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传播媒介制度与媒介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对传播制度的研究(控制研究)包括两个方面:1、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外因)2、考察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内因)本章主要涉及第一个方面.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社会制度: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的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社会制度: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化制度。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反映传播制度: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控制的部分。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2、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3、广大受众的是社会监督控制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四种形式:A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例如英国和日本的广播电视事业采用以公营为主、私营为辅的制度,德国和部分欧洲国家采用公营和私营的“双轨制”,意大利是公私合营制度,美国主要采用私有企业制度,但规定实行特许制,社会主义国家是公有制。B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如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C限制或禁止某些内容的信息传播;如国家公众利益D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现划或实行国家援助。美国地方电视台所受的法律法规影响A、宪法第一修正案;B、诽谤法;C、联邦通讯法;D、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的其他法规例二:美国海湾战争期间的新闻管制A、封闭战场敏感区域;B、记者团制度,禁止个人采访;C、“人盯人”战术;D、发放基本准则表;E、新闻发布会思考:我国新闻传播活动所受的法律与政治因素影响美国关于限制电视节目暴力和色情內容的分级制度和V芯片制度G一般观众都可以看PG在父母指导下观看,适于成年PG-1313岁以下在父母指导下观看R限制性的,除非有成人陪同,17岁以下不得观看NC-1717岁以下不得观看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美国的MPAA,它的全称为TheMotionPictureAssociationofAmerica即“美国电影协会”制定的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如下: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G级PG级普通级,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而用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PG-13级: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会有吸毒镜头和脏话;·R级: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承认陪同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NC-17级: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新加坡电影分级制度G级为普通级,其中再分为适合所有年龄的电影和需要家长从旁指导的PG级电影。NC16级为16岁以下不宜,《拯救雷恩大兵》因包含太多粗俗语言而于1998年成为第一部列入这一级的电影。R(A)级为限制级(艺术)电影,只供21岁以上的成人观赏。法国电影分级制度法国电影作品分级委员会希望从形式上摆脱任何审查理念的束缚,将宗旨定位在发展经济、保护儿童上。为此,制订了3种等级:禁止不满12岁儿童观看的影片;禁止不满16岁青少年观看的影片和众所周知的X级影片。此外,还有TP级,即所有人可以观看的影片TP+avert级,为大众可看,但要警惕某些内容。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1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传播每体的控制权主要控制在垄断资产阶级手中。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1)垄断(2)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3)广告或赞助二、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美国一家地方电视台的新闻选择之争美国电视台所受的经济因素影响A、所有权B、广告商C、受众/消费者NBC12小时后才播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8月8日晚上8时是美国时间当天早上8时。为了保证收视率,NBC将奥运会的开幕式的播出推迟了12小时,放到了自己当地时间8月8日的晚上8时播出。1997年,对美国商业电视台记者的调查结果显示,74.12%的记者回答广告主曾企图影响新闻内容,68.13%的记者回答因为新闻内容,广告主威胁要取消广告,44.12%的记者回答新闻真的被迫取消或更改,40%的记者回答广告主成功地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内容,59.12%的记者回答由于播出不利于广告主的内容而被广告主抗议,55.18%的记者承认曾制作广告主喜欢的内容,以取悦广告主。霸王员工冲击报社舆论监督,代价几何?7月21日,央视记者河南遭打手围攻。7月28日,《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被网上通缉。7月29日,《华夏时报》女记者陈小英被人打成重伤。7月30日,“霸王”员工闯入《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机制1、个人的信息反馈。(意见、建议、批评或抗议)2、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如工会3、诉诸于法律手段。(名誉权、隐私权)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如BBS传播可影响发行量或销售量)窦唯烧车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传播制度对大众传播的约束方式社会生产力水平等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众传播,性质与统治阶级意志一致.社会制度都要对他们的媒介进行控制,往往控制在统治阶级手中,大众媒介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社会制度决定传播制度,传播制度对社会制度有能动作用相关理论英麦奎尔将各种规范体系中所含的观点和主张归纳为六种类型:1-4:席伯特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年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5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6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一、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极权主义提出的背景:15世纪中叶印刷术发明后的欧洲封建专制背景下提出的集权主义传播制度植根于专制社会理论来源于柏拉图、马基雅维利、黑格尔等,他们主张国家对社会的意见应严加控制。主要内容:(1)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3)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4)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体现了绝对支配与服从)极权主义的特点承认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等传播媒介拥有的绝对统治权。大众传播媒介,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不允许报刊批判政府,统治者有权监督报刊的一切活动,包括审查内容。集权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1、15世纪中叶印刷术发明后的欧洲封建专制背景下提出的1529第一个禁书法案1530第一个出版特许制度1559伊丽莎白颁布法令规定由大主教管制出版1586《星法院法令》2、1840年以后,半封建半殖民地清政府对以列强为靠山的外国报刊给予治外法权管理主权,拱手让给租界当局;对民族包业或报刊实行高压政策,对宣传进步和革命思想的报刊给予严厉的制裁和查封措施1902《大清报律》报纸不得刊载“诋毁宫廷之语,淆乱政体之语”,并规定发行前的审查制度。3、近代极权主义的死灰复燃法西斯主义是集权主义传播制度中的重要实践和表现,其宣传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方针是至高无上的领袖与国家意志、民族优越和对外扩张。法西斯主义传播制度限制议论出版和新闻自由,实际上是一种声音,通过思想、组织与法律上的极端措施,强化其对所有大众传播媒介的控制,是制度的产物,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三个阶段: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1、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2、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原则:(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2)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3)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受到任何强制;(4)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3、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米尔《论自由》托马斯·潘恩和杰斐逊:《独立宣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意义:1、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2、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垄断阶段,后来自由主义理论本身发生了蜕变,成了维护垄断资本利益的理论;3、今天则进—步演变成了个别传播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2社会责任论1、时间20世纪40年代,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提出,代表作《自由与负责的报刊》。2、产生的背景: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报业步入了垄断阶段媒介集团越来越不能代表人民起到监督政府的作用,而是形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利益诉求的商业群体媒介集团间恶性竞争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社会道德规范和秩序3、现代责任理论的原理原则(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二是为了防止由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3民主参与理论(受众参与论)属于体制化的规范理论提出的背景:一般民主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资源。美国巴隆《媒介接近权:为了谁的出版自由》1973年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1983年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1、任何民主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4、与大规模的单向垄断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其核心价值――小规模,双向,参与的)1、采取的措施设立开放频道(OPENCHANNEL)社会责任理论只是体制外的一种牵制。2、两种理论,两种态度:(实用主义)对内强调社会责任理论对外主张绝对的自由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一)社会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渊源:1马克思2列宁“报纸的作用并不限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同盟军,保证不仅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组织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强调媒介的组织作用。传播思想的功能;政治教育的功能;宣传鼓动的功能;统一战线的功能;像“建筑物手脚架”一样的组织功能3我国关于新闻来源和起源的唯物主义观点,新闻性,真实性,实事求是等观点(三)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规范在探索中发展1发展历程:3个阶段1、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87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旅游、示威的自由。国家供给必需的物质上的便利,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自由。2、1957年“反右”运动以后,媒介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3、十一届三中以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基本内容:1、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防止私人和资本垄断。2、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是:“在思想上要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新闻工作的准绳;在政治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