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缅怀英烈习近平总书记说:“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建立的不朽功勋!”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自2014年设立“烈士纪念日”以来的连续三年,习近平都出席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活动,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深切缅怀近现代以来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2013年2月,习近平视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专程前往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同年3月,习近平履新后首次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时,按照惯例参加为纪念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牺牲的军人而修建的俄罗斯无名烈士墓献花圈仪式。在对坦桑尼亚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专程前往援坦中国专家公墓,缅怀69位为援助坦桑尼亚国家建设而殉职的中国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2014年7月7日,习近平前往坐落于卢沟桥畔宛平城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同1000多名各界代表一起参加纪念仪式。据新华社报道,这是首次有国家最高领导人在“7月7日”这一天参与官方纪念。不到两个月后的9月3日,在第一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习近平再赴卢沟桥,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花篮上写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两个月内两次参加盛大的官方抗战纪念活动,“这种频率此前并不多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2015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之际,习近平再次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此次的三个“牢记”振聋发聩,让全国人民牢牢记下了所有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国家富强而付出生命的先烈,和先烈们以生命为代价创立的感召日月的大无畏的英勇献身精神。举行纪念烈士活动,既是为缅怀先烈,弘扬先烈精神,也是在观照现实。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仅2016年年初至今,总书记就已先后赴宁夏将台堡、安徽金寨县、江西井冈山等地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身体力行缅怀烈士。7月18日,习近平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第一站就选在了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表示,这次专程来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他说:“今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崇尚英雄争做先锋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战争中,千千万万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的独立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他们的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指出,“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如果一个民族不崇尚英雄、不尊重英烈,这个民族将很难再出英雄,更难造就英雄辈出的局面。习近平不仅一再表达自己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更努力鼓舞人民群众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2015年12月1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对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作了整体设计,并决定成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政策制定等工作。今年5月,习近平再次对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015年9月2日,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向全国人民发出伟大号召,“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因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2012年11月15日,同采访十八大的500多名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多次提及“人民”二字,他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以唯物史观铿锵有力地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历史车轮滚滚前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更要有一代人的作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让英雄精神成为前行路上永不熄灭的灯塔,我们一定能沿着复兴之路阔步前进,以改革发展的更大成就缅怀先烈、告慰英雄,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新辉煌。崇尚英雄才会诞生英雄(人民论坛)乘着电车驶向单位,迎着朝阳开始新的功课,向孩子嘴里塞苹果,和爱人悠闲散步……稀松平常的生活情境,很难让人勾连上血与火、汗和泪。亲历抗美援朝烽火硝烟的作家魏巍,却从日常幸福中触摸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1951年,魏巍发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通讯文章,讲述了幸福生活靠血肉之躯铸就的朴素道理,把志愿军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传遍全国。