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军事理论总成绩=出勤*20%+作业*30%+期末*50%1.出勤:6个课时2.作业:PPT要求:每班2-3组,每组10个人左右,内容不同PPT要写明每个成员的分工汇报不超过5分钟3.期末考试:小论文要求:手写,1000字左右,内容与军事理论课相关一个观点发表自己的想法,内容真实无抄袭第一讲、国防概述一、国防的含义和类型㈠国防的含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中的国防定义是:“为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的武装侵略和颠覆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国防法》第二条规定: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㈡国防的基本类型国防从性质上分为两种:侵略性质的进攻型和自卫性质的防守型。国防按不同的概念和标准,当今世界的国防归纳起来有四种类型:1、扩张型2、防御(自卫)型3、联盟型联盟型国防从性质上分为扩张型和自卫型两种。从联盟国之间的关系来看可分为一元体和多元体两种。4、中立型二、国防的主要内容㈠保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主权始终是国防的第一内容。㈡保卫领土完整㈢保卫和追求国家利益国防虽具有不同的特征,但却有着共同的实在——都是以捍卫和扩大国家利益为核心来组织的。㈣维护国家的安全三、现代国防的一般特点现代国防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它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实践活动。㈠整体性㈡全民性保卫、建设国防是全民的义务和责任。㈢持久性㈣综合性国防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1、国防与政治的关系国防对政治是从属关系。政治是目的,国防是手段。政治统帅,指导和影响国防,国防为政治服务,两者关系可用“三个决定”来概括:⑴国家的政治总目标决定着国防目标⑵国家的政治稳定,决定着国防的巩固和稳定⑶国家政治制度决定国防体制的有效性2、国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国防不单纯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而是既消耗又“增值”。3、国防与军事的关系军事是国防诸要素中最直接的因素,军事力量是国防力量的中坚,但不是国防力量的全部。4、国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国防大计应是教育第一,要加强国防,首先要加强国民文化教育。四、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现代国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㈠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㈡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㈢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国防目标按范围分为三种:1、自卫目标——国家的安宁2、区域目标——地区稳定3、全球目标——世界和平国防目标从内涵上分为四个层次:1、国家的存亡——国防的首要目标2、国家的安危——国防的次要目标3、国家的荣辱4、国家的兴衰五、现代国防的基本思想㈠国防的职能不仅是打仗,而且是要保证国家的生存和发展㈡国防力量不单纯是军事力量,而是综合国力的体现㈢国防不只是军队和有关部门的事,而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大事六、现代国防的主要观点㈠全民的㈡全方位的㈢开放的㈣现代化的第二讲我国当代国防一、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回顾(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0-----1953年底)国家处在外御帝国主义侵略,内治战争创伤的经济恢复时期。此时的国防建设主要有六项大的功绩与活动。(一)解放西藏,完成了祖国大陆的统一伟业。(二)剿灭土匪,平息匪患。时期方向作战次数歼敌人数缴获枪炮49--52西南13.5万人20余万支(门)51—52中南1608357.4万人45万多支(门)50—63川、云、贵、青海9.1万人2.1万多支(门)合计80余万人67.1万多支(门)(三)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四)国家成立统一的军事领导机构。(五)着手组建新的军种兵种(六)先后建立了一批军事院校,培养了大批现代军事人才第二阶段(1953-1965年)国防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重大时期㈠1953.12召开的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是军事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一个里程碑。㈡为加速军队现代化的步伐,中共中央和军委指定了减少军队数量,提高军队质量,精兵、合成的战略政策。㈢1955.11.14,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决定着手发展我国的原子能事业,研制核武器,从而揭开了我国尖端武器的发展序幕。㈣1964.10.16,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政府随即发表了声明:中国发展核武器,并不是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是为了防御,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是为了防止核战争,消灭核武器。第三阶段(1965.5-1976.10)“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尽管林彪、“四人邦”的干扰破坏,毛泽东、周恩来等主要领导人仍然警觉地注意我国的安全。毛泽东针对林彪“四人邦”破坏军队的阴谋严肃指出“还我长城”!保持了军队的稳定,顶住了霸权主义的压力。同时对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始终没有放松,因而保证了我国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66、10、16,成功发射中程地地导弹1967、6、17,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4、24,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第四阶段(1978.12至今)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时期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不断缓和特别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观点,从而确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1985、5、23,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其基本精神是:国防建设和军队工作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正常建设的轨道上来。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国防建设;从单方面强调军队建设转变到全面增强综合国力上来;从主要准备对付全面战争转变到重点打赢现代条件下局部战争上来。根据这一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㈠军队精减100万;㈡军队编制体制改革;㈢走“军民兼容”的国防发展道路;㈣不断完善和加强战争动员体制和后备力量建设;㈤更加重视军事理论和国防科技研究等。二、我国的国防战略国防战略是对国防建设和运用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防目标的总体构想。