在策划过程中。包括在给上海的策划中,我们和有关专门给它做设计的专家也交流过,因为中国现在有能源,20%的能效目标,还是有一定政策的基础。同时可能基于做未来期货的交易,所以潜在地都在探讨过程中,比如说原煤、原油未来的交易,从而考虑中国在能源方面期货交易中有一些发言者说话的地方。北京我们也在密切交流中,这里明显的只能先去看欧盟的ETS怎么做,所以现在可能会有一系列的项目设计,怎么把国外的经验介绍到中国来相互学习,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基于国际的经验,同时基于中国实实在在发展特定阶段的特点,去设计出中国现在环境方面的交易怎么走向碳交易的未来。所以这是一点信息。还有关于CCS。CCS是碳捕捉和封存技术,这个技术本身出现的次数非常多,但是这个技术是干嘛?最终还是要排二氧化碳,对中国、印度和美国,对煤炭依赖这么大的国家很难完全转向可再生能源或者8其他清洁替代能源。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去开发这种技术,可以去捕捉,把煤电发电过程中把碳捕捉,之后放哪儿去啊?我记得一些地方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打一个洞把它灌下去,封住,你想要封多少年就封多少年的理想状态。但是就中国而言,从政府来讲不是很积极,因为CCS技术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捕捉方面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在封存方面争议是非常大的。首先中国对自己的地质调查,到底在中国的土地上,地质条件有哪些地方、多大程度上适合去做这个东西其实是没有说的,无论是从科学界来讲,现在已经有项目在设计,利用将近10年的时间,对中国整个的地质条件重新做一个调查,这个过程中希望能够理解到底哪些地方能够封存。第二,本来发电厂在发电,发电过程中要重新加一些设备,要捕捉碳,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要重新再消耗更多的能源,捕捉这个东西在化工行业用得非常多,但是这个东西对一个发电厂来讲卖的商品是电,所以再加一条设备的话,可能达到40%几的能效,再加7-8个百分点的话就不合算了。这种情况之下,这是如何在捕捉的时候。另外捕捉以后,有多少电厂说我在当地捕捉以后马上这个地方就适合注下去,很少。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一个电厂的地方捕捉到了,消耗了额外的能源不说,还把它装起来,用车运到一些地方去,然后再封起来,这个过程如果从一个链的角度讲,它是否真正达到了所希望的效果?这是争议比较大的东西。但是现在无论是国内国际,尤其从国际社会来讲,CCS的

1 / 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