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规划及方案设计说明1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规划设计说明2014.9第一章概述一、项目建设单位简介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创办于1966年,原名为贵州省广播学校、贵州省广播电视学校,2010年更名为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隶属于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是贵州省唯一一所培养广播影视中等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学校目前开设有播音与节目主持、新闻采编、节目制作、电影放映与管理、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等专业。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办学宗旨,恪守博学、善思、慎言、笃行的学习准则,秉持勤奋、正直、诚信、爱心的行为规范,为在校生的继续深造与学历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项目背景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战略部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前,贵州省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的贯彻落实,教育“9+3”计划的全面实施,既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输送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和大好机遇。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省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2013—2020年,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熟练操作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就业再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贵州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突飞猛进,办学现状的匮乏制约着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长远发展。目前,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各类人才总量不足,现状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匀,经营理念和复合型拔尖人才匮乏。而作为贵州省唯一的广播电影电视专业学校——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办学层次、办学规模、教育设备均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结合贵州广播电影电视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新校区规划的发展目标是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规划及方案设计说明2按照中职1500人,高职4000人的总规模建设,贵州广播电影电视学校现有的三校区格局与设施条件已远不能满足学院自身发展规划的要求,亟待建设一个新校区以完善办学条件,增强学院可持续科学发展能力。第二章现状概况一、区域位置本规划区所在清镇职教城位于贵州省中部腹地清镇市城区西北部,沿老马河两岸布局,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约7.5公里,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约75420亩),规划区内总投资约1000亿元,建设工期五到十年。以老马河为界,分置东区(约28065亩)和西区(约38184亩),山体及水域占地约9171亩。本次规划范围位于清镇职教城西区13号地块,南接游龙路,西接潜龙路,北接龙凤路,规划区南部毗邻在建的贵州省商业学校,西部是规划山体及燕尾水库距离规划区500米,南侧有比牛河,与规划区相距150米。便捷的交通体系为贵州广播电影电视学校奠定良好的区位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新校区带来良好的资源。规划地块东西向最宽点约585.3米,南北向长约543.3米,规划区总规划面积202833.86㎡(约20.2公顷)。二、用地现状条件本次规划范围内地形主要为山地地形,用地现状主要为林地和耕地,规划区有少量村民住宅,需拆迁。区内地形起伏较大,规划区最高点海拔1310.883m,最低点海拔1233.880m,相对相差77.003m,现状场地内部高差较大。规划区东部较高,南部地势较低。规划区内坡度在30%以下的约为总规划面积的50%,地形较为陡峭,挖填方工程量较大。三、自然条件现状规划区为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1℃,极端最高气温34.5℃,极端最低气温-8.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7℃,平均最高气温27.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1℃,平均最低气温1.7℃,气温年较差18.6℃,全年日照时数1228.2小时,日照百分率28%,冬暖夏凉、气候温和、舒适宜人、季风明显。年雨量1180.9mm,夏半年雨量占年雨量80.4%,夏季(6—8)月占46.5%。雨季平均始于4月19日,终于10月17日,雨季长181天,一日最大降水量221.2mm。雨季雨量占年雨量83.7%。雨日(雨量≥0.1mm)186天,是全国多雨日区。雨量丰沛、气候湿润、雨热同季、暖湿共节。四、城市规划要求该地块及其周边地块已被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为教育科研用地,控规对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规划及方案设计说明3该地块的建设指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容积率小于等于1.2;建筑密度小于等于20%;建筑控制高度24米;主干道潜龙路路面宽度36米,建筑退界12米。龙凤路路面宽度24米,建筑退界6米。游龙路面宽度14米建筑退界6.5米。五、市政公用设施条件本项目位于职教城西区内,该区域内具有良好的市政基础设施。《职教城西区一期控规》确定:校区的主要给水水源,由就进市政管网给水;电力维10kv/0.4kv变电站线路均采用电力电缆沟内敷设,项目在建设期及建成后营运过程中所需的供水、供电、通信、信息、燃气等均可保障供给。六、施工条件本项目场址建设,对周围居民影响较小。目前地块周边的部分市政道路已建设完成,部分道路正在施工建设中,施工材料的购置、运输都很方便,施工通道、供水、供电均可依托已有设施,项目已具备良好的施工条件。第三章规划总则一、指导思想(一)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及资源充分利用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凝聚现代学校设计的新理念,融入国学文化脉络,遵从生态景观环境设计原理,为师生创造一个愉悦舒适、环境优美、亲切近人的学习生活环境。