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现代电视传媒概览一、现代电视传媒与传媒高级人才1.现代电视传媒的界定与发展现代传媒,是指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向社会公众传播各类信息的媒介形式,它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是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形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所谓现代电视传媒,是指电视作为当今世界文化传媒中传播最广最快、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播方式之一,以其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与技术综合的独特优势而引人瞩口,被誉为最年轻也最富于潜力的艺术形式。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电视成为公众了解信息的主渠道,其影响力与报纸、广播和网络相比可谓得天独厚。我国电视新闻从内容到形式、从观念到表现、从质量到规模都发生了质的飞跃。新闻传播人本化、和谐化的理念日益为传媒业广泛接受。作为传媒主体的电视新闻更是以新的面貌出现,新闻由“读”到“说”的转变己成为电视传播理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艺术媒介带来了我们时代的电子文明。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一一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试验播出;1958年10月1日,中国第二家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成立;1958年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前身)开播。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三家电视台,中国人开始真正接触到电视这一新鲜媒体。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社会的经济结构、文化观念、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民族新的崛起时刻,中国的电视事业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电视在中国家庭的普及速度陡然加快。电视逐渐成为大多数家庭生活必需品,看电视节口则成为大多数家庭成员主要的业余生活。据2004年2月广电总局提出的《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口前我国有电台、电视台1900多座,公开办广播节口1800多套,电视节口2200多套。基本建成了有线、无线、卫星多技术、多层次混合覆盖的全国广播电视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己分别达到93.34%和94.61%。电视对社会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电视归属大众艺术,在大众媒介中大众艺术具有一种融合作用,这种作用可以使社会成员的个人差异得到一定程度的平衡,并使得个人的独特规范和价值观出现均衡倾向。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信息传播成为决定人的生存和发展、决定人类对其他资源的利用开发及占有方式的最基础的条件。今天,大众媒介占用了人们大量的闲暇时间,并且新的互动式多媒体己经成为人们消磨闲暇时间的又一种方式,尽管如此,电视仍然是家庭生活的“主餐”,电视仍然承担着社会大众教化者的身份。电视成为公众了解信息的主渠道,迅速便捷,声画并茂,电视的影响力与报纸、广播和网络相比可谓得天独厚。它真正使人们做到了“秀才不出门,就知天下事”,地球村的概念逐渐形成。2.现代电视传媒的业务特点影视艺术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综合艺术,它既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又是各门艺术的综合,汇天下之精华,扬独家之优势。它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和艺术教育、培养人们综合感知能力、提高艺术审美修养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电视作为一门新兴艺术,具有如下特点:(1)传播及时,内容丰富电视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的迅速、快捷、及时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今现场新闻采集系统的普遍应用,使得电视传播可以现场拍摄、立即编用、及时播送,同步转播,令观众即时看到时间的现场。无论是节口内容还是节口形式,电视都是个集百家之长于一身的“万花筒”。电视节口既有新闻类,又有纪实类;既有教育类,又有艺术类;既有综艺类,又有服务类……集新闻、知识、文化娱乐之大成。表现形式上,它又兼容诸多传统艺术形式之所长,并将其融会贯通起来,形成自己的魅力和优势。(2)形象的直观纪实性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这就是电视视听合一传播的结果。单凭视觉或单靠听觉,或视觉与听觉简单地相加而不是有机地合一,都不会使受众产生如此真实、信服的感受。这种使观众耳闻口睹所产生的“身临其境”之感,造成电视的强大的感染力及影响力。电视最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故而自然而然地使观众参与到节口中来,与节口的思想、感情、情绪融为一体,产生共鸣和共识。(3)市场化及国际化趋势明显随着传媒类型和传媒队伍的日益庞大,我国传媒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新形势下传媒事业的发展潜能怎么样,这恐怕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电视传媒最终要走向世界,在充满骚动的新世纪里,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一旦市场开放,在外部竞争力量的进入和渗透之下,必然要求媒介由官商两面性转变为市场10化,巫需制度创新。(4)技术上的数字化发展方向广电系统必然从模拟技术走向数字技术,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所有的传统媒体都被重新定义,原来的设备基础、管理架构以及媒介理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未来的电视传媒会是一种数字基础上的多种媒体融合的走向趋势,传媒行业的数字化、技术性、操作性需求愈发显现出其急迫性。3.现代电视传媒的影响由于电视的强大的优势性,使得电视成了现代人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电视的亲民参与性使得它以合法的形式闯入千家万户,并且通过光和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实社会。电视向人们提供本地、本国、世界的消息;电视提供娱乐,指导购物;电视甚至不知不觉地铸造人们的情趣和灵魂一一想想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对广告词的熟稳和模仿吧;对不少人来说,电视不但是了解世界的窗口,简直就是生活和世界本身,而我们也强烈依赖着电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己经生活在一个被大众传媒包围的时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媒体大爆炸时代”。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完全被图像和信息所包围,尽管大多数人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而这些图像和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电视媒介和其他电子影像媒介。