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数控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谈中职数控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改革陆建根1许友谊2(1.江苏省姜堰职业教育中心校姜堰225500)(2.江苏大学工业中心镇江212013)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论取向,大多数中职数控专业都是由传统机电专业改变过来的,各项教学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本文就中职数控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讨,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就业。关键词:中职教育;数控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是教学模式改革,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已进入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转换的基本方向是以就业为导向,彻底打破以抽象的理论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科化教学模式,实施“以职业生涯发展为方向、以工作任务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典型产品为载体、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所设计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明确中职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既能掌握机械制造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应用技术,又能够同时胜任数控加工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和维修任务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思路的转变,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定位的需要。一、课程设置1.数控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数控专业都是由传统机电专业改变过来的,大部分沿用传统机电专业的课程和教材,再增加数控原理和编程、数控机床操作等课程,毕业之前考一个数控机床操作等级证,基本还是传统地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体系,存在理论教学内容深而多的弊病;专业基础知识多而散,有些与数控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之间关系不大;课程管理模式单一呆板。2.课程设置改革课程设置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学生从学校学习通向岗位就业的桥梁。“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既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要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既要为学生现阶段的从业服务,更要为学生一生充分就业服务。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我们在设置课程时,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根本,努力构建适应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个性发展,体现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课程体系。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界限,让学生提早进入综合专业环境,提前接触专业实践,个别前期知识按黑箱处理,采取螺旋上升型课程顺序。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基本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程的理论部分应削枝强干、删繁就简。教学过程应不重推导,而重结论和应用。教学重点不是公式和概念的“为什么”和“怎么来”,而应当告诉学生“是什么”和“怎么用”。注意培养学生的世界标准、国家标准的意识,熟练使用各种工具书、设计手册。宽基础、活模块应该说是一种较符合数控专业实际的课程设置模式,一是解决理论课的学科本位体系,教学内容深而多的弊病;二是具有灵活性、弹性结构,有助于课程的整体优化,具有明确的岗位针对性。(1)理论课程综合化,加强针对性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面对四个矛盾,即有限的学时与较广泛的就业适应能力的矛盾,与未来社会职业整合性要求劳动者掌握多元技术的矛盾,与扎实的继续学习基础的矛盾,与创新能力所需要的较宽广知识面的矛盾。而课程综合化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手段。整个课程体系以专业实践活动为核心,而且由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技能课组成的三大主干科目,摆脱学科体系的约束,分别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进行综合化。将几门单一学科组合成一门学科为学科综合化,简化、浓缩后的混合,是“拼盘”式的综合化。可将普通课和基础课合并,或将普通课和专业课的某些部分合并,设置某些综合课程;可将平行的理论学科、实验学科和实训学科的有关内容相互关联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在进度上、相关内容上能密切配合,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综合为机械制造概述、钳工技术基础、车工技术基础、铣工技术基础、其他机械加工常识、机械装配常识、机械制造综合训练等7个单元,每个单元都配套进行相关工种的技能培训;《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课程综合为电气控制技术、气动液压控制技术、传感器与PLC控制技术三大单元;减少学科数量,对利用有限的学时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更为有效。采取综合学科可以密切几门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大大压缩理论课讲授学时,由于课时少,学科的有关内容揉合在一起,该课程的应用专业进一步拓宽。(2)实践课程模块化,突出技能性“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中的“活模块”是在课程结构最后阶段提供模块化设计,教学内容上强调要面向数控加工技术职业群,根据一个或几个实际需要强化技能知识作为主要参考设置模块。如设置数控车模块、数控铣模块、数控加工中心模块、CAD/CAM模块。每个模块都项目化,包含了数控机床操作、工量刃具的使用、相关图样识读、加工工艺编制、材料特性检测等项目,彻底改变理论、实践教学分离的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构和内容既能保证理论实践一体化等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从而保证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又可为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提供操作平台。(3)校本教材项目化,提高实效性目前,已陆续出版了一些经整合优化的用于中等职业教育数控专业的新教材,可从中挑选使用。但是,由于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各校的教学设施、生源情况和教学模式不同,尽量结合本校实际编写和采用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可根据本校的生源的变化、教学条件的改善、学生就业岗位的需要及时地作出调整。编写校本教材教学内容应突出“项目化”,基本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程的理论部分应削枝强干、删繁就简即简化原理阐述,删除无实用价值的陈旧内容和繁冗计算,充实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突出与操作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教学,强化专业技能的培训。