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述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姓名:赵秀清学号:20161101088年级:2016级班级:一附院专业硕士1班专业:中医妇科学2试述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摘要:系统阐述了中医肿瘤学发展历程及历代医家、论著对肿瘤类疾病的认识过程,通过对中医药防治肿瘤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本文就中医药防治肿瘤在理论、临床、实验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一展望。关键词:中医肿瘤历史现状展望中医药学关于防治肿瘤的理论和实践,源远流长,在肿瘤的辨证论治方面具有独到的认识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有必要对其发展历程作一系统阐述。1、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历史1.1原始社会至秦汉时期早在殷商时期殷墟的甲骨文中,就已记载有“瘤”的病名。先秦时期的《周礼》记载“疡医”所主治的“肿疡”就包括当今临床的肿瘤在内,并且主张内外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于肿瘤类疾病较系统的认识,则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开始的,该书奠定了中医肿瘤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在《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者,瘤也,日久则传舍或留著于各处,此为中医对转移肿瘤疾病的最早记载。书中所记载的肠蕈、伏梁、马刀、石瘕、积聚、噎嗝等病证与现代某些肿瘤的临床表现极为类似,如《素问・邪气脏腑病形》云:“胃病者腹月真胀,……,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则与现今临床所见的食道、胃、贲门肿瘤症状相似。同时,《内经》对某些肿瘤的病因病机也作了许多论述,如认为肿瘤是由于“虚邪中人,留而不去,……,息而成积”,以及“喜怒不适,……,积聚已留”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各种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影响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郁滞不通,均为导致肿瘤发生的原因。另外,《内经》还认识到“邪气客”、“结气归之”以及“其气必虚”等是筋瘤、肠瘤等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另外,据《吕氏春秋・尽数》和《素问・异法方宜论篇》已注意到肿瘤的发生与饮食水土、地区方域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有关,对于现今肿瘤的防治与普查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内经》中所体现出来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特点以及“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是指导后世早期防治、诊疗肿瘤的准则。《内经》载有“坚者削3之”、“结者散之”等治疗法则,对当今防治肿瘤疾病仍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继《内经》之后,秦越人所著《难经》最早论述了某些内脏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生成原理,如《难经・五十五难》对积聚病的病位、病性和具体症状均已有所记述,《难经・五十六难》对内脏肿瘤“五脏之积”作了大致的区分和描述,指导了后世防治肿瘤的临床实践。秦汉时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所载人参、杜仲、白术及大黄、半夏等迄今仍为中医治疗肿瘤的常用药,据统计该书所载365味药物中,有治疗肿瘤一类疾病(如积聚、肿疡、恶疮等)的达150余味,对后世防治肿瘤有深远的影响。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对“胃反”、“积聚”及妇科肿瘤等的脉因证治进行了较为明确的阐述,还较明确地指出了某些肿瘤的鉴别与预后,书中所载“鳖甲煎丸的鉴别与预后,书中所载“鳖甲煎丸”、“大黄虫丸”等至今仍为肿瘤临床常用。同时代华佗在《中藏经》中载:“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认识到肿瘤发生机理是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调、蓄毒不化而成,强调了内因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性。对肿瘤的外科治疗,秦汉时期已有手术治疗的记载。如汉初的《淮南子・汜论训》记载了汉以前就有一些简单手术的记载,《后汉书・华佗传》有关于我国外科手术割治胃肠肿瘤类疾病最早的记载,开创了人类手术治疗内脏肿瘤的先河。