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一中2016届第一轮复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执教:语文组蔡志贤专题讲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要求:牢记术语,理解含义;审清题目,规范答题。古诗词表达技巧3.表达方式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托物言志比喻、比拟、借代、排比、夸张、对偶、反问、设问、顶针、叠词、双关、互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类抒情类间接抒情2.修辞方法渲染、烘托(正衬反衬)、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抑扬结合、远近结合、不同感觉的结合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基础:整合·点拨一、全面掌握13种修辞手法1.请说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1)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3)终岁不闻丝竹声。()(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8)主人下马客在船。()拟人拟物、夸张借代比喻比喻、夸张设问对偶、双关互文规范:审题·答题二、答题判断下面的诗句所用的表达技巧。(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______________(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____________(4)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___________(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_______(6)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___________(7)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______________(8)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_______________(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_________(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________________虚写(想象)、夸张设问、借代对比拟人象征反语虚写(想象)象征、比喻对写法侧面描写环境衬托规范:审题·答题(1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_____________(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_________(1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____________(1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_______________(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__________(16)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__________(17)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____________(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______________(19)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___________(2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__________反衬衬托对比、借代反问、用典互文用典用典、虚实对比动静结合、反衬借古讽今反衬明确: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2、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方法。3、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4、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5、这首诗用了怎样的手法?熟知关于“表达技巧”的各种不同提问形式。特别提醒:虽然提问形式不同,但其本质却是一样的,即都是问这首诗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因此,答题的内容、步骤也都一样。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熟练掌握“表达技巧”类问题答的“三步骤”。三步骤:(1)说手法。即说出是用的是什么手法。(2)说例子。即结合诗句阐释怎样用了这种手法。(3)说效果。即说出这种手法有怎样的效果或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高考真题1:《核》P50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第一步)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第二步)含蓄地抒写了思家乡、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第三步)特别提醒:(1)即使没有第二问,也要答出“表达效果”。(2)第三步要注意有定语。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问:前六句与后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具体说说前六句的抒情特点。答:①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接抒情。②前六句是借景抒情。(第一步)通过“竹凉”“野月”“重露”“稀星”“飞萤”“宿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凄清、幽冷的秋夜图,(第二步)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时、报国无门悲凉心情。(第三步)仿真测试1:特别提醒:此题如果问“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还应答出①多角度写景:触觉,视觉;静景,动景。②拟人等。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靛。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1)①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仿真测试4(上):答案(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②对偶,如一、二“长江”对“淮山”,“万里”对“数点”,“白如练”对“青如靛”。③比拟,如将新月人格化,“学”扇子的模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靛。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仿真测试4(下):答案(2):写景的顺序:①由远及近:一、二句远景,写长江和远山;三、四句近景,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②由白天到傍晚:前四句写白天景后三句写傍晚景动静的角度:一、二句写江、山雄伟,是静景;三、四句写江帆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景。表达技巧鉴赏之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用典、对比衬托、反语等阅读《核按钮》P44--46二、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比拟、借代、对比、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通感、反语、用典等1、比喻: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化虚为实、把抽象事物具体形象化的艺术效果。例如: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如眉”:以眉喻月,描绘了当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思考:第二句诗用了什么手法?“马策”和“刀环”都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前者指战马,后者指武器,合起来指代战争,一、二两句表达了对战争的怨恨之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用颜色“绿”代替绿叶,用颜色“红”代替红花。语言简洁而意味无穷。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2、借代:山园小梅(北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诗中颔联最为著名,颈联也常为人称道,试从修辞方法上分析其妙处。颈联纯属虚写,“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3、比拟(拟人、拟物)4、夸张: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68岁所作)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把诗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对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6、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也即自问自答)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7、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2013年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招兵问•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答案】•“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课堂演练:阅读下面一首清歌,然后回答问题。•望罗浮翁方纲•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①。•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四百②层泉落,三千丈翠飞。•与谁参画理?半面③尽斜晖。•【注】①钓矶:钓鱼台。②四百:罗浮山有大小峰峦四百多座。这里用“四百”,是称峰峰有飞泉。③半面:山的西面。•“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被称作是描写瀑布的“神来之笔”,请就所运用的两种修辞手法进行赏析•答案•诗句从远望的角度写罗浮山飞瀑,“四百层”“三千丈”,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飞泉之多、之高;•“翠飞”则是用比喻形容瀑布倾泻如翠玉飞溅,写出了瀑布的色彩之美。•两句绘形绘色,多角度表现了罗浮瀑布的美丽与壮观。表达技巧鉴赏之表现手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衬托烘托、渲染、白描、象征、对比、用典、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不同感觉的结合1、衬托或烘托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这首诗歌运用了衬托(烘托)手法。将采莲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少女的罗裙和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互相映衬,衬托出少女的清新娇艳。少女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2、对比对照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对比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中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荒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到特别深切,蕴含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衬托烘托与对比对照的区别:A、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B、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相关、相反的事物作为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体,用来作背景的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和反衬。3、动静结合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前一首写黄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