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内容简介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进一步宣传和学习中央今年“七·一”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形成学习先进、勇于争先、弘扬正气、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共产党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组织摄制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该系列片共48集,每集时长15分钟,通过真实的故事、感人的情节、朴实的语言,刻画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形象,集中反映了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开拓创新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电视精品,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经常性教育的生动教材。《人民的好儿女》48集片名人物简介1、《大山的火把——赵世术》----重庆市巫溪县田坝镇中鹿小学教师2、《特战尖兵——刘珪》----75738部队71分队分队长3、《美丽人生——秦怡》----女,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艺术委员会顾问4、《矿山保尔——宋德金》----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东海煤矿安全培训教师5、《今生无悔——王万青》----甘肃省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6、《我志愿我快乐——赵广军》----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职员7、《星系我心——孙家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8、《板凳妈妈——许月华》----女,湖南省湘潭市社会福利院供养人员9、《妙手仁医——吴孟超》----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10、《保山的故事——荆保山》----山西省平陆县国营林场护林员11、《爱洒雪域——舒启明》----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研究局巡视员,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援藏)12、《本色——王坤友》----安徽省无为县蜀山镇新安村党总支书记13、《做祖国需要的材料——师昌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4、《做一辈子志愿者——叶如陵》----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街道西坝河西里社区党委委员15、《平凡中坚守——杜洪英》----女,浙江省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员、正科级组织员16、《兄弟——李彬》----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处级检察员17、《种子情深——李登海》----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18、《瑞辉映夕阳——杨瑞辉》----女,陕西省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党支部副书记、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部主任19、《大地为鉴——王伯祥》----山东省潍坊市退休干部,山东省寿光县委原书记20、《勇往直前——黎定琦》----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政委21、《愚公支书——王光国》----湖北省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2、《老片警——孙建设》----辽宁省锦州市公安局凌河分局石桥子派出所民警23、《生命的重量——文建明》----四川省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24、《大医精诚——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25、《热血刑警——张晓虎》----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公安局兴庆区分局刑警大队中队教导员26、《长路追风——张雪松》----回族,河北省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铝合金厂高级技师27、《法官妈妈——陈燕萍》----女,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副院长28、《领航人——武继军》----江苏省高淳县古柏镇武家嘴村党委书记29、《跟我回家——朱玉林》----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砟子镇育林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育林孤儿院院长,育林孤儿院集团总公司经理30、《情怀——买买提江·吾买尔》----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温亚尔乡主任科员、布力开村党支部书记31、《巅峰勇士——次仁多吉》----藏族,西藏自治区登山队男子分队队长32、《蓝盔铁汉——江汉刚》----66166部队副部队长33、《知识工人有力量——李斌》----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数控工段工段长34、《我本平凡——李文祥》----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农民35、《人民警察——周贤良》----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公安局江州分局副政委36、《精度传奇——徐强》----辽宁省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齿轮压缩机车间副主任37、《淬火金刚——郭晋龙》----呼和浩特铁路局焊轨段高级技师38、《马背上的白衣天使——梅莲》----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161团9连副指导员兼卫生员39、《索道医生——邓前堆》----怒族,云南省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40、《火线阻击——樊渭》----满族,河北省秦皇岛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41、《金牌工人——窦铁成》----中国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第十工程公司高级技师42、《士兵专家——马金永》----63713部队光学测量队二中队三级军士长43、《村头有棵常青树——蒋国珍》----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六元小学离休教师44、《高原民族情——马宝祥》----回族,青海省湟中县大才乡前沟村党支部书记45、《生命的宽度——金海》----蒙古族,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研究员46、《幸福的向阳花——金颖颖》----女,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温州市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47、《十年人生路——余留芬》----女,贵州省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48、《重道之师——高松》----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26创造世界纪录的“金蓝领”他,学历不高,技工学校毕业后,通过自学,拿到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专学历。