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挡墙施工质量控制一、混凝土重力式挡墙施工技术要求1、所用的水泥、砂子必须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2、挡土墙的位置、标高、形式尺寸和纵坡等依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放样,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开工。3、保证模板表面光滑、平整,整体牢固、接缝紧密、板体顺直。错台控制在5mm范围内。4、砼的振捣要均匀,注意漏振及离析现象。待砼强度达到2.5MPa,方可拆模。5、砼实体表面应保证光滑、平整、施工缝整齐美观、无蜂窝、麻面、裂纹等现象。6、在浇注过程中,注意反滤层及泄水管的设置。沉降缝须竖直,同时不能有搭接或错台。7、墙体的沉降缝、伸缩缝、防水层、泄水孔,应符合图纸规定或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设置。8、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各分项工程的做法特点及要求挡土墙地基开挖及处理:中风化或强风化地基,开挖过程会出现局部风化而造成基础不平整,采用等同挡墙混凝土标号找平至设计标高;若开挖后挡墙基础为红黏土基底承载力不足,超深超宽开挖基础,采用碎石换填并设置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确保基础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模板工程:由于挡墙断面形状规则,合模数采用钢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提高作业效率及成品质量。混凝土工程:挡土墙要求为C20素混凝土,要求设置泄水孔,孔眼尺寸为100㎜,孔眼间距2-3米交错布置,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最下一排泄水孔的出水口应高出地面300㎜;留设伸缩缝及沉降缝,每15米一道,缝宽20~30㎜。二、混凝土重力式挡墙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测量放线,定出桩位中心线及开挖边界线。2、清除挡墙用地范围内的树桩、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排除地表水。3、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基槽开挖,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分段分层开挖,挡土墙基础开挖时,中风化稳定岩层开挖临时开挖坡率1:0.3,强风化岩层及土层临时放坡坡率按1:1.0考虑,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施工时需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开挖边坡安全,每段10或15米。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10cm时,重新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开挖正确不偏位的情况下改用人工进行基底清理,确保基底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挡墙基底严格按照设计做成台阶式,同一台阶上挡土墙基底纵坡i不宜大于5%。当大于5%时,应在纵向将基础做成台阶式。基础开挖完成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挡土墙以稳定的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强风化或中等分化岩层做持力层,墙趾埋置深度不小于0.5m且嵌岩深度不小于0.5m。每隔10m~15m设置一道宽20mm的沉降缝,且于地质变化处或挡土墙高度变化处应增设沉降缝。沉降缝采用沥青麻丝填塞,填塞深度不小于200mm。挡墙襟边宽度应不小于2.0m。4、模板安装4.1模板采用定型钢模,禁止使用变形、破损的模板。4.2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4.3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负荷。4.4模板的接缝不得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不应有积水。4.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膜剂,但不得影响模板结构性能。模板使用后应按规定修整保存。4.6模板之间粘贴双面不干胶带,以减小模板缝防止漏浆,以保证混凝土面的观感质量。4.7模板采用M14×500螺栓与预埋钢筋拉结,并配以大号蝶形卡紧固,对拉螺杆按1000×500的间距布置,设置时将泄水孔位置与螺杆紧贴布置。5、混凝土浇筑5.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5.1.1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5.1.2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防温防裂措施。5.1.3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模版、预埋件的紧固程度。5.2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5.2.1混凝土采用沿槽浇筑,浇筑过程中,选用C30商品混凝土,严格控制配合比。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若分几次浇筑,施工缝处插入片石,以连接两次浇筑的混凝土。5.2.2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5.2.3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5.2.4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减少泌水。5.2.5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5.2.6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5.3混凝土振捣5.3.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采用插入式50型振动棒进行振捣,混凝土振捣密实,振捣过程中快插慢抽。无漏振,无蜂窝麻面等。5.3.2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5.3.3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未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2)当振捣完毕需要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动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3)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4)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5)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5.3.4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渡操作影响表面层混凝土的质量。