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指导老师:贺又宁文学与传播学院2002级广电(一)班黄伟军[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伴随着这股经济浪潮的推进,传媒业也迎来了一股来势凶猛的娱乐化浪潮。出现了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的趋势,而且这股趋势逐渐在加强,给我们传统的新闻事业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那么这个存在到底是福是祸呢?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这股趋势,使新闻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关键词]娱乐新闻新闻的娱乐化新闻自律传播规律(一)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娱乐新闻不同于我们以前习以为常的严肃新闻,甚至与我们所说的社会新闻也有很大的区别。娱乐新闻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大的新闻品种。从新闻到社会新闻再到娱乐新闻是有一种逻辑关系的,如果说今天的社会新闻定义来还符合传统的新闻定义的话,今天的娱乐新闻已经很难用新闻定义来衡量了。如果说受众需要的就是新闻,那么娱乐新闻无疑具有相当大的市场。但是,假如用经典的新闻定义来看,娱乐新闻不只是要素不全,它甚至更像是制作出来的新闻。它描述的新闻常常是动态的,是关于某些人的某种变化,比如某个明星的头发形状又变化了,某个名人又有什么言论了。可以发现,明星诽闻占据了新闻的主体地位。娱乐新闻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新闻的娱乐化和娱乐新闻相比,它们相似的地方是都有娱乐二字,在内容上也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暴力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但不像娱乐新闻那样仅仅关注娱乐界的琐碎和明星绯闻,它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1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它也与社会文化紧紧相连,娱乐新闻生存的土壤也是它生存的土壤,并且在这个土壤里扎根更深。新闻的娱乐化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它代表的是一种潮流,而娱乐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应当是包含在新闻的娱乐化中的。换句话说,新闻的娱乐化是作为一种现象而存在的,而娱乐新闻更多的,更平常的是将它作为一个特定的新闻类别来阐述,它存在于新闻娱乐化的大潮中,是大潮中的最佳代表。两者既联系,但又有区别。因为不是任何新闻都可以娱乐化,娱乐化限定了新闻的题材和范围。只有社会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与娱乐业紧密相关的内容,才能具有娱乐化的风格,比如1999年著名球星贝克汗姆与他妻子维多利亚的世纪超豪华婚礼便借助了传媒的力量,大做文章,上演了一幕王子与公主的美好童话故事,引起了全球轰动,负责转播的电视台收视率达到了志高点,获得巨大收益。国家大事、时政评论等不适合做成娱乐报道的。但是为了追求强烈的对受众的刺激,可以适当做点新闻策划。而娱乐新闻能拥有如此大的魅力,当然有符合社会发展的一面。首先,我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人们首先看到的是物质领域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进程的加速,刺激了人们长期被压抑的物质享受欲望和消费冲动,这样的情境容易使人失去理性,人们要求每件事情都能尽可能使自己满意,所以也要求精神生活方面尽可能的快乐,而娱乐新闻就能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从文化角度看,在社会转型期间,大众文化也风靡于世,将市民大众作为主要消费者,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人们有一定闲暇和经济条件去满足文化需求,他们更多地关注细腻的生活,市井杂谈,关注离奇事件和琐碎新闻,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极好地放松自己的心态,缓解身上的重负和压力,于是娱乐新闻便有了它广阔的市场。其次是名人效应。这些年,中国的娱乐新闻可以说是十分发达,从一些记者的称呼就可以知道。比如“娱记”、“狗仔队”等等。这些都是从港台发展过来的对一些娱乐记者的称呼。因为有许多人把对一些名人的采访挖掘说成是八卦新闻。