可是现在,他是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职业技术学院的客座教授,为大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他,工作平凡,参加工作18年来,一直干着钳工、装调维修工这些最基层的工作。可是现在,他手下掌管着20多台国际顶尖数控设备,总价值超过3亿元。他就是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铝合金厂高级技师张雪松,我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杰出代表。攻克世界级技术难题2008年6月24日,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试验中,由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国内首列CRH3型动车组,跑出了394.3公里的时速,创造了高速列车史上的世界纪录。“我们用3年时间,走完了国际上高速铁路20年的发展历程。”唐车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孔学云说,这是无数张雪松们努力和奋斗的结果。2005年,唐车公司准备引进动车组生产线。为此,公司在全厂范围内招聘了15名优秀技术骨干,承担起动车组铝合金车体试制任务。张雪松就是其中一员。“铝合金车体制造是动车组9大核心技术之一。”铝合金厂厂长董厚存说,“难就难在铝合金型材的焊接技术上。”“国外的先进技术严格保密,国内又没有可供参考的先例。我们只能一项一项进行参数试验,一项一项确定指标。”张雪松说。项目一开始,试验就因为铝合金型材焊接后屡屡出现严重变形而受挫。张雪松发挥钳工技术特长,大胆提出从夹具入手,创造新的组合焊接工艺方法,以及一整套装夹、调修工艺流程,不仅将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多,车体制造精度也有了保证。经过上千次试验,张雪松积累了“反变形量”、“焊后调修”、“温度控制”等8种翔实的数据,摸索建立了不同工件焊接反变形和收缩参数,攻克了铝合金型材焊接易变形的世界性难题。2007年9月,唐车公司第一辆铝合金车体成功下线。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张雪松和他的工友们先后完成项目攻关、技术革新109项,设计、改造、制作工装卡具66套,形成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导书72项,为动车组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从“靠边站”到“好样的”“当初,我们被招聘来的时候,个个都是技术骨干,信心百倍地要‘震’老外一下。可是没想到,接到第一项任务,就吃了当头一棒。”回忆往事,张雪松还忍俊不禁。由于动车组项目的需要,唐车公司从德国引进了几台大型数控加工设备。张雪松他们的任务,就是配合德国专家安装调试。这是张雪松第一次接触大型数控设备。“别说安装调试了,就连这机器是干啥用的,大家也一头雾水。”张雪松说。“我们只能干些无关紧要的杂活,每次遇到重要环节,德国专家就摆手示意我们‘靠边站’。”张雪松尴尬极了。为了尽快掌握数控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性能,张雪松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白天,他兜里揣着笔记本,跟在德国专家身边寸步不离,不放过任何一个请教的机会;晚上,他泡在图书室里,查阅大量资料。公司为他们举办的机械制图、车辆构造、铆钳工装配工艺等培训课程,张雪松期期不落。刻苦学习终于有了回报。有一次,德国专家现场安装一台价值2000多万元的数控加工中心,细心的张雪松发现,德方把一个重要安装尺寸弄错了。他主动提出来,但德国专家并不理睬。在张雪松的一再坚持下,德国专家很不耐烦地核实了一遍,结果的确计算有误。专家们惊讶地看了张雪松半天,然后拍着他的肩膀,竖起了大拇指。凭着对数控设备的了解和娴熟的技术,张雪松他们常常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让德方非常满意,朝他们一个劲儿地夸“好样的”!洋设备的“保健医生”2008年9月,唐车公司开始批量生产动车组的关键时刻,数控加工中心又掉了链子:用于铝合金车体大部件加工的8把专用机夹铣刀先后损坏。怎么办?如果从国外采购,成本高不说,还要拖很长时间,严重影响生产;外包修理又没有公司敢承接。张雪松决定,自己动手试试看。张雪松对损坏的刀具逐一测量、分析,记录下大量数据。同时,他查阅了60余本专业书籍,并上网搜集了大量数据资料。经过仔细对比分析,张雪松认为,是刀片平衡出了问题。原来,一把专用机夹铣刀由10个刀片组成,工作转速高达每分钟8000转以上。如果一个刀片的镶嵌面重量稍稍有点偏差,就会造成刀体振动,影响加工精度,危及整台设备。张雪松对症下药,按照标准,耐心细致地打磨每个刀片,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刀体动平衡检测。最终,将8把刀具全部修复,加工设备重新恢复正常。“这件事情让我明白,数控设备的故障并非一定要国外专家才能解决。一些小毛病,我们自己也能处理。”于是,张雪松更加刻苦地钻研起数控设备维修技术。改造后的卡具不仅装卡板料快速准确,装卡时间缩短了一半,而且大幅提高了板料的取材率,仅唐车公司生产的第一批动车组,就节省板材近百张。“数控设备三分修七分养,要在设备日常保养上做文章,降低故障频率。”张雪松手底下管理着20多台加工中心、焊接机器人等数控设备,他摸索建立了一整套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使数控设备的维护保养做到有章可循,被大家称为洋设备的“保健医生”。在张雪松的工作经历中,一串串荣誉应接不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金蓝领”称号……“为什么你能干出这么辉煌的业绩?”面对疑问,张雪松只有一句话:“学习!”逼出来的“双料状元”说起张雪松,同事们的深刻印象就是勤奋。“这也是被逼出来的。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不学习,怎么跟得上?”张雪松说,他1992年技校毕业就到了唐车公司,本来自我感觉还不错,没想到一些设备的机械结构闹不清,复杂的图纸又看不懂,“我一下子明白了差距。从那时起,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做一名知识型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张雪松给自己订了一条规矩:每天必须看一小时书。有时下班晚了,他就在公交车上看。像海绵一样吸取知识,让张雪松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我每年都要到北京参观机床展。这几年,数控设备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我意识到,数控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张雪松说,干工作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原地踏步只能与时代脱节。此时的张雪松已经是两届河北省钳工技术状元,要转行,谈何容易?“我是钳工出身,数控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一切都得从头开始。”针对自己基础差的弱点,张雪松如饥似渴地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试验。他利用业余时间进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专课程,不断学习数控、机械、英语等相关知识,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几年下来,张雪松先后自学了《液压传动》、《电工基础》等书籍,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都有了显著提升。去年8月18日,张雪松一举拿下河北省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比赛状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双料状元”。每件产品都要成精品“雪松脑子里的新想法啊,层出不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