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活动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班主题活动:米常州市翠竹幼儿园顾晔朱俊一、主题背景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我们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即使知道的也只是说“饭是用米烧的”,那么“米”是那里来的呢?孩子们又不知道了,大多数孩子从家长的口中只是了解到:米是用稻子打出来的,而稻子又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可孩子们连稻子都没有见过有怎么能进一步了解呢?正是因为“米”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太常见反而容易让人熟视无睹了。因此我们为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积极主动探索生成了这个《米》的主题,同时也为了让幼儿知道: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二、主题总目标1、利用地方资源,初步知道米的种植、生产过程、以及种类,感知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成品,了解米营养价值2、在收集、品尝各种米及其相关制品的过程中感受科技的日新月异。3、在欣赏图片、古诗等活动中,感受农民伯伯种植的艰辛,能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三、主题网络形状不同口味不同米的种类型类类leilei类米的种植米米粒大变身种植不同颜色不同最早的米饭米粉米粉制品各种各样的米收割脱粒播种米的发展现在的米未来的米起米(剥谷壳)四、资源利用1、社区资源利用:带领孩子参观超市中的卖米专柜2、信息资源:引导幼儿收集关于主题的图片资料、录象资料和网上信息等3、家长资源:协助孩子收集各种各样的米,欣赏乡下看看收割的景象。帮助孩子填写一些活动调查表、制作一些操作材料4、物质资源:大家一起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米、各种材料制成的“起米”工具等、一些农具的模型或图片五、关键活动活动1:各种各样的米(科学)活动2:小小品尝会(综合)活动3:米家族(数学)活动4:鼓上的小米粒(音乐)活动5:“米”画(美术)活动6:古诗欣赏《悯农》(语言)活动7:起米(科学)六、主题环境创设类别创设情况相关材料主题墙1、创设一个由“种子”到“饭”网络图的墙饰,张贴幼儿对米的了解的调查表2、各种米的图片照片等,农民伯伯劳作图3、将幼儿的绘画、手工作品布置在教室区角。1、布置墙饰的材料。2、各种米的相关图片。3、幼儿作品和调查表。活动区展示区各种各样的米和一些农用工具,将幼儿与家长一起用各类材料制作的“起米”工具和自制的播种收割根据,布置一个农场,随时供幼儿观察和学习。工具模型或图纸科学区比较各种不同的米,了解米的种类和名称,并能说出米的种类和名称1、记录纸、水彩笔建构区运用各种材料制作起米工具碗、木杵、筷子等表演区1、表演故事“收获”。2、音乐表演“农村曲”。1、头饰:农民伯伯、种子、秧苗、稻、稻子、米、饭2、录音机、磁带。益智区1、能够比较不同米的长度、形状等,并做适当的记录。2、游戏:“谁抓得做”1、各种米。2、有直线的纸等。3、白纸、笔、大体积玩具等。美工区1、绘画活动:美丽的田野、米画等2、泥工:米制品。1、白纸、水彩笔、蜡笔2、泥工3、剪刀、胶水七、主题的组织与实施活动1、各种各样的米(科学)活动目标:1、幼儿了解米的种植生产过程,对米产生探究的兴趣。2、认识几种常见的米,感受科技日新月异下的米的多样性。3、懂得农民种粮食的辛苦,知道要爱惜粮食。活动准备1、米的生长过程图片2、布置好的米店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对米的了解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米)你们知道米是从哪里来的吗?(幼儿自由讨论、猜想)(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米的种植生产过程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米到底从哪里来的。(幼儿观看录象)师:通过刚才的录象,你们知道米是怎么来的吗?(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逐一出示小图标)稻子——秧苗——成熟的稻穗——收割——脱粒——去壳(起米)师小结:从稻子到我们手中的米,这中间要经过很多复杂的工序,是由农民伯伯半年的辛苦劳动换来的,因此小朋友每天吃饭的时候都要想到农民伯伯的劳动,我们要爱惜粮食,决不能浪费!(三)、参观“米店”,初步了解米的多样性师:小朋友除了了今天看到的白米,你还见过或者吃过那些米呢?(幼儿自由讨论、发言)教师出示幼儿讲出的米的图片如:黑米、小米、糯米等师小结:除了小朋友说的这些米我们生活中还有青米、泰国香米、糙米等,现在商店里卖的一些米还有一些保健功能,因为科学家在种植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营养成分。(四)、游戏:逛米店幼儿角色游戏:请个别幼儿担任米店营业员,其他幼儿买米,买米的幼儿要把自己买的米的名字和特征讲述清楚。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是我们主题活动开始,通过这个活动,引起了幼儿的注意。“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对米的种植生产过程还不是很了解,因此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对米的整个种植生产过程有个初步了解。同时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知道了一些跟平常吃的不一样的米,先从在幼儿园吃的黑米粥、小米粥到后来教师提供的青米、香米等,幼儿了解到米的多样性同时又有继续想参与以后的活动兴趣。活动2:小小品尝会(综合)活动目标:1、在看看、说说、做做的过程中,让幼儿感知大米的来历及用处。2、能在集体中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并乐意与同伴分享。3、使幼儿懂得爱惜粮食,从而激发他们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活动准备:1、米粉、水、糕、粽子、汤圆、米饼、爆米花、盘子、抹布(人手一份)2、《大米产生》的图片3、已完成有关米及米制品的调查表活动过程:一、看看、说说米及米制品1、(米饭引出)这是什么?用什么做的?米从哪里来?(看图片《大米产生》)米除了做米饭,还可以做些什么?2、与同伴交流分享记录表师小结:米除了煮饭,还可以煮粥、包粽子、做爆米花、做甜酒酿。米除了直接做这些食品外,还可以磨成米粉,做好处的食品。3、(看教师示范)米磨成米粉,做出了什么?对了。除了糕外,你们还吃到过什么用米粉做的食品?4、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用米做成的食品好吗?二、幼儿品尝米做的食品1、展示各种米制品2、幼儿品尝,并相互交流食品的味道三、引导幼儿在集体中交流、讲述自己所吃食品的味道四、教师小结1、米可以做很多食品如:粽子、年糕、汤圆等,并口味都不同2、幼儿知道要爱惜粮食,了解劳动人民的辛苦。