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新闻传播的要素组合(上) (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讲新闻传播的要素组合提纲挈领一.媒介生产的“把关人”——新闻传播者二.受众——被售卖的注意力资源三.“媒介即信息”——新闻传播媒介的发展变迁扩展的新闻传播模式(基于社会互动):社会事实传播者传播内容新闻/观点大众媒介受众(传播者)传播者大众媒介受众一.媒介生产的“把关人”——新闻传播者■媒介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使得新闻传播者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制造者的社会角色。延伸理解:“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狭义和广义的新闻传播者★影像作品中的新闻传播者■走近媒体看新闻工作者编辑主导型:国外日报编辑部结构及角色分工总编辑副总编或新闻版主编美术编辑体育版编辑及员工改稿编辑及改写者家庭生活版编辑及员工电讯版编辑及员工本市新闻版编辑及助理州新闻版编辑及员工社论作者专栏作家部门编辑首席摄影师及员工本市新闻版记者记者主导型:《南方日报》编辑部组织结构图总编辑副总编、社委或部门主任要闻编辑中心时政新闻中心经济新闻中心地方新闻中心文体新闻中心珠三角新闻中心机动记者部视觉新闻中心流动编辑部报网互动中心1.谈谈你对新闻传播者职业特征的认识?◇课堂讨论◇新闻传播者素质及行为禀性决定新闻品质的优劣鲁豫语录:◆“没有一个人的故事是不精彩的!”◆“如果你想讨所有人的喜欢,你一定是个失败的主持人,你只能做你自己。”◆上场录制节目的沟通就是我们的第一次,把新鲜感留在台上。否则录制前沟通,“会破坏现场的感觉”。对比:陈鲁豫与王志的职业风格•鲁豫:让你“舒服”,自然地“说出你的故事”,言辞柔和,有强烈的主管情感,客观的洞察有所遮蔽。•王志:面对面,直面敏感话题。善用采访技巧,咄咄逼人,追问,挑衅,尖锐,职业成名之所赖。2.你觉得新闻传播者最重要的职业素质是什么?□电视节目赏析:《鲁豫有约》二.受众——被售卖的注意力资源1.理解“受众”内涵的变迁•受众的定义——大众传播内容的接收者。在新闻传播中主要指报刊的读者、广播电视的听众和观众、网络媒体的“网民”。■延伸理解“受众”及其特征受众内涵的四度扩张过程:□演讲的听众(观看表演的人们)□书刊读者(印刷术的发明和流行)——第一度扩张□传播学意义的读者(大众化报纸诞生)——第二度扩张□阅听人(电子媒介的问世)——第三度扩张□资讯消费者(网络媒体的勃兴)——第四度扩张■从社会关系的视角看“受众”的变化:A.传统受众:从“孤立的个体”到以意见领袖为中介的“小群体”(离散结构)大众媒介=构成大众的孤立的个人大众媒介=意见领袖—=与意见领袖保持社会接触的个人意见领袖:经常使用大众媒体、参与更高层次的社交活动、自认为对别人有影响、自认为承担他人的消息来源和顾问之角色。(地域上有共同性)•(1)个人并不是与世隔绝的游离分子,而是社会群体的成员并与他人互动;•(2)他对媒介信息的反应和回应不是直接即时的,二是经过这些社会关系的中介并受其影响的。•(3)每一个人并非同等重要,有积极主动接受媒体信息和从他们接触中寻求指导。启示:大众媒体并非在社会真空中运作,而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的一个切入点(input),并且要与其他思想、知识和权力源进行竞争。B.第一代虚拟社区受众:以话题为中心的“群集”(圈式结构)•主要指向互联网中的第一代虚拟社区,一开始是以“新闻组”这种技术为平台,之后BBS成为主要的社区平台。(新闻组、BBS)•特点:•(1)从地域上的共同性转向意识、行为及利益的共同性;•(2)社区有一个明显的边界(边界由社区的进入机制决定),加入某个社区会有明显的行为标志,如要在社区注册、有社区名称;•(3)人们的互动是通过“话题”来进行的;•(4)有较为明确的身份意识,集体交往比较多,有助于社区的归属感的形成,易于形成群体。