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4羁旅思乡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这联诗,可以说道出了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深沉执着而又殷切之情。就是在今天,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歌曲,仍可车载斗量。余光中乡愁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乡愁乡愁席慕容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一、何为羁旅思乡诗所谓羁旅思乡诗: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也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念亲之情。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人们思乡缘由则常常是由于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二、羁旅思乡诗的特点1.字词方面羁旅类诗词中总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如:2004年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2005年广东卷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也是解读诗歌的钥匙。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就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情感方面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续,地点转换;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怨”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3.羁旅诗常见的意象(重点)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重中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花草树木:柳树——“柳”、“留”二字谐音,汉时惜别的风俗,后有怀远之意,经常暗喻离别,表示留恋、伤感。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五柳先生)“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忧愁的深刻程度丁香——孤独忧愁,离情别绪李煜《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梧桐——和芭蕉相似,有凄苦之意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落花——凋零、失意、人生或者事业的挫折虫鱼鸟兽杜鹃——“杜鹃啼血”,凄凉、哀伤的象征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乌鸦——衰败荒凉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猿啼——悲伤之感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青鸟——信使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沙鸥——因漂泊无依而伤感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鸿雁——游子思乡怀远,羁旅伤怀之感,也指代书信或者信使。赵嘏《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也用来指代书信、音讯。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孤雁——孤独、思乡、思亲、消息、音信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燕子——漂泊流浪之苦寒蝉——悲凉、悲伤双鲤——代指书信其他常见: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如浮萍、飞蓬、飘蓬声音:笛声、芦管声、角声、鸦鸣声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高楼: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小楼、危楼、危栏)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茅店:荒郊野外,多表漂泊之意以及思乡之情船:漂泊之意水:绵绵愁思云:游子,漂泊。见月怀人,望云思友。白云也可表隐者品格,自由不羁,洁白无瑕。秋风、秋霜、秋草:引发孤独、凄凉、惆怅日暮、黄昏、暮霭、夕阳、落日、伤春、悲秋天涯、孤灯、家书、故园、驿道、马、宿鸟4、羁旅思乡诗常见术语:景——萧条、萧瑟、悲凉、暗淡、凄寒、幽寂、清冷情——羁旅愁绪、孤独寂寞、凄凉哀伤、幽深的乡思、满腔的离愁别绪四.羁旅思乡诗常见的手法:①虚实结合、渲染、对比、反衬②借景抒情(分析诗中意象)注意:③乐景衬哀情。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写《绝句》时,当时正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④曲笔(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也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相当于阳历12月22日或23日。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义。而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正宦游在外,夜宿于邯郸驿舍中。五、羁旅思乡诗鉴赏方法1、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因何而思乡,寄予何种感情?2、明确作者所选用的意象,看诗中写了哪些“意象?3、诗人是怎样把思乡之情与所见所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①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②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③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④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课堂分析练习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2)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译文:爱妻从远方的来信很久都没有收到了,我得不到家人音讯,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回到家乡以解乡愁。可是中宵醒后,恍然发觉离别已是悠悠数年,顾望四周,只有空荡荡的床榻和寂寥凄寒的秋夜相对,不由得心生凄凉。寂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那一片绿意和秋天的红叶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变得黯淡模糊,雨夜的凄寒、月色的冷清,又哪里比得上乡愁的磨人呢?(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2)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请分析当时诗人的心境。2.“落”字可不可以换作“在”字?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答案:①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望月苦思,心境颇为凄凉。②“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答“在”字好,言之成理也能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