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部分消防基础知识1.燃烧根据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特点分为:着火(点燃、自燃)和爆炸。2.气体燃烧分类:扩散、预混燃烧。液体燃烧分类:闪燃、沸溢、喷溅。固体燃烧分类:蒸发、表面、分解、阴燃。3.分解燃烧:可燃固体,如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蒸发燃烧: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樟脑、萘等。表面燃烧可燃固体(如木炭、焦炭、铁、铜等)的燃烧。4.评定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气体——自燃点和爆炸极限;液体——闪点;固体——熔点、燃点。5.最低温度:闪点(可燃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燃点、自燃点。6.完全燃烧产物:C——CO2(气),H——H2O(液),S——SO2(气)。7.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类、醛类、醚类。8.六类火灾:A、固体物质火灾B、液体或可熔固体物质火灾C、气体火灾D、金属火灾E、带电火灾F、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9.火灾的危害:危害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生态环境。10.火灾发生常见原因: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玩火、放火、雷击。11.热量传递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12.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扩散蔓延主要呈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13.烟气流动扩散一般有三条路线。第1条,也是最主要的一条: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楼层——室外;第2条:着火房间——室外;第3条: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14.室内烟气流动特点和规律:烟气羽流、顶棚射流、烟气层沉降。15.烟气流动的驱动力:烟囱效应、火风压和外界风的作用。16.建筑室内火灾发展的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衰减阶段。17.建筑室内火灾的特殊现象:轰燃和回燃。18.防火的基本方法: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控制引火源。19.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冷却灭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化学抑制灭火。20.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要素:爆炸介质和引爆能源。第2页,共17页21.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物料原因、作业原因、生间设备原因。生产工艺原因。22.常见爆炸引火源:机械火源、热火源(高温热表面和日光照射并聚焦)、电火源和化学火源。23.爆炸品的主要危险性是爆炸性和敏感性。24.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为101.3kPa时,与空气混合,爆炸下限小于或等于13%,或者燃烧范围不小于12%的气体。25.易燃气体分为两级:I级,爆炸下限小于10%,或者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不小于12%。II级,爆炸下限不小于10%,但小于13%,并且爆炸极限范围小于12%。通常还将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归为甲类危险性物质,爆炸下限不小于10%的气体归为乙类危险性物质。26.易燃气体:易燃易爆性;扩散性;可缩性膨胀性;带电性;毒害性;腐蚀性、毒害性。27.易燃液体:易燃;易爆性;受热膨胀性;流动性;带电性;毒害性。28.易燃固体:燃点低易燃性;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性。29.自燃物质分类:发火物质,自热物质。火灾危险性:遇空气自燃性,遇湿易燃火灾危险性,积热自燃性。30.燃点低于300°C的称为易燃固体。第二部分建筑防火31.甲类火灾危险性:闪点小于28℃的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乙类:闪点不小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丙类:闪点不小于60℃的液体;可燃固体。戊类: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32.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可增加1倍;局部设置防火分区时,增加的面积可按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33.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营业厅、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时,每个防火分区可以为:1、设在高层时,不应大于4000㎡。2、设在单层或多层道层时不应大于10000㎡。3、设在地下时不大于2000㎡。34.木质结构建筑防火区面积:1层(1800㎡),2层(900㎡),3层(600㎡)。35.隧道防火分区不大于1500㎡。36.防烟分区:当空间净高≤3m时,不应大于500㎡;当3m<空间净高≤6时,不应大于1000㎡;当空间9m≥净高>6m时,不应大于2000㎡。37.厂房之间:高为防火墙时,甲乙类不小于4m;低为防火墙时,甲乙不小于6m,丙丁戊不小于4m。第3页,共17页38.甲类仓库与高层民用建筑、重要公共建筑距离不小于50米,与厂外铁路中心线不少于40米,与厂内铁路中心线不小于30米,与厂外道路路边不小于20米。39.高层民用建筑之间距离不小于13米,与裙房一、二级不小于9米。40.防火门分为甲、乙、丙三级,不低于1.50h、1h、0.50h,对应应用于防火墙、疏散楼梯门和竖井检查门。41.办公建筑人员密度:普通:4㎡;研究5㎡:设计6㎡;有会议桌1.8㎡;无会议桌0.8㎡。42.商场人员密度:地下一层0.60人/㎡,地下二层0.56㎡人/㎡。4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人员密度:录像厅1.0、人/㎡,歌舞娱乐游艺场所0.5人/㎡。展览厅:0.75人/㎡。44.厂房疏散宽度:疏散出口最小净宽度0.9m,疏散走道不宜小于1.4m,疏散楼梯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首层外门不小于1.2m。45.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每百人净宽度:一、二层为0.6m,三层为0.8m,四层以上为1.0m。46.高层民用建筑疏散宽度:高层民用建筑疏散门、走道和楼梯各自总宽度按1m/百人确定。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净宽不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净宽不小于1.1m。47.观众厅内疏散走道净宽度,应按每人不小于0.6m计算,且不小于1.0m,边走道净宽不小于0.8m。48.要结构建筑地上1、2层0.75m/百人,地上3层1.0m/百人。49.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房间疏散门、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总宽度按1.0m/百人确定。50.办公建筑的门洞宽不应小于1.0m,高度不小于2.1m。51.公共建筑内疏散走道和楼梯净宽度不小于1.1m,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净宽度不小于0.9。建筑高度不大于18m的住宅一侧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小于1.0m。5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疏散门净宽度不小于1.4m,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小于3m。