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翻译理论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2008年6月概述一、受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影响的结构主义翻译观结构主义的翻译观认为,原文有固定确切的意义,原文作者是原文的主体,因而在翻译中译者必须仰视原文及其作者,将其作为翻译中的本原,把再现原文当做中心任务,以求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等值。二、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的代表人物:德里达本亚明韦努蒂三、解构主义思潮出现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1、对结构主义和解释—接受理论的批判。2、将解构主义引入翻译理论,形成了解构主义的翻译流派:1)主张用辨证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来看待翻译;2)原文意义只是在上下文中暂时被确定下来;3)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原文意义,发掘出使原文存活的因素;4)主张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3、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不是“求同”,而是要“存异”。“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达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1、从方法论上批评了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论。1)解构哲学的目标,就是要拆除“结构主义”所认为的具有中心指涉结构的整体性同一性;2)解构的方式是用“意义链”(achainofsignification)去取代“结构”,从而避免结构的先验同一性。3)在德里达看来,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性整体性是建立在“在场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他认为,这种关于“在场”的信念是限制人们理解世界的具体知识。2、从本体论上批判了海德格尔寻求终极真理的形而上学观。1)德里达认为,西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从本质上认定某一认识真理的方法优于另外一些方法,这使得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建立在一正一反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2)德里达指出,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的二元项对立并非是平等并置,而且存在着等级秩序,这种等级秩序所证明的是二元对立的前一项优于或先于后一项,因而前项是首位的、本质的、中心的、本原的,而后项则是次要的、非本质的、边缘的、衍生的。3、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策略1)德里达称西方哲学为“在场的形而上学”,而他的解构主义理论就是要颠覆这一认为只有一个本原,一个中心,一种绝对真理的“在场的形而上学”。2)他得出了几种瓦解在场(presence)的解构主义策略:异延(difference),播撒(dissemination)、踪迹(trace)、替补(substitution)等概念。二、德里达从解构主义思想入手讨论意义的本质和文本的意义。1、Difference(异延)是德里达自创的瓦解结构主义意义确定性的关键性术语。1)Difference包含了拉丁文differ的双重含义,即一、不同,相异;二、推迟、延期。他这样做本身就有一种对结构主义语言学以语音为中心的语言理论的嘲讽。2)传统符号学理论普遍认为,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是紧密结合的。德里达则认为:①人们从符号中寻找意义时所得到的不过是能指的能指,解释的解释。②每个符号都是由无限延续的符号的差异构成的,“异延”表明符号总是“区分”和“延搁”的双重运动。在空间(共时态上),符号总是为其他符号所限定,从而具有了“非同一的,与其他符号相区别的意思”,使词的意义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有赖于其他符号,而只能在语境关系的区别中决定;在时间(历时态上),符号是一系列差异区分的产物,总是延搁所指的在场,“使意欲暂时不能得到实现或满足,把意义意欲付诸实践时所用的方法抹煞或减弱其效果”。③这种由符号的共时态区分引出的历时态的延搁,加深了符号意义的不确定性本质。④可见德里达把意义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不像结构主义那样将意义视为一个“终点”或“固定点”。3)德里达自创的“异延”这个概念对翻译有两点启示与意义:①德里达用此词首先对本体论的“存在”这个概念提出疑问:在场(presence)就是存在吗?“异延”在场就是缺席,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德里达用包括“异延”在内的这些概念构成一张网状结构,宣告了本原的不复存在,文本的永不完整性。