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媒介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章媒介研究二分析媒介一认识媒介四媒介的社会功能三媒介价值与媒介文化一认识媒介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大众传播媒介,是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新闻媒介,是以传播新闻信息符号为主的物质实体。媒介组织,与媒介相互联系但意义不同。媒介是一种物质实体,是传播信息使用的工具,而媒介组织是指拥有这些媒介,经营媒介的机构。媒介的分类及特征媒介发展简史认识媒介的原则(一)(二)(三)(一)媒介发展简史最古老的媒介文字媒介的诞生印刷媒介革命电子媒介——电讯技术的发展电子媒介——电影的发展电子媒介——广播的诞生与媒介的国际化电子媒介——电视时代、互联网时代、社会化媒体……(二)媒介的分类及特征1印刷媒介的特点印刷媒介的主要优点有三个:首先,读者拥有主动权。其次,印刷媒介具有便携性和易存性。再次,印刷媒介更能适应分众化的趋势。局限性:印刷媒介的缺点是时效性不强;使用需要识字能力,因而受到文化程度的制约。2广播媒介的特点(1)跨时空性。(2)即时性。(3)较强的亲和力。(4)易接受性。(5)多功能性。不足之处:不可便携性、不易存性等。3声像媒介的特点(1)声像媒介视听兼备,受众可以同时接受到不同符号的信息,从而也产生相应的特殊参与感。(2)声像媒介借助声像手段来重现具体的事件场景,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可以对受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产生独特的潜移默化效果。(3)声像媒介特别是电视最适于传播商业信息。4社会化媒介的特点(1)大众媒介传播的职业化角色开始模糊;(2)大众媒介信息生产与消费的传统系统逐渐被消解;(3)社会参与媒介成为一种潮流。传播媒介的本质区别传播途径的比较与选择: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因素:传播方式在多大程度上是现成可得的?这种传播方式的吸引力如何?他的内容的感染力如何?文化程度的区别;人们在寻求什么?个人的传播习惯?拥有什么传播技能?(三)认识媒介的原则1施拉姆的八个原则媒介所刺激的感官;反馈的机会;速度的控制;讯息代码;增值的力量;保存信息的力量;克服弃取的力量;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2胡正荣:认识大众媒介的原则(1)媒介的传播手段:用什么来传播信息,即用什么传播符号。是区别媒介的根本,也是认识媒介特点的出发点。(2)媒介时效性(3)媒介持久性:指它保存信息以足够时间与受众接触的特性。(4)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受众与媒介的互动关系如何3认识四种大众媒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4认识媒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媒介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取长补短;媒介有融合的趋势。二分析媒介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电视人和容器人(一)(二)(三)(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加拿大传播学家(1911-1980)著作:《机械新娘》,1951年;《古腾堡的灿烂群星》,1962年;《理解媒介:人的延伸》,1964年;《媒介即讯息》,1967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传播学界最知名、最具争议的学者,被称为“现代媒介分析的根”。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他所说的媒介包括:文字、口语、印刷、漫画、报业、广告、电报、电影、收音机、电视、纸张、衣服、房屋、货币、时钟、汽车、飞机、照片、游戏、打字机、录音机、甚至包括武器等。(1)媒介是人的延伸技术的任何进步都会使人类更有效地生活和劳动。媒介具有机体的性质,它的任何发展都能够延伸人类的五官功能。因此,媒介具有有机体的性质,是人体的延伸,例如:交通工具是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文字是视觉的延伸,无线电通讯是听觉的延伸,数字是触觉的延伸,录音机是没有隔壁的音乐厅,电话是声音和耳朵的延伸等等。一切媒介都是人的肢体部分向公共领域的延伸。人体任何一部分的延伸都会影响以整个心灵与社会。技术性媒介的技术创新总是不断改变着我们使用媒介的比率,进而改变我们各种感知的比率,改变人际依存模式,改变思维模式和评价模式,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塑造产生影响。比如,印刷媒介带来的线性思考模式。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从长远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2)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1:任何媒介都是一种“尺度”:媒介本身就在“塑造和控制着人的组合和行为的尺度和形态”;“任何媒介(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新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众引起一种新的尺度。”一种媒介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盗贼拿它来分散看家狗的注意力”;报纸的内容是文字表达,书籍的内容是言语,电影的内容是小说或歌剧。媒介即讯息2: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的媒介的特性,是它对本身对受众的刺激与按摩,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内容:政治经济学家哈罗德.英尼斯:西方近代史是“建基于印刷文字的传播上的偏颇与知识上的垄断的历史”。自15世纪以来,占据压倒优势的印刷媒介的迅速发展“摧毁了口头传播的传统,用空间的组织形态取代了西方社会的时间的组织形态,改造了宗教,使人的交流活动的一大部分私有化,造成了价值观念的相对性,把权威的所在从教会移至国家,并鼓励了民族主义的泛滥猖獗。”媒介即讯息3:媒介是区别人类社会不同形态的基本标志:人类社会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和电子传播时期第一:口头传播时期,也就是在部落时代,人们游走不定,采猎为生,感知世界的方式是整体的,直观的,人的技艺是全面的,多样发展的。那时的人既不会分析事物,也不会只专精一门;那时的人是整体的人,是部落人。第二:文字,尤其是拼音文字发明以后,人学会了分析,同时也使自己成为被分裂切割的、残缺不全的非部落人。机械印刷术和工业化则把人推向了非部落化的极端.第三:经过一个多世纪电子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延伸,以致于能拥抱全球,抹去了我们星球上的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我们必然要深入参与我们每一个行动所产生的后果。人类也不再是分割肢解、残缺不全的大家庭,而是一个和谐统一的大家庭。地球村:从“部落化”,到“非部落化”和“重新部落化”。