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精品教案1/4第八单元克和千克一、教学目标1.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和作用测量(计量、度量)产生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手段和方法。而对物体质量的把握离不开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轻重,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如,二年级学生知道自己的体重轻于父母的体重,会用掂量的方式比较一些物体的轻重,知道平时买东西时用台秤或盘秤称等。本单元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质量单位“克”及相应的测量工具——天平;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及相应的常见测量工具;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体的知识结构如下表:从编排层次来说,关于量的内容的编排,整套教材的编排有着相似的结构,例如本单元的编排层次和二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上一致。具体到本单元,编排为如下4个层次。(1)主题图。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材主题图呈现了超市的情境,以此唤起学生相关的经验,使学生初步感受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2)例1。借助生活中的实物认识较小的质量单位“克”,在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形成直观感受后,认识称较轻的物品的测量工具——天平,并继续借助天平使学生对1克形成直观感受。(3)例2。编排结构与例1相似,仍然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感受“千克”,并直接揭示小学数学精品教案2/4克和千克的关系,借助多种手段加强学生对“千克”实际质量的直观感受。(4)例3。教学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借助前面学习中积累的直观感受和经验,通过估量解决问题,深化本单元知识的学习。2.教材编排特点在教材的编排上,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本单元体现了如下一些特点。(1)借助学生熟悉的超市情境及日常事物,基于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已有认知进行编排。不管是农村地区的学生还是城市的学生,都多多少少有些买东西称重的经验。教材根据《标准(2011)》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主题图呈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超市购物称重,以此唤起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引出质量单位的教学“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或千克。”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在认识克和千克时,为了使学生认识到不同质量单位的适用情况,教材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如口香糖、菊花茶和小袋瓜子,大桶洗衣液、一箱苹果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克和千克分别用于计量较轻的物体和较重的物体。诸如此类编排还有很多,它们都体现了让学生在现实、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含义的编排思想。(2)注重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感受1克和1千克,为估量作好准备。学生虽然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与质量有关的事实,已经有了初步的物体轻重的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其原因之一,可能在于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学生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身体的感觉感知。为此,教材在本单元中设计了多种方式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1克和1千克的实际“大小”的直观感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鲜明的“表象”,进而为后面进行合理估测建立好标准。如,在让学生直观感受1克时,教材不仅让学生借助掂一掂2分硬币的活动进行实际感受,更重要的是借助天平称物的活动,将1克的实际大小转化为直观的黄豆的数量,再通过掂一掂加以巩固;又如,在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实际大小时,又使其直观地转化为2袋盐的质量,并通过用不同形式的秤称出1千克的洗衣粉、西红柿的数量,再掂一掂进行感受与直观化呈现。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克和千克,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注重估测方法的教学,以逐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鉴于《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以及进行估量教学的好处,教材在编排常见的量时,一直小学数学精品教案3/4非常注重对学生估量能力的培养。根据在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的情况,修订教材为落实对学生估量能力的培养,更是在编排上进行了细化,突出了估量的方法,进而使学生在学会灵活运用的基础上形成估测策略。如,第101页的“做一做”,通过让学生以1克为标准,估一估物品轻重的方式,使学生初步体会估量的方法——先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标准,再用这个标准去估“量”。第103页的“做一做”则更进一步,让学生在找准标准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实际测量反思自己的估量结果,逐步调整,最终培养自己准确的估量能力。最后则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应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估测的意识,同时积累了估量的经验,进一步巩固了估测方法。此外,教材在练习中又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灵活进行估量,目的是使学生形成估测策略。(4)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将抽象的术语转换为学生能理解的“有多重”“轻重”等生活语言。克和千克是常见的质量单位。虽然“质量”这个词是规范的数学或物理名词,但在生活中人们一般不用,而采用“重量”这个词(尽管在物理上这两个词的含义并不相同)。因此,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很少接触到“质量”“质量单位”这种规范的表述。为了避免在教学时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教材弱化了对于“质量”这个名词的使用,一般用“有多重”“轻重”等生活化的语言来进行表述,“质量单位”这个名词也只在主题图和练习中用了两次。三、教学建议根据修订后的教材编排情况,以及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对于本单元的教学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供教师教学时参考。(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克与千克虽然在生活中普遍运用并经常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就是一种生活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真切地关注。在教学时,需要将这种生活经验变成教学资源。也就是说,教师应将学生置入与学习新知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然地实现由生活到数学的转化。如,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或者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关的收集工作,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去认识克和千克的不同作用,使课内、课外互补,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2)注重设计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具体感知1克、1千克的物品实际有多重,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1克、1千克的物品实际有多重”这种观念的建立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小学数学精品教案4/4点。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更好地建立相应的质量观念,教材设计了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活动。教学时,教师应在明确其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加以充分地利用。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活动素材,如,如果让学生感受克时找不到2分硬币,可以用当地常见的、学生熟悉的1克的东西代替,如1克黄豆等。这样,不仅有身体的感受,还有对物品数量的感受,对1克的质量的感受就更生动了。因此,教师在设计体验活动时,是否能很好地能落实教学目标是确定活动有效性的标准。(3)注重对学生估量方法的指导,切实使估测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如前所述,所谓计量(测量),就是把一个未知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而估量,本质上也是计量,同样少不了估量时用于比较的标准,只是这个标准可能不是1克或1千克,而可能是学生熟悉的10克或100克、500克等物品的质量。进而学生再用自己选定的标准去“量”。修订后的教材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编排的。为此,教师应将这种思想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上。如,教学完例1后,应注意通过“做一做”让学生体会将1克作为估量标准进行估量时的准确性,必要时可以设计给出估计标准与不给估计标准的形式,使学生通过对比体会标准的作用。又如,完成第103页“做一做”的第2题后,可以让估得准的学生说说自己的估计的方法等,使学生理解应先选定标准后再进行估“量”的方法。最后,通过这样的多次活动,让学生经历不断地调整的过程,同时丰富学生心目中可以用来作为估量的标准的“质量表象”,如身边熟悉的一个或一些物品的质量等,逐步形成估测的策略,培养估量能力。(4)建议用2课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