53.安全出口:是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54.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疏散门是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门,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的门或室外门。安全出口:是疏散出口的一个特例。55.疏散走道:是指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人员从火灾现场逃往安全场所的通道。56.避难走道:是指采用防烟措施且两侧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隔墙,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第4页,共17页57.疏散楼梯与楼梯间: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室外疏散楼梯、剪刀楼梯。58.逃生疏散辅助设施: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避难袋、缓降器、避难滑梯、室外疏散救援舱、缩放式滑道。59.电气线路的保护措施: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接地故障保护。60.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等级:0区(连续或长期有)、1区(可能有)、2区(不太可能有)。61.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等级:20区(连续或长期有)、21区(可能有)、22区(不太可能有)。62.爆炸性物质分类:I类(矿井甲烷);II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III类(爆炸性粉尘)。63.气象因素引起的火灾:大风、降水、高温、雷电。64.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用火不慎引起火灾、不安全吸烟引起火灾、人为纵火。65.被动防火:防火间距、耐火等级、防火分区、消防扑救、防火分隔设施。66.主动防火:灭火器、消防给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烟排烟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疏散设施。67.人员状况:人员荷载、人员素质、人员熟知度和人员体质。68.消防安全管理:单位内部管理、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管理人员及员工消防安全培训、隐患检查整改机制。69.消防监督和管理:消防宣传、消防培训、监督检查。70.消防力量:消防站、消防员、消防装备、到场时间。71.后勤保障:心理保障、食宿保障、医疗保障。72.安全检查表的形式:提问式和对照式。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方法: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73.四个危险等级:I级(安全的、可忽视的),II级(临界的),III级(危险的),IV级(破坏性的、灾难性的)74.百人宽度指标:高层民用建筑为1m/百人;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场所为1m/百人;录像厅和放映厅1人/㎡;礼堂、剧场、电影院的观众厅为0.6m/百人,且不应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展览厅0.75人/㎡;歌舞娱乐场所0.5人/㎡。75.楼板的耐火极限:承重墙为3H;100米超高层、避难层2h;避难走道1.5h;一级1.5h;二级1h。76.每一照明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16A,所接光源数不宜超过25个;连接建筑组合灯具时,回路电流不宜超过25A,光源数不宜过超过60个;连接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应超过30A。77.燃油锅炉房耐火等级一级;燃煤锅炉房二级;燃油锅炉的油箱间、油泵间、油料加热间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第5页,共17页78.备用电源对于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不应少于1.5h,对于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10万㎡的公共建筑不少于1h,对于其他建筑不少于0.5h。79.避难层的防火构造:1、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耐火极限不低于2h。2、在楼板上宜设隔热层。3、墙体及层内的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3h。4、隔墙上的门宜采用甲级防火门。5、避难层可与设备层结合布置。80.防烟楼梯间为设有两道乙级防火门和防排烟设施的楼梯间:(1)一类高层建筑,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2)大于33m的住宅建筑。(3)大于32m且任一层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4)地下层数为3层及以上,以及地下室内地面至室外出入口大于10m。81.高度大于32m的高层汽车库、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汽车库,应采用防烟楼梯间。82.封闭楼梯间指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或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外,多层公共建筑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1、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6层及以上其他建筑。2、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83.装修材料按实际应用分为:1、饰面材料;2、装饰件;3、隔断;4、大型家具;5、装饰织物五类。84.工业和民用多层建筑,高位消防水箱应设置在建筑物的最高部位并储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85.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要求:(1)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两路消防供水时,应布置成环状,但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时,可布置成枝状。(2)环状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3)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DN100,有条件时,应不小于150mm。86.室内消火栓:1、室内消火栓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高度小于或等于24米,且体积小于5000立米的多层仓库、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4米且每单元设置一部疏散楼梯的往宅,可采用一支水枪的充实水柱达到室内任何部位。3、栓口离地面高度1.1米,其出水方向向下或与消火栓的墙面成90度角。87.室内消火栓栓口直径65mm,水带长度不应超过25mm,水枪喷嘴口径不小于19mm。88.消火栓间距:单、多层不超50m,高层建筑、高层厂房、仓库、甲乙类厂房不超30m,两支消防水枪的两股充实水柱不大于30m,一支消防水枪不应大于50m,泡沫消火栓60m。89.高层建筑、厂房、库房、和室内净空高度超过8m的民用建筑场所,其消火栓口动压不小于0.35mpa,且充实水柱不小于13m,其它不小于0.25mpa,不小于10m。第6页,共17页90.民用和工业厂房中,轻、中危险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基本作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