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电视宣传片解说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6风从海上来——临海市实施“南北协作工程”五年纪实长三角——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台州——长三角黄金海岸线一座年轻的新兴城市。临海——长三角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诞生地。(画面台州府古城墙江南长城桃渚古城紫阳古街戚公祠东湖等快闪。首家合作制企业营业执照。定格)公元2004年9月,台州市“南北协作”战略决策做出,这座面朝大海的古城,用激情实现了跨越,以创业书写了奇迹。(出片名——风从海上来)当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洒向这里,临海,正在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中寻求突破。蓬勃发展的台州南边县市,让这座曾经千年的台州府城,直面经济总量不足,区域发展失衡,整体竞争力减弱的尴尬。流淌千年的灵江,澎湃着奋起直追的期待。依托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借力发展,成为临海全市上下的共识。当台州市委市政府做出“南北协作”的战略决策,地处台州南北交汇之地的临海,被列入承接台州南面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临海——由此占据台州北部资源环境优势与南部资金技术优势汇合的制高点,成为实现台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破,绘就区域全方位一体化发展新蓝图的桥头堡。古城临海,风生水起。临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建设长三角最具竞争力城市”为战略目标,临海经济开发区、临海东部区块、西部道口经济区、沿灵江产业带“三区一带”建设为依托,“港口引领、陆海联动、多极发展、全面跨越”的开发大格局,在古城临海拉开序幕。五年弹指一挥间。2/6得益于“南北协作”战略的实施,临海实现了工业经济产业升级、培育中小企业、招商引资、破解要素制约和优化服务环境五大“新的突破”。千年古城重焕新颜。(字幕: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79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无核蜜橘之乡中国西兰花之乡中国休闲用品礼品生产基地2007年以来——共引进外商投资企业42家总投资4.45亿美元新引进企业179家市外内资投入(包括续建项目)109.05亿元参加南北协作签约项目共76项总投资70.74亿元出片花十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只有十平方公里的“试验田”——临海经济开发区。“南北协作”战略的实施,让这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实现了“产业层次低、自主品牌缺、产品粗放、附加值低”的困局突围。“拓展发展空间,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围绕着“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目标,开发区管委会瞄准了南部的大项目、好项目,从“招商引资”转为“招商选资”,实现了开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质量提升的华丽转身。3/6在今天的临海经济开发区,在四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千多家企业各领风骚,汽车机械、休闲用品、建材、船舶四大支柱产业争奇斗艳;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布局闪亮铺展。集约用地、科技创新、转型升级走在全省前列,产业在漂亮的转型中升级,并引领着临海经济,使得这里成为当地最具活力、最有实力的经济板块,成为招商引资的主基地,成为魅力四射的临海现代城市中心区。(字幕:截止2011年10月全区共有各类企业1050多家拥有四家上市企业工业产值首次突破260亿元浙江省土地集约利用示范开发区全省开发区20强)“台州的历史在临海、台州的未来看临海、临海的希望在东部”。在南北协作战略实施的次年,东部区块管委会成立了。他们仅仅用了五年,就将昔日的荒凉滩涂,改造成一南一北更具开发潜力的黄金宝地。短短几年功夫,企业就从当初的三四十家,增加到现在的150多家。连续两年在市沿海产业带建设考核中荣获一等奖。东部,在发展速度上领跑全市。头门港、临港新城、南洋东部区块组成了东部区块临海东部“一港、一城、三片区”的核心规划。从沧海变桑田,从桑田变工业园,从工业园走向滨海新城。当规划实现之时,这里将再造一个“临海工业”。再造一个“临海工业”,招商引资分外抢眼。短短五个春秋,台州六大医药上市公司,有五家公司选择在这里的医化基地落户;台州南面县市、温州地区的机械、阀门、不锈钢、合成革等重点产业,抱团选择在这里的南北洋区块落户……风起潮涌,只争朝夕。一个布局科学、区位优越的临港新城,每一天都在大海和滩涂之上崛起,每一天都在创造新的标杆。(字幕:投资近16亿元的水、电、路、绿化、亮化等配套基础工程基本完成4/6截止2011年10月,共引进企业150家,总投资160亿元。)临海,东南部经济发达,有资金、技术优势;而西北部相对落后,但有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长处,在对接转移中完全可以实现优势的叠加放大。