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特点、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原则和作用。教学重点: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特点、意义和原则。教学难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教学时数:4学时参考资料:裴娣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2006年7月第11次印刷。思考题:1、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各历史阶段分别有什么特点?3、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哪些特点?4、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方式不同分别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哪些类型?第一节概述一、科学研究(一)概念1、科学:是由一系列概念、判断构成的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包含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2、研究:这里指的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活动。3、科学研究:是从人类的认识活动中产生、深化、分离出来的一种探究意识更强、目的和方法更明确、步骤和方法更严密的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二)科学研究的特点同一般认识活动相比,科学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高度的意识性和组织性。科学研究是以研究课题为中心而展开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的认识活动。2、自觉地继承性和创造性。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理论是人类长期积累的结果,又是后继科学研究的起点。科学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要达到真正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目的,因而科学研究具有创造性。3、强烈的探索性和复杂艰巨性。科学研究要探索的是人类丧未发现和掌握的客观规律,具有探索性。科学研究又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需要人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具有始终不渝的追求精神,才能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二、教育科学研究(一)概念1、教育科学:指正确反映教育领域内容客观事物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并将随着教育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采取恰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去探明教育内部各要素间的变化与规律,以及辨析教育本质与其外部现象间的关系,并作出严格科学结论的一种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教育科学研究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1)现象与客观事实。是形成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2)教育学理论。理论是对教育本质的理性认识成果,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和原理构成的抽象体系。(3)方法和技术。是实现研究目的的手段。(二)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教育科学研究除了具有科学研究的特点外,还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1、综合性和整体性。教育科研的对象主要是教育现象。教育现象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必须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下,注重整体性,多角度地开展研究活动。2、长期性和复杂性。教育理论的产生、实践成果的运用需要经过长时间反复论证,多次实践才能在实践中推广普及。因此,教育科研具有长期性。由于教育的周期较长,教育研究的周期也较长,其过程都是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连续性,两者相互统一,由此决定了教育研究具有复杂性。3、广泛的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与广大教师都是教育科研工作的主体,都积极参与到教育科研活动中,体现出教育科学研究的群众性特点。三、教育科研方法的历史发展教育科研方法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经验描述科研阶段1、时间:从古希腊到17世纪。2、背景:教育学开始成为独立学科,教育研究方法的思想开始萌芽。3、特点:(1)这一时期的教育研究主要依靠直觉的观察和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即是从观察事物材料出发加以概括总结从而得出结论。(2)研究中伴有简单的逻辑推理,带有明显的朴素性和自发性,对方法的追求比较笼统和模糊。(3)对教育理论观点的表达方式是以描述性的记述为主,没有形成严谨的理论系统。4、主要代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孔子、夸美纽斯等。(二)哲学思辨研究阶段1、时间:18世纪—19世纪中叶2、背景:在夸美纽斯以后,教育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思辨的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得到广泛使用,形成高潮。3、特点:(1)教育研究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2)把教育作为发展过程加以研究,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3)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三)科学实证研究阶段1、时间:19世纪下半叶。2、背景:自然科学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教育学爆发一场深刻革命,教育理论的研究手段面临变革的压力,一些教育家提倡在一般科学的框架内进行教育研究。3、特点:(1)实验方法被引入到教育科研中,教育科研从思辨研究转向实证研究,教育科研向科学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2)教育科研的结果的客观性进一步提高,促进了教育理论向科学化方向发展,教育科学应运而生。4、代表: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斯宾塞、威尔曼、贝恩(苏格兰)、梅伊曼、拉伊、比奈、西蒙、贝尔纳、杜威等。(四)规范综合研究阶段1、时间:20世纪——今天。2、背景:二次大战带来的社会危机,使人们开始怀疑曾经是无往而不能的科学主义,重寻失落的人文精神。“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口号成为当代众多的教育理论流派的得以共存的基础。3、特点:〈1〉教育研究呈现多元化局面,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2〉教育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论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以教育研究方法本身为研究对象,它意味着教育研究的深化。〈3〉研究方法的探讨中明显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4〉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研究方法广泛移植于教育研究领域,使教育研究方法进一步走向科学化。〈5〉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及心理学研究方法为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四、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特点由于科学的发展和方法论的变革,使现代教育研究出现了以下新特点:(一)提高教育研究的理论化程度。