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吃饭--钱钟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科学122第二组吃饭钱钟书简介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曾用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一九九八年病逝于北京。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承家学,天资过人,青少年时就喜好古经典籍,故而练就了文史方面的“童子功”。他在文学上是一个全才,既是一位大学者,又是一位大作家。他学贯东西,在中国古典诗词,西方语言文化方面都有所建树。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在一个风气开通、历史转型时期的特殊结晶。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分析当代中文时,常称道钱西学列于中国人之第一流。钱氏于中文一面,文言文、白话文皆精,可谓集古今中外学问之智慧熔炉。有关著作①《管锥编》是钱先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本书用典雅的文言写成,引用了大量英、法、德、意、西原文,是一部不可多得、必然传世的多卷本学术著作。书中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所论除了文学之外,还兼及几乎全部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②《谈艺录》是中国最后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全书45万字,古来诗家作品多所评骘,唐以后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更被重点论列。本书征引或评述了宋以来的诗话近130种,中国诗话史上的重要著作几乎都被涉及,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必读书。③《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有论者认为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围城》内涵充盈,兼以理胜于情,是小说中的宋诗。所谓“围城”,如书中人物所说,是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本书的主人公方鸿渐本来不知道有“围城”之说,然而,当他听人说到“围城”,并且经过后来的坎坷,便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想法。“围城”完全可以作为人类身处困境、屡遭挫折的象征。本书风格幽默,妙譬可人,读之颇可领略汉语文字的丰赡粹美。④《人.兽.鬼》是钱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共收作品四篇。其中,《上帝的梦》描写了人的孤独和人际关系的疏离;《猫》讽刺了一群无聊的知识分子,可以看作《围城》的雏型;《灵感》所表现的是自作自受和精神产品的异化;《纪念》则是写家人、夫妇间无法弥合与沟通的疏隔。经典语录①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钱钟书《围城》②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序》③有一种人的理财学不过是借债不还,所以有一种人的道学,只是教训旁人,并非自己有什么道德。——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论教训》④有种人神气活见,你对他恭维,他不推却接受,好像你还他的债,他只恨你没有附缴利钱。另外一种假作谦虚,人家赞美,他满口说惭愧不敢当,好象上司纳贿,嫌数量太少,原壁退还,好等下属加倍再送。——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⑤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⑥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⑦据说每个人都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用。⑧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⑨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有关故事①钱钟书14岁时,和弟弟钱钟韩一起考入了苏州桃坞中学。因他的兴趣和天赋在文学上,习惯海天阔地联想和自由发挥,对按部就班逻辑推理的数理十分厌恶,也就不大用功,所以成绩平平,没有引起教师们的注意。然而,在一次每年例行的全校国文、英文作文竞赛中,他居然取得了第七名。一个初中新生取得这样高的名次,在桃坞中学是史无前例的。学校校长特别关照,尽管他理科成绩不佳,而由于中、英文成绩好被特殊照顾,保护过关,桃坞中学是座教会学校,英文、地理等科目由外藉教师担任,于是英文引起了钟书的兴趣。不过,他的用功不表现在课堂学,而是在课堂上悄悄地读他感兴趣的外文小说和外文词典。尽管他课上不好好听讲、记笔记,但每回考试,他总是全班第一。到初三时,他的中、英文成绩已居全校之首,发音纯正和外籍教师不相上下。基于他成绩卓著,老师派他当了班长。只是这位班长在生活方面有点“痴气”盎然——分不清东西南北,一出门就迷失方向,穿鞋有时也不分左右。最出洋相的是上体育课,作为班长,他的英文口令喊得洪亮、准确,“向右看齐——,向左转——”但他自己却左右不分,乱转乱看,闹得上班同学哄堂大笑,他自己还莫名其妙。老师看出他不是“当官”的料,只两个星期,就把他给罢免了。②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立即名震校园,不仅因为他数学只考了15分,更主要的是他的国文、英文水平使不少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到清华后的志愿是: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的中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他上课从不记笔记,总是边听课边看闲书或作图画,或练书法,但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甚至在某个学年还得到清华超等的破纪录成绩。1933年钱钟书从清华外文系毕业,校长亲自告诉他要破格录取他留校,陈福田、吴宓等教授都去做他的工作,想挽留他,希望他进研究院继续研究英国文学,为新成立的西洋文学研究所增加光彩,可他一口拒绝道: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其率真狂傲可见一斑。③钱钟书的女儿瑗瑗,两年不见,不认识爸爸了。有一天,她看见钱钟书带回行李放在妈妈的床边,很不放心,猜疑的监视着。一会儿瑗瑗对钱钟书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哪边?”钱钟书被逗乐了,笑着说:“我倒问问你,是你先认识妈妈,还是我先认识?”瑗瑗说:“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下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才认识的。”钱钟书顿时哑口无言。④夫人杨绛笑钱钟书一辈子开不了钱庄。古典文学组的人找他借钱,他问:“你要借多少?”答:“1000元。”钱钟书说:“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500元,不要来还了。”同一个人二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他当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出车上街撞伤行人,急切中找钱钟书来借医药费。听清情况后,他问:“需要多少?”司机答:“3000元。”他说:“这样吧,我给你1500元,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不过,凡进过钱钟书家的人,都不禁惊讶于他家陈设的寒素。沙发都是用了多年的米黄色的卡面旧物。多年前的一个所谓书架,竟然是四块木板加一些红砖搭起来的。题意理解:作者以吃饭为切入口,展开了对于人生欲求的探讨,这也是其众多小说、散文作品的主要题旨。在嘲讽世情时弊时,避免用直截了当的讽刺,而是用调侃(用诙谐的话嘲弄)的口吻。用一些看似自相矛盾或荒唐错谬的警句来揭示常人忽视、误会或掩盖的细节。作品在语言运用上汪洋恣肆,机趣横生,旁征博引,充分体现了学者的雅趣。中心思想:作者巧借“吃饭”为题,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现象的看法,得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成了附属品”这一哲理性的结论。写作特点:一、作者借吃饭为题,通过各种类比联想和巧妙比喻,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1、作者从“吃饭”的实质变成了“吃菜”,看出其中名实不符现象所掩盖的本质,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一系列名实错位的矛盾现象,得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的哲理性结论,批判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嘲弄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等不良世风。2、同时,针对“给人弄得混乱颠倒”的社会现实,作者阐发了“和五味以调口”的传统思想,倡导了多元“相成相济”的和不同社会理念。本文由“吃饭”而引发的议题广泛,涉及社会人情世态诸相,在针砭(bian)时弊中闪烁着活泼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二、使用了类比的方法文章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从吃饭说到结婚,说到艺术,说到政治,都是通过相似性联想展开的。其中,巧设陌生化的比喻是一个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如:1、“吃饭有时很像结婚”2、“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3、“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等比喻,都具有出奇制胜的审美效果。三、本文的另一特点是广征博引,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乐趣。从柏拉图到孔子,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从人情世态到人生观,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但处处涉笔成趣。这也显示出钱钟书任性而发、洒脱自然的个性特征。钱钟书的吃饭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1.此文不用修饰之语,少华丽之辞,自然贴切,恰到好处。2.平淡的生活中含有丰富的哲理,而作者把丰富的哲理讲述得平淡率真,让人潜移默化地接收那些内涵丰富的道理,借吃饭讲的是人生、哲学、政治,讲的是历史、是艺术,是怎么做人的道理。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