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课件(七)摄像用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光线和色彩的画面表现主要内容:第一节、电视用光概述第二节、自然光的画面表现第三节、人工光源的画面表现第一节、电视用光概述一、电视用光的特点电视用光及照明,与图片摄影的原理是基本一致的。电视用光在对光的选择处理及布光,照明的控制上,又存在自身诸多特点,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电视用光的一个动态用光的过程。与图片摄影用光的对比,来看电视用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电视用光的特点(一)时间上图片记录的是一瞬间的变化,闪光灯。电视记录的是一段时间的变化,对光源产生了时间上的可持续性要求,还涉及到光色正确还原和影调、色调衔接,电视用光通过一段时间内的光色、影调变化,形成了图片无法表现的动态的光影节奏。如:在一天中,太阳光色温的变化,早晨补充3200k?中午补充5600k。同一镜头天气的变化,刚刚还是阳光普照,转眼云层遮住了太阳,直射光变成了散光。一、电视用光的特点(二)空间上1、图片所表现的空间固定了,相对瞬时的光线所形成的空间效果也确定下来。图片摄影师的选择要受很大的局限性,他往往重点考虑一个方向,一个角度和一种拍摄。2、电视则随着主体和机位的运动,画面表现的空间是多样化的。在一个镜头中,摄像机的拍摄方向和角度可能始终处在变化中,画面内的光影结构及影调,色调也会随着画面表现空间的变化而变化。3、电视用光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有较强的不可预知性,摄像师在选择处理光线时,就必须随时随地考虑画面的表现空间,方位等的变化对画面光影结构的影响。一、电视用光的特点(三)造型上图片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一般没有新的变化,是一次完成的。电视画面对光线的要求则要复杂而多样,光线随着环境调控,主体、机位甚至光位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画面的造型效果。而单画幅的照片中是无法做到的,在电视画面中,它是净化光线塑型效果,改变画内影调结构,渲染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等常见的方法二、光线与造型(一)光的基本特征1、光谱成分自然界一切景物色彩地形成,都是由它们对这三种主要色光地投射、反射和吸收地结果。红、绿、蓝三种色光称为三元色。彩色电视系统,也是根据三元色光的机理而制成的电子系统。显色性的好坏是电视光源的一个重要参数,物体在全色光普的照射下,反映的色彩最为真实。偏色光源有助于表现出带有倾向性色调的画面效果。二、光线与造型(一)光的基本特征2、光源光源是指能发光的物质。可分为自然光源,人工光源。自然光源:自然界固有的非人造光源。日、月、星、萤火虫。太阳光(直射光、云天散射光)人工光源:光焰光源,电光源,专用可控照明二、光线与造型(一)光的基本特征3、色温色温的定义:色温指的是光波在不同的能量下,人类眼睛所感受的颜色变化。在色温的计算上,是以Kelvin为单位,黑体幅射的0°Kelvin=摄氏-273°C做为计算的起点。将黑体加热,随着能量的提高,便会进入可见光的领域,例如,在2800°K时,发出的色光和灯泡相同,我们便说灯泡的色温是2800°K.可见光领域的色温变化,由低色温至高色温是由橙红--白--蓝。摄像机既按照专业光源的标准设定了日光照明环境选择和灯光照明环境选择,还提供了手动调整功能,以便在任何照明环境下的拍摄能准确地还原物体颜色。这就叫色温校正(白平衡调整)。否则,环境光源色温高于摄像机的色温设定,拍出来的画面偏蓝,反之偏红。二、光线与造型(二)光线的性质1、直射光(硬光)【1】直射光的造型优点:有明确的投射方向,便于造型和布光控制能在被摄体上构成明部、暗部及投影,形成正画反差能强化被摄体的立体形状,轮廓形式,表面结构和质感能够显示时间性光源集中,容易判断和控制【2】直射光的造型缺点:①容易产生局部光斑②单一光源时,造型效果生硬,多光源时投影处理不好出项光影混乱的现象二、光线与造型(二)光线的性质2、散射光(软光)【1】散射光的优点:①照明均匀,光调柔和,能用光调描绘被摄物的外观形状。