(二)统一规划,充分论证校园建设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特点和文化理念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整体规划方案和单体项目建设都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协调性,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施。(三)紧密结合学院特点,并突显人文气息在规划设计上应能体现贵州广播电影电视学校综合性学校的办学特点,注入广播电影电视文化,与清镇文化底蕴相呼应,创造出既符合学校基础教学形式,又充满人文气息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校园环境,为学校的正常教学开展提供舒适,便捷的学习和实践环境。二、规划原则——整体效益最优原则注重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性,从整体上研究规模、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网络及公共设施配套、环境等问题,使几方面相结合,达到整体最优;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规划及方案设计说明4——可持续发展原则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在合理规划土地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节省能源、生态平衡,以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水平为目标,相应调整各项用地的性质和比例,完善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在考虑学习、生活、娱乐等规划问题时,尽可能地提高规划区的方便舒适程度及景观层次,使整个校区成为师生学习、生活、娱乐的场所,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高效舒适的广播电影电视学校;——弹性发展原则规划调整必须留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阶段建设的要求,同时考虑设计的可实施性、可建设性,充分考虑实施条件,减少工程量,节约资源,提升项目经济效益;——多样化原则提升广播电影电视学校的功能与景观的丰富性,需要通过自身功能的集聚、融合,形成内容多样、层次丰富的广播电影电视学校。三、编制依据(一)设计中采用的主要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清镇市职教城制性详细规划》3、《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4、《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发【2004】2号5、《专科学历教育高等学校设置标准》6、《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办法》2012试行版(二)业主提供的设计资料及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1、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搬迁清镇职教城选址新建项目开展前期工作项目的函2、《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意见》黔府办法【2013】48号3、《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招标文件》4、贵州省新闻出版社广电局文件《关于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贵州传媒文化旅5、游职业技术学院(筹)办学规模的函》黔新广函【2014】4号6、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及规定第四章总体构思一、主题设计理念阐述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的主题设计理念为“山、水、林、院”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规划及方案设计说明5与山共生,远山携近景理水置景,水韵养天资逸致林趣,闲雅惹书情院落布局,庭院染园境。项目地形地貌为山地丘陵,用地条件较为复杂,最大高差77米左右,高低起伏的地形提供了打造贵州广播电影电视学校独有的校园文化的有利条件,设计采用地域建筑的设计手法,对规划区进行深入分析,建构出一整套充分体现学校运作逻辑的空间哲学,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体现贵州广播电影电视学校深层次精神文化及办学理念。(一)与山共生,远山携近景充分考虑现状地形条件,采用山地建筑处理手法有效利用场地。山地地形限制了建筑的水平方向延伸,却为建筑竖向的组合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在建筑群体的布局上设置不同标高的“基面”,将形成独特和富有层次的空间形态。设计采用错层、掉层、底部架空等有效手段处理建筑与场地高差之间的的关系,充分利用地形。(二)理水置景,水韵养天资利用场地现状及周边现状山体进行雨水汇集,梳理水系,在校园内打造独特的水景观体系。(三)逸致林趣,闲雅惹书情有效组织利用绿地,栽种成林,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林,林带穿插围合建筑与活动场地,生机盎然。(四)院落布局,庭院染园境对贵州传统建筑布局样式的提取,综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有效利用庭院式布局,借景、移景、理景。二、规划构思(一)尊重规划区中的地形地貌,服从地区人文和自然景观要求,融汇规划区内的地形,形成“山水林院”,并使之成为校园中的地景。建筑与环境景观布局力争融于自然。(二)功能布局动静分离,疏密互见,内外有别而又相互渗透。自由式校园总体布局与相对对称的核心区相统一,强调意境创造上的内聚性。(三)路网结构高效便捷,行人、自行车、机动车路网,形成总体布局的关联性。确保校区结构线性骨架之弹性生长,具有相对完整、逐步成型的操作模式。第五章用地布局、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一、用地布局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规划及方案设计说明6根据学院的办学特点及校园用地的实际状况,本规划将校园整体布局划分为四大功能分区,即:行政办公区、教学区、生活服务区、运动区。(一)行政办公区行政办公区作为学校主要对外接待区域,为方便对外联系,快速高效联系学校其他区域,规划设计行政办公区位于中心景观轴线上,不仅能方便联系左右两侧的教学区和宿舍区,同时也是全区的核心中心区,主要包含有综合楼、艺术大道、艺术广场、入口礼仪广场组成。综合楼主要包含有学校对外接待、办公、图书馆及电子信息等功能,通过艺术大道连接综合楼,艺术大道为南北中轴呈对称之势,“景观大道+广场+建筑”的主入口空间轴线强化中心建筑恢弘的气势,艺术大道设计成展现校园文脉的林荫大道,在那里人们可以感受广播电影电视的发展历史,通过不经意间的浮雕、文字,将这段史诗篆刻在莘莘学子及来访者的心中,两侧根据场地地势,布置有灵动、舒适的叠水景观,为艺术大道注入灵魂。(二)教学区教学区主要位于规划区西部,这里地形坡度较缓,同时毗邻潜龙路,方便对外联系,东侧与行政办公区相邻,主要由影视基地、实训教学楼、学术交流中心三个部分组成。影视基地位于入口广场西侧,影视基地作为新校区的形象建筑,主要以师生排练教室、影视舞台、影视展示为主,影视基地也将是未来广播电影电视学校的核心文化区。实训中心,位于规划区西南部,其功能主要是承担学生的技能实训、理论知识学习;学术交流中心结合教学区楼设置在校园的西南角。主要功能是用于广播电影电视学术交流、学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