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达技巧综述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凡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而采用的一切方法、手段都可以称之为表达技巧。表达方式:叙述1、描写2、抒情议论正面:直接侧面:间接衬托(侧面描写\烘托)细描:白描:视(色彩)听触嗅觉、动静、远近高低、点面直接:即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哀景写乐间接寄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事用典抒情借古讽今虚实(想象、联想)表现手法常见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通感、对比、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双关、互文、用典4.其他:首尾照应,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抑扬等。1.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情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王实甫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怎地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悄表现得淋漓尽致。2.间接抒情.(考查率高居榜首)A借景抒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对春光的留念惜别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乐景哀情\哀景乐情(关键词:反衬、突出)《谢亭送别》(唐)谢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B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喜爱、快乐、悲伤等感情。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歌通过写坚韧、顽强的竹石,托物言志表达作者对竹石的赞美,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绝句李清照公元112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分析:作者借古讽今,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借古讽今(伤今)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里通过南朝陈后主有关“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的故事,借古讽今含蓄而有力地讽刺了晚唐帝王们的荒淫享乐。C用典抒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1、衬托(侧面描写\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人烘托人,如《陌上桑》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借“耕者”“使君”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以动衬静)描写景烘托人(更多),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2、细节(重点掌握动作)描写(贵在传神)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用倚”、“回”、“嗅三个动作,准确地描绘出主人公既爱恋又羞涩、既欣喜又紧张、既兴奋又恐惧的微妙心理活动。细腻生动地展现一个情窦初开,又受着礼法约束的少女形象3.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望江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4.虚实相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诗歌中的“虚”。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如柳永《雨霖铃》设想的别后的景物。虚景和实景的关系虚实对比: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虚实相生: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假如没有这两句虚笔,一路实写到底,就难以表现诗人乍闻胜利消息时的喜极心情和急欲赶路返乡的愿望。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注:这首诗是诗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苏词分上下两片,各分两层。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情景,属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属想象妻子死后对自己的思念。这样虚实结合,充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思考链接]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请找出本诗中运用对写法的诗句,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参考答案]“洛阳亲友如相问”句运用了对写法,辛渐要回洛阳,诗人明明托他问候洛阳亲友,而诗人却转换笔锋写洛阳亲友对自己的询问,构思新颖,把对亲友的关切表达得婉曲深刻。答题关键词:构思新颖委婉曲折深化主题“对写法”就是其中颇具匠心的一种,它从思念对象的角度落笔,衬写诗人自己的思乡怀人之情,诗意隽永,别有韵致。除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试简析之。【答案】诗人客居他乡,油然而生孤寂的思乡之情,但诗人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像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联想想象、对写法、主客移位5、视(色彩)听触嗅觉、动静、远近高低、点面(写景常用)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①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景?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明确:第一句仰视,第二句府视。这两句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望海楼米芾云问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①视听和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到红日、白烟(色彩,静),写到画角的声响(声音),还写到了红日西沉、白烟升腾时的动态(动态),构成了一幅隽美淡远的美丽图景。1、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化抽象为形象生动和化虚为实突出事物的特征的艺术效果。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秦观《鹊桥仙》)遥看洞庭山水色,白玉盘中一青螺。(刘禹锡修辞手法将浩月银辉下的山比作白玉盘中的一只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2、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使描写生动形象,使画面鲜活灵动,使表情达意更别致、隽永。《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一剪梅》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通过拟人,把春雪描写得美好而富有灵性。运用拟物手法,把无形的愁苦形象化,表现了离愁的难以排遣。3.对比对比的目的是为了表达第三种意思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对比鲜明,突出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悲伤情怀。陶者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提问:这首诗用了什么表达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愤慨之情。4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山园小梅》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玉楼春》宋祁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梅朵疏淡倒映在清澈的水中,朦胧的月色和缕缕清香交织,显示一种静谧的意境!单单从视觉感受来写红杏,还不能写出春意盎然的可感性,于是就凭借属于听觉感受的“闹”字来表现5.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多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6.列锦.意象组合.景物并置.由几个名词或名词性结构组合在一起的句式,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作谓语,却同样可以起到写景、叙事、抒情的作用。列举意象,构成画面,起到1、渲染气氛,创设意境,2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3、表达感情的作用,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1、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2、杨柳岸晓风残月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1.抑扬: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结构设置)其他2、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结构以景结情: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是指在抒情诗歌中,以写景结束诗句,从而抒发感情。言尽意不尽,回味无穷,想象空间,创造意境,烘托情感。《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注释】:①滞:留滞。②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③况属:何况是。④高风: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3、以小见大(内容,选材)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通过“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