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辩证唯物论(一、二课)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物质具有阻碍作用。方法论:①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握变化发展的实际,使主观符合客观。②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2、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它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方法论: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②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二、唯物辩证法(二、三、四课)(一)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看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方法论: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反对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要求我们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联系的类型多种多样,可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整体联系和部分联系。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1)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2)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3)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①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②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方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5、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原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必须做到,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整体性原则);②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的有序性(有序性原则);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优化原则);④用综合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二)发展的观点6、发展的普遍性原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地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7、发展的实质原理:发展的实质是事情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积极扶持新事物的成长,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8、发展的趋势原理: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①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②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9、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都是在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中不断发展的。方法论:①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三)矛盾的观点10、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11、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①学会正确认识事物,掌握认识秩序②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13、主次矛盾关系原理: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而次要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14、主次方面关系原理: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而次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15、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原理: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原理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五、八课)16、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方法论: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②树立正确的认识,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17、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原理: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方法论:反对思想僵化、认识固定化的观点,反对一切停止、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18、认识的根本任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9、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具体性、条件性原理:①对同一确定对象,不同的人一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20、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好发展真理。四、人生观、价值观(六、七、八课)2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22、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导向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3、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原理: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③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方法论:①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②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③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2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25、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推动作用;反之,起阻碍或破坏作用。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又制约着个人的活动。26、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①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②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③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方法论: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中,不断实现和提高人生价值。27、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促进作用原理:①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②崇高的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③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方法论:要求我们把个人志向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统一起来,将自己的一切同祖国、同人民、同人类的命运结合在一起。28、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原理: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应做到①相信群众②依靠群众③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29、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辨证关系原理: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①改造自己的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③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