它取决于国家战略和国家政策,是由国家的政治目标和整个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我国国防战略主要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彭德怀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所作的《关于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问题》的报告中,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1977年叶剑英代表中央军委所作《抓纲治军,准备打仗》的报告中,又提出“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军委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针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指出:“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好多事情都不好办”,并强调“我们未来的反侵略战争,究竟采取什么方针?我赞成就是‘积极防御’四个字”。三、新时期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㈠军队建设有突破性进展⒈军队体制向精兵、合成、高效迈进。⒉军事训练逐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多样化。⒊武器装备日益改善。⒋军队干部队伍趋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㈡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成就斐然第三讲、国防力量一、概念国防力量包括武装力量和非武装力量两个方面。我国的武装力量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等。二、国防力量的非武装力量方面也是举足轻重的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间政治、军事为主的角逐已经向经济,技术的竞争转移。主要以军事实力的竞争开始让位于国家总体实力的竞争。争夺新技术,争夺未来总体战略的主动权,开始成为国际间争夺的核心。(一)国防力量的特点:1、国防力量的综合性2、国防力量的突发显示性3、国防力量的瞬时性⑴、交战国一方无条件投降⑵、交战国一方的国土全部或大部被敌方占领⑶、交战国一方在交战期内发生动乱话军事政变(二)国防力量与相关力量的关系1、国防力量与综合国力的关系2、国防力量与社会物质,精神的关系(包含国土、科技、爱国意识等)3、国防力量与军事力量的关系三、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队和预备役军队(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四讲、高技术及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一、高技术战争相关概念㈠高技术概念⒈什么是高技术高技术就是建立在综合研究基础之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前沿尖端地位的,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具有推动和先导作用的新技术群。就其特点来分析,高技术一般是指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高、职工的知识水平高、产品的附加值高、工业增长率高、知识密度高的技术。⒉高技术兴起的社会、科技背景⑴三次技术革命导致了高技术的出现经历三次技术革命之后,科学的发展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其标志是:系统论、信息论、材料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正是这场科学革命导致了新技术革命的发生。⑵现代科技的负面效应使高技术有了用武之地⒊高技术发展的特征⑴知识和技术的密度高⑵新技术、新产业以群体的形式出现⑶信息技术起主导作用(微电子、计算所、光纤通信、激光器等)⑷发展的速度快㈡军事高技术概念⒈军事高技术就是高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运用,是诸多高技术中为了满足国防现代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那部分新技术群。自从有了战争、军事,新技术只要战争、军事可用的,一般都最先运用于战争与军事,这是科学技术与兵器发展几千年形成的一条规律。军事高技术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对高技术战争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军事高技术主要有: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与软件工程技术、指挥通信与情报系统(亦称C3I技术)电子对抗技术、隐形技术、定向技术等。⒉高技术武器装备,是以军事高技术为基础研制或改造的现代武器装备,包括运用高技术研制的新武器装备和运用高技术改造的现有武器装备。㈢高技术战争概念⒈什么是高技术战争。高技术战争,一般是指在核威慑条件下,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及其相应的作战理论、作战方式所进行的战争。⒉高技术战争的基本条件:⑴一般是在核武器、化学武器威慑的条件下,也就是说战争双方控制不慎,就有可能发展核战争或使用化学武器的战争。至少有使用核、化武器的恐吓。⑵一般是指战争以高技术物资设备作为支撑,敌对双方都使用了大量的高技术兵器。⑶一般是运用了与高技术武器装备相适应的作战理论和方式方法,使作战样式与传统的作战样式有着根本性区别。第五课、当前世界军事形式及对策一、恐怖主义袭击对国际安全构成严重挑战(一)恐怖分子袭击美国本土(二)美英对阿富汉发动大规模反恐怖战争(三)新的一系列恐怖袭击二、热点地区的和平进程在曲折中发展(一)巴以冲突反复升温,和平进展严重倒退(二)巴尔干地区危机四伏,冲突不断(三)朝鲜半岛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南北会谈受到阻碍(四)印巴冲突时断时续,首脑会谈无果而终三、大国关系重新定位,军事战略重新调整(一)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大国关系重新定位(二)美国出台新的防务战略,实行战略重点东移(三)俄罗斯继续奉行灵活务实的,东西平衡的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四)欧盟继续战略调整,重建大国关系(五)日本进一步推行外向型军事战略(六)印度继续推行争霸南亚,面向东方的战略四、各国不断加大军费投入,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五、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面临新的转折回顾当前的世界军事形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形势总体上依然趋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干涉主义、恐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已成为国际局势动荡不宁的重要原因。展望21世纪初,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世界各种力量不断分化组合,交流与合作、斗争与竞争交织在一起,将是21世纪之初国际安全环境和军事形势的基本形态;称霸与反霸、多极与单极、歇制与反歇制、干涉与反干涉、分裂与反分裂、恐怖与反恐怖的斗争,将成为今后一个埋藏国际军事斗争的基本特征;世界要和平、国家求发展、社会要进步,仍然是当今朝代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二、我国的安全形势(一)身处大国战略角逐的漩涡(二)海洋方面的防卫压力增大(三)周边地区不安因素增多⒈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少民族和宗教还有跨境联系。⒉我国陆地边界由于历史的原因,迄今为止仍有部分地段尚未划定。⒊我国东部诸海,除渤海为我国内海以外,黄海、东海和南海都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