我们的生活和传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媒介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手段使人们能够方便地获取到想要的信息和享受娱乐;同时,现代社会中的居民也通过开放的渠道参与到媒介生活中去。在传媒渗透的过程中,电视毫无疑问起着支配作用。电视所创造的“影像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同时,“影像文化”打破了地域、空间和语言文字的障碍,它再也不仅仅代表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而成为了全球化的大众文化,“地球村”概念进一步形成。在技术进步和商业化竞争的双重作用下,电视的共时性、同步性得以实现,它再也不是“television”的本义“看得见的远景”,而使得发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事情发生在“现在”,发生在“眼前”。正如丹尼·贝尔所说:“口前占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影像消费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4.现代电视传媒对高级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电视是由现代化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大众传播工具,高新技术和设备最终要由人来掌握。认识电视传播的主体,是电视事业之本和电视发展的根本保证。电视从业人员队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电视工作者队伍,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的决定力量。电视从业人员队伍的总体素质,制约和决定着我国电视事业今后的发展。媒体是社会的风标,人才是媒体的11命脉。电视事业是一项年轻的事业,电视从业人员队伍是一只最年轻的队伍,它是随着电卒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的,其成员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在中国电视事业刚刚起步的日期,电视从业人员中的主要骨干大多来自于广播系统。1959年8月,北京电影学院为我「20多个省市培训了70多名电视摄影人才,他们均来自各地的广播系统。十一届三中全健后,我国的电视事业也经历了拨乱反正,走向全面振兴,进入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史上鉴为辉煌的历史时期。1983年3月31日至4月10日,广播电视部在北京召开了第十一沙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这是我国广播电视史上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会议提出了中央、省地、县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方针。此后中国电视事业迅猛发展,全国电视台数量大增,电卒队伍集聚扩大,到1977年从业人员达40多万人。这些人绝大多数是从高等院校毕业或达社会上招聘的青年人,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为电视事业注入二生机和活力。”「‘〕电视从业人员在各个工作部门的分布,以及在一个部门内的各种职能岗位的搭配和全合,构成了电视从业人员的结构。每一个工作部门及其每一个职能岗位都对其上岗工作白从业人员有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所有这些从业人员的合理搭配和科学组合,便形成优化白从业人员队伍结构。从专业分工上看,我国电视从业人员主要分为四部分:采访编播、生术制作、行政管理、经济运营。这是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四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电视事业要健康发展,这四部分人员要保持一定的比例,配置要合理,才能发挥出整体鉴佳效益。“文化知识在各级电视从业人员素质构成中占重要地位,它是电视事业繁荣和发展白基本条件。电视事业要发展,需要电视从业人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从20世纪末开始卫星传播、电子计算机、光纤技术等进入信息传播领域,引起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的根本卫化,电视在这一系列变化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电视技术日新月异白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要根据现代化电视综合性和技术性极强的特点,培养一专多能、文王渗透的复合型高级现代化电视人才队伍。口前,我国电视从业人员队伍急剧膨胀,素质七参差不齐。如表1-1显示,我国电视从业人员中,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占总从业人员的0.6%,7.7%,43.5%,48.1%,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的文化7平在各种媒体中居于落后位置。电视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于报纸、通讯社等媒体的从业J员,既有电视工作本身的特点,更有队伍建设方面的原囚。电视从业人员队伍的文化水三不提高,电视事业就难以向前发展。”「刘12┌────────┬───┬──┬──┬───┬─────┐│火│广播│电视│报纸│通讯社│新闻从业│││││││人员,V数│├────────┼───┼──┼──┼───┼─────┤│初中│0.3│0.6│0.3│O│0.4│├────────┼───┼──┼──┼───┼─────┤│高中(中专)│8.9│7.7│5.5│1.2│6.4│├────────┼───┼──┼──┼───┼─────┤│大专│42.2│43.5│29.7│10.7│33.8│├────────┼───┼──┼──┼───┼─────┤│木科│47.1│45.8│57.1│63.1│53.3│├────────┼───┼──┼──┼───┼─────┤│硕士、博士学位或│1.5│2.3│7.4│25.0│6.2││研究生班毕业││││││└────────┴───┴──┴──┴───┴─────┘表1一1注:此表摘自1997年3月《全匡}新闻工作者职业观调查问卷》,由,},}玉}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华新闻工会者协会国内工作部暨学术研究部提供。上海电视台作为我国最早的电视台之一,人才总体素质在全国省市级电视台中具有相对优势。但从广播电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看,上海电视台的人才结构还存在着缺陷。到2000年底,上海电视台全台716名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有;}99人,占总数83%;高级职称者(包括副高级)在专业技术人员中的比例为15%;大专以上学历者;}39人中,硕士、本科生共占54%,但研究生学历的仅为5%。高级人才明显偏少,且老龄化严重,尤其是在各频道各栏口第一线作战的骨干中,有高级职称的人太少,这已成为制约人才素质的“瓶颈地段”。电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电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人力资源的高级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电视发展的瓶颈。从中国电视的现实来看,造就高素质的电视队伍是完成中国电视历史使命的根本要求,是中国电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国电视迎接21世纪挑战的关键所在。从中国电视的文化地位上看,造就高素质的电视队伍是增强中国电视的文化底蕴的决定囚素。急剧扩大的中国电视队伍暴露出了文化积累不够的缺陷,一些思想苍白、内容无聊、格调低下的电视节口,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