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一)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及主要思维方法•1、整体观念•(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a.人体结构的整体性b.人体物质的整体性•c.人体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d.人体功能的整体性•(一)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及主要思维方法•2)人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a.人与自然的统一性b.人与社会的统一性•2、辨证论治•(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一)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及主要思维方法•(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二)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是古代哲学思想的积淀,用传统而古朴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哲理和辩证法思想。•(一)阴阳学说•1、概念: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既代表相对立的两个事物,又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不局限某一特定事物。•2、阴阳的属性。最初划分阴阳的准则是向日和背日。•一般说来:•凡活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亢进的、功能的--------属阳。•静止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衰减的、物质的--------属阴。(二)阴阳五行学说•3、阴阳的基本内容。•包括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互相转化。•4、在医学中的应用。•①说明人体组织结构。•上部,体表,背部,六腑,气——阳•下部,体内,腹部,五脏,血——阴(二)阴阳五行学说•②说明生理功能•阴阳的平衡协调,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具体表现在物质与功能的消长平衡。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表现。生理活动消耗了物质与能量,又有助于物质的摄入和能量贮存。这种阴阳彼此不断的消长过程维持着动态平衡。•③说明病理变化•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去动态平衡产生偏盛偏衰的结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二)阴阳五行学说•④治疗上的应用•1)损有余,补不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阳胜则热——清热,阴胜则寒——祛寒•阴虚则热——滋阴,阳虚则寒——温阳•2)归纳药性•四气:温热——阳,寒凉——阴•五味:辛甘——阳,酸苦咸——阴•特性:升浮——阳,沉降——阴•(二)五行学说•五行是指自然界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它用“比类取象”的方法,将自然的事物作广泛的联系,根据其不同性质、作用、形态,分别归属五行之中。借以说明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病理以及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二)阴阳五行学说•1、五行的属性归类•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正确运用五行学说的“比类取象”,可以帮助临床诊断、解释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指导治疗,制订具体的治疗法则。2、五行的相生相克①相生: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关系。木→火→土→金→水→木②相克: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关系。木→土→水→火→金→木(二)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通上下的通路。•共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这是主要部分,另外还有十二经别,十五别络,浮络,孙络,这是次要部分。•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除此以外还有经外奇穴,阿是穴。这些穴位不在经穴之列。经络学说•十二正经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上肢•手三阳经从手走头,(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足三阳经从头走足,(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下肢•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三)藏象•脏腑学说大致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病理;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及与脏腑组织的关系,着重讨论五脏六腑。•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脏与腑构成表里关系,脏行气于腑,腑输精于脏,脏属阴,腑属阳。(三)藏象•(一)心与小肠•心的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与小肠相表里。•1、主血脉: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2、主神志:神志指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即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三)藏象•3、开窍于舌:舌的色泽变化可以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心的病变也可从舌上反映出来,“舌为心之苗”。•4、其华在面:心的功能及气血变化可以从面部色泽有所反映。•小肠的功能是泌别清浊,主化物。就是对胃下传的饮食物消化吸收,分成清和浊两部分。(三)藏象•(一)肝与胆•肝的功能: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1、主疏泄:包括调畅气机,调节情志,促进消化,调理冲任等。•2、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以及防止出血的功能。根据人体不同生理状态改变血流量。(三)藏象•3、主筋,其华在爪:全身筋膜和爪甲,有赖肝血滋养,才能强健有力,运动自如、坚韧。“爪为筋之余”。•4、开窍于目。肝的病变易从目上反映出来;目能视物有赖肝气疏泄和肝血濡养。•胆的功能:①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为中精之腑”。•②主决断。指控制自己意识和动作,判断准确。(三)藏象•脾与胃•脾的功能: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1、主运化:脾具有将饮食水谷化为精微并转输至全身以营养脏腑组织的功能。