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新闻界的经典笑柄说起在电影《飘》重播之际,影片中的女主角费雯丽抵达纽约机场后走进记者室。这位记者第一句话就问:“请问你在电影《飘》中扮演什么角色?”费雯丽轻蔑地回答说;“我无法和你这样无知人的交谈。”杨澜采访希拉里:7分钟的采访第一稿准备了50多个问题。第四章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新闻采访准备:广义:平时积累(理论、政策、常识、知识等)狭义:进入采访入前所作的具体准备工作。狭义上的新闻采访准备包括:1、准备资料。2、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3、准备采访提纲。4、寻找采访机会。第一节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美国记者麦克逊说:“在我将要去谒见某一要人以前,我早已熟悉于这位要人的一切了。”著名剧作家曹禺1980年访美归来,发表感慨说:“在美国的那些日子,几乎天天要接待新闻记者。多的时候一天五六批。一般一次采访不超过半小时至40分钟,不能什么都问,搞‘马拉松’式谈话。有一个纽约时报的记者,他只很有目的地提了几个问题,过后在报纸上发表了3篇文章。文章里谈了许多我意想不到的事,而且事实没有出入,材料准确无误。不难看出,他在采访之前是做了许多研究工作,看了不少书籍和资料的。”1980年,法拉奇采访邓小平和邓小平见面后,法拉奇亲切地问候:“明天是您的生日,我首先祝贺您生日快乐!”邓小平略感惊奇:“我的生日?明天是我的生日吗?”“是的,邓先生。我是从您的传记里得知的。”邓小平幽默地笑了:“好吧,如果您这样说,那就算是。我从来不知道我的生日是哪一天。而且,如果明天是我的生日,您也不应该祝贺我:那就意味着我已经76岁了。76岁的人已是江河日下了!”“邓先生,我父亲也76岁了。但是,如果我对他说76岁的人已是江河日下,他会搧我几记耳光的。”“他干得好!不过您不会这样对您父亲说的,对吗?”思考:采访前做资料上的准备有什么好处?一、为什么要准备相关资料1、有助于与采访对象沟通,提高采访效率。2、可以提出精彩的问题。3、避免采访出现不当表现。4、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二、应该准备哪些资料?1、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年龄、职业、兴趣爱好、个人经历等。2、新闻事实的背景材料3、相关的理论知识三、如何获得资料?1、查阅相关文献2、媒体的报道3、通过预采访掌握情况四、资料准备“十比一”原则“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一位著名的山水画家退隐多年,多家媒体想采访他,但是屡遭谢绝。如果你将去采访这位画家,你计划怎么做?第二节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遇到这样的采访对象怎么办?无可奉告?回答牛头不对马嘴?不善交流?采访对象的心理结构可分为两个层面:1、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层面2、因事而异的社会心理层面一、个性心理特征的制约1、理性外向型特征:理性思考能力较强,善于交流。记者:无需过多提问。2、感性外向型特征:思维活跃,易受情绪影响,易跑题。记者:注意谈话引导。3、理性内向型特征:理性思考能力较强,不善交流。记者:找到共同话题,打开“话匣子”。4、感性内向型特征:易受情绪影响,不善交流。记者:不要迫不及待提问,注意调节气氛,找到共同话题。二、社会心理的制约采访对象的表现:1、积极配合采访2、消极应付采访3、借故回避采访4、故意阻挠采访(一)社会生活条件是采访对象对待采访态度的主要来源。复旦大学新闻系曾经有人对1000多名采访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政治系统、党政班干部基本表示愿意配合采访,他们多从政治上着眼,用社会的眼光看问题、注重新闻的社会效果;卫生、教育系统人士社会责任心较强,大多也愿意接受采访;文化、体育人士有一半是配合的,他们希望新闻能反映他们的愿望和想法;搞经济工作的人务实,他们配合新闻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反映社会矛盾和企业面临的困难,以求得多方面的支持和谅解;而居民接受记者采访多是希望帮助解决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以求公道,但多又不愿提到自己的名字……(二)新闻事实与采访对象之间利害关系的制约1、在有利事实被采访时,其心理特征:1)功利主义态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采访对象的积极性常常使之变为主动的事实提供者。3)在这种情况下,夸大事实或歪曲事实的现象时有发生。2、不利事实被采访时采访对象的心理特征1、主导心理:保护自己。2、带有消极的甚至抗拒的态度。3、中性事实被采访时采访对象的心理定势采访对象无正向(积极配合)或负向(软拒硬抗)的心理定势。采访的成败则与记者水平成正比。(言行举止、礼貌风度、谈话技巧、知识水平或方法)三、如何解决采访对象不接受采访?1、从提供信息调整拒绝采访对象的认知入手改变其态度。2、从拒绝采访对象的情感矛盾入手改变其态度。3、用社会舆论的威慑力改变拒绝采访的态度。一、确立采访活动的意图目标首先要清楚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描述一个新闻事件?讲清楚事件的基本情况?言行并重的新闻特写?