C.新兴社会网络的受众:关系链条上的“关系”群(链式结构)•主要指SNS网站、豆瓣、即使通信等的用户关系。•特点:•(1)没有明确的边界,互动不需要通过话题,而是通过某种方式所形成的关系链条,如“标签”功能(建立在内容的联系上)、“好友”功能(建立在人际关系的认同上),社区就是靠这些“链条”和“纽带”来产生,编织出复杂的社会社会关系网络;•(2)社区是动态的,不断扩展的,多变态势;•(3)相对灵活、松散,成员的集中交往不多,更多的是一对一之间的个别交往,群体意识较难形成;•(4)话题讨论不占主流,但通过相关链条人能产生相互影响,人际传播占主导地位,但是不断扩展的人际传播链条也能产生社区传播的效应,激活社区成员的群体意识和行动。2.受众决定新闻传媒的发展命运?收视率VS“网络影响力”3.受众:“被测量”的注意力资源3.受众定位:传媒发展韬略的第一页案例:南都的“家庭记者”新闻服务模式实践三.“媒介即信息”——新闻传播媒介在当今的发展变迁新旧形态,“媒介共栖”“媒介即是讯息”——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鲁汉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起一种新的尺度。•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要内容、以散页形式定期连续向公众发行的出版物。•报纸的版面披露社会运转和社会交往重大的秘闻。1.报纸——“靠透露消息的政治”讨论:真正有影响的新闻是报忧的新闻?•案例:《东方日报》、《苹果日报》、《太阳报》封面报道的表情广告也是新闻(Adsarenews)。“广告的两次售卖”:□传媒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普通商品出售一次即完成其价值交换,而传媒产品存在着两次售卖现象。一次贩卖是向受众推销信息,二次贩卖则是向广告商推销受众。2.电视——传媒业“老大”,娱乐至死?•电视台的咋还不来?美国白宫随团记者的“秩序”真相通讯社报社电视台电视时代已经到来!电视媒体:娱乐消遣是本色•电视剧(吸引了最大块的广告收入)、真人秀节目、游戏节目,一方面消耗了人们的闲暇时间,一方面又在制造着闲暇和娱乐。•而电视娱乐背后的真相,则是受众的娱乐被当作商品出卖给广告商了。电视传媒发展新趋势:□频道专业化□市场分众化3.广播——备受冷落的“部落鼓”?■广播成为中枢信息系统,新闻公报、时间信号、交通数据、尤其是天气资讯,有助于增加广播使人联系的固有力量。天气就使所有人都卷人,交通资讯使得所有汽车司机都绷紧神经。■收音机直接地、面对面地影响着多数人,给人们提供一种作者或者演讲者与听众不通过言语进行交流的世界。这是收音机最直接的一面。这是一种个人的体验。收音机伸出饱和着部落的号角和悠远鼓声那种响亮的回声。4.网络——媒体“新贵”最具吸纳力“未来的五到十年间,大多数现行的媒体样式将寿终正寝。他们将被以综合性为特征的网络媒体所取代”。——杰‧尼尔森《传统媒体的终结》网络的勃兴曾经引发传统媒体“生存还是灭亡”的焦虑案例研究:报业联手向网络“拿来主义”说不!•数据:2005年年底中国网民已达1.1亿,博客站点3600多万个调查:博客:名人熟人谁更吸引你?你更喜欢熟人博客还是名人博客?熟人博客60.9%名人博客39.1%博客到底是私人领域还是公共空间私人空间49.2%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自由地表达公共空间50.8%博客上的每一个字都是需要负责任课堂讨论:◆对比报纸和电视的传播优势和劣势?◆广播是否会越来越弱化?◆网络媒体的力量能否摧毁传统媒体?

1 / 6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