可见,中医肿瘤学说的起源和研究在秦汉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为后世肿瘤学说的形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2魏晋隋唐五代时期魏晋隋唐五代时期,肿瘤学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某些肿瘤如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及其它内脏肿瘤病因病机及诊断的认识,治疗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晋・皇甫谧总结秦汉三国以来的针灸学成就著成《针灸甲乙经》,书中载有大量的针灸方法治疗肿瘤疾病如噎膈、反胃等内容,能够根据噎膈部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来治疗。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是一部当时医生的急诊手册,还论述了甲状腺肿及常见肿瘤的治疗。如书中记载:“凡症见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便牢大,自难治也。腹中症有结节,便害饮食,转羸瘦。”葛洪认识到肿瘤病有其发生、发展、恶化的典型过程,对于肿瘤疾病要预防为主,防止其传变和转移,还发明了红升丹、白降丹等升华药品,开创了化学治疗的先河,对后世痈疽、肿疡、瘿瘤、赘疣的治疗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隋・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中论及肿瘤类疾病病因证候的共有169条,比较详细和准确地记载了许多肿瘤类疾病的病因、病理及症状等,并成功地运用了肠吻合术、网膜血管结扎法等,在我国肿瘤学及外科手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该书中还对“”、“瘕”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乳石痈”症状的描述较为详细,还依不同情况将甲状腺肿瘤分类,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了早期认识,防治方面除用碘质丰富的海藻、紫菜外,已经开始了内分泌治疗。至唐・孙思邈著《千金要方》,首先按发病性质和部位对“瘤”进行了分类,并有对类似当今宫颈癌瘤、乳腺部位肿瘤的记载,还擅长用如僵蚕、全蝎、蜈蚣、蝉蜕等虫类药物防治肿瘤病。同时代王焘著《外台秘要》载有甲状腺肿的地方性发病情况,用猪、羊等动物的甲状腺和紫河车等治疗,书中搜集了防治甲状腺肿的药方36首,其中含碘丰富者计有27方,还有针灸等方法治疗肿瘤疾病的记载。另外,唐太宗时所编的《晋书》记载有外科手术治疗“大瘤疾”的病例,藏医宇妥・元丹贡布著《四部医典》也载有以灸刺、药粉为主的“大痨肿痞证疗法”及“瘿瘤疗法”等。1.3宋金元时期在宋金元时期,由于医学流派之间的争鸣等原因,丰富了学术思想,充实了肿瘤学防治理论的内容,促进了肿瘤学的进一步发展。宋・东轩居士的《卫济宝书》中第一次提及“癌”字并论述“癌”的证治,把“癌”列为痈疽“五发”之一,提到用麝香膏外贴治疗“癌发”,书中“五善七恶”的观察方法,对肿瘤的诊治及判断预后均有一定指导意义。《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对癌的症状、病性也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描述,认为癌症是“毒根深藏”造成的,为后世苦寒解毒法治疗癌症提供了理论依据,还提出了癌有“穿孔透里”和易于浸润、转移的性质。赵佶著《圣济总录》论述了体内气血的流结或某些不正常物质的滞留,可能产生肿瘤疾病,并载有类似肝肿瘤的肝著、肝壅、肝胀等病的证治。《严氏济生方》记载有割治手术与药物结合治疗肿瘤的病例记载。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对乳岩进行了细致地观察,描述其早期可治,晚期难治。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瘿瘤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包括现今临床上的甲状腺瘤等颈前肿物及其它软组织良性或恶性肿瘤。金元时期,刘完素力倡寒凉用药以治疗火热病,于后世清热解毒、清热泻火等法治5疗肿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用凉膈散治疗噎膈病就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张从正《儒门事亲》一书,力主祛除邪气而用攻法,但其在治疗噎膈、反胃等肿瘤类疾病时也非常重视辨证论治。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并创立补中益气汤、通幽汤等,对于癌瘤患者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作用。朱丹溪倡“相火论”,对“反胃”、“噎膈”等肿瘤类疾病的治疗,主张以“润养津血,降火散结”为主,并创立大补阴丸、琼玉膏等方。在《丹溪心法》中,对乳岩、噎膈、积聚痞块的形成、演变、预后和治疗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1.4明清时期明朝建立以后,在实践中对各种肿瘤的认识和诊治积累了一些新的经验,使肿瘤学理论与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温补派代表张景岳《类经》和《景岳全书》,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前人关于肿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对积聚的辨证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将治疗积聚瘕的药物归纳为攻、消、补、散四大类,提出了对噎膈、反胃等病的不同治法,还提出及早治疗轻浅病证以防止噎膈等肿瘤类疾病的发生,对当今治疗肿瘤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陈实功《外科正宗》对乳癌症状细致描述,书中提及“坚硬,木痛,近乳头垒垒遍生疮瘩”等特征,并认为治疗肿疡、肿瘤类疾病要内外科并重,尤以调理脾胃为要。