②没有明显的投射方向,物体受光面大,易表现其细腻的层次。③被摄体表面均匀受光,反差取决于反光率,容易控制曝光。【2】散射光的缺点:①不容易显示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表面结构、质地。②与被摄体反光率平均时,反差小。③发光面大,不易限制和控制。二、光线与造型(三)光线的方向正面光——缺乏影调层次,产生平板的感觉,称为平光。正侧光——明暗表现强烈,表面结构十分明显,被称作“质感照明”。斜侧光——能产生很好的光影排列,造型影调丰富,突出深度,有立体感,有“自然照明”之喻。逆光——突出被摄体轮廓,使主体与背景分离,可使光前物体呈现暗色剪影,通常称为“轮廓光”。顶光、脚光——生活当中不常见的光效,在人物造型是顶光或脚光会产生很强的戏剧效果。二、光线与造型(四)造型光的分类1、主光主光又称塑型光,是刻画人物和表现环境的主要线。不论其方向如何,应在各种光线中占统治地位,是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光线。主光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被摄对象的主体形态和轮廓特征的表现,也影响到画面的基调,光影结构和风格,是摄像师首先考虑的光线。二、光线与造型(四)造型光的分类2、辅助光辅助光又称为副光,是用以补充主光照明的光线,辅助光一般多是无阴影的软光。辅助光的作用【1】减弱主光产生的阴影,降低被摄体主体反差,表现物体的暗部结构。【2】帮助主光起到塑造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刻画的作用。【3】可以起到调整场景影调,均衡场景亮度的作用。注意事项(布光时)【1】造型作用和亮度一般不能超过主光,不能干扰主光光效主光和辅助光的光比决定了画面反差。【2】在布置辅助光时必须以主光为基准。【3】在自然中,主光是产生阴影的唯一光源,辅助光一般不能产生阴影。二、光线与造型(四)造型光的分类3、轮廓光轮廓光是在被摄主体后上方照射的光线,使被摄对象边缘产生明亮的光线。轮廓光的作用【1】勾画和突出被摄主体富有表现力的轮廓,具有装饰性【2】利用明亮轮廓线条突出被摄主体,拉开主体与背景的距离【3】产生一定空间深度,表现出空间层次感轮廓光布光时应注意:亮度可以超过主光,但必须注意照射角度,不能破坏主光光效二、光线与造型(四)造型光的分类3、轮廓光具体布光过程中基本步骤为:【1】定摄像机的机位及机位运动路线【2】确定主光,对被摄体初步造型【3】配以辅助光,来弥补主光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被摄体的造型【4】为了区别主体与背景,增加被摄体的空间感,可运用轮廓光勾画被摄体的轮廓线【5】根据现场光线条件,使用环境光,交代背景空间,进一步突出和烘托被摄主体【6】如某个局部不理想或特点不突出,可用修饰光,眼神光等,作修饰性照明二、光线与造型(四)造型光的分类4、背景光背景光也叫环境光,是指专门用来照明被摄主体环境背景的光线。背景光的作用:【1】照亮被摄主体的背景,表现场景内容和空间结构【2】控制环境影调,形成与被摄体较大的影调差别,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3】利用背景光表现具有特定意义的背景环境,起到烘托被摄主体,表达情感情绪的作用注意问题:背景光必须简洁,不能产生复杂的光效和过多的阴影,不能影响主光的光效二、光线与造型(四)造型光的分类5,装饰光装饰光是用来突出被摄物的某一细部造型的质感,以达到造型上的完美,如眼神光、头发光、服饰光等。当主光,辅光、轮廓光、背景光依次布局完善以后,分析被摄物局部的亮度是否合适,层次表现是否完美,如不够理想,就用装饰光修饰这些局部和细节部位。二、光线与造型(四)造型光的分类6,效果光效果光是用人工光源再现现实生活中一些特殊光源的光线效果或特定坏境、时间、气候等的照明。如从布景的窗户外投射强烈的灯光,使室内产生窗口投影,再现室外的阳光效果;由遮光板将点燃的碳精灯的光线迅速来回遮挡,产生闪电效果;用粗细长短不同的条形红丝绸,绑在风扇的防护罩上,被风吹起来,在灯光作用下形成火焰效果;用一个装有浅水的大盘,放些碎玻璃,轻轻地触动水面泛起波纹,在灯光作用下反射到被摄物上,产生水纹效果等。