(4)课程管理弹性化,增强灵活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预示了学生在课程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也逐渐成为课程管理的主体之一。例如,CBE使用的DACUM表,不仅学校领导者、教师人手一份,而且学生也人手一份。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基础,对表中所列内容予以选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安排学习时间、掌握学习进度。弹性选课、学分制的实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模块化课程模式。“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在课程结构最后阶段提供模块化设计,而且针对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各人知识基础水平、兴趣爱好差异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规定数量的能力培养课题,应根据不同专业岗位的特点,建立多样化的室训课程模式,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弹性和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从而既能使课程在整体上适应市场对各种人才规格的需求,又能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求。在考核方面,制定详细的考察细则,将学生的表现折合为学分计入学籍档案。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数控专业的课程设置仍处于逐步完善阶段,特别是课程的实用性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一个较成熟的课程设置模式的形成必须经过实践的验证。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找准专业和学科改革的目标,才能准确把握人才的能力结构。二、教学模式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必须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体系,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重视实际技能培养,以能力为本的理念建立起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机电专业过去的教学模式是先实践后理论,或先理论后实践,绝大部分时间上理论课,部分理论课穿插些实验,然后在学习的中期和毕业之前分别安排几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实践和理论绝对分开为纯实践和纯理论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学生实习时缺少及时的理论指导,纯理论课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应将相关内容的理论教学、实验和实训组合一体化,边理论教学,边实验,然后实习,边学边用,学了就用。逐个课题或单元按顺序地进行教学。1.理论与实践并举,培养能力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需要理论进行指导的。数控教学更是如此,只有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才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在实训教学中,让学生可以接触生产式的技术培训。由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学生在实训中对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而我们传统的教学只注重了培养学生在理论方面的能力而忽略了实践操作将是决定因素。所以,我认为在讲述数控技术这样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和技术的时候,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的更新。凡是学生不需要的,就是我们应该考虑放弃的,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就是我们应该考虑要加强的。2.图纸与零件结合,激发兴趣在讲述数控编程时,我们都会给学生准备一些图纸让学生进行练习,而如果只用工件的图纸就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图纸毕竟不能完全的把零件的所有特点表达非常的清楚,学生也很难理解所编写的程序的加工结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如果我们在提供给学生图纸的同时也提供一个已加工出的工件的话,效果就比较好了。对于初学编程的学生,需要将零件的图纸和零件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到程序运行的结果就是这个工件了,既省了很多时间对零件的特点进行讲述,又把被动的讲述变成让学生主动的思考。使学生学会能够根据工件的实际特点确定加工方法,能根据工件的最后几何形状主动思考编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行解决。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工件,但看似简单的一个过程却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角色转换成主动思考的角度了。这一转换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而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3.实训与生产衔接,务求实效学生学习数控技术的目的就是应用,那么如何提高解决数控加工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就成为实训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的要求不同于对产品的要求,学生在实训操作中所加工的工件不过是为了验证程序的正确性,零件的某一个部分、某个尺寸不合格的情况经常发生,而他的成绩可能不会因此受到太大的影响,但如果是生产的是某个产品,哪怕是一个尺寸不合格,那就是个废品。实训教学和生产脱节,学生就会认为零件的尺寸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所加工的工件没有价值。数控技术是一门机械加工技术,它存在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生产,现在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时就是完全按照生产产品的观念进行的,让学生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体会机械加工的严谨和一丝不苟,使学生通过和生产结合的实训教学得到真正的提高。这一方式的改变,不但在学生的思想意识里面转换了原有的错误观念,而且使学生的实习态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学生看到了自己加工的工件成为合格的产品能够出售,这就有了价值观念,他在对待数控技术的态度上也就发生了必然的变化。实践证明,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是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凸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办学理念,它不仅对数控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而且对整个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职业技术教育》2003/10,关于职教课程改革综合化的思考,汪小华[2]《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11,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单嵩麟[3]《职教论坛》2004/5下,数控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路,罗友兰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