所以一些小报和追星族给娱乐新闻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再次,正因为有了追星族,有了物质做为基础,现在各个电视台都在做一些娱乐新闻节目,并且相互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比如,湖南电视台的《娱乐无极限》、东方卫视的《娱乐新天地》等等。湖南电视台所做的“超级女声”这一火热的选秀节目可以说为其他各个娱乐新闻提供了一份不错的新闻题材及娱乐新闻评论资料。正是由于人们的消费观念改变了,这些新闻媒介给娱乐新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不仅娱乐新闻如此,新闻的娱乐化在当下也成为了一种时尚。有了自己的社会条件:2首先,受众的需求给它生存的空间。人们的需求不再是过去那种政治味浓厚的信息,他们还需要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人们除各类信息的获取外,他们还希望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新闻传媒能为他们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消遣。其次,媒体的利益也促使新闻的娱乐化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媒体尽量使自己的产品大众化,受众在文化方面的特殊兴趣引领着媒体传播的趋向,迎合受众,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意味着获得经济效益,对经济效益的渴望驱使着各家传媒尽力使自己所传播的信息能让受众满意。再次,是整个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果。是一股世界风潮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总汇,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人类所处环境不同,人文条件不同,所形成的文化必然有差异。最后,新闻的娱乐化能够大行其道,与社会的认可也有关,我们国家对新闻的控制还是较完善的,政府和社会舆论对于新闻事业的影响还是巨大的。这样,新闻的娱乐化就顺理成章了。业内人士公认在中国最早进行新闻娱乐化尝试的是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其实《晚间新闻》已经不是一档滚动新闻栏目,成为了一档彻头彻尾的民生新闻栏目,其民生新闻娱乐化起步早,走得也较远。内容上,它大胆地抛弃了时政要闻,把节目内容定位在民生新闻上,以软新闻为主,走大众化道路,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他们感兴趣的一切大小事情,有眼泪、有炮弹、有欢笑、有嘲讽、有奇闻轶事、有实用信息、有海外风情。形式上,它风格独特,幽默风趣,嬉笑怒骂皆成新闻,是典型的非正统模式。新闻故事化,情节化和细节化,从导语到正文到标题甚至到署名,信手拈来,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为的是让观众叫好,导语的幽默和悬念,正文的通俗和实在,标题的风味和意趣,这些都已成了《晚间新闻》的特色菜;在节目的编辑、制作上,他们敢为天下先,手法活泼,富于变化,大的节目中有许多小栏目,它们都有各自的栏目标志音乐,有各自生动有趣的FLASH片头,这些小栏目相对固定,譬如“喜报”、“我来露一手”、“城市看花眼”等等;在新闻节目中插入音乐,甚至插入流行歌曲,这也是《晚间新闻》节目的特点;播报采用的“讲新闻”的方式,既不同于普通的新闻播报,也不同于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的说新闻。3(二)娱乐新闻与新闻娱乐化的失范表征现在娱乐新闻已成为媒体报道的一个重要领域。相对于政治、经济类题材来说,文化娱乐新闻带给人们更多的是轻松与休闲,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也许是因为其消遣的特质,文化娱乐新闻的报道目前广泛地存在着不够严肃的态度。对于文化娱乐圈,因新闻失实或报道方式不当而引起的一波又一波娱乐新闻官司或扬言要打的官司已经不成为“新闻”。正因为如此,娱乐新闻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娱乐新闻就等于明星绯闻。当今一些媒体越来越重视娱乐性能,文化娱乐新闻在媒体的地位日渐突出。但是,现在的趋势是媒体的文化娱乐新闻几乎等同于明星绯闻,一些媒体常常整版不厌其烦地炒那么几个明星。比如说王菲搞什么姐弟恋喜欢上了谢霆峰啊。刘德华的儿子都有几岁了,他的妻子是多年站在他背后的某人等等。媒体为何对明星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感兴趣?不外乎就是希望以此来吸引受众。一些媒体以为抓住了明星、绯闻就抓住了读者、观众,这其实就是对受众兴趣的一个认识误区。