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地理学科教学设计:《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七年级作者:邢雪单位:唐山七中课题《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降水的概念及其主要形式。2.能够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3.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分析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分析图的能力。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疑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阅读和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二)运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三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节,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测定、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并且“降水”这节课在本章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之前学习的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之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雨、雪、冰雹等这些自然现象颇为熟悉,并且他们对地理学习兴趣较浓,热情也高,思维活跃,对视频、图片等资料信息都非常感兴趣,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具有良好的协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再者,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基础上进行的。“降水”的教学与“气温”的教学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学生具备有将学习方法迁移的潜在基础。五设计理念在教学设计时,我完全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尽可能贴近学生,挖掘教材,又不增加难度。学习过程的设计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紧密联系生活,有效利用多媒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合作探究的作用,尽可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六教具准备1.降雨、降雪等景观图片。2.多媒体课件。3.有关降水的形成、地形雨等视频材料。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九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趣味猜谜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打个谜语你们猜好不好?多媒体展示: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学生猜出谜底:下雨教师:看来大家都很会猜谜语,我再打个你们猜:多媒体展示: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从天上来(打一自然现象)学生猜出谜底:雪花小结:对!像下雨、下雪这样一些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都称之为降水,今天我们探究的课题即为: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出示课题)通过有趣的猜谜活动,激发学生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二)降水的主要形式及其划分。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根据降雨量的多少,可以把降雨分成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降水的形成”,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冰雹三种降水的形式。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自主获得降水的概念。教师提问:生活中哪种降水的形式是最常见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结论:最常见的降水形式是:降雨。教师引导:如果明天有降雨,让你作为天气预报员的话,你会如何预报呢?学生演示小小预报员,教师出示降雨的天气符号: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降雨是有不同级别的。教师进一步提问:是根据什么把降雨分成了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呢?学生:降雨量的多少。教师过渡:降雨量是如何测量的呢,让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视频展示,让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更容易理解。小小预报员的活动,一则贴近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性,二则也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测量降水的仪器是雨量器(二)雨量器的基本结构(三)降水的测量降雨时,雨水通过漏斗流入储水瓶。测量降水量时,将储水瓶取出,把水倒入量杯内,从量杯上独处的刻度数就是降水量。降雪时,用盛雪口容纳降雪到室内,待雪融化后倒在量杯里读取数值。1.让学生结成小组,通过阅读P58的阅读材料“降水量的测量”。探讨降水量是如何测量的。探讨问题1:雨量器的构成是什么样的?探讨问题2: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什么?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降水量测定的图片。进行知识的总结。3.教师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唐山哪个季节降水多?哪个季节降水少?我们应该如何体现出降水的季节变化呢?引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阅读材料中较为详细的介绍了降水量的测量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图片例举,加深学生的感官认识。从身边的地理出发,让学生感受到降水的季节变化,更容易让学生接受。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1.多媒体课件演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教师边鼠标点击,边说明降水量柱状图的组成以及绘制的三个步骤:a.绘横坐标轴,把它均分成12段,逐月标上月份;b.绘纵坐标轴,按相等的降水量差标上降水量刻度;c.按各月的降水量数据标出相应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为学生后面学习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奠定重要的知识基础。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2.【动手实践】学生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完成课本P59活动1。教师选取画的比较好的进行展示,同时对学生画图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降水的变化(一)一个地区,一年内的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变化的。(二)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也是有差异的。1.课件展示图3.2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成P60活动2:分析该地降水在一年的季节变化情况。(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7、8、9月份(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1、2、3、11、12月份(3)该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约749毫米(4)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该地全年降水较多,且不均匀,夏秋降水较多,冬春降水较少。2.指导学生读图3.22,分析A、B两图降水量情况?教师指导学生应主要抓住两点,其一是全年各季节降水分配是否均匀;其二是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A地降水较均匀;B地降水季节差异较大: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在活动过程当中,教师要加强传授学生读图方法、读图技巧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将教学生知识,转化为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三)世界上不同地区的降水各有千秋,存在着不同的变化特点。3.课件展示世界上几个地方的全年各月降水量分布图,让学生描述以下各地的降水季节变化。以此巩固学生对于阅读降水量柱状图方法的掌握。[知识链接]一般情况下:月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的称为“多雨”,50-100毫米的称为“湿润”,50毫米以下的称为“少雨”。4.教师评价后承转:由幻灯片呈现的五个地区的降水量中可以看出:不同地方的降水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那么,世界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让学生在课件中展示的世界不同地区的降水的差异上,感受世界的奇妙。为下节课学习世界的气候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自然过渡,引出下面将要学习的基础知识。等降水量线1.课件展示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启发学生根据等温线的相关知识推断出等降水量线的相关知识。(1)等降水量线定义。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2)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新知识,实现了前后知识的关联,又为接下来阅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做了铺垫。同时学生的知迁移的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新加坡北京伦敦罗马开罗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降水的分布(一)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二)世界之最1.世界雨极:乞拉朋齐2.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1.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课本P61活动。学生发言,总结出活动题的答案。教师总结订正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2.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1)在图中找出世界上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2)阅读世界雨极的资料,你知道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吗?(3)阅读世界干极有关资料,了解其原因。3.活动互动:课件展示:如果你是杭州天堂伞的经销商,要到国外开辟新的市场,下列国家或地区中你会选择哪里作为你的目标,说说你的思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在探讨世界雨极和世界干极的形成原因的时候,学生会根据阅读材料中提到的进行比较肤浅的回答,在这里教师可以埋下伏笔,引出下面的知识点:影响降水的因素。从生活实际出发考虑地理问题。影响降水的因素(一)纬度位置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活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世界之大,自然景观千奇百态,各有千秋,你想探索其中的奥妙吗?互动一:1.课件展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的不同降水图片。展示不同的降水情景。生动有趣的三段情景问题,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既提高了知识的趣味性,又发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和小组合作的优势。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海陆位置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三)地形因素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互动二:小旅行:五月份,坐火车由北京出发,,到达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当地的自然景观有很大的差异,比比眼力,你能将下面的两幅图片与上述地区对号入座吗?互动三:探究:有一群登山运动员沿着甲坡登上山顶后,又沿乙坡下到海边,有件事让他们迷惑不解,在甲坡时天气非常晴朗,而到了乙坡云雾很大,而且遇到了一场大雨,你能帮他们解开这个谜吗?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2个小组探讨一个问题。各个小组各抒己见,合作探究上述情景中出现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影响降水的因素(一)纬度位置(二)海陆位置(三)地形因素小结:情景一:纬度位置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情景二:海陆位置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情景三:地形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关于地形是如何影响降水的,教师打开课件中《地形雨》的Flash动画,让学生更科学,更直观的感受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师提问:乞拉朋齐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学生综合回答。学生从情景问题中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出相关的重要地理知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配合多媒体的演示,加深感官认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十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本节知识要点的板书。边展示,边归纳知识要点。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十一板书设计十二教学反思本节课引入方面用猜谜语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降水的形成、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过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等,教学中抽象的概念感官化、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对家乡唐山地区的降水特点比较了解,有丰富的感受体验。因此本节课中的许多知识点,我都是从生活中入手引导的,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要求。教学内容中我又安排了生动有趣的三段情景探究,既提高了知识的趣味性,又挖掘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潜能,。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平时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观察得不够深入,也不够细致,因此在表达时缺乏整体性和逻辑性,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我们慢慢培养的。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