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习得理论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多学科交叉渗透语言习得理论•第一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刺激-反应论、内在论、认知论和语言功能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对比分析假说、中介语假说、内在大纲假说和习得顺序假说、输入假说、普遍语法假说、文化适应假说第一节语言学习与习得•一、学习与一般学习理论•1.什么是学习•2.学习理论的两大流派•(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认知学习理论第一节语言学习与习得•3.学习的分类、阶段和目标(〔美〕加涅)•(1)分类(由低级到高级)•属于行为主义的: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多种辨别学习→•属于认知学派的:概念学习→原理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第一节语言学习与习得•(2)阶段•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阶段第一节语言学习与习得•(3)目标•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第一节语言学习与习得•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的区分•1.学习与习得的定义•习得: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一种语言,典型的例子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一般是母语)第一节语言学习与习得•学习(狭义):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也是有意识地对语言规则的掌握,典型的例子是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第一节语言学习与习得•广义的学习狭义的学习(学得)习得第一节语言学习与习得•成人第二语言的获得,是从有意识的学习逐渐发展为对语言的自然习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语言水平的提高,成人第二语言学习中习得的成分越来越大,而学习的成分越来越小。•儿童与之相反,对第一语言的掌握都是从潜意识的习得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识学习的成分越来越大,到入学以后,就变为以有意识的学习为主。第一节语言学习与习得•因此,学习与习得这两种获得语言的途径,并非完全隔绝或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交叉、相辅相成。第一节语言学习与习得•2.习得和学习的不同之处•(1)本能-目的性明确•(2)环境不同•(3)语言的功能意义-语言形式•(4)方法不同•(5)时间和效果不同•总之,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第二节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一、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喃语阶段(半岁至一岁)→独词句阶段(一岁左右)→双词句阶段(一岁半左右)→电报句阶段(两岁至两岁半)→成人句阶段(两岁半到五岁)第二节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二、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1.刺激-反应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的,强调外部条件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模式养成习惯而学会。第二节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2.先天论•LAD: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特殊能力,表现为儿童头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第二节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LAD在12岁以前发挥作用。•包括:普遍语法(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和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第二节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3.认知论(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儿童头脑中没有神秘的语言习得机制,更不存在普遍语法,但人类有先天的认知机制和认知能力。儿童语言习得是建立在儿童认知能力发展基础上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语言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优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第二节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认知论与刺激-反应论针锋相对,强调语言是规则系统,语言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受规则支配的内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这是与先天论的共同之处;•但是,不同意过分强调语言学习能力的特殊性,不同意语言学习机制的说法。第二节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4.语言功能论•从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研究儿童语言的发展。•儿童习得语言是为了学会如何做事进行交际、掌握语言的语义体系和语用体系。第二节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总结,见教材p167第三节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一、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和假说•1.对比分析假说(属于行为主义理论)(拉多提出)•▲迁移:正迁移;负迁移(干扰)第三节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对比分析的定义•负迁移造成第二语言习得的困难和学生的错误。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言(母语)的干扰,需要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的难点和易产生的错误,以便在教学中采用强化手段突出这些难点和重点,克服母语的干扰并建立新的习惯。第三节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2.中介语假说(塞林克)(属于认知理论)•▲定义:p169•▲特点:5点,p169-170•▲中介语的产生原因;“僵化”(“化石化”)现象第三节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3.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4.输入假说•5.普遍语法假说•6.文化适应假说第三节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二、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比较•1.相同点4点•2.不同点5点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一、对比分析假说•定义: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历史:把对比分析运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中来,始于四五十年代的美国。•提出者:(美)拉多。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的理论,即第二语言学习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形成语言习惯的结果。