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保证。6、混凝土养护6.1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洒水养护,并保持暴露面持续湿润,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6.2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通过喷淋洒水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6.3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6.4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6.5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做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7、混凝土拆模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7.1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季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失,方可拆除。7.2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上一条的规定外,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7.3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调运模板。7.4拆除临时埋设与混凝土中他预埋部件时,不得损伤混凝土。7.5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7.6拆除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8、混凝土缺陷处理8.1混凝土拆模后,如表面由粗糙、不平整、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却棱角等缺陷或不良外观时,应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不得自行处理。8.2当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后,修补或填充的混凝土应与本体混凝土表面紧密结合,在填充、养护、和干燥后,所有填充物应坚固、物收缩缝或产生膨形区,表面平整且与相邻表面平齐,达到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应等级及标准的要求。修补后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不低于本体混凝土。9、墙背回填及泄水孔,沉降缝设置9.1重力式挡墙由于高度较大,偏心距较大,若待全部浇筑完成后回填台背存在很多困难,如填筑质量不易保证和墙身及地基容易损坏等问题。当墙身浇筑到3~4层,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时可进行基础及台背的回填工作,以确保挡墙的稳定和施工安全。9.2填料优先选用砂性土,若砂性土填料缺乏可采用粘性土,但应掺入碎石、粗砂等,且满足墙背填料计算内摩擦角不小于30°。9.3墙背回填需待砂浆强度达75%以上方可进行,墙背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应逐层填筑、逐层夯实。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冲击影响,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先挖台阶,台阶宽度约1米,然后再回填。9.4墙身于地面以上部分,间距2-3m交错设置φ110mmPVC排水管,自地面线以上20CM开始埋设排水管。严格控制泄水孔位置,保证其位置准确,横平竖直。泄水孔长出墙背10CM,端头用土工布包裹最底排泄水孔下部现浇30CM厚C20小石子混凝土封水。同时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泄水孔5%的流水坡度,并保证泄水孔向外排水顺畅。9.5挡墙沿墙身方向结合墙高每隔15m设一道沉降缝(伸缩缝与沉降缝同位置),缝宽2-3cm,缝中以沥青麻絮填塞,填塞深度20cm。10、成品保护措施根据工程特点,制定专门的成品保护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施工中完善标识工作,对于易受污染、破坏的成品、半成品标识进行标识;安排专人负责成品保护措施的落实工作。同时加强成品保护教育工作,使全体施工人员树立起成品保护意识,制定成品保护奖罚规定,不定期召开成品保护专题会议,定期进行成品保护检查,每周不少于一次。主要分项工程成品保护方案三、质量保证措施1、模板安装要控制边线偏位,模板边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再支模;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2、在封模前,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砼残浆,然后刷脱模剂。3、为防止出现漏浆现象,模板的拼缝应结合紧密,拼缝处可用腻子或海绵条进行封堵。4、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麻面、水波纹等缺陷,混凝土的浇筑应严格按技术交底中的顺序进行,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300mm,振捣密实,不漏振、不过振。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保证墙体的整体质量。6、混凝土烂根主要是由于墙模板下部漏浆造成。可采用细石找平墙脚模板处间序号主要分项工程成品保护方案概述1模板工程支撑体系按方案等要求搭设,做到横平竖直支撑牢固。未经同意,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拆卸。已完工的模板,不得随便撞击。模板拆除有序进行,两人或多人上下传递并码放整齐,严禁乱扔。2混凝土工程浇筑后的混凝土定时覆盖浇水养护。混凝土结构强度较低时,禁止上人、堆放材料、机具,防止影响混凝土结构外观。混凝土结构拆模,应根据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和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防止受荷过早。对于完成的混凝土工程,现场及时进行标识,强度较低时禁止上人,对其易受碰撞的部位采取专门措施,防止后续施工对结构产生破坏。隙,解决柱脚烂根问题。混凝土下料高度大于2米时采用长泵管进行墙体混凝土下料或采用串筒下料。7、混凝土浇灌前必须做好停水、停电的应急措施,尽量避免由施工原因造成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施工缝,当不可避免施工缝时,按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当施工缝处于水平状时,浇筑上层混凝土前应首先浇筑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以提高接缝处混凝土的密实性。8、加强砼养护,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