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数位电视新世纪之关键因素--阅听人数位化素养之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邁向數位電視新世紀之關鍵因素--閱聽人數位化素養之探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周立銘壹:緒論一、研究動機與目的媒體數位化是世界的潮流與趨勢,數位媒體將使得民眾生活與習慣也將因而改變。其實整個數位媒體網絡的環節,包括了資訊的供應商、資訊接收設備的製造商與應用軟體的設計商、數位媒體平台的建構及經營者、以及閱聽人對數位媒介使用的參與;譬如對影響大眾日常生活最深遠的電視媒體而言,數位化不僅使得電視節目的影音品質提高,更重要的是,數位化之後的電視訊號,將更容易與電腦、網路及各種電子商品所生產的資訊內容相結合。未來的數位電視,不管是透過有線或無線的傳輸方式(ADSL、Cable、地面無線、電話線、微波、衛星等等)進入用戶家中,只要經由一台「數位視訊轉換器」,就可以將各式各樣的訊息來源,整合在同一個平台上收看、使用,亦即所謂的「家用多媒體平台(MultimediaHomePlatform,MHP)」(呂正欽,2002)。這個家用多媒體平台,可以接收來自個人攝影機、電玩遊樂器及各式家電的訊號,也可以隨時轉換功能,收看數位電視、遨遊網際網路、閱讀電子郵件,使用隨選視訊、互動電視、線上遊戲、個人化數位錄影功能,或是進行線上公投、遠距教學、電子商務、寬頻視訊會議、電子銀行等等的活動,可說是一項整合家電、電腦、電信3C設備,以及圖像、字元、影像、語音等多元資料,以開創出更多加值服務內容的多媒體產業〈請參考附圖1-1〉。因此,不管是無線、有線、衛星電視,甚至網路服務業者以及電信業者,都急欲加入這個市場,搶佔商機(張美娟,2003),數位寬頻整合時代,在電腦、電視或數位收音機當中只要擇一使用,閱聽人都可得到所有形式的內容產品,因此數位革命也可以說是使用與滿足的革命(李慧馨,2003)。2數大媒體的出現(蘇采禾等譯.KevinManey原著,1996),令人再一次對閱聽人媒體使用與滿足的特性產生好奇,因為數位媒體之間的相互跨界整合匯流的情況,已經使得媒體的邊界模糊,不僅是媒體之數位革命,也是閱聽人之使用與滿足革命,過去對閱聽人理解的概念,如特性、動機、需求、使用頻率和滿足的標的,可能都不管用了,因此對閱聽人使用大媒體的瞭解,建構一個完善的市場概念,至此才算是勾勒出數位視訊傳播環境的整個生態輪廓的樣貌(李慧馨,2003)。我們知道數位媒體的匯流情況正在逐漸形成,對這個生態圈中的每一份子,包括資訊的供應商、資訊接收設備的製造商與應用軟體的設計商、數位媒體平台的建構及經營者、以及閱聽人,都將不可避免的迎接這個世代的到來,但是關鍵在哪裡?其實在這個數位生態圈中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但是套句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所有一切的數位環境的建立都是為了提供閱聽人的使用,然而我們的閱聽人準備好了嗎?有主動去尋求可以使其獲得滿足的訊息嗎?閱聽人有使用數位傳播科技去尋求的能力嗎?這是本研究關注的重心。懷著需求動機而主動尋求的閱聽人第一步要做的事,便是需要擁有「數位家用多媒體平台」也可以簡單的來說是數位電視,如此閱聽人才有機會開始大量使用數位節目之後,即可帶動數位平台建設的進階發展,如真正的互動電視、多元資訊的提供、多媒體視訊節目和使用都將實現,從而也帶動頻道節目的多元化、高品質化,當節目可看性大增,能滿足閱聽人多元需求時,數位電視機和數位機上盒的需求量也會大增,數位電視機之價格也將因量產而降價,數位市場良性循環模式於是產生,最後受惠的將是整個數位電視產業的活化(李慧馨,2003)。二、研究背景整個數位電視產業的活化的過程並非一蹴可及,其過程需要政府、產業、民眾三環的合作,儘管過程有重重困難,各國定出來的時程不知是否可以如期完成,但是電視產業的數位化已是將來全球媒體產業的趨勢,唯有持續向前才可在全球媒體產業中找到一席之地。