这一理论成为听说法、视听法等重要的第二语言教学法,特别是句型替换操练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对比分析的主要目的:••预测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难度等级模式——对比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普拉克特(C.Practor)提出•共分六级(1)零级:指两种语言中相同的成分,在学习中产生正迁移,而不会发生困难。(2)一级:在第一语言中分开的两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合成一项。学习者可以忽略在第一语言中两个项目的区别而逐渐习惯合并后的项目。(3)二级:第一语言中有而目的语中没有的语言项目,学生必须避免使用。(4)三级:第一语言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虽有相应的项目,但在项目的形式、分布和使用方面又有着差异,学习者必须把它作为目的语的新项目重新习得。(5)四级:目的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其第一语言中没有相应的项目,学习者在习得这些全新的项目时会产生阻碍性干扰。•(6)五级:与前边的一级困难正好相反,第一语言中的一个语言项目到了目的语中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需要学生克服第一语言所形成的习惯,逐项加以区别,才能在目的语中正确使用。对比分析的意义•盛行于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对语言学和语言教育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应用于语言教学,通过目的语与学习者第一语言的对比,从两种语言的差异中发现了第一语言给第二语言教学带来的干扰,从而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发现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便于更有效地制订大纲、设计课程、编选教材和改进课堂教学与测试。对比分析的局限性•第一,对比分析的主要观点是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不同之处则产生负迁移;两种语言的差异越大,干扰越大,学习的困难也就越大。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两种语言差别大,虽然掌握起来要慢一些,但干扰反而小,掌握的准确度要大。对比分析的局限性第二,对比分析只研究第一语言(母语)对目的语学习的迁移作用,而第二语言学习者所遇到的困难和所犯的错误并不只是来自第一语言的干扰。事实上,学习者困难和错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对比分析的局限性•第三,对比分析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只对语言的表层结构进行对比,而且主要集中于语音、词汇、语法几个方面,没有语义、语用、话语、文化等方面的比较,因此这种对比也是不全面的。对比分析的局限性•第四,对比分析最大的问题在于把学习者看做是机械刺激的对象,不重视对学习者的研究,干脆抛开学习者,只是进行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甚至根本没有涉及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表现,也未涉及到学习者的特点。二、中介语假说与偏误分析•1.中介语假说•提出者: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L.Selinker)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定义: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中介语的特点•(1)中介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学习者创造的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2)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3)塞林克把中介语的产生原因归纳为语言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五个方面。中介语的特点•(4)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不是直线式地向目的语靠拢,而是曲折地发展。已经纠正了的错误还有可能有规律地重现。•(5)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语言中的某一部分可能会停滞不前,产生“僵化”或“化石化”现象,特别表现在语音方面。中介语理论的意义•启发人们从因重视母语的干扰而只集中于目的语和母语的对比,转向直接研究学习者本身的语言体系,重视对学习者所产生的语言运用的错误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从而发现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这就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由对比分析发展到偏误分析(70年代在西方是其鼎盛时期)。2.偏误分析•(1)偏误和偏误分析•科德(S.P.Corder)(英)把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为失误和偏误两种。•失误: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如本想说“甲”,但临时因紧张或是疏忽说成了“乙”。•偏误: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偏误分析的定义•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2)偏误的来源•1)母语负迁移•所造成的偏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占优势•2)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了偏误,也称为过度概括或过度泛化。在中、高级阶段占优势•3)文化因素负迁移•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造成偏误的学习策略主要有迁移、过度泛化和简化。简化:学习者故意减少他们认为的目的语的冗余部分,或者将带状语、定语成分的复杂句子,分成几个简单的句子。•造成偏误的交际策略:回避和语言转换。•5)学习环境的影响(3)对待偏误的态度•1)对偏误的本质要有全面的认识。•2)利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教师预先了解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偏误及偏误的来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从一开始就提供正确的示范,让学习者正确地模仿、记忆和运用并帮助学习者克服偏误。•3)纠正学习者的偏误,既不能采取不分青红皂白有错必纠的机械态度,也不宜采取能不纠就不纠的过分宽容态度。而是首先要对偏误的性质进行分析:是整体性偏误还是局部性偏误,是理解的偏误还是表达的偏误,是口语中的偏误还是书面语的偏误,以区分轻重缓急。•采取不同的纠正方式最好的办法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并改正偏误。(4)偏误分析的意义•1)是对比分析的继承和发展。2)改变了人们对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本质的认识。3)对习得过程和习得规律的研究丰富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促进了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具体研究成果对整个教学活动包括总体设计、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和测试提供了积极的反馈和依据,有利于教学实践的改进与提高。(5)偏误分析的局限性•1)正确与偏误的区分标准很难确定。•2)从目前对各种偏误的研究情况来看,还很不平衡。•3)对偏误来源的分析并未深入下去,陷于公式化,硬套上述五个来源。见p194-199•4)最大弱点在于只研究中介语的偏误部分,而且是横切面式的静态分析,并未研究中介语的正确部分。结果造成只了解学习者未掌握的部分,而不了解已掌握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