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80年代文学观念与小说创作“新时期文学”界说1976年以来称为“新时期文学”。有人把1989以后称为“后新时期文学”。因为1989年成为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一、80年代文学观念嬗变(一)、政治界与文艺界的拨乱反正1、文革结束,深入揭批四人帮。政治上拨乱反正,带来文艺界的拨乱反正。2、1978.5.11《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大讨论;破除“两个凡是”;华国锋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3、1979.10-30-11.16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二)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论争1979.1《戏剧艺术》发表陈恭敏《工具论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1979.4《上海文学》评论员《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说》(李子云、周介人等人执笔)两文都有力驳斥了文艺纯粹为功用政治附庸的说法。“工具论”否认文艺对生活的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工具论”必然导致“主题先行”,把文艺变成“阶级意志”的附庸,必然最终取消文艺。现实主义的生命与核心问题——真实论,新时期文艺复苏。(三)现代主义文学论争四化建设(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现代化)——思想观念的现代化(魏京生)——文学与现代化引入西方的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打破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手法的藩篱,开始走向创作方法多元化。几个重要文献:1981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叶君健作序;1982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1982.8《上海文学》冯骥才《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1983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当代文艺思潮》现代派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达达主义、未来主义、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派、魔幻现实主义、新小说等流派。《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百年孤独》代表性作品。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特点①各流派都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其中心就是危机感和荒谬感。②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尖锐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表现了异化这一主题。③现代派文学是西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它深受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具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个人主义的色彩。1983-1984年的文艺界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导致现代派争鸣式微。(四)人性、人情、人道主义、异化问题的讨论1、在阶级性掩盖下的人性人情。在文革废墟上重新发现人情、人性。2、何谓人道主义:简单地说,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这样一种世界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又把人道主义的内涵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的讨论,起源于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报告会引发的风波:周扬胡乔木王若水薛德震高尔泰关于异化问题的争论1、王若水王若水《关于“异化”的概念》《谈谈异化问题》。他给“异化”所下的定义:“本来是自己创造的东西,或者自己做的事情,但是它发展的后果,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超出了人们的控制,结果反过来支配自己,压制了自己”,基本上成了关于“异化”一词的经典定义。2、高尔泰《异化现象近观》,批判“权力异化”、“政治异化”以及“权力拜物教”、“政治拜物教”。4、胡乔木胡乔木对“政治异化”、“权力异化”的反驳是:“完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歪曲了客观事实,同党、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背道而驰”。(五)刘再复的“文学主体论”刘再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先後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史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作学术讲演。在李欧梵教授主持的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学者。2000秋季到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担任客座教授。他的学术著作有《性格组合论》《鲁迅美学思想论稿》《鲁迅传》《文学的反思》《论中国文学》《传统与中国人》《放逐精神》,与李泽厚合著的长篇学术对话录《告别革命》。重要著作还有《高行健论》和《红楼梦悟》等。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了一套刘再复的学术著作。刘再复“文学主体论”的论文和著作:《文学研究应当以人为中心》,《文汇报》1985.7.8《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5.6和1986、1《性格组合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文学主体论的基本内容:文学创造分为:创造主体对象主体接受主体。文学主体论的重要意义:这是人道主义大讨论的深化。使人从神本主义和物本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高扬人的价值和生命尊严,凸显人的自主性、创造性、主体性。二、伤痕文学新时期文学创作思潮的嬗变: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先锋文学伤痕文学的命名“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跃,并说:“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urtsGenerations’,即‘伤痕文学’,因为卢新华有篇小说叫做《伤痕》。”有人曾对这个概括性的词汇提出过异议,认为不如使用“暴露文学”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实质。刘心武《班主任》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班主任》用现实主义手法对极左路线的专制作揭露和批判,继承与发扬了“五·四”优秀传统,启迪着人们对文学的功能的再认识。