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溶液的形成无土栽培西红柿白醋啤酒第三单元1.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2.能根据溶液的基本特征正确区分溶液和乳浊液。3.了解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4、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能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5、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6、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学习目标注意搅拌的方法注意药匙的使用方法活动天地3-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取一只小烧杯,倒入约30mL水,用药匙小头将氯化钠晶体洒落水中,边洒边摇晃烧杯或用玻璃棒搅拌,仔细观察晶体的变化,直至氯化钠晶体在水中消失。触摸烧杯壁,感受温度的变化。一、溶解的过程2.如果把上述氯化钠溶液倒入瓶子里密封起来,放置一个月,一年……你猜猜食盐会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若有幸搭乘神州九号遨游太空,食盐会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3.想一想,这杯氯化钠溶液的上部、中部、下部,任一处,是否一样咸?问题:1.氯化钠颗粒为什么不见了?氯化钠溶于水各部分的液体都具有了咸味,且咸的程度相同;如果将食盐水静止很长时间,食盐也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质溶剂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一样。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无论放置多久,溶质都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不发生改变。均一性:稳定性:小结(1)溶液的特征是什么?(2)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3)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4)溶液一定是液体吗?均一性、稳定性。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不一定。不一定。思考溶液的组成:溶剂与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水是最常见的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溶液是混合物,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从微观上分析,溶液形成的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分散到溶剂分子中的过程,因为粒子之间存在间隔,它们相互挤占,所以溶液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放出热量?如何确认吸热或放热?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实验探究3-1: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实验操作实验数据1.取两只小烧杯,分别加入约50ml蒸馏水,用温度计测量水温(T1),记录。T1=__℃2.向一只小烧杯中加入约5g(约两大药匙)氢氧化钠固体,搅拌,及时测量溶液的温度(T2),记录。T2=__℃3.向一只小烧杯中加入约5g(约两大药匙)硝酸铵固体,搅拌,及时测量溶液的温度(T3),记录。T3=__℃注意使用方法注意速度实验结论: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明显升高,说明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硝酸铵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说明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氯化钠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为什么会产生热量的变化呢?思考:任何物质都能溶于水吗?衣服和餐具上的油污,平时是用什么洗掉的?活动天地3-2:不同物质在水中的的溶解性比较1.向一只试管中加入1/3体积的水,然后向试管中滴入四滴植物油,用力振荡,观察所发生的现象。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现象。2.再向试管里加入几滴洗洁精,用力振荡,观察所发生的现象。注意滴管的使用乳化现象滴加洗洁精二、乳化现象振荡静置液体分层振荡静置植物油有没有溶解在水中?乳浊液振荡静置悬浊液泥土定义特征类别举例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液体小液滴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混合物混合物食盐水糖水碘酒泥水油水混合物溶质被溶解的物质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另一种物质溶剂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总结1、指出下列各种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A.白酒B.食盐水C.碘酒D.糖水A.、;B.、;C.、;D.、。酒精水食盐水碘酒精糖水课堂练习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C.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D.如果温度不变,溶剂也不蒸发,溶质是不会从溶液中析出来的D3.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C4.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D6.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5.将家庭生活中的四种调味品分别取少量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白醋C.味精D.花生油DD7.一杯食盐水,测得上层溶液的密度为ag/cm3,下层溶液的密度为bg/cm3,则a和b的关系()A、a=bB、a﹥bC、a﹤bD、无法确定A8.向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左端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的物质是()A、氢氧化钠B、食盐C、硝酸铵水A观察硝酸钾能否在一定量水中无限溶解?在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KNO3)固体,充分搅拌,观察现象。【问题】:这20ml水中还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吗?硝酸钾全部溶解了【现象】:硝酸钾20mlH2O活动天地3-3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KNO3的溶液叫KNO3的饱和溶液获得结论:在一定量的水中硝酸钾不能无限溶解小结: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加入少量硝酸钾说明: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高锰酸钾2.此溶液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高锰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常温下,分别往四只装有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食盐,且加入食盐的量从A到D依次增加,怎样判断四杯溶液是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10gNaCl20gNaCl30gNaCl40gNaCl判断溶液饱和与不饱和的方法待测溶液少量该固体溶质固体溶解固体不溶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原溶液为饱和溶液硝酸钾实验探究3-21、在盛有1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KNO3),充分搅拌,观察现象。【现象】:硝酸钾有一部分未溶解2、将上述得到的液体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充分振荡,观察现象。然后将该试管加热,观察现象。待试管冷却后观察,又有什么现象?硝酸钾固体不溶解。硝酸钾固体溶解。有固体析出。3、在步骤1的小烧杯中在加入10ml水并充分搅拌。观察现象。硝酸钾固体继续溶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怎样转化?减少溶质升高温度降低温度一般规律蒸发溶剂增加溶质增加溶剂大多数固体物质都适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怎样转化?升高温度特殊情况蒸发溶剂增加溶质增加溶剂熟石灰:Ca(OH)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含溶质百分比大的溶液叫浓溶液,含溶质百分比小的溶液叫稀溶液。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室温下A是食盐的不饱和溶液,溶质比较少B是食盐的饱和溶液,溶质比较多。多少相等相等不饱和饱和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硝酸钾+水小结:1、对于不同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2、在同一条件下,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些。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非常浓的溶液B、很稀的溶液C、增加该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D、增加该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2、20℃时,在一只试管里盛15g水,放入0.2g熟石灰,搅拌,有白色固体沉降到试管底部,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的液体,说法错误的是()A.无色的溶液B.属于稀溶液C.是饱和溶液D.属于浓溶液D课堂练习D3、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KNO3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B、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改变温度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4、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克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未溶解,加入10克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A5.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试举出三种可以采用的方法.①;②;③。6.要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前提下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蒸发水加入硝酸钾固体降温降温7.在一定温度下,使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B.加入溶剂C.都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D.都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B课堂小结一、溶液的分类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还能再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继续溶解该溶质?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对于不同物质来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只是在同一条件下,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些。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⑴增加溶剂⑵升温⑴蒸发溶剂⑶增加溶质⑵降温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