于是,临海的“南北协作”战略在西部道口经济区实施了——西部生态发展扶持基金、西部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临海市中小企业发展集聚区”……一个个设想相继化为现实。专门实施的“回归工程”,让一个又一个已在外乡创业的临海企业家来到西部,回归故里。白水洋、永丰和括苍……曾经寂寞的山区乡镇,每一天都在丰满着形象。这样的蜕变中,发展的是经济,改善的是民生。与“西部道口经济区”建设一起开展的,是下山移民、“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在农民的家门口,在企业的厂门口,一个个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起来了。络绎不绝的投产企业,为西部的农民带来了就业的广阔空间,就业的需求促进了农民培训的开展,而农民的就业与培训又促进了山区农民下山移民的热情。民生改善与南北协作的良性互动,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民就业增收的完美结合,促进了临海西部由农村向城市,农业向工业、服务业的快速转变。久居深山的低收入农户,走出大山,融入新的风景。(字幕:五年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总数为83000人其中转移就业培训29500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21400人在岗培训29100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3000人高山移民1674户5559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得天独厚的临海灵江沿江两岸,让临港型工业独领风骚。5/6今天灵江两岸的涌泉、沿江、汛桥区块,汇聚了从南部县市引进的造船企业,正在打造浙江省重要船舶基地和台州最大的船舶与游艇制造基地。从这里驶出的一艘艘巨轮纵横五湖四海。与黄岩接壤,距台州市区仅一江之隔的沿江镇,在南北协作中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让这片土地变成了招商引资的热土和宝地。设立仅仅两年的南工业区块,引进企业的数量、质量屡创历史新高,促建促产的速度每一天都在改变着这里的容颜。从2007年至今,南北协作战略让这里在五年的时间诞生了150家工业企业,引进的投资总额达到了160多亿元,可望实现三年翻一番。。南北协作,载着临海的工业经济,向着更为广阔的天地,扬帆远航。出片花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与山海一起改变的,还有临海的干部,临海的群众。东部管委会始建之初,无处不在的“数字化管理”,折射出东部区块建设的高速度和高效率。东部区块的每一项基础设施,都采取倒逼机制,落实专人进行跟踪。在工作目标倒逼机制中,展开的是全天候工作。一次次的招商,总有部门和干部主动请战。投资环境因为领导干部服务至上意识的强化改善了;政企关联事务的“高速绿色通道”建立了;“诚信临海”的建设全面推开了。“重点督查,限期办结”让每一个项目落到了实处;企业“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实施了……在这样只争朝夕,脚踏实地的“服务”中,带出了临海经济的新曙光,带出了临海人创业创新的实干精神,实现了临海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了临海城市的竞争力。(字幕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328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2.6%;财政总收入40.2亿元,年均增长1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3亿元,年均增长18.1%;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1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851元,年均增长分别达10.3%和13.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5年10.0:52.3:37.7调整为2010年的8.7:53.5:37.8。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出片花今天的临海,又为南北协作注入了更新、更高的内容。公元2010年11月18日,浙江省的海洋经济发展在临海写下了重要一笔。浙江省交通集团、台州市和临海市签约,计划一期总投资70多亿元共同开发台州头门港区及临港产业平台。当2014年港口建成通航之后,这里将是是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州沿海产业带的枢纽工程和台州港的核心区域,台州发展海洋经济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曾几何时,临海这座面朝大海的千年古城却是“有海无港”。当头门港神秘的面纱撩开,仅一期规划就可建设33个1-5万吨级泊位,,而当北侧20万吨级的大型深水泊位建成之后,年吞吐量将达到一亿七千万吨,将把临海拉近到距离国际主航线仅13海里,将让临海从内陆时代走向现代化陆海联动时代,成为开启临海对接沿海产业带的“金钥匙”。头门港,不仅仅只属于临海,更是台州未来发展的希望之所在。风从海上来——临海,迎接更为辉煌的明天!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