明・王肯堂对肿瘤类疾病也有较深入地认识,在《证治准绳》记载了乳癌、噎膈等的病因病机及预后。在明代《天工开物》和《本草纲目》中还认识到职业病的防治问题。《本草纲目》中已载有治疗瘿瘤疣痣的药物如贝母、黄药子、海带、夏枯草等130余种,治疗噎膈的半夏、南星、三棱、莪术等利气化痰、开结消积药等。明代陈实功治疗茧唇(唇癌)时,用烧灼止血法,以达止血和消除癌瘤的目的。明・申斗垣《外科启玄・血瘤赘篇》记载采用割除法、药线结扎法治疗外突明显而根部细小的肿瘤、蒂状纤维瘤。《外科证治全生集》详细记载了内服、外敷药物以治疗乳癌、恶核、石疽等。古人非常重视预防及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认识到如能早期发现,施治得法,癌疾也是可以治愈而“带疾而终天”的。还认识到肿瘤生长的部位多与脏腑、经络有关。如认为“乳岩”属于肝脾病变。崩漏、带下等属于肿瘤类疾病者多属冲、任二脉病变。口腔肿瘤多属于心脾两经的病变。喉部肿瘤是由肺经郁热,更兼多语损气而成。说明只有辨明病所以及与经络的关系,才有利于肿瘤的防治。并创制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药。《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痈疽七恶6歌、逆证歌和阴证歌均细致的观察肿疡情况,判断预后的辨证规律,丰富了肿瘤的诊断内容。另外,在明清时期,还有关于类似阴茎癌、舌肿瘤等的记载,清代高秉均在其《疡科心得集》中描述了“肾岩翻花”发病过程,还把“舌疳”、“失荣”、“乳岩”、“肾岩”列为四大绝症,可见当时在临床实践中深刻观察到恶性肿瘤的预后不良。1.5清末至近代在清末叶前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对肿瘤的认识就开始了中西医的汇通时期,肿瘤医学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使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更趋深化。在清末时期,已用癌来翻译Cancer,光绪年间出版的《辞源》中已收有“癌”字,其意义与今日所用一致,此后不少医家都开始使用“癌”这一名称。对癌症的演变过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如刘野樵在《奇经直指》中已知道肝癌的发展可导致腹水,并用中药治疗肝癌、胃肠癌、子宫癌多例,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光绪年间成书的《按摩要术》认为积聚之症,日久则“攻补为佳”,大力提倡内外结合治疗。清末王清任所创立的“逐瘀汤”系列对后世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一大重要法则。如以膈下逐瘀汤治疗腹部血瘀证,将化瘀和补虚法相结合是王氏治疗肿瘤积块的创造。除活血化瘀法外当时对肿瘤的认识已较深入,如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中用阳和汤、犀黄丸、千金托里散内服,蟾蜍外贴,确立了许多有效的治方。唐容川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较早期代表,在其所著的《血证论》、《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书中所论“痞滞”证类似胃癌、肝癌、胰腺癌等,认为痞满、积聚、症瘕等肿瘤类疾病与气血瘀滞脏腑经络有关,提倡活血化瘀治法,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在“治膈食方”中提出用参赭培元汤治疗膈证,阐释了食道癌与胃底贲门癌的因机证治,强调补中逐瘀法则,并附有若干详细痊愈病例,为当今防治肿瘤的扶正培本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高秉衡在《疡科心得集》对肿瘤杂病提出“有外内合证之医案,临证时应内外合诊,”高氏兼晓内外科,能全面考虑,既治疗肿瘤的原发灶,又治疗肿瘤引起的并发症。2、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现状我国只有极少数的癌症患者仅用现代医学的肿瘤疗法,绝大多数患者选用中西医结合或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中医对肿瘤的认识治法、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方面。72.1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大量临床观察证实,中医药在提高机体机能状态、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促进骨髓功能、提高食欲、增加体力、改善睡眠、促进手术康复、增加放化疗效果方面都有比较好的作用,这是过去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向和优势。随着中医肿瘤学的发展,中医药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中医药与常规手术、放化疗的结合方面。2.1.1与化疗配合临床中,中医药与化疗配合可以增强疗效,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中医药配合化疗已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