对媒体热衷的明星绯闻,许多受众都表现出不满与反感。在一次关于“您认为媒体是否该大量报道张艺谋的新恋情”调查中,22468人中有71.3的被调查者回答“否”。(二)“新闻价值”胜过尊重他人。新闻价值是构成新闻的核心因素,也是新闻记者的职业追求。然而,在追求新闻价值的时候,人文关怀,即对人的尊重与同情心有时候却被记者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偷拍,强行采访拍照的现象屡见不鲜。歌星毛宁遇刺后在医院治疗期间,有记者不顾其身心皆受到伤害的情形,在没征的其同意的情况下,强行给躺在病床上的毛宁拍照,惹起一场不必要的风波。一著名网站评出了十大最丑歌星,臧天朔有幸名列之中。臧天朔遂以侵犯名誉权、影响了其演出事业为由将该网站推上被告席。最终,法庭判决该网站败诉,赔偿他经济损失并道歉。(三)新闻无须核实。文化娱乐界的新闻真真假假难辩虚实,经常出现在媒体报道上。演艺圈一些人士、一些娱乐接着如今都练成了以玩笑心情对待娱乐新闻的态度。在毛宁遇刺一事时,当时全国许多沸沸扬扬,不亦乐乎,有说抢劫的,有说打架的,后来炒出了同性恋。再比如关于张艺谋和巩俐,章子怡的故事,几乎没间断过。4(四)文化娱乐新闻“卖点”至上,“搞笑”先行。在媒体追求轻松、活泼的娱乐过程中有一种趋势在慢慢扩散开来,这就是文化娱乐新闻的媚俗化倾向。某网络报曾用半个版向网上失恋的“网民”介绍医治失恋的办法——一死了之,并列出了一系列自杀的地点等等。(五)出现差错无须更正。娱乐新闻报道出现差错的情况比较多。出现差错在所难免,但大多数媒体的态度是将错就错,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主动更正。有些媒体或采取“淹没”更正的办法,把第一版的错误放到第二十九版来更正。但是,获得受众的信赖是健全新闻事业的基础,对失实报道主动承担责任、及时更正是符合新闻道德的做法,这也是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因为娱乐业在我国的发展,新闻的娱乐化也随之火热,因为这样,在过程中新闻的娱乐化也出现了一些内容及道德上的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混淆新闻性质。新闻的传播规律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可信性。如果新闻的娱乐化很好地遵循这些传播规律,它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但是这样的尺度很难掌控。有的媒体为了迎合受众的、特别是商家的关爱,竟然把新闻的根本性质改变了,使新闻报道混同于娱乐行为,生活的真实反映似乎是任何个人的道听途说、任意安排,甚至可能是传播者的主观想象和精心制造。有的貌似自我解嘲,有的好象编顺口溜。新闻节目,各有各的形态,各有各的性质,硬是让所有新闻报道承担娱乐综艺节目的任务,是南辕北辙的,是毫无道理的。(二)分散公众注意力。新闻的娱乐化浪潮之下的媒体总是把公众的注意力从重要的事务上引开,那些无关紧要、琐碎的名人趣事、日常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成为新闻的重点:对人们的切身利益有着重大影响的硬新闻却在逐渐地减少,有关公众利益的劳动利益、生态环保、高新科技、行业危机等方面问题很少得到重视。即使有报道,也被淹没在这些新闻当中。且不说林林总总的都市小报,就连《中国青年报》这样全国性的大报,也常常把新华社播发的重大时政新闻编辑成新闻娱乐化背景下的媒体对于涉及自身的利益的新闻,往往用娱乐的幌子,掩盖不同的声音。他们仅仅只传达一方的意见和观点,给公众认识事件的本来面目带来相当的难度。公众只能跟着媒体的镜头去了解新闻事件,而不能从另一方面、另一角度去获知信息,以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5(三)掩盖新闻目的。媒体对国际事件的报道也是这样,我们可以从伊拉克战争报道中就能看出:媒体大力渲染女兵林奇的传奇经历,狂炒田纳西州的父子兵,不遗余力地描绘萨达姆藏身的“蜘蛛洞”。他们目的就是淡化人民对战争的质疑,掩盖反战的声音。(四)媒体责任感丢失。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有,就在传媒关注张国荣坠楼事件的时候,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也遭不幸,然而却没有得到传媒对张国荣同样的礼遇,以至于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对科学家的冷遇和对艺人的炒作引起了人们的警惕,千龙网甚至以“媒体的责任感哪里去了?”为题进行网上调查,结果38.1%的人认为“媒体丧失了自身的责任感”。以上有关于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的失范现象,我们的娱乐记者和媒体朋友们要注意了啊!在遇到此类道德考验时,新闻自律就当然成为了我们进行价值判断的起点和归宿。马克思曾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