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俄罗斯》说课稿一、教学背景分析二、教学目标确定三、重难点的突出四、教学方法选择五、教学总体设计六、学习效果评价七、教学设计理念一、教学背景分析(一)吃透教材俄罗斯为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因为俄罗斯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经济比较发达,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对学好其他国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内容在地理思维方法上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性。教材围绕相关课程标准要求,有所侧重地设计学习内容。具体包括三部分,即“横跨亚欧大陆北部”“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和“发达的交通”。在思路上,这三部分按照有自然到人文,以步步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二)课标解读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强调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体现认识区域的基本方法:首先从地理位置入手。图文资料结合分析,更能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认识自然环境特征是本节的认知基础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根据地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路线分布的特点。强调地理知识的关联性,体现了一个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发展观。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三)学情分析本节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通过亚洲、日本、印度的学习,他们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已有所掌握;但是其抽象思维,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弱,学习思路不够清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的提示、引导,打破学习障碍。二、教学目标确定知识与技能:1、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掌握俄罗斯地形、气候特点以及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3、掌握俄罗斯工业和交通特点以及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了解其与自然环境要素的关系。4、了解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图表获取信息,训练学生分析区域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树立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哲学观;2、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三、重难点突出教学重点: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2、俄罗斯的资源分布与工业特征。3、俄罗斯交通运输特征。教学难点: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对其自然环境的影响。2、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以及对人口、城市、交通和工业分布的影响。3、工业分布与矿产资源的关系。四、教学方法选择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展示交流法。建构主义提出: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论教,所以本节课选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学习方法。教法:情景导入法,互动探究法,图表分析法。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贯彻始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恰当的情境设置,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理念,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媒体选择:多媒体PPT课件。五、教学总体设计第一课时:横跨亚欧大陆北部设计流程及意图:情境导入自主学习总结归纳巩固提升拓展延伸图片,音乐欣赏,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归纳总结,落实知识。学法点睛,实现升华。课堂练习,巩固所学。(二)教学过程第一步:情境导入(欣赏图片和音乐)第一课时:横跨亚欧大陆北部——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第二步:自主学习与总结归纳【自主导学】完成学案,并回答以下问题:1、俄罗斯位于世界哪个位置?亚欧大陆北部2、俄罗斯领土的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哪一个更多?亚洲3、俄罗斯地跨两洲,它到底是哪个大洲的国家呢?欧洲欧洲亚洲受地理、历史、民族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3/4,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首都莫斯科位于它的欧洲部分中央。世界第一大国俄罗斯面积有1700万平方千米,读图感知俄罗斯面积之大。七大洲面积比较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自主导学】完成学案,并回答一下问题:1、俄罗斯的经纬度范围是?其具有怎样的经纬度位置特征?2、俄罗斯的海陆位置又如何?3、俄罗斯有哪些邻国?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学生回答时,图上动态演示)20°E170°W50°N70°N东北面波罗的海【板书同步小结归纳】横跨亚欧大陆北部地理位置经纬度:东西跨度大,地处中高纬。海陆:三面临海。邻国:中,朝,乌等12国。自然环境【自主学习导学】完成学案,回答以下问题:1、俄罗斯主要有哪些主要地形区和河流?(请学生进行Flash动画演示)2、亚洲部分的地形区和河流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3、俄罗斯地形的主要特点是?【师生板书同步归纳总结】西俄罗斯东东欧平原伏尔加河(母亲河)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鄂毕河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横跨亚洲大陆北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区和河流地形特点西:平原为主。东:多高原、山地。【自主导学】完成导学案,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俄罗斯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2、俄罗斯的气候形成与温度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攒在怎样的关系?有关系;由于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夏季温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长。