3(一)政府政策展現推動數位台灣之決心:行政院長游錫表示,行政院目前推動台灣e化工程的「數位台灣計畫」未來六年將提列三百六十二億元預算,其中約三百億元將委由民間業者執行,可望帶動龐大商機,預估將創造一千億元產值(2002,行政院即時新聞網)。行政院於2001年底規劃完成「數位台灣計畫」,訂定「寬頻到家」、「e化生活」、「e化商務」、「e化政府」、「e化交通」等五大發展架構,共涵蓋三十九項計畫。運用資訊與通訊科技,建立高效能的政府,提昇產業競爭力,建構高品質的資訊社會,創造智慧運輸環境,以加速帶領台灣邁向知識新經濟,實現高科技服務島的理想,並成為亞洲最e化的國家之一。為達成數位台灣計畫目標,在基礎環境部分,有關寬頻建設將協調交通部與內政部,尋求地方政府的配合,共同推動寬頻到家的建設。另政府將積極檢討相關法令規範,重視資訊通信安全議題,包括安全管理、認證、異地備援、網路保全與保障個人隱私權等問題。亦考量相關標準與國際接軌議題,包括共通介面、共同平台、開發工具與各系統間整合所必須考慮的技術等問題。有關法制、標準與國際接軌議題交由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NICI小組)下設之相關業務組負責。有關「資通安全」議題,由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下設之綜合業務組與技術服務中心負責。然而無線電視與有線電視都必須面對數位化科技時代的挑戰。數位科技的特性在於透過訊號傳輸的由類比式而數位式,傳輸量大幅增加,有機會呈現更多元的節目內容。無線電視方面,要建立無線電視數位平台。五個無線電視頻道數位化後將成為二十個,足以建立一個收視平台,官方可協助無線電視台整合進同一個平台,在共同平台上投資,誘導其進入此一發展方向。有線電視方面,由於可以用數位機上盒來將訊號數位化,未來寬頻發展到家戶後,有線電視數位化將會水到渠成。該計畫中訂定的實施策略包括有:(1)協助無線電視台完成數位化硬體設施、全台發射網、共同鐵塔等設備,促使早日開播數位電視。目前五家共同平台發展已委由公4視研究推動之中,而數位發射台的全台建置也已於2003.5月完成。(2)在數位電視普及前,先開闢頻道播放優質數位節目。(3)協助推廣數位機上盒(DigitalSetTopBox,DSTB/STB),以利推動有線電視數位化。預計達到的效益包括:(A)將會刺激國內數位電視產業的發展,由於國外數位電視市場也逐漸增大,未來台灣的數位電視工業有機會爭取外銷市場。國內民眾所觀賞的影音品質也將提高。(B)創造數位收音機產業市場。(C)豐富廣播內容、提高訊號品質。(D)數位影音技術在電影與電視兩種媒體通路皆可流通,電影、電視數位化的發展,除促進我國影視事業升級,也能大幅提昇我國娛樂事業水準,並帶動周邊產業蓬勃(經建會,2002a、2002b)。從政府訂定各種計畫與鼓勵辦法,將期程訂為92-96年,並且在92年編列相關預算5.19億,的動作來看,推動廣電數位化確實為我國政府的致力發展的方向及政策。由於政府這樣積極的運用政策及經費,來進行台灣數位環境的基礎建設,民眾的瞭解程度、接受程度、乃至於使用程度,最後培養出的數位化素養。民眾數位化素養養成後,對於日後要接受生活中,更多的數位化器材及數位生活形態,助益將是無可限量的,這些在在都可以幫助我國數位媒體市場的活絡,不像宛如一灘死水的現在。(二)、數位電視產業商機龐大:依據東森媒體科技集團的保守估計,目前,台灣的有線電視收視戶約有四百多萬戶。數位化之後,祇要有300萬收視戶每個月願意多花500元,加訂自己喜歡的服務或頻道,一個月所增加的市場收入就有15億,一年就有180億元。如果再包括數位電視發展所帶動的硬體及周邊產業,國內數位電視的發展,將可創造10兆以上的產值(陳慧婷,2002)。我國將運用健全的資訊電子產業,及正在興起的顯示器產業,配合數位內容產業的推動,全力推動我國DTV、DAB、DVD等數位視訊產5業的發展,藉由產業發展策略規劃,建立產業發展環境,包含法規與標準,促成產業研發與投資及技術引進或移轉,並積極進行產業推廣與資訊交流,協助視訊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加速培育我國電子工業專業人才以符合市場需求,開創我國數位視訊產業的新契機,打造我國成為數位視訊產業發展重鎮,在未來五年帶動我國產業1500億元以上的商機(林寶樹,2003)。