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理论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目的要求】了解人们对于有“游戏”有不同的定义;理解游戏的结构和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掌握游戏概念、游戏的本质特征。【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游戏的本质特征,教学难点是幼儿游戏的价值。【主要内容】第一节游戏的概念主要涉及范围:什么是游戏?如何理解游戏?一、我国对游戏的研究和论述在我国“游戏”一词与“嬉戏”、“玩耍”极为相似,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中。我国《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卷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特点是:①趣味性②具体性③虚幻性④自由自愿性⑤社会性丁海东《学前儿童游戏论》一书中,刘焱指出:游戏的本质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这种活动现实直观地表现为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二、国外对游戏的研究和论述在英文中,游戏一词有“play”和“game”两词,主要切近play,因为game主要指有规则的游戏。可以说儿童游戏的历史和人类社会历史一样古老悠久,但游戏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大约开始于19世纪中期以后。德国的福绿贝尔(F·Frnbel,1982-1852)最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并尝试创建游戏实践休系的第一个教育家。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他将游戏的本质归结为生物性。杜威认为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他提出在幼儿阶段“生活即是游戏,游戏即生活。”第二节游戏的特征一、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曹中平《儿童游戏论》称之为“活动动机的内源性”。即游戏的动机主要自源于主体的内驱力或需要。“为游戏而游戏”,这是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幼儿游戏与其他工具性行为(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行为)的最显著区别。二、游戏是愉快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能自主地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愿望,体验成功和创造的快乐。游戏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可以减轻,消除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压力感,因此,对幼儿来讲,游戏是一种享受。三、游戏是一种假想的活动即活动内容的虚构性游戏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是通过“假装”的重构再现现实。例如椅子当大马骑,张开双手飞;冰棒当注射器等。儿童在游戏中,以真诚的情感,体验游戏中的活动,相信虚构的真实(内部真实)。同时,他们也懂得什么是假装的。在某种程度上儿童的游戏与成人的戏剧类似。四、游戏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堆积木、玩沙、玩水等游戏没有固定的玩法,小汽车、小船,洋娃娃等玩具也没有固定的玩法。事实上,只要成年人不限制幼儿游戏的方式,在任何游戏中,幼儿都会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把游戏的方式加以变化,使之多姿多彩,富有趣味性。第三节游戏的基本结构在理论上,游戏是一种系统,作为系统就存在着结构。这里所谈结构,是指游戏的构成要素,即游戏所共有的一些因素或成份。一、游戏主题即游戏的中心议题和主要内容,它是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在游戏过程中的具体反映。游戏主题并非社会生活事件的简单原则,而是儿童创造性地加工,改造的产物。游戏主题具有社会性,灵活性和复合性三个特点。正是游戏主题的社会性规定了儿童游戏必然是一种社会活动;但这种社会活动又是儿童自我创造的部产物,具有灵活性;主题只在一定范围内规定游戏内容,却为儿童在游戏形式上留下了广阔的创造空间;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游戏功能的多样性,游戏主题的复合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灵活性。二、游戏规则即游戏活动中限制,调节游戏主体的行为和互动关系的规则。规则的功能在于固定游戏内容,规范游戏行为,规定游戏方向,从而保证游戏的组织性和稳定性。在不同游戏类型中,规则的制定及其表征分方式各有差异。规则性游戏的原则外显,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创造性游戏规则大多内隐,也较灵活。游戏规则受游戏复杂程度和儿童发展水平的双重制约。三、游戏角色即游戏中儿童扮演的人物或形象。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儿童凭借创造性想象,通过言语,表情、动作等表现出对角色及其关系的理解,进而认识角色所反映的社会本质及人际关系。根据角色及其在游戏中的组合关系,可以把游戏角色分为下列几类:1、象征性角色这种角色仅仅具有象征作用。它是建立在“假想”之上的一种表达方式,主要心理活动是想象和动作或言语。这种假装活动发展有一定的顺序,首先是用真的物体对待自己(用真水杯自己假装自己喝水),发展到用假的物体对待自己(用空的杯子自己假装喝水),最后发展到用假的物体对待假的对象(用空杯子给娃娃喝水)。2、互动性角色这种角色是建立在“关系之上”的一种表征方式,主要心理活动是交往及其行为方式。这种角色互动及其方式也有一定的发展顺序。首先对应性交往(父母—孩子),发展到并列性交往。(有父母—孩子,也有兄弟姐妹),最后发展到“复合性”交往(以父亲或母亲为中心的多维交往,例如带孩子去医院,公园等)。3、造型性角色这种角色的基本作用是表演,或创造性塑造。造型性角色,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如三只小猪盖房子,如时装表演,也可以运用物质材料,如积木,泥沙或绘画来表现。四、游戏情节即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或艺术性的具体细节。大多数游戏主要依靠角色扮演展开游戏情节。情节使得游戏内容丰富的同时,也保证了游戏形式的多样化。游戏情节在不同类型活动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以此为依据可将情节分为下列三类:1、趣味性情节保证游戏好玩,有趣的情节2、故事性情节这类情节一般源于幼儿文艺作品3、社会性情节此类情节一般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经验的创造性加工第四节幼儿游戏的价值第四节幼儿游戏的价值一、游戏与幼儿生理发展1、游戏促进身体的生长和发育。由于游戏特有的娱乐功能和促进功能,有利于恢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造成的身心疲倦,并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促进机体生理功能的发挥;宣泄体内过剩精力,协调身体内外平衡,因此,游戏是幼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2、游戏是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游戏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个体在自发的动机驱使下,为获得快乐而重复愉快的身体动作。这一特征有助于幼儿发展动作的精细程度,提高运动技能的熟练水平。促进幼儿大小肌肉动作的协调发展,促进单一的动作的合理组合,促进整个身体状态的调节与控制。3、游戏促进大脑发展动物学研究表明,游戏会导致一系列生物学意义上的变化,在一个不断更换游戏物的环境中生活过4-10周的老鼠,脑重量较大,神经末梢粗壮,神经传导发达,并且酶的活动强度高。