•2、主统血:脾能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3、主肌肉四肢:肌肉四肢依靠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肌肉发达,四肢轻灵。•4、开窍于口:脾主运化功能正常,口味香甜,食欲好。“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5、其华在唇: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口唇的色泽变化可以反映全身气血的盈亏。(三)藏象•胃的功能•1、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接受饮食水谷,并进行消化后,下传小肠,故胃称为“水谷之海”。脾胃对饮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称为“胃气”。“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2、主降。胃气主降,保证饮食水谷不断下传和消化吸收。降指的是降浊。•脾胃对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很重要,故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降浊,脾升清,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三)藏象•肺与大肠•肺在脏腑位置最高,称“华盖”。与大气相通,易受邪,毫毛必咳,又称“娇脏”。•肺的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相表里。•1、主气,司呼吸:肺主管人体呼吸运动,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三)藏象•2、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吸入自界清气,通过肺的呼吸运动,将体内浊气排出体外,并肃清呼吸道异物。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疏通调节作用。•3、外合皮毛:皮毛依赖肺宣发的卫气和津液温养和润泽,才能发挥抵御外邪的功能。•4、开窍于鼻:鼻的嗅觉与喉部的发音,有赖肺气的作用才能正常。•大肠的功能:主传化糟粕。(三)藏象•肾与膀胱•肾的生理功能:藏精,主生殖与生长发育;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与膀胱相表里。•1.藏精,主生殖与生长发育: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始生,先成精”。人的生、长、壮、老,已与肾精密切相关,齿、发、骨是观察肾精盛衰的标志。(三)藏象•2.主水:指主持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将浊中之清复归心肺,浊中之浊下流膀胱,排出体外。•3.主纳气:指肾能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而调节呼吸,保持呼吸均匀和有一定深度。肾气亏虚则呼多吸少。•4.主骨、生髓:肾精资生骨髓,并养骨,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齿为骨之余”。牙齿好坏、坚损反映肾精盈亏。(三)藏象•5.其华在发:肾藏精,精化血,血养发。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反映肾精的虚实。“发为血之余”。•6、开窍于耳:耳的听觉功能,依赖肾中精气充养才正常。•膀胱的功能:贮藏和排泄尿液。•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业医不知脏腑,其病莫辩,用药无方”。人体是有机整体,五脏六腑互相依赖而发挥正常的生理活动。“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四)病因病机•1.了解病因的概念及范畴;•2.掌握六淫、疫疠、七情的概念及致病特点;•3.理解痰饮、瘀血的概念及证候特点;•4.了解饮食、劳逸、外伤、医源因素的含义、形成及致病特点;(四)病因病机从整体观念来看,人与自然,人体的组织、器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保持着平衡与协调•任何打破这种平衡与协调导致疾病的因素,称之为病因•中医学的病因学说•在《金匮要略》有“千般灾难、不越三条”•在《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更为明晰,它将病因概括为:外因:六淫内因:七情不内外因:饮食、劳倦、金刃所伤(四)病因病机•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共同特点:•①外感性•②季节性•③地域性•④相兼性•⑤转化性(四)病因病机六气的概念: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六淫的概念: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六气转化六淫的条件1、气候的异常转化:1)太过、不及、2)非其时而有其气3)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暴冷、暴热)2、机体适应能力的下降(四)病因病机六淫致病特点:1、外感性:邪气来源于外界1)途径:邪从肌表、口鼻而入2)症状特点——浅在、肌表症状:恶寒发热,鼻塞,咽痛2、季节性:邪气与季节有关:春天——风邪;冬天——寒邪;夏天——暑邪;长夏——湿邪;秋天——燥邪3、地域性:与居住地区和环境有关西北高原——寒邪致病东南沿海——湿热邪气致病久居潮湿——湿邪致病4、相兼性:常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犯人体。5、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发生转化。(四)病因病机•内生五邪:是六淫中除暑邪以外五种病邪,均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四)病因病机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②风邪善行数变•③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④风性主动(四)病因病机(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A.开泄——使腠理开泄——多汗、恶风B.阳位——易侵犯头部——头痛易犯肺——鼻塞、咽痒、咳嗽(2)善行而数变A.善行—行无定处—病位游走不定如:风痹B.数变——发病急、变化快破伤风——发病急;皮疹——此起彼伏(变化快);(四)病因病机(3)风性主动动——动摇不定——摇动的症状如:破伤风——抽搐(4)风为百病之长许多外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四)病因病机3、风邪致病后常见的临床表现与病证类型(1)临床表现——恶风、汗出、游走性关节疼痛、皮肤瘙痒、风疹块此起彼伏,四肢抽搐,面肌痉挛、麻木或口角歪斜、头痛。(2)常见的临床证型——外风证,荨麻疹(瘾疹),风痹,伤风感冒外寒分为内寒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寒性清澈(四)病因病机2、寒邪(四)病因病机(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A.寒邪袭表,卫阳被遏——恶寒B.寒邪损伤人体阳气——伤脾阳(脘腹冷痛、吐泻);伤肾阳(手足厥冷、下利清谷、腰膝冷痛)(2)寒性凝滞人体经脉气血凝滞——疼痛,得热痛减。如痹——关节冷痛(3)寒性收引A.腠理收缩闭塞——无汗B.经脉收缩,气血不畅——疼痛C.筋脉收缩挛急——筋脉关节屈伸不利,拘挛作痛(四)病因病机(4)寒性清澈分泌物与排泄物出现清稀状;如鼻流清涕,咯痰清稀3.寒邪致病后常见的临床表现与病证类型(1)临床表现——恶寒、无汗、手足厥冷、肢体疼痛、脘腹冷痛得温痛减、吐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