你希望通过采访达到什么目的?第三节采访计划的拟定二、拟定采访计划1、采访的顺序和活动安排采访时间采访地点采访对象记者形象采访次数2、采访方式的考虑。面对面?观察?多人座谈?隐性采访?电话采访?3、确定采访的主要问题和提问的顺序(重要部分)明确采访的主要内容提问的顺序提问的态度采访的开头、过渡、结尾的方式。某报社新闻业务培训班出过这样一道试题:“某记者得知目前正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展览会上展出了刚刚出土的我国2000多年前的古酒,决定进行采访,你认为,这位记者应该怎样拟定采访内容?”参考提问:1、古酒由何人在何地发现?如何发现?2、古酒如果是在墓葬中发现的话,墓主是谁?什么朝代?什么身份?3、古酒共有多少?装于什么容器?颜色和质量如何?酒中有何浸泡物?4、展出的概况;5、我国和世界上以前有无发现比这更古老的酒?6、古酒的发现有何意义?三、写作采访提纲采访提纲范例《07年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采访提纲》采访目的:1、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2、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作用3、了解哪些人参加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为什么参加?4、参加考试者复习的情况。采访要求:1、言简意赅。2、用词适当。采访步骤:1、采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相关专业人士2、采访参加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人员采访方法:1、专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相关专业人员2、随机采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参考人员采访时间:10月10日采访对象:1、国家广电总局人教股股长2、资格考试网站站长3、参加考试的大学生、已参加工作人员采访问题:一、采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1、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全国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是一个什么样的考试?2、国家广电总局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资格考试?3、哪些人员可以参加资格考试?4、过了资格考试就可以得到编辑记者证或者播音员主持人证吗?如果不能还需要些什么步骤?5、目前,这个资格考试已经进行了几届?每届参加考试的有多少人?主要是哪些职业的人员参加?二、采访记者考试网站长1、大概有多少人光顾你的记者考试网?他们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哪些?2、据记者考试网的统计来看,主要是些什么人参加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有在校大学生吗?有其他行业的人吗?3、他们对这个资格考试了解多少?(引导他举例说明,比如考试内容、考试步骤等等)三、采访参考人员A、参加资格考试的应届毕业生(2人新闻专业,2人非新闻专业)1、为什么会想到参加这个考试?2、参加这个资格考试有什么作用?考试步骤是怎么样的?3、你们的资格考试资讯和资料、模拟题题来源是哪儿?有到过记者考试网找这些资料吗?4、目前的复习情况如何?B、参加资格考试的在职人员(2人广电行业工作,2人非广电行业工作)1、为什么会参加这个考试?2、了解这个考试的相关步骤吗?3、复习情况如何?觉得自己今年能考过吗?相关背景:1、全国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相关法规。2、全国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开展的次数,参考人数。3、记者考试网的相关信息练习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组织一次采访,拟定采访提纲:3月27日,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招考工作开始,招生负责人温馨提醒:这三天是初试,美女帅哥们,最好别化妆,因为妆越浓,评委打的分可能越低。第四节创造采访机会采访就象学开车,一开始有点害怕而且很难。但是经过联系,平顺地起动,打信号灯、换挡,控转方向盘,查看仪表器,变得自然。如果你会怕靠近陌生人,他们就很可能会拒绝回答。“你丢出去什么,你就得到什么响应”。什么样的人容易接受你的采访?——闲人一、获得采访机会的一般途径1、电话、写信或当面提出。2、组织上的安排,最大!!3、找中间人介绍二、特殊情况下需要记者主动创造采访机会1、找到合适的场合适当的时间和地点。适当的语境2、把握采访对象的心理,采取相应策略。如:“如果你认为无可奉告,我只能认为你对此持默认态度,现在给你一个辩解机会,如果你不要就算了。”“虽然出了这事,但我知道你以前是位好老师。你这样做一定是有你的理由的对吗?”3、采用迂回战术创造机会采访当事人身边的人。4、多次接触创造机会软磨硬泡;耐心等待,见机而上。5、转换身份暗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