根據經濟部高畫質視訊推動小組的估計,將電視業者、內容業者、設備端業者的產值納入計算,政府每投資一元在數位電產業上,所帶動的相關產值高達一萬元以上(2002,呂正欽)〈請參考附圖1-1〉。(附圖1-1,劉利安,2002)政府應即時修訂現有廣播電視法及有線廣播電視法等相關法規,彼此攜手合作,相互鼓舞,在不影響消費大眾應有之權益下,推動資訊傳播、付費機制、計次付費、隨選視訊﹙VOD-VideoOnDemand﹚、多媒體隨選視訊﹙MOD-MultimediaOnDemand﹚、互動電視等數位加值視訊服務,創造消費者多元選擇的數位廣播、數位內容及數位硬體產品整體產值,開創我國數位視訊產業發展的另番新契機。而劉幼琍與陳清河(1997)曾指出,世界各國數位互動電視仍在實驗的原因就是太重視技術導向而忽略市場與消費者議題。但是雙方相互猜測而欲達至平衡的過程,當懷著需求動機的主動閱聽人,遇上主動提供各式訊息的數位媒介,如何可以喜相逢,閱聽人又如何會被匯流之後的數位大媒體,模糊其使用與滿足的不同邊界,數位媒體又要如何建構與以往完全不同型態的閱聽人需求,因為目前國6內的數位電視平台建構的競爭者,其發展背景、資源、規格不一,發展的過程不僅是平台建構者花費大量資金,對閱聽人而言一樣無所適從,閱聽人的概念大都片面的被理解,只是媒體產品的「市場」,但是不應該只是這樣,其實閱聽人不只和經濟層面有關,他更是和文化及社會層面,錯綜複雜的糾葛在一起,我們關心的是,在傳播的所有過程中,閱聽人與認同的概念如何實質的牽連在一起;以一種特別的方式來探討閱聽人,其實已經假設為什麼特定的媒體產品被生產,這類產品是什麼,以及閱聽人如何被產品影響;國外各式各樣的經營模式,都逐漸開始出現失敗的跡象。雖然,這不一定表示,如果國內業者採用相同的經營模式也會遭到失敗的命運,但由此可知,投入研究閱聽人需求,相信可以提供數位電視服務經營正確策略。(三)、目前民眾數位電視使用率低落:在數位電視方面,可分為無線電視、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依目前台灣電視收視戶現況概言之,無線電視佔百分之十五,有線電視佔百分之八十,衛星電視佔百分之三。五家無線電視台聯合成立之電視學會於2002年年底以移動接收為商機考量,改以歐規DVB-T規格開始試播,2003年5月31日台灣西部正式開播,並於12月前再將宜蘭、花蓮、台東等三發射台架設完成,使台灣的地面數位電視能在2003年開始全台開播。五家無線電視台現有五個類比頻道,數位化後可增為二十個數位頻道,形成一個多頻道影視節目通路,配合世界潮流、積極開拓地面廣播數位無線電視移動接收之嶄新市場,提供類比電視廣播無法做到的服務。另數位化後之節目與有線電視數位化推動密切結合,將可充實有線電視之數位頻道內容,創造雙贏的市場環境。有線電視方面,目前全國共有64家有線電視系統,分屬東森媒體科技公司、中嘉網路公司、太平洋聯網科技公司、台灣寬頻通訊公司(卡萊爾)、台灣基礎網路公司等五大MSO(多系統經營者)及部分獨立系統;因應數位時代之來臨,東森計畫在新竹於2002年第三季推出20個數位化使用者付費頻道;中嘉和信則擬於2002年底台北縣中、永和等地推出數位付費頻道及互動頻道;太平洋正積極進行台北縣、高雄縣雙向網路建設,預定於2003年提供數位化服務;卡萊爾與台基網亦正規劃於台中市、嘉義建置數位化頭端及進行雙向網路建置,積極展開數位化歷程;整體而言,台灣有線電視將於2005年以前完成大部分之數位化頭端、網路,並於2008年提供全數位化7服務。由於台灣有線電視普及率高達80%,未來一個有線電視系統可提供600個數位頻道,其帶動之就業機會及內容產值甚鉅。至於衛星電視產業方面,卜樂視﹙TVPlus﹚及年代電通﹙TVBS﹚已有數位節目,大愛電視台則在積極規劃中(劉利安,2002)。在數位電視市場來看,不論是有線數位電視還是地面無線數位電視現階段1%都不到,也就是說不論內建數位接收器的數位電視機或數位機上盒,他們的普及率1%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