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1-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现状及其影响的教育对策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历史背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脱离了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是计算机技术的大量应用。1969年计算机网络的问世加快了计算机技术普及的步伐。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网络文化也相继产生,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最初的网络文化仅仅是社会上其它文化的传播载体。时至今日,它已有了自己的发展特点,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网络语言(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也由此应用而生,并且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简洁生动,在形式上符号化、数字化、字母化,在内容上新词新意层出不穷、超越常规的语法形式,表达方式上口语化、通俗化、事件化和时事化。它的诞生最初只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那些经得起考验的部分约定成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广为流传。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2-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现在的网络语言大致可分为数字型(520=我爱你)、翻译型(伊妹儿=e-mail)、字母型(BT=变态)、符号型((:-…=心碎)、新造型(见光死:比喻网恋一见面就完蛋)以及其他一些尚未明确分类的类型(OUT=老土、我用偶表示)。网络语言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不知不觉间已经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蔓延开来,并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2002年8月27日国家语言改革工作委员会召开《关于英文字母词以及网络语言的专家研讨会》,邀请语言学家、作家及节目主持人共同探讨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网络语言已引起了他们的重视,但是还处于研究探讨阶段,对网络语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决定何时规范,怎样规范。词典室助理研究员张铁文认为:“网络语言能否被收录还要经历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还称现在词典室正在编纂一部《新词词典》,一些网络语言,比如“菜鸟”、“大虾”、“灌水”之类能够反映出新事物,又能被大家所接受,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将被收录进来。(新华网)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从“不屑一顾”转向“研讨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追求新潮,富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外加他们拥有相应的网络应用知识和硬件支持。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同时,中国网民数突破4.5亿,达到4.57亿,稳居世界排名第一。从我国网民的职业构成看,学生网民占整体网民的比重为30.6%。从学历状况上看,大专及其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3-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上学历的网民占我国网民比重的23.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使网络语言的发展在大学生中显得尤为快速,并且升温现象日益加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笔者选取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现状及其影响的教育对策研究(待定)为题,试图探索2研究目的及意义《网络语言使用报告》(史钟峰,2007)中显示网络语言使用最多的群体是在校大学生。18~30岁之间的网民达62%,其中18~24岁的占42%,网民中本科生最多.大专生次之,分别为39%利36%,在校大学生平均上网率达89%,然而在当下,无论是社会各界,还是专家学者对网络语言总是诟病居多,赞成居少。然而现在网络语言却层出不穷、发展迅猛,大有惊涛拍岸之势。那么为什么广受大家诟病的网络语言能够如此的迅猛发展呢?为什么如此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如此热衷于创造使用传播网络流行语呢?如此多的为什么萦绕在笔者心头,而最让笔者困惑的是,作为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的大学生们为什么如此喜爱甚至痴迷让大家诟病的网络语言呢?而这种显现又对我们的高等教育产生如何的影响呢?因此,我们选择了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现状及其影响的教育对策的研究作为课题,其目的在于:(1)第一,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和理论思考,了解和把握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现状。(2)第二,通过分析和研究,探索高等教育针对郑重网络语言流行现象的对策。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4-明德新民止于至善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其自身全面发展与否,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大学生的教育问题是高校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调查分析,探索高等教育对网络语言流行的应对之策,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研究价值:(1)理论价值目前相关领域内关于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研究还只停留在表面现象的研究上,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弥补在此方面教育理论的理论缺失,进一步完善高校教育工作方法体系,同时拓宽了此类研究的渠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2)实践价值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5-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生是文化素养高、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群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的后备军,而网络语言是被大学生广泛应用的新兴交流手段,对这二者关系的实质研究,将对高校教育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一、文献综述关于网络语言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作了研究分析,笔者将其整理如下:1关于大学生网络语言现象的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的调研,专家和学者们对网络语言现象有了深入的了解。