谢惠敏的形象及意义谢惠敏形象的出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在“文革”的异常语境中,人们的思想都不可抗拒地被僵化,精神营养匮乏,思想方式简单,“忠诚”被导向盲从,“坚定”被扭曲为偏执,纯朴和荒谬糅合在一个积极上进的女学生身上,曾经是一种普遍的状况。然而在“文革”之后,再来审视谢惠敏式的心灵伤痕,就令人震惊了。作者通过张老师发出“救救被坑害的孩子”的呼唤,正好与当时解放思想的社会需要合拍,因而这篇小说也是一篇社会问题小说。伤痕文学的意义与价值:首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是对文革的整体否定,恢复了文学的“真实性”;其次,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的久违了的悲剧精神。第三,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从而摆脱了十七年和文革中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在表现对象上,出现了空前的广泛性。伤痕文学的局限1,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2,在艺术表现上,“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3,“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4,需要指出的是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三、反思文学反思文学:80年代初期出现的创作思潮。作家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这就是反思文学的基本出发点。可以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反思文学”的基本内容反思文学的创作,主要焦点在于对人的反思上。这种对人的反思有不同层面:1、首先主要针对政治层面;2、爱情,婚恋,人道主义主题的开掘;3、对历史进程与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度反思4、历史进程中的人的主体性的失落与找寻(一)政治层面的反思政治层面的反思,关于建国后的历史问题尤其是对农村问题的反思成为作家创作的一个重点。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以一个为了群众生命而不惜触犯党纪国法的大队支书的形象,树立了一个成熟而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作者以直面人生的胆识,对饥馑年代的历史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主题:不仅战胜敌人,而且战胜自己的谬误也要付出血的代价,应以较少的代价换取较多的智慧,使我们的党成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党。(二)爱情、婚恋、人道主义开掘刘心武《爱情的位置》,反思“爱情的位置”问题:在我们革命者的生活中,爱情究竟有没有它的位置?应当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刘心武《如意》,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人道主义主题:应该把人当成人,理解人的感情,尊重人的选择。石义海与金绮纹。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反思婚恋问题:无爱的婚姻与无婚姻的爱。钟雨与老干部。(三)历史进程与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度反思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这篇小说叙述的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民——李顺大,想用“吃三年薄粥,买一头黄牛”的俭朴的精神来造三间屋的故事。然而,故事的发展却是描写李顺大事与愿违,由于一连串的政治运动,他处处碰壁,几至于前功尽弃。本来像李顺大这样的农民是可以翻身做主人的,也有权利做造屋的美梦,然而事实上他却不停地受到牵制,而几乎达不到自己的愿望。《李顺大造屋》以看似幽默的笔法,揭示了中国农民自身的性格弱点,指出这些民族劣根性在建国后的左倾灾难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李顺大只是一个“跟跟派”,没有形成独立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四、历史进程中的人的主体性的失落与找寻张贤亮的反思小说:《灵与肉》:主流的知识分子改造主题的延续许灵均面临二种选择:一是富豪父亲让他出国的诱劝(金钱美女的享乐主义的诱惑力);一是患难与共的妻子和善良的老乡(传统规范的真善美的伦理内驱力)。反思的结果是:许灵均最终的选择了在与劳动人民的实践相结合中体现自己的价值。《绿化树》:作者写在前面的序言:“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阿·托尔斯泰在《苦难的历程》第二部《一九一八年》的题记中,曾用这样的话,形象地说明旧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艰巨性。当然,他指的是从沙俄时代过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然而,这话对于曾经生吞活剥地接受过封建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的我和我的同辈人来说,应该承认也是有启迪的。于是,我萌生出一个念头:我要写一部书。这“一部书”将描写一个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甚至曾经有过朦胧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经过“苦难的历程”,最终变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这“一部书”,总标题为《唯物论者的启示录》。确切地说,它不是“一部”,而是在这总标题下的九部“系列中篇”。现在呈献给读者的这部《绿化树》,就是其中的一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性心理分析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真实的再现了那个年代里人们对性的渴求。以章永璘的“性障碍”作为整个小说的象征,刻画了知识分子在一次次的政治高压下精神和肉体双重阳痿下的内心世界,在灵与肉的搏斗中,展现了惊心动魄的潜意识。不仅控诉了“左倾”路线,而且也反思了知识分子的精神道路。张贤亮小说中知识分子改造的模式:主题模式:描写一个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甚至曾经有过朦胧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经过“苦难的历程”,最终变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情节模式:作为罪人的知识分子,完成其精神净化的历程,有赖于两个方面的外在助力,那就是圣经和天使。《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都具备了圣徒叙事的全部寓言性元素:一个热切忏悔的知识分子罪人,一本影响深远的革命圣经,以及一个引领罪人走向觉醒的圣女。马克思主义圣徒就是这样诞生的。张贤亮的反思文学的局限:(一)、思想局限:张贤亮提供了受虐型知识分子的样板,但是,很明显的是,张贤亮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受虐和精神自虐还缺乏一种以社会文明进化的当代意识观照人物的态度;(二)、艺术局限:1、才子佳人模式:公子落难,小姐搭救。2、大段哲理虽然可以深化主题和造成气势,使人深思,但是也会造成概念化、理念化的支离破碎感。一些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