②德里达用“异延”这个概念旨在说明:意义在它的被解释过程中,不断推迟到来,处于缺席状态,不仅没有到场出现在“现在”,而且把这样的不出现或缺席作为它的意义。4)“异延”的存在造成了现时的不在场,使意义无法确定。德里达认为,虽然不存在现时在场,但有延时的在场,它是前者留下的踪迹(trace),顺着踪迹,就可能暂时找出其意义。2、在文本的意义理论方面,德里达坚持文本作为一个动态过程的不确定性。1)文本是一切,因而蕴藏着解释的无限可能性;2)文本不是不确定的,所以其符号性与其他文本构成一种不断运动的参照关系;3)文本是一个永远超出自身意义的索取过程。3、因此,德里达认为,文本是一个开放,不完整的体系,而不是封闭而完整的系统。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1、翻译的性质、作用1)德里达认为,翻译应该重新定义。即翻译不仅仅只定义为掌握某种内容的跨越活动,同时更主要的是为“播散”和“逃遁”(escape)等跨越时间场所提供论坛(forum)。2)他的翻译思想是假设不存在共核和深层结构,将自己的解构理论建立在非等同、非对等和不可传达的基础之上。3)他认为,翻译是不断修改或推迟原文的过程以置换原文。他对翻译的定义是:翻译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一种文本对另一种文本有调节的转换。(翻译的性质)4)德里达认为,各种语言在语义、句法和语音的差异上造成各不相同的表意方式,通过翻译我们对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和各语言的特定表达方式可以达到更深刻和更准确的认识。(翻译的作用)5)因此,翻译的目的,不是“求同”,而是“存异”。一篇译文的价值取决于它对语言差异的反映程度和对这种差异强调的程度。6)德里达是从探索语言本质的角度来谈翻译的。他旨在强调通过翻译才能揭示语言之间的差异,而不是谈具体的翻译原则或方法。7)德里达用“转换”的概念取代“翻译”旨在说明,在翻译的过程中,通过修改和转换,原文在成长、成熟,最终得到“再生”(renewal)。2、德里达还从解构主义的观点重新阐述了原文与译文的关系。1)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不是传统翻译理论所主张的“模式—复制”的关系,而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即平等互补的关系。2)译文是另一个早先存在的译文的翻译,原先的译文又是更早的译文的翻译,如此向前不断循环,直至无限,即成为德里达所说的所谓“无限回归的意义链”。3)解构主义认为,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创作本身是一个无数形式的文本互相抄印翻版的无限循环的过程。4)“互文性”否定了原作的权威性与创造性,甚至连作者的著作权都不承认。这样,也就无所谓原文于译文之分了。这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译者和译文的地位。3、与德里达持相似观点的解构主义代表人物1)罗朗·巴特:“作者死了”文本一旦完成,语言符号即开始起作用。读者通过对语言符号的解读来解释文本的意义。他也否认言语本身有任何中心意义,因此可以对文本做多种解释。这时,作者已无法限制读者对文本的解释,起作用的是语言符号和读者对语言符号的解读。2)解构主义者认为,原文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有译文。没有译文,原文就无法存在下去。只有对原文不断的翻译和对疑问不断的阅读,原文才得以存在下去。3)米歇尔·福柯:文本存在着历史性。不同的时期对许多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原文便总是在不断地被改写和重建。而且译者每次阅读和翻译也都改变了原作。因此,纯粹意义上的原文并不存在,原文的地位也不应高于译文。他提出以“作者功能”取代“作者”概念,明确在写作和文本中不存在绝对的主体性地位,有的只是“作者功能”。福柯的最终目的是要彻底否定作者,否定传统意义上表现的创造的主体并努力去揭示那控制和驾驶个体如何言说的内在力量—权利。福柯对原文概念的解构,从另一侧面旨在说明,译者是创造的主体,翻译文本是创造的新生语言。从而降低了原文本的权威作用,并大大提高了读者和译者的作用和地位。4、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启示。1)提高了译者和译文的地位。2)从侧面说明了翻译的重要。5、德里达的翻译思想的消极影响。1)德里达提出的“异延”概念会使人们否认或怀疑翻译的作用,因为翻译不再可能传达任何意义,而且对翻译的研究产生的作用也会不断“异延”,甚至它对我们显现的意义也会永远是“缺席”或“不在场”的。2)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强调原文意义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那么不同的读者(当然包括译者)就可以有不同的阐释,使译者的理解和对译文的衡量失去了客观有效的标准。3)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翻译观宣称作者和原文的死亡,实则否定了作者的权威性,否定了原文本的创造性。抹煞了译文与原文的区别,实际上也抹煞了翻译本身。这种酷似积极的反叛最终只能让解构主义翻译理论陷入混乱。“纯语言”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本亚明一、本亚明《译者的任务》