如:魏琪,刘改琳对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在校生关于网络语言观念的调查(2008);董雅致,相明在某高校青年中关于网络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2009);张贵州、王薇在网络语言对大学生语言规范的影响一文中提到的2006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三名同学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所做的关于网络语言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张九海,王华丽对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及河南航空管理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所做的网络语言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2011);王宇航,梁凯音在外经济贸易大学90后在校生中所做90后大学生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关系、网络活跃度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网络表达特点的调查(2011)。他们从不同维度设计调查模型,收集第一手资料,通过不同工具对数据进行多角度分析研究总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6-明德新民止于至善2关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因素分析通过关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现象分析,专家学者们认为大学生青睐网络语言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物质制约因素。郭东辉认为网络交流受时间、费用等限制,规定了其传播方式是以交际的完成为第一位,而词汇的使用是否符合语言规则是次要的。网民们从现有的语言中很难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来适应网络语境,交际需要不能便捷地满足,于是就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将汉字、字母、符号等随意连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言说方式-网络语言(2006)。刘立波也认为网络语言的受大学生网民青睐原因之一是可以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2009)。(2)网络语言自身特点。董雅致,相明认为网络语言之所以受大学生青睐是因为其幽默风趣,轻松活泼,适合大学生的年轻化和知识化网络语言崇尚创新,体现大学生个性;简洁形象,随意方便,适合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表;意义模糊、不规范,契合大学生叛逆的心理(2009)。王铁红认为网络语言具有混杂性,简洁性,形象性,直观性,诙谐性,模糊性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吸引了大学生网民去了解和使用它(2008)。张贵州,王薇认为网络语言简单、易懂,对事件的表现形式形象生动及网络语言也是潮流的表现,符合大学生追求新奇的心理是其受网民青睐的主要原因(2011)。(3)大学生自身特点。刘立波认为青年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无视规范和超越规范使他们感到新奇、兴奋、有趣,这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反约束、反权威思想在语言文字上的部分体现,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7-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也是网络语言受其青睐的原因(2009)。郭东辉认为网络语言受大学生青睐是由网民身心特点和社会思潮决定的,我国网民大多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好奇心强、个性张扬、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新事物且大都生长在一个“读图时代”,伴随其成长的是卡通漫画、电视、电子游戏、电脑和网络等。他们对生动形象的图像信息比较熟悉,而相对厌恶那些乏味的传统语言文字。而且在实用主义这一当今中国社会主要思潮影响下,人们更追求“有用”和“简约”(2009)。(4)大学生心理需求及价值体现。刘娟认为社会心理是含有主观的、潜移默化的演进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网络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现代语言的一种社会变异,是伴随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语言现象,人们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的言语行为是受多重因素支配的,它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方面的现实,也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心理需求,即成就体验的需求、反传统心理的需求、从众心理需求、求简避繁的心理需求、以及娱乐的需求,成为网络语言普及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011)。张贵州,王薇认为网络语言的流行,也是大学生自身价值得到满足的体现,网络语言的流行,存在很多流行因素,比如“火星文”的出现,可以使大学生在取QQ昵称或其他称呼的时候,别具一格,凸显个性,与别人拉开距离,包括自己写博客或者记日记时,都可使用“火星文”这种另类的书写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彰显与众不同,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更新、更生动的网络语言,更能显示大学生身份,从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广为流传(2011)。(5)其他因素。刘立波还认为1始作俑者,通过互联网,乱用字这种网上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8-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行为传感效应很强,一个传一个,反倒成为一种时髦。2青年大学生中个人主观意识上认为网上聊天信息传输要快,打出同音字、近音字、错别字、甚至弄几个怪怪的字问题不大,上下文连起来多看一眼就明白了,何况网友间多已熟知这些字形。3从小学到大学,许多老师不认真去管写字的事,在作文里和其它作业里写出不规范的字,没人把它当一回事,不去认真地纠正。4可以掩饰个人身份、年龄、性别和语言习惯。这些都是网络语言普及发展及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的原因。3关于大学生网络语言影响的对策分析在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后,专家学者们分析的出了造成现象的原因,并且总结出相应的对策:方忠认为提升教师队伍信息素养打造优良的校园网络,使网络平台优质化,营造书香校园环境,发挥图书馆的独特功能,高校图书馆既是学校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典型的信息集散地和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