二、光线与造型(五)电视用光的造型作用技术上,光的必要条件,提供一定的景物亮度和反差范围,使准确曝光成为可能。此外,光线还将影响和决定完成节目的影调,色调及其衔接。二、光线与造型(五)电视用光的造型作用造型上1、提示被摄对象的形态、形状,造型物体的轮廓、体积、大小和比例、质感等立体幻觉。2、显示被摄对象的周围环境,空间范围和透视关系,创造画面的空间感。3、形成明暗光影对比,突出被摄对象的某些特点,隐没某些部分,突出主要的和重要的视觉形象,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富有意义的形象上。4、控制或决定画面的影调或色调。5、形成构图关系,利用光影平衡画面,突出构图线条,加强或减弱画面反差,强化或淡化画面内部节奏。二、光线与造型(五)电视用光的造型作用戏剧表现上:1、渲染和烘托环境,形成特定的艺术氛围2、表现特定的时间概念3、通过特定光线效果外化和表现人物情绪,反映内心活动,刻画人物性格二、光线与造型(六)不同类型节目对光线的不同要求一、新闻类节目中除节目播音员或主持人在演播室内外,记者在新闻现场拍摄时。首先、要保证画面基本亮度。第二、现场光不足时,为获得清晰图像为目的,要用人工光照明。第三、当闻现场的光线本身已成为新闻内容的一部分时,则记录和表现好现场的特定光线效果就成为选择光线,用好光线的重要一环。第四、在一些事件性新闻中,将现场新闻灯源,甚至顺光灯的布光活动记录在画面中,能加强纪实效果。二、光线与造型(六)不同类型节目对光线的不同要求二、在纪实性节目中,诸如电视记录,视风光片,纪实性主体等的造型表现,既必须坚持真人、真事、真实现场的真实原则,同时也在不违背真实性原则的大前提下对光线作一定程度的加工和处理,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真实。二、光线与造型(六)不同类型节目对光线的不同要求三、在艺术类节目包括电视剧、文化晚会、音乐电视等的造型表现中,电视用光十分注重光线的造型意味和表现意义,追求艺术地再现或表现出特定的光线效果和艺术氛围,有些光线带有很强的装饰性、假定性,不一定有生活依据,而是为了造型的需要和审美的要求。第二节,自然光的画面表现一、自然光自然光由于时间、季节、气候以及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变化。时间变化时,早、午、晚与日出日落时间,日光的强度随太阳的位置而变化。日出时日光很弱,早上逐渐转强,中午时最强,下午以后又逐渐减弱。季节变化时,夏季日光最强,春秋季次之,冬季较弱。天气变化时,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的色温都不相同。地理条件变化时,纬度高低与日光强度有关,愈靠近赤道日光愈强;高山与平地、天空与海洋的摄像效果都不一样。(一)日出光与日落光太阳初升和欲落时,与地面成0°至15°角之间的光线为日出光与日落光。这段时间是早晨八点之前和五点之后的傍晚。这时,日光的照射角小,物体垂直面受光多,阴影少;水平面受光少,投影长。因为日光斜穿过较厚的大气层而被散射,蓝紫光被吸收,所以光线显得柔和且偏橙红色。由于地面水蒸汽不能上升,常有雾气和霞光,使地面反射光少,受光部位很亮、背光部位很暗,两者的光比大,特别是逆光时更为明显。。拍摄技巧:1.选择典型物体作前景,对着太阳拍摄,物体的剪影与太阳、霞光的背景相映衬,产生富有诗意的造型效果。2.用顺光拍摄人像近景,可以获得柔和细腻的质感。这段时间日光的光位移动快,亮度变化大,如果事前准备不充足,容易失去日出与日落的拍摄时机。(二)斜射日光太阳与地面成15°至60°角之间的光线为斜射日光(八点至十一点的上午和二点至五点的下午)。这时,日光的照射角适中,亮度较强;地面的反射光和天空的散射光较多,照亮了物体的阴影部分,使物体垂直面和水平面都有足够的亮度,明暗反差正常,影调层次丰富,色彩鲜艳,质感好。由于日光斜射,使物体产生富于变化的斜影,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这段时间是正常摄像时间:日光的光位移动慢,亮度变化不大,摄像员有足够时间等待时机,选择角度、思考构图,无论拍摄像或景物都能获得较好的造型效果。

1 / 1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