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复习目标•1、了解小说这一体裁的特点,了解小说阅读的考纲要求,掌握小说阅读的各个考点,以便明确答题方向。•2、掌握小说阅读试题的设题模式及答题方法和步骤。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文学类文本阅读1.理解B⑴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⑵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D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⑵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⑶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4.探究F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⑵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5小说读什么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感知情节)2.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分析人物形象)3.这个故事发生的特殊环境是什么。(了解背景)4.表现了什么主题。(把握作品主题)5.通过哪些写作方法塑造人物、突出主题的。(艺术特色)A、正面描写B、侧面描写C、细节描写1、人物小说三要素2、情节3、环境A、开端:引起矛盾冲突的第一个事件B、发展:矛盾冲突逐步展开,逐步激化,达到高潮前的这段过程C、高潮:矛盾冲突尖锐、紧张,决定矛盾双方命运、事件成败和发展前景D、结局:高潮之后的结果A、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B、社会环境: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命题角度一:人物形象人物形象考查点:1、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点2、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小说刻画牛五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老街汉子﹚人物形象考查点:3、人性形象作用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方向。(1)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2)是性格还是形象。“形象”一词应大于“性格”,它以性格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答形象题时不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性格+身份﹚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第二步:总体把握,划句分析。情节环境人物1、文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等的句子。2、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3、作品中其他人物(或作者)对他的评价(议论)句。有关情节发展、事件变化的语句,把握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主次关系。有关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的语句,环境可以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颂扬还是讽刺;同时考虑分析的是主要,还是次要联系主题注意题型的细微变化,怎么问就怎么答1.请概括(分析)××的形象(性格)特点。分点作答①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②个性特征2(+举出实例)……概括分析分析概括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总括句(人物身份)。分点作答①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②个性特征2(+举出实例)……例:为了爱国战争宁愿放弃心爱的学术的爱国青年……第三步:归类合并,恰当表述。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通过这个人,衬托、反衬或者补充了主要人物。这个人可能是全文的线索(穿针引线)或者是整个事件的见证者(增加真实感)。﹙祥林嫂﹚这个人的某种行为推动某一情节发展或者带来什么样的结局。﹙桃红—卖绒线的在作品中是一个重要人物,作者安排这一人物的意图﹚这个人交代出当时的某种社会环境和背景。﹙将军泪﹚情节环境主题人物这个人或直接或间接体现某种主题。这个人身上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感。﹙将军泪---婆孙﹚(2)从地位角度看①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突出、深化主题。②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A.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到烘托作用。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B.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C.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并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D.揭示或暗示主题。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主要人物服务的,为揭示小说的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涵着厚重的力量,既提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魅力。命题角度二:环境相关知识储备:1.环境描写的特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考虑景物特点;②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景物的特点有:安宁;热闹、生机;萧索、冷清、孤寂等。2.环境描写的手法小说中环境描写手法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从写景的层次和观察角度,如远景与近景,俯视与仰视等;②描写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在的事物。“虚”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的刻画)和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等。(1)提供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时代背景;(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3)揭示社会本质,深化主题思想;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照应题目。(2)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3)烘托人物,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4)推动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5)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6)深化作品主题。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解答环境描写作用题的思路环境情节人物主题描写了……景,渲染了……气氛(环境本身)推动情节发展,为……做铺垫(指向情节)烘托感情,表现性格;(指向人物)突出……主题(指向主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常用答题模式】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突出,暗示,揭示)。或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心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命题角度三:情节•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情节叙述顺序内容上的作用:①对环境:突出或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②对人物: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对主题:揭示或表达或寄托或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④对读者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位于开头:(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3)为下文某一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4)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位于中间: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总结前文,领起后文,照应前后文,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位于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前文,呼应标题、卒章显志,概括并深化主题,耐人寻味,令人深思。结构上的作用:1、小说开头作用(1)设疑(悬念)式开头。这类开头,主要是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其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作用为: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2)写景式开头。作用为: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特殊情节的作用:2、小说结尾作用(1)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式结尾)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特殊情节的作用:(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课时跟踪练第二课时•命题角度四:探究考法一标题类探究•(一)标题作用探究题的六个思考角度•1.环境角度•交代时间、地点等,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2.情节角度•①设置悬念;②贯穿始终,是结构严谨的线索;③推动(暗示)情节发展;④衔接照应。•3.形象角度•突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4.主题角度•寄托情感、突出(揭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5.自身的表达特点的角度•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6.读者角度•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标题意蕴探究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比如:双关、比喻、反讽(反语)、反问、引用等。•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即把标题在文中所表示的最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第三步:挖掘标题的深层义•深层义的挖掘要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考法二情节类探究•(一)探究情节类题目的答题技法•(1)亮出自己的见解。探究性的题目,最重要的是先确定自己的观点。•(2)从文本情节引述论据分析。对于小说情节合理性的探究,绝对不能离开文本而漫无边际地去谈,而应该紧密结合文本,并运用文本中的具体情节、事件等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3)从文本叙事形式进行分析。文本的叙事形式,包括结构的组织、线索的安排、叙事的顺序等。•另外,对于情节合理性的探究,还要结合小说的时代特点、主题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进行分析。•(二)探究情节类题目的答题模板•(1)模板一:这样安排(处理)是正确(恰当、合理)的。从情节上看×××(引具体情节进行分析),从本文主题上看××(引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从当时的历史时代看××(结合时代特点分析)。可见这一处理是巧妙的。•(2)模板二:这样安排(处理)是不妥当的。从本文情节、情理上看××(引具体情节进行分析),从文本叙事形式上看××(引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从实际情况上看××(结合实际)。可见这一安排是不合理(不妥当、不贴切)的。考法三形象类探究•人物形象类探究题的答题模板•文中主人公××,具有××的性格,与他所处的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具体分析情节、社会环境),他自身××(具体分析他自身因素),这一形象具有××(从社会角度、小说主题角度分析)的意义,是(否)符合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考法四艺术技巧类探究•(一)探究艺术技巧类题目的答题技法•1.提出观点。在答题的开始亮出自己的观点,开门见山,直入主题。•2.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做合理分析。例如小说中的人物不能是一个静态的人物,他应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