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节目形态的内涵•电视节目形态的内涵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加以阐述:•1、宏观层面•电视节目形态是指由电视台或其他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制作的,借助于电子与数字技术手段,运用声光效果、时空转换、视觉造型等独特的电视表现手法,广泛融合资讯、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小品、曲艺、杂技、游戏、竞赛和竞猜等艺术形式或非艺术形式为一整体,用以满足广大观众多方面的艺术审美与资讯娱乐需求的电视节目形态。•2、微观层面:•(1)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现实存在的常态在线。•电视节目的形态,是一种时空存在。它是在电视节目生产规律的基础上,借用某种内在机制的运行、调节和规范,用来保持它在传播时的某种实时常态。•(2)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演进的动态过程。•电视节目形态不是单纯的静态或固态,而是在不断发展、演进,逐步呈现变化的动态过程。•(3)电视节目形态是视觉图像形构的复杂文化形态。•电视节目形态是视觉修辞和感知文化共同组成的复合载体:它有文化形态的形态性和审美性,也有作为商品的物质性与消费性。电视节目形态也是时下文化生态和语境的折射体,有强制性、操纵性,同时又有迎合性、对抗性,具有同质性的同时又有多元性。•(4)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技术手段整合总成的结果。•由于电视的本体是一种技术存在,它决定了电视节目形态离不开技术,是技术创造了电视节目,是技术给予了电视节目形态文化重构的可能。二、中外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比较•1、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我国电视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1)节目化的探索阶段(1958-1983)中央电视台1958年5月试播节目表19:0519:35第一周:文艺节目第二周:儿童广播节目第一周:科技卫生和实用知识节目第二周:政治节目中央电视台1961年1月节目表(试行固定栏目)18:3319:40儿童节目(星期三、六)文教节目(星期一、四)学校生活(星期一、四)卫生节目(星期一、四)科技节目(星期二、五)商业节目(星期一)工业节目(星期二)首都建设(星期三)祖国各地(星期三)新人心事新气象(星期四)农业节目(星期五)一周工农业节目综合报道(星期六)•从上图可知,中央电视台早期对于电视节目的认知和定位。从1961•年起,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尝试在少儿节目中走栏目化道路。通过栏目的分设和定位,满足不同受众的观赏需求。•1958年4月29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党组在给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和党中央的报告中指出:北京电视台应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担负起宣传政治、传播知识和充实群众文化生活的任务。这三大任务强化了我国电视的社会教育功能,反映在电视节目的安排上,表现为社教节目的分量突出。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社交类栏目:《科学常识》、《人民子弟兵》、《国际知识》、《祖国各地》等。•1978年1月《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简称《新闻联播》)的成功开办,标志着新闻类节目已成为各大电视台的节目主体。•1979年8月,中央电视台开办《为您服务》专栏,此后,全国各电视台涌现出一大批生活服务类节目。•(2)栏目化的形成阶段(1984-1999)•中央电视台于1985年制定《中央电视台播出栏目方针、任务说明》,并提出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各类栏目、节目制作的规范、要求和播出量,同时也向全国各地电视台通报了中央电视台1984年对全国播出的第一套节目情况。自此,中国电视开始进入“栏目化”阶段,按时播出各种固定的或不固定的专栏节目,已成为我国各地电视台努力的目标。•这一时期,按照节目内容类型划分,电视节目可以分为新闻性、教育性、文艺性、服务性和教学性节目。•电视节目出现个性化,在节目模式上有其首创性。例如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黄金档推出了《焦点访谈》。