研究人员发现,每天进行2个小时内容丰富的游戏活动,持续30天,就是以引起动物脑重的改变。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游戏对大脑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实践证明,游戏由于能大量提供体育运动、技能训练,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对发展大脑右半球非常有利。并且,由于游戏创造许多意想不到的情景供儿童去想、去说、去发现、去推理,因而也能有力的促进左半球功能的完善和整个大脑的功能整合。二、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1、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①游戏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为儿童自由表达创造适宜的语言环境。②游戏(特别是语言游戏),本身就是儿童学习语言的一种有效的方法。③游戏不仅使语言理解深刻化,而且使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调节功能获得发展的机会。2、游戏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①游戏,是儿童创造性的源泵②游戏中获得的技能,有助于问题的创造性解决。③游戏,特别是结构游戏,有助于改善儿童的认识结构,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④游戏提供了一种激励创造性思维的适宜气氛。3、游戏与儿童智力发展①智力游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②游戏中问题的解决或新颖的联想,能够改善或组化儿童的智力结构,使智力转化为一种认识策略和机制。③游戏过程中,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智力活动。三、游戏与儿童社会化游戏与儿童社会化密切相关,它是儿童以后能否成功地适应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游戏中,儿童不仅获得一些粗浅的交往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逐渐地解除自我中心,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关心他人,认识并认同成人的社会角色,发展道德责任感,从而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游戏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动因。1、游戏促进儿童性别社会化2、游戏促进儿童情感社会化3、游戏促进儿童道德社会化4、游戏促进儿童更好地接受文化四、游戏与人格发展1、游戏是儿童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或方法。①游戏中儿童获得自我力量,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②游戏活动增强儿童的自信和自尊心。③游戏中儿童学会应对挫折、应付压力的正确方法。④游戏使儿童的自我情感与社会现实整合,促进儿童更加理智,逐步把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统一起来,形成或掌握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标准。2、游戏可以促进儿童人格和谐,保证儿童心理健康人格和谐是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绪稳定,心境愉悦;意志坚强,灵活机智;性格开朗,活泼天真;社会适应良好。①游戏有利于儿童积极情感的发展,也有利于疏导消极情绪。②游戏有助于幼儿意志品志的培养。自我控制抗拒诱惑延迟满足坚持性——马柯连柯对3-7岁幼儿实验③游戏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幼儿的性格鲜明:好模仿,好动、好奇、好问。这些特征与儿童游戏有着特殊的关联。一方面,已是这些特征使得儿童乐于选择游戏这种活动;另一方面,游戏有助于这些特征的发展,有利于儿童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充分展示儿童的天真与雅趣。④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和谐人格的必要组成部分。游戏有助于儿童掌握社会交往的技能和策略,理解并遵守规则,从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培养其亲社会行为。作业与思考:幼儿游戏对于幼儿认知和社会化发展的价值有哪些?判断活动是否为游戏的标准是什么?第二章游戏的理论流派【目的要求】了解不同的研究者对于游戏理论有多种研究;理解不同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的目的;掌握精神分析流派、认知发展流派以及社会文化历史流派心理学家对游戏的分析和意义。【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教学难点是社会文化历史流派的游戏理论观点。【主要内容】第一节经典的游戏理论一、剩余精力说德国思想家席勤(F·Schiller)和英国心理学家斯宾赛(H·Spencer)则将游戏看作是剩余精力的发泄和运用,儿童可以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二、生活预备说19世纪末德国生物学家格鲁斯提出练习说,也叫生活预备说。认为,儿童有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足以适应将来复杂的生活,因此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游戏即是准备生活阶段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三、成熟说在20世纪初期,荷兰生物学家,心理学家,拜敦尔克提出游戏成熟说,认为游戏不是本能,是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主动的欲望的表现。四、复演论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提出游戏复演论,认为人类的文化经验是可以遗传的。游戏是个体呈现祖先的动作,习惯和活动,是重演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进化的各个阶段。游戏中所有的动作和态度都是遗传不来的。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一、弗洛伊德的游戏思想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则提出“游戏发泄论”、“游戏补偿论”。认为人的欲望常爱压抑不能随意表现,游戏则可促使儿童发泄他的内在的抑郁和坏的情感,从而摆脱和消除它。发展自我力量,以应付现实环境,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和要求,从而得到正常发展。二、艾里克森的掌握论第三节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指不断重复一些行为,而主要是希望从中得到快乐”。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儿童早期认知结构发展不成熟,不能够保持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协调或平衡。这种不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顺应大于同化,表现为主体忠实地重复范型的动作,即模仿;别一种是同化大于顺应,表现为主体完全不考虑事物的客观特性,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与需要去改变现实,这就是游戏。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游戏的类型也不同。感知运动阶段——练习性游戏;前概念思维阶段(2-4岁)——象征性游戏处于高峰期;直觉思维阶段(4-7岁)——象征性游戏下降;形式正常阶段(7-12岁)——规则游戏和结构性游戏。皮亚杰认为儿童需要游戏,游戏可以帮助使他们解决与外部世界的冲突。游戏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同化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