由于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夏季温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长。【板书同步归纳总结】横跨亚欧大陆北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和河流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温暖短促,冬寒冷漫长。北半球冷极——奥伊米亚康西伯利亚东部的奥伊米亚康,位于北纬63°,东经143°。那里,在1885年2月以-67.7℃的正式记录获得北半球“冷极”的称号,1964年1月又以-71℃的低温打破了原有的纪录。链接播放“奥伊米亚康”寒冷实验小结(多媒体引导学生小结)7.4俄罗斯一、横跨亚欧大陆北部(一)地理位置——亚欧大陆北部的欧洲国家1、经纬位置:东西跨度大,地处中高纬。2、海陆位置:西濒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3、邻国:中国,朝鲜,乌克兰等12国。【学法点睛】认识区域的基本方法:首先从地理位置入手。地理事物之间往往存在内在联系,分析时不能分开来。第三步:拓展延伸【活动导学】1、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比较)气温:莫斯科气温年较差小于雅库茨克,气温值高于雅库茨克。降水:莫斯科的年降水量多余雅库茨克,降水的季节分配两地比较相似,均为夏秋季节降水较多,冬春季节降水较少。2、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莫斯科气候受海洋影响比较大,雅库茨克气候的大陆性更为显著。第二课时:自然资源与工业生产第一步:承上启下正因为俄罗斯的地域辽阔,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提供了条件,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又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步:自主学习与总结归纳多媒体展示的“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自主学习导学:1、结合教材中的图文资料,总结俄罗斯俄罗斯自然资源特点。2、结合教材,找出主要工业区。归纳俄罗斯工业发展的特点。第二步:板书同步总结归纳二、自然资源与工业发展(一)自然资源特征:丰富,种类齐全。(二)工业发展1、主要工业区:圣彼得堡、莫斯科、乌拉尔、新西伯利亚。2、工业特点:基础雄厚,部门齐全。重工业发达,轻工业滞后。第三步:拓展延伸【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40页“石油加油站”阅读材料,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石油是什么资源?它会有枯竭的时候吗?2、单纯依靠资源出口的发展模式会出现什么弊端?如何解决?答案:1、不可再生资源;有枯竭的时候;2、经济发展不够持续稳定;转变经济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活动2】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教材40页活动内容,并请代表阐述。1、关系密切。乌拉尔工业区周边有矿产、铁、铝土、镍,铜等,当地发展的工业部门包括石油、钢铁、机械等。新西伯利亚工业区情况类似。可见,矿产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常常成为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工业部门。2、出口商品:日用消费品;原因:俄罗斯消费品制造业比较落后,中国则比较发达,且中国商品在俄罗斯有较大的市场。3、后果:将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影响国民的生活质量。【学法点睛】工业发展不仅要因地制宜,还应强调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四步:巩固提升一、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板书进行课堂小结,强调重点知识。二、一起完成课堂练习,及时巩固。三、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巩固与信息反馈。第三课时:交通特点与路线分布第一步:承上启下工业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俄罗斯的交通运输具有怎样的特点呢?第二步:自主学习与总结归纳多媒体展示“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分布图”,图文结合,组织学生自学。导学:1、俄罗斯的交通运输有哪些特点?2、思考为什么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分布不平衡?与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的格局的有关。3、找出“亚欧大陆桥”起点、终点城市。3、结合图文,找到“五海通航”的位置。并分析归纳其意义。4、在图中找到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莫斯科和海港——圣彼得堡。【板书同步总结归纳】三、交通运输与交通城市(一)特点1、交通部门齐全;2、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分布不平衡;3、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货运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二)重要交通路线1、“亚欧大陆桥”2、“五海通航”(三)交通城市:俄罗斯,圣彼得堡。【拓展延伸】第三步:拓展延伸【活动】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完成教材42页活动,教师帮组其共同归纳。位置和气候的影响:北部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土壤结冰期长;而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较优越。资源和工业分布的影响: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工业集中,在此修建铁路,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工业的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南部分布着较多的人口和城市,修建铁路可以沟通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学法点睛】位置、气候、资源、工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对交通线的分布都有影响,学习时不能分割开来,要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第四步:巩固提升一、引导学生通过板书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二、课堂练习,及时巩固。三、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巩固与信息的反馈。六、学习效果评价课上发言小组交流课堂练习课上评价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后评价七、教学反思本堂课教学设计合理,采取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学生活动丰富。图文结合分析,层层推进,讲练结合,有效巩固。总结“学习点睛”有利于帮助学生学法的升华。课后,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和课后信息反馈情况,再及时做出修改和完善。设计环节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加动态图片和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