1997年7月11日,湖南电视台开播的《快乐大本营》打响了中国娱乐节目第一炮。•(3)专业化的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中国电视事业进入新时代发展时期,随着电视“栏目化”的实现,电视又向着新的“频道化”时代迈进。•2000年8月,在兰州召开了全国广播影视厅局长会议后,全国各地加快了有线电视台和无线电视台合并工作的步伐。到2001年6月底,已全面完成全国无线与有线电视台合并任务。中国电视已进入多频道时代,才电视节目编排角度而言,电视专栏也随之进入频道专业化的发展阶段。•频道化是指电视媒体经营单位根据电视市场的内在规律和电视观众的特定需求,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其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较集中的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受众的需求。•目前,我国专业频道设置大体包括新闻频道、经济频道、都市频道、影视频道、文艺频道、体育频道、科教频道、少儿频道、信息频道、女性频道和法制频道等。•2、美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在世界各国电视业发展史上,美国是较早对电视节目类型化制播问题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践尝试的国家。尽管在1948年美国电视业大规模商用之前,电视业高层决策管理人员和普通播映宣传人员所关注的重心还大多集中在对电视媒体传播技术的改进和影像摄制水平的提高上,但对节目制作特征的归类和可延续性问题已经有了不少的关注、探讨和评论。•(1)战后的发展和冻结(1945—1952年)•1948年美国电视业发生了变化。首先,全国电视网节目得以推出。第二,流行的无线电节目开始转到电视上。•在冻结期间,电视节目得到了发展和繁荣,不少新的节目形式也开始出现。如CBS在1951年实验性的推出了科幻系列剧它是《边缘地区》的前身,称为《就在那里》;NBC在1952年推出了《今天》等。•冻结在1952年结束,当时联邦通信委员会发布了一个叫做“第六次报告和命令”的文件,它澄清了几个问题:•首先,委员会对彩色电视的标准终于做出了最后决定。•第二,联邦通信委员会在超高频波段开放了新的射频频道,以容纳申请成立电视台的几百个申请者。•第三,电视台互相干扰的问题通过增加地域空间和限制使用同一频道的电视台的最大功率来加以解决。•第四,委员会订出了一个面向全美所有地区的频道分配表。•最后,共留出242个频道供非商业性电视台使用。•(2)成长时期(1953—1962年)•1953年ABC与以好莱坞为基地的联美派拉蒙电影公司合并,标志着电视和电影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到1957年,好莱坞接到了许多一般电视节目的制作任务。CBS在1955年6月7日首播猜奖游戏节目《价值6.4万美元的问题》。到1960年,所有巨额猜奖节目都被取消。猜奖节目不是唯一受欢迎的节目。电视网在《迪斯尼王国》成功的鼓舞下,通过引进以儿童为主的黄金时间系列节目。例如《蕾茜》、《铃叮叮》和《孤独的骑警》,迎合成长中的儿童观众。但是,最大的节目潮流是以成人为目标的。这个时期的电视成长缓慢,电视网的晚间新闻报道只有15分钟。•(3)平稳发展时期(1963—1975年)•在这个阶段中,电视节目中有几个相互交叉的倾向:•第一个倾向开始于60年代早期,原因是由于观众在地理分布上的变化。•当电视最初出现时,大多数观众为都市居民。随着电视价格的下降和更多的地方电视台开始播出,乡村观众开始增多。•第二个节目倾向的出现和社会气候相关。由于60年代中期充满了政治的动荡和暴力,电视节目偏向于幻想主义。而在这个10年即将结束时,“青年文化”成为主导潮流,社会的口号是“联系现实”。70年代早期的特征是向更保守的政治气候的转变。•最后一个倾向是娱乐节目中的情景喜剧走向成熟。CBS带头推出第一个情景喜剧《玛丽·泰勒·穆尔的故事》。这个时期也标志着电视新闻时代的到来。•(4)重新组合时期(1975年至今)•从1975年到90年代初期电视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70年代晚期到80年代早期,电视节目中出现了肥皂剧。80年代中期,有个重要的倾向就是回归温暖而健康的家庭情景喜剧。•80年代末,出现了被称为“垃圾电视”和“轰动性小报式电视”的节目,类型有谈话节目和其他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节目。•90年代早期和中期是电视业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电视业在产业组织、立法、节目和技术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节目方面,最大的倾向是黄金时间新闻杂志节目。•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演进的动态过程,是电视节目现实存在的实时常态,是视觉图像形构的复杂文化形态,是电视技术手段整合总成的结果,电视节目内容反映当下文化生态、折射文化语境,具有对抗性和多元性。