活动反思:为了让幼儿对米有更直接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直接参与,于是我们请幼儿品尝了米制品,在品尝得过程中了解米的作用,以及劳动的艰辛。活动三、米粒家族(数学)活动目标:1、在观察、比较、讨论中,幼儿能学习制作统计图。2、提高幼儿观察和纪录能力,尝试和同伴共同完成任务。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体验统计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大黄米、小黄米、青小米、泰国香米、黑米每组各一份。2、大黄米、小黄米、青小米、泰国香米、黑米图若干,纸、笔每人一份。3、统计示范图。活动过程:一、共同探索制作统计表1、观察教师提供的米,引起幼儿统计兴趣2、学习按照形状制作统计图,初步了解统计图的特征和制作方法3、教师指导幼儿纪录圆形米粒和长型米粒的种类师:大家看看,桌子上的米粒有几种形状?圆形的有几种?长型的有几种?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的大统计表上做纪录,幼儿校对。4、师:小朋友再观察一下,圆形米粒中有几种颜色?长型的有几中颜色?幼儿回答,教师纪录二、尝试合作制作统计图1、贴米粒,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米粒图片贴在胸前。2、幼儿尝试制作统计表,根据形状、颜色不同进行统计、纪录3、教师巡视,个别知道幼儿点数三、活动评价1、把各组代表讲述自己的统计结果,并将统计表张贴在黑板上供大家交流欣赏2、对活动中能大胆说出自己想法,和同伴合作愉快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教学反思:班上进行米的专题活动,小朋友都很有兴趣,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米。一时间,班上就有了不同质地、不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用途的米。为了能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我们组织进行米的分类、统计活动。这个活动设计充分抓住了幼儿心,小朋友面对这么多样的米都很好把它分清楚,并学习了统计纪录,体验到统计活动愉快。教师在主题中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从生活中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材料准备的很充足,很具有启发性,而且也留了时间让幼儿充分的认识探索,给了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活动4:鼓上的小米粒(音乐)活动目标:1、通过鼓上的小米粒感知物体振动的幅度和频率。2、感知音乐中强弱、快慢的变化并用肢体表现。活动准备:小米粒、音乐磁带、小鼓。活动过程:一、跟着鼓唱歌。1、小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2、教师用鼓槌敲击小鼓。请幼儿跟着鼓槌唱歌。教师有节奏地敲鼓,幼儿用象声词“咚”唱出鼓的节奏二、鼓的声音哪里来。1、鼓的声音是振动发出来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看到鼓在振动呢?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出示米粒,介绍鼓上的小米粒受到振动就会跳舞。3、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敲得重,米粒跳得高,敲得轻,米粒跳得低三、跳舞的小米粒。1、教师边唱歌曲边敲鼓。问:鼓上的小米粒是怎么跳舞的?小鼓敲得响,米粒怎样?小鼓敲得轻呢?2、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打节拍3、幼儿试着跟唱歌曲四、游戏:我是鼓,你是米粒。地板代表鼓,全体幼儿蹲在“鼓”上,个别幼儿扮演敲鼓的人,部分幼儿扮演米粒,边游戏边唱。敲鼓的人用脚跺地板,或快或慢,或重或轻,扮演米粒的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幼儿直观地感知振动与发生的关系,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他们在活动中游戏、表演、创编,展现出了自信心。这次活动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机会,“小米粒”在舞蹈时既有节奏,而且表演很丰富、很多样化,孩子们用自己的想法展现出不同的小米粒舞蹈情景。活动5:米画(美术)活动目标:1、在熟悉米的特性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米画的作画步骤。2、幼儿能大胆发挥想像,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景。活动准备:1、幼儿认识米2、大盘子、米,范画图片若干3、幼儿有在沙子上画画的经验活动过程:(一)语言引导,引起兴趣。提问:在平时,我们用米来烧饭,今天老师带小朋友用米做些有趣的事情好吗?(二)老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讨论。提问:你们看看让幼儿看看画上有什么,一起寻找这张画的“特别”之处,说说它与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三)老师操作演示。重点演示作米画的步骤:将米倒在盘子里铺平,并用手指在米中自由作画。(四)幼儿创作。1、引导幼儿发挥想像2、鼓励幼儿自由创作(五)引导讲评。(1)幼儿互相欣赏作品(2)说说制作时的体会,共享成功乐趣的环境。活动反思:米和沙有着相似处但是在做画时也有着区别,湿沙子的凝固性较强,而米却没有,因此在做米画时需要很大的面积,这样一来幼儿也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间。同时创作米画是幼儿手指的直接接触能够锻炼幼儿手指的精细动作,这也有别于用笔做画,因此在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如果有什么不足就是时时提醒幼儿不要把米撒到外面。活动6:古诗《悯农》(语言)活动目标: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活动准备:1、古诗挂图、小米粒的头饰若干。2、儿歌:《捡米粒》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1、图片上有谁?在做什么?2、当时的天气怎么样?二、朗诵古诗,解释诗意。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4、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三、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活动反思:在活动中我给幼儿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