1、现代教育科学研究非常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2、提高研究过程中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和概括性。3、理论地研究教育。理论地研究教育,关注的是构建完善系统的理论体系,提高到哲学认识高度从多方面分析教育。(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当代教育研究在对教育事实作出解释分析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反映出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多元化、多样性趋势。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在呈现多元化趋势的同时,也表现出统一性的特点。(三)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1、以价值导向为根本依据确立研究目标。2、研究过程中强调按系统结构观点的大教育观。3、研究方法更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非理性因素在教育研究过程中的作用。4、在研究的组织形式上,强调在和体研究基础上的集团认识主体—科学研究群体。优势互补、群体攻关,这是现代教育研究的重要特点。5、在研究结果的评价分析上所具有的明显价值取向性。(四)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现代教育研究者在提高研究的理论化程度的同时,加强了教育的实验研究。1、强调教育实验研究在发展教育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努力探索教育实验的特点,以不断提高教育实验的科学水平。2、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促进教育研究数学化形式的发展。3、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和任务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类型(一)根据研究的目的划分1、基础性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教育基本理论。2、应用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或有关理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3、发展性研究。发展性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用于教育进步和学校运动的有效策略。4、比较与评价研究。比较与评价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作出判断。5、预测研究。预测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二)按研究方法划分1、历史研究。是通过对过去发生的事件的原因、结果或趋向的分析,解释当前事件和预测未来事件。2、描述研究。是通过问卷、访谈、观察、测验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问题的研究。3、相关与比较研究。是对两个或多个教育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及相关程度进行判定,目的在于建立相关关系或用于预测。4、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设能验证假设的环境和条件,主动地控制研究对象,控制无关因素干扰,从而探索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活动。5、理论研究。是对复杂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发现其内在规律并形成一般性结论的过程。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教育科学演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三)宏观研究与微观探析相结合。(四)实证研究与逻辑分析统一。(五)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互补三、教育科学研究的作用(一)促进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一是要靠政策保证,二是要靠教育科学研究的指导。(二)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体统决策依据。(三)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四)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培养教育科研队伍。(五)有利于形成地方和学校教育特色。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任务和条件(一)任务1、总结中小学教育经验。2、研究中小学教育发展。3、探索中小学教育改革。4、揭示中小学教育规律。5、推动教育科学的学科建设(基本理论、文献资料、学术队伍等方面的建设)。(二)条件1、中小学教师最了解教育实践,最容易找到研究问题。2、教师最能迅速掌握和运用研究成果,及时反馈和调整。3、教师能进行重复验证,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第二章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初步掌握选题、查阅文献、形成理论构思和制定计划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选题和查阅文献的方法;理论构思的内容和方法;研究计划的形式。教学难点:课题的论证、理论构思的形成与检验。教学时数:8学时。参考资料:裴娣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2006年7月第11次印刷。思考题:1、确立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教育文献资料的分布范围是什么?3、什么是理论构思?理论构思包含哪些内容?4、如何评价理论构思的科学性水平?5、研究计划包括哪些内容?第一节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确立一、选题的意义1、选题是教育科研的战略起点。2、选题决定着教育教研的方向和水平。3、选题标志着研究者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二、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与选择(一)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1、从教育实践出发产生教育科研课题。2、教育理论出发产生教育科研课题。(二)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1、选择研究课题的方法:(1)演绎法。指研究者从某种教育理论出发,推演出一个研究课题。它的起点是科学理论,形成的思维过程是演绎。(2)归纳法。是指从教育活动的观察或调查资料中总结出教育研究课题的方法。2、选择课题的基本程序:(1)确定研究课的领域。(2)查阅有关的研究文献。(3)界定研究课题的范围。(4)考虑研究课题的意义。(5)表述研究课题。3、选题的基本要求:(1)课题必须有价值。(2)课题必须有科学性。(3)课题必须具体明确。(4)课题要新颖独特,有突破性、有前沿性。(5)课题要具有可行性。三、教育科研课题的表述表述课是要注意以下要求:1、课题表述首先要确定研究活动的核心概念2、课题表述应明确所研究的课题范围。3、课题表述的形式可以是叙述式也可以是发问式。4、课题表述的文字应精炼。5、文字生动优美,又具有学术性。四、教育科研课题的论证对课题进行论证,即对所选课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主要体现为:1、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2、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3、该课题已有的研究水平和动向。4、课题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状况。5、课题研究的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第二节教育文献的查阅一、教育文献的概况(一)含义教育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教育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判断教育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二)文献的类型1、从物质形式发出,可将文献分为四种类型(1)印刷型文献:以纸张为存贮介质,以手写或印刷为记录手段的传统文献形式。此类文献便于阅读,但存贮密度低,占据空间大,难以实现自动输入和自动检索。(2)缩微型文献:以感光材料为存贮介质,以它缩微照像为记录手段的文献形式。其优点是体积小,存贮密度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