同时也启迪我们:越是国泰民安、幸福易得,越不要忘记那些曾经奋不顾身殉国家之急的英雄和烈士。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同英雄伟大动机相伴随的,往往是伟大的社会效果”。英雄烈士不仅以其顽强抗争推动了历史进步,更以其坚定信念、无畏气概和高尚人格,充实了民族的精神殿堂。透过长征将士,人们惊叹于“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走近抗战军民,人们感佩于“一寸山河一寸血”;品读革命故事,人们更深刻理解,为什么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回望历史的天空,正是无数先贤英烈,挺立起民族精神的万里河山。对于“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的历史之问,无论任何时候,我们的回答不应有改变。行程万里,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最动人的乐章。然而社会转型期,总有奇谈怪论制造杂音噪音,混淆世人的历史认知。或是以“还原真相”“历史揭秘”之名,行曲解历史、虚无价值之实;或是以审丑、炫丑为能事,通过诋毁英雄、嘲弄高尚来哗众取宠、从中牟利;或是宣扬、美化侵略战争,损害国家尊严,伤害民族感情。历史观、英雄观扭曲了,轻则精神缺钙、是非颠倒,重则思想滑坡、国家崩溃。李大钊在100年前就指出,“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先有数典忘祖,后有祸起萧墙,历史上、国际上不乏这样的案例。《旧唐书》里说得好,“但立直标,终无曲影”。崇尚英雄才会诞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各种形式纪念英烈、表彰先进、慰问英模,到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尊崇英雄、褒奖英模已成为一项国家大事。抹黑英雄、虚无历史注定不得人心,近年来各界人士抨击曲解历史、恶搞先烈、侮辱英雄的错误言行,让英雄形象更为生动,让公众认知更为深刻,浚通了民族的精神血脉。从今年5月1日起,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以法律形式“布大信于天下”,为全社会唱响新时代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正气歌,注入强劲正能量。“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无论卫戍边疆安宁、挺立抗灾一线,还是养浩然之气、励鸿鹄之志,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更加迫切呼唤群英荟萃,更加需要激荡雄风浩气。没有革命英雄主义成就不了英雄军队,没有英雄气质塑造不出英雄国家。英雄是鲜活的价值观,是无比珍贵的精神富矿。礼赞英雄、学习英雄,高举英雄烈士们传递过来的火把,新时代的英雄史诗将由我们这一代人书写守护历史天空闪耀的群星2018-05-1713:28:44来源:北京日报分享字号:大中小(一)“昨天你用生命捍卫我们,今天我们用法律保护你。”5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将依法惩处直至追究刑责。在一个民族的精神谱系里,英雄是最醒目的坐标;在一个国家的历史天空中,英雄是最璀璨的群星。“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然而一段时间里,随着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大行其道,历史虚无主义兴风作浪,社会上出现了一股诋毁、抹黑英烈的恶劣倾向。光怪陆离之奇谈怪论、肆无忌惮之丑陋表演,严重践踏了国人情感的底线,严重突破了社会道德的下限。“保护英烈于法有据,捍卫崇高人人有责”——“英烈保护法”犹如一部响亮的宣言,以法之名、以众之力,对种种噪音劣行进行庄严回击。“英烈守卫国家,谁来守卫英烈”?这一沉痛的锥心之问终于有了最鲜明有力的答案。(二)“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我们的国度从来不匮乏英雄。近代以来,在致力于救亡复兴的荆棘长路上,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他们中的许多人,青春之花还没有完全绽放,就在历史深处壮烈定格。每思祖国金汤固,常忆英雄铁甲寒。曾几何时,神州支离破碎、生灵涂炭,国难当头,是那样一群人,血荐轩辕、视死如归。蹈海以唤国人猛醒的陈天华,赴死前仍在痛陈“只要我人心不死,这中国万无可亡的理”;以树皮棉花果腹的杨靖宇面对日伪军的劝降,战斗到最后一刻,流尽最后一滴血;“无畏将军”张自忠决意马革裹尸,“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曾几何时,祖国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是那样一群人,筚路蓝缕、披肝沥胆。“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深情写下《我为什么回到祖国》,“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县委书记焦裕禄,在兰考工作475天,和“内涝、风沙、盐碱”战斗了475天,迎黄沙、蹚泥水,走遍了兰考大地,他的遗言是“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曾几何时,天灾来袭,水火无情,危急关头,是那样一群人,舍生忘死,挺身而出。1998年夏荆州抗洪,年仅20岁的李向群晕倒在大堤上,被送进医院抢救醒来后,又拔掉输液针管上堤抢险,终因劳累过度壮烈牺牲。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15名空降兵勇士从几倍于训练高度的4999米高空“盲降”到崇山峻岭间的震后孤岛茂县,群众看到“神兵天降”,很多人哭出了声……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在中华民族最危险、最艰难的时候,“覆屋之下,漏舟之中”,总有那么一批顶天立地的人,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前仆后继,义无反顾,用自己的铮铮烈骨,一次次掮住黑暗的闸门,存续中华文明绵延的火种,守护国泰民安、故园昌盛。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的英雄,每一时代亦始终为英雄的光辉所照耀。“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在飘摇沉沦百年之后,中华民族终于由衰转兴,重书大国崛起的沧桑新篇。而在这一恢弘篇章中或长或短的每一字句,都凝炼了太多英雄令人荡气回肠的一生。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是他们铸造了民族的血脉精魂。有人说,墓地是最能让人参透人生的地方,而英雄烈士们的墓地“比国王的殿堂还要辉煌”。那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