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年代文学思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章80—90年代文学思潮.第一节80年代文学思潮80年代的文学思潮,基本循着“人”的观念的现代性探求、文学本体的现代性建构这两条轨迹前行,形成了新时期文学汹涌的人道主义、人文精神主潮。其大致经历如下: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和争鸣。关于现代派的讨论。“清除精神污染”和对所谓错误作品的批评。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鸣。对文学方法论和文学主体性的讨论。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和争鸣1979年1月,上海《戏剧艺术》发表陈恭敏《工具论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一文,对长期统治中国文艺界的权威理论“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大胆地提出了质疑。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事件。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定下了基调。此后,文艺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得以再次确立。关于现代派的讨论有关现代派的正式大讨论是由徐迟发表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引起的。冯骥才、李陀、刘心武以通信的方式就此展开了积极的讨论。针对他们的讨论,《人民日报》《文艺报》发表了文章,批判西方现代派,认为现代派是现代艺术的倒退,宣扬的是个人主义的苦闷颓废情绪。.关于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学界关心的问题。徐敬亚在《崛起的诗群》中对此作了较为全面而准确的概括:一注意表现人的自我心理意识;二追求形式上的流动美和抽象美;三反对传统概念中的理性和逻辑;四主张表现和挖掘艺术家的直觉和潜意识。“清除精神污染”和对所谓错误作品的批评1983年下半年至1984年初,文艺界展开了名为“清除精神污染”的斗争。这场斗争从批判诗人白桦创作的电影剧本《苦恋》和根据这个剧本改编拍摄的电影《太阳和人》开始。“清除精神污染”和“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涉及不少有探索勇气和有创造力的作家、理论家,他们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伤害,有些人从此在文坛上消失。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鸣1978年初,朱光潜率先发表《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的言论概述》一文,引发了文艺界对人性、人道主义及异化问题的关注和争论。这次有关人性、人道主义及人的异化问题的讨论,涉及许多理论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1.关于人性问题。2.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3.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评价问题。.文学方法论和文学主体性的讨论一、论争的缘起:1984—1987年,刘再复发表了一系列围绕“人的主体性”而展开的论著,呼唤确立“人”的“创造”、“对象”、“接受”三位一体的“主体性”地位。二、刘再复的观点:“主体性问题,包括个体的主体性、民族的主体性、人类的主体性。这是强化人的创见性、能动性、自主性的观念。”他认为自己的研究是“‘人的研究’的一种形式”。对主体性问题,他分别从一般主体性构成、文学主体性内涵和文学主体性的实现途径进行了论述。.三、陈涌的反驳与批评陈涌在1986年4期《红旗》杂志上发表《文艺学方法论问题》,对刘再复的观点提出了反驳与批评。他认为,刘文把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和“作为行动者的人”分割开,把人的“受动性”归属前者,把人的“能动性”归属于后者,是错误的。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超越时间空间,超越社会历史条件的‘行动着人’的主体性。“离开社会实践,谈论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不是回到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就是走向主观唯心主义。”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这一文学思潮的引领人物是活跃的新锐作家,包括韩少功、郑义、阿城、李杭育、贾平凹、郑万隆等。1985年,韩少功发表了《文学的“根”》。李杭育、阿城、郑义、郑万隆等一批相关文章相继问世,许多报刊杂志开辟专栏讨论。对民族文化的寻根,是力图通过对民族生存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追寻与反思,展示出民族意识、心态的形成过程,重建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这些努力为文学的创新突破寻找到新的途径与可能性,无疑具有推动文学发展的积极意义。第二节90年代文学思潮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西方长期对峙的冷战局面消失,人类世界进入了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经济激剧变革及其带来的拜金主义迅速上升为社会关注的尖端,价值多元和立场分化的变革时代,让作家艺术家和人文知识分子面临着痛苦的选择和决裂。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知识分子精英文学和大众通俗文学相对独立却又彼此渗透。人文精神的讨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思想文化也处在深层转型中,有关人文精神的话题逐渐浮出水面。1993年初,王蒙在《读书》上发表《躲避崇高》。1993年6月,王晓明等在《上海文学》发表《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讨论没有深入,原因是,一方面有关人文精神概念的阐释歧义颇多,另一方面,双方对人文精神在转型期的复杂性、悖论性认识不足。“后现代”思潮“后现代”思潮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思想产物。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西方进入后工业文明社会,一般称之为后现代。.格林布拉特及其著作《扭转:世界如何走向现代》.“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流行,与美国文论家杰姆逊的理论传播是分不开的。1985年9月到12月,他应邀到北京大学讲学,他的讲稿题为《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1987年即被翻译出版,在中国的文学界和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随着《走向后现代主义》(佛可马伯斯顿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王岳川等编)、《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王岳川著)、《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王治河著)等一系列的论著出版发表,“后现代”思潮在文学界和学术界弥漫开来,蔚然成风。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