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埃里希·弗罗姆是著名的德国(后来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亦被认为是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弗罗姆(1900-1980)《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整体感知•第一部分(1~3段):论述人从婴儿到童年时期感受到体验母爱的能力的发展。•第二部分(4~7段):阐述父爱的性质,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第三部分(8~10段):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他成为自己的父母。1、母爱的性质是怎样的?优点与缺点各是什么?2、父爱的性质是怎样的?优点与缺点各是什么?3、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有什么特征?说明了什么?自主研习1、母爱的性质是什么?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母爱是无条件的。积极面:它是无条件的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消极面: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1、母爱的优点与缺点各是什么?2、父爱的性质是什么?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积极面: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消极面: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2、父爱的优点与缺点各是什么?3、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对爱情感变化有什么特征?年龄段特征刚出生阶段(婴儿期)8岁以下(幼儿期)8—10岁(童年期)少年时期(成长期)成熟时期(成熟期)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无爱的意识,不具备感受爱的能力有被爱的意识,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爱别人,创造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规律:问题探究明确:弗罗姆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不错,相对于其他几种性质的爱而言,它是最少明确意识到爱的动机和目的的一种形式。母爱很少有需要报偿的明显动机。但是,弗罗姆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即母亲之所以爱孩子,是因为孩子给她以慰藉和希望,这种慰藉和希望在很多场合是潜意识的,或是下意识的。母亲并不一定明确意识到这一条件性,但是没有明确意识到并不等于客观上不存在。无论多么伟大的母亲,都会因孩子的离去而感到空虚,也都会有“望子成龙”的思想意识。这种空虚正是由于她期待孩子的慰藉造成的,这种“望子成龙”的意识正是母亲寄希望于孩子的反映。1.作者在本文中说,母爱是无条件的。真的如此吗?2.文章中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两种原则区别在哪里?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比被爱更重要。”后一种爱是成熟的爱,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前一种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因为受到了别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2.文章中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两种原则区别在哪里?“被人爱”是原因,“爱人”是结果。因为被人爱,所以我爱人。以自我为中心,强调先获得爱,并为获得爱而使自己看起来弱小、孤独无援,处于被动地位。先获得再付出,是幼稚孩童式的爱的方式。“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爱人”是原因,“被人爱”是结果。因为我爱人所以我被人爱。这种爱是通过努力去赢得爱、创造爱,变得有力量而成熟,处于主动地位。先付出再获得,是对爱成熟的理解。“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3、你怎样理解“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因为这样的生命个体既秉承了父爱与母爱的优点,又在综合的过程中懂得这两种情感各自发挥作用的领域。4、在母亲的影响下,孩子逐渐学会爱。孩子学会爱的表现有哪些?请根据文意分条概括。(1)爱父母,“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或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2)爱别人,“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受到爱唤起的爱的力量。”爱的升华——珍惜情感,感恩爱的内涵——爱他人,爱自己爱的途径——努力和奋斗合作探究通过本课两种爱的对比,弗罗姆为我们指出了成熟的爱的标准,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该如何去实践这两种爱,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孩子从对以母亲为中心的依附转到对以父亲为中心的依附,最终与他们分离,在自己心中拥有父亲和母亲这两个世界,奠定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文章条理清晰,层层深入,阐明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性质及发展变化。总结全文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边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去摸索,他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发现里面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的人都落泪了……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做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父亲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感谢一路上有你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在《稻草人手记》中说,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两个可爱的守护天使,一直默默地为他们守护着的孩子遮风挡雨,不求回报。他们的翅膀不是用来飞翔,仅仅是用来遮挡风霜,因为一直保持这样的姿势,直至孩子离开了他们的羽翼。但是此时,他们的翅膀已经僵住了,无法再收起来。父爱是山,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他总是你依靠的屏障;父爱是路,无论你走到哪里,他都伴你延伸,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前行。世上有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那便是父母让家充满爱与馨香的——那也是父母大爱无痕愿天下父母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