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优秀公开课全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李凭箜篌引李贺李凭: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箜篌是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竖箜篌』•东汉之时,由波斯(今伊朗)传入我国一种角形竖琴,也称箜篌。为避免与汉族的箜篌混同,称竖箜篌,或“胡箜篌”。•『凤首箜篌』•凤首箜篌在东晋时自印度传入中原,明代后失传。•凤首箜篌东晋初由印度经中亚传入我国,晋曹毗《箜篌赋》描绘为“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可知其是以凤首为饰而得名。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卒时年仅27岁。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其诗想象丰富,立意新奇,喜欢在神仙鬼魅世界里驰骋,形成恍惚迷离,冷艳凄绝的意境。被后世称为“诗鬼”。有作品集《李长吉文集》。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凭(píng)箜篌(kōnghóu)凤凰(huáng)女娲(wā)教(jiāo)神妪(yù)瘦蛟(jiāo)倚桂树(y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吴丝蜀桐制作的精美箜篌,在秋高气爽之时弹奏。乐声飘荡,被箜篌的美妙之音吸引,空山里的浮云颓然凝滞,不再飘游。湘夫人对竹挥泪,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这高妙迷人的乐声从哪儿传出?原来是李凭在国都长安把箜篌弹奏。像昆仑美玉击碎,清脆悦耳,像凤凰鸣叫,展开那嘹亮和缓的歌喉。像莲叶上洒满露珠,如诉如泣,象芬芳的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如同笼罩着幽雅清冷的寒光,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也惊动了高高在上的天皇。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震动。补天的五色石被乐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蒙蒙。人们仿佛进入仙境,梦见李凭把技艺传向善弹的神妪;仙境中衰老的鱼和瘦弱的龙听到乐曲都追风逐浪,在波涛中翩翩起舞。月宫中吴刚也忘记了砍树,不知困倦,倚在桂花树上凝神倾听。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出神,不顾露水斜飞滴落,浑身露珠儿晶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李凭弹箜篌的美妙乐声和感人的艺术效果。描写音乐关键是化抽象为具体,李贺怎么描写李凭弹箜篌的呢?空山凝云颓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角度之一:侧面烘托“响遏行云”——《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此言山中的行云因听到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而凝定不动了。•写音乐效果。•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点出音乐表情:“愁”•用典:“江娥啼竹”“素女”•从侧面写出了音乐声的感人肺腑。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清脆和缓惨淡清丽(比喻、拟人、通感)正面描写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角度之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两句诗各从什么角度写箜篌之声?分别表现了声音的什么特点?“昆山”句是以声写声,“昆山玉碎”写声音的清脆,“凤凰叫”写声音的和缓,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以形写声,“芙蓉泣露”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同乐声的欢快愉悦。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十二门:借指长安。•“融”:音乐具有不可抗拒的感化力和渗透力。•紫皇:一语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音乐由人间传到仙界,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间扩大到天界。•想象大胆新奇,出人意表。•摹状乐声的急促,也可以唤起连绵不绝的忧郁形象。•教:对乐师的高度评价,对乐曲的无比赞赏,——仙乐。•老、瘦:音乐的感染力之大。•音乐终结后,听众却沉浸在音乐所带来的情绪中久久不能脱出。吴质不眠、露湿寒兔,从侧面反映了李凭箜篌演奏的缠绵动听、余韵无穷。•曲已终而意犹未尽。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现实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天上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神山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月宫侧面烘托(音乐效果)角度之三李凭箜篌引正面侧面玉碎凤凰叫清脆和缓芙蓉泣香兰笑惨淡清丽娥女悲愁浮云凝滞皇帝感动气象万千女娲入迷石破天惊神妪折服鱼龙起舞吴刚不眠玉兔忘归想象奇特意象丰富大胆夸张小结(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比较鉴赏让我们回顾《琵琶行》中以声喻声的形象化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回顾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思考:如此的比喻描写凸现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参考答案:(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比较鉴赏参考答案:(2)风格迥异:《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比较鉴赏►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听颖师弹琴(韩愈)《听颖师弹琴》前十句正面比喻写琴声:•纤柔甜润如热恋中青年男女的娓娓私语。•高亢昂扬如英勇的战士奔赴杀敌的战场。•轻盈飘逸如蓝天上的白云微风中的柳絮。•热闹喧嚣得像一群鸟儿栖集在一棵树上。•群音中一声独起像一只凤凰在引颈领唱。•愈转愈高的孤凤长鸣就像攀岩已到绝顶。•瞬间的急速下降如同悬崖撒手直落深谷。后八名侧面渲染写感受:•自己空长了两只不懂得音乐的耳朵。•一窍不通竟也被音乐激动得坐立不安。•最后被琴声感动得泪雨滂沱沾湿衣裳。•再也不能承受琴声对感情的牵扯,赶紧伸手止住颖师不要再弹下去了。•好本事啊!你弹琴给我听,简直就是:一会儿放块冰在我的心里,一会儿又放块炭在我的心上。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