伴随着自由贸易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电视节目出口的单边贸易,我国在入世以来也以各种形式实现了电视节目的国际竞争。通过对比中美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研究,可以为国内电视节目走向国际市场提供理论指导和分析基础。三、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趋向•1、节目与受众互动模式:单向性拓展到多向性•从我国电视节目总体发展脉络来看,早期的电视节目基本是以主持人播报为主,大众只是节目的视听者,这是一个单向性的信息传达过程,观众角色被定位于信息接收者,因此,受众仅仅是一个被动主体。随着电视节目新形态的出现,观众角色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从开始关注普通大众的民生类节目,到观众参与互动的谈话类节目,再到充分展示自我的娱乐类节目,体现了电视媒体与普通观众间传播上的互动。电视节目也不局限于只是单向性的信息传递,而是逐渐形成了电视与观众进行相互交流的发展机制,这种多向性的互动模式也得到越来越多的显现和认同。•节目传播互动模式的变化,其核心就是普通大众在电视节目中角色地位的变化。随后民生类新闻节目的出现,普通大众的角色逐渐衍化为群众演员,他们开始有表达的机会,不过没有太多的自主权,虽然讲述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不过讲述者仍然是电视媒体自身,受众只是一个对自己关心事件的了解者;之后访谈类节目的出现,普通大众逐渐成为了配角演员角色,他们走向了荧屏并在主持人引导下交流自己的故事;而对于选秀节目来说,普通大众则成为了主角,电视观众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作为参与者和主演者加入到了节目中,从一个局外人走向了局内人。•2、节目内容设置:从宣传教化转变为贴近生活•从最初的全国《新闻联播》到之后的《东方时空》、《实话实说》、《超级女生》,其发展轨道从内容单一、结构松散、政治教化功能突出,慢慢转向形式灵活、内容丰富、风格轻松的模式。•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节目题材的广泛性和节目内容的贴近性。最开始的电视节目主要起到政治教化功能,节目内容也以意识形态性的政治新闻为主。随着百姓休闲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电视节目主题内容也更为贴近百姓生活,开始关注大众身边的事情。近年来娱乐风暴的兴起,也是各大电视台为积极探索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而开展的成功实践,娱乐元素被不断强化和利用,电视也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互联网对电视节目形态的影响•当下,以互联网媒介为平台,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传播方式大行其道,一场传媒领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再匹配的变革已然开启了移动信息时代的历史巨幕,对于传统电视节目制作而言,新的媒介形态对节目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可能,而对此我们又该作何思考呢?•1、形式层面的影响•(1)一次内容二次分发成为常态。•以前电视台制作的影视节目主要在电视台播出,并不主动谋求网上播出,即便随手丢给网站也并不在意能有何作为,而当下没人敢小瞧电视节目在网上播出这个事,甚至像央视和湖南卫视还要专门打造网站来自己经营,仿佛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电视台的日常节目都可以在网上看到,这不是单纯地赶时髦,当电视的传播价值用收视率来衡量,网络关注度用点击率来计算,市场的目光有了对比审视的可能。•(2)传统节目网络碎片化呈现成为必然。•在网络收视习惯上,越短小的影视节目越容易让人有观赏的愿望,因为面对海量的信息和人们快速的生活节奏,受众很难有大块时间去看长视频,人们只是在生活间隙里快速浏览信息,对于预期无法欣赏完毕的长视频很难让人们有观看的愿望,因此为了适应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在传统节目的创作中我们看到一批新的“微”传播形态已经出现:从微博到微信,从微电影到微纪录片。•(3)节目摄制过程中动态、持续关注成为可能。•网络传播从微观上看要求节目篇幅短小、结构简单,但从宏观上看以系列、连续形式出现的节目内容可能会比我们目前所了解到的任何节目都浩大、曲折。目前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