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为了说明媒介这种影响产生的机制,根据媒介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同特点,麦克卢汉将媒介划分为:热媒介和冷媒介:热媒介:能够“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某个感官的媒介。媒介所提供的讯息充分、完善,没有留下很多的空白让受众去补充和完成,需要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低。如照片、广播、电影等。冷媒介:与热媒介相反。如漫画、电话、电视等。(3)“热媒介”与“冷媒介”(4)地球村:人类社会早期的口头传播时代,人们交流只能面对面地进行,范围很窄,因而处于“部落化”阶段,印刷媒介出现后,社会交流扩大范围,个体可以单独脱离开“部落”,人类社会进入了“脱离部落化”阶段,电子媒介出现以后,人类的时空距离又一次缩短,地球变成一个村庄,人类社会进入“重新部落化”阶段.地球村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人与人、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相互依赖性及关系的密切程度大大增强,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结构要素的形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1)意义:第一: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角度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且突出了媒介技术在社会历史中的巨大作用。启发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不同媒介各自的作用机制;第二:他把媒介放在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去考察,不仅仅是从媒介内容出发去研究,为探索媒介的性质和社会影响开辟了新的视角;第三:他关于“地球村”的预言,已经为社会的发展所证实。(2)片面性:第一:将媒介技术看作是社会变革和发展惟一的决定性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没能充分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第二:以媒介工具来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非常片面。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二)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梅罗维茨(JoshuaMeyrowitz)出版了《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提出了他的媒介理论。主要观点:①每种情境都是一个信息系统。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例如:餐厅服务员在背后议论顾客的行为并讨论如何获取小费,由于忘记关上内部的通讯服务系统,致使顾客听到了。。。。。。)②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对于每一社会情境来说,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例如:电视演讲)③电子传播媒介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电子传播媒介代码的简单性,它们能将来自不同的经验世界的视听形象显示给许多不同的受众群,造成不同阶层的受从群对信息更大程度的分离,从而促成许多公众活动领域的合并,人们的社会角色形式也在变化。(例如:私人情境与公共情境的合并)评析:这一理论动态地分析情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强调媒介引起新情境,行为要适应新的情境,这一点有很大的独创性。缺陷:(1)这一理论夸大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几乎将媒介描绘成引起社会变化的唯一原因。(2)这一理论还只字不提社会制度和媒介制度的关系,看不到社会意图对媒介管理和内容等的影响。(3)这一理论多把媒介本身的特点和媒介传递的内容混淆在一起,缺乏连贯性。1电视人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提出所谓电视人概念,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的跟着感觉走,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三)电视人和容器人2容器人: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用容器人这一形象说法描述了现代人的行为特点。(1)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2)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3)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媒介依存症:(1)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2)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3)满足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4)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等。三媒介价值媒介价值就是媒介所具有的满足社会需要的素质的总和,包括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社会功能和媒介现实),是媒介分析的宏观内容。研究传播媒介和文化关系的三种理论(媒介文化价值研究):1传播媒介是文化表述的工具。通过系统地分析传播媒介的内容,就可以了解它所代表的处于特定社会和历史阶段的文化;2传播媒介是文化传送的工具3传播是社会文化仪式和文化的生存与再生四媒介的社会功能关于大众传播功能的几种观点也同样适用于媒介的社会功能:赖特的“四功能说”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基本社会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1234斯蒂芬森的游戏论1967年,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森在《传播的游戏理论》一书中,把人类的所有行为分为工作与游戏两种,进而把传播也分为工作性传播和游戏性传播两种。他把大众传播视为游戏性的传播,传播除了具有工作性质,如:下达命令之外,还具有游戏性,比如:相聚闲聊。他认为,不应把大众媒介看成工具,而应把它当做玩具。5“电子乌托邦”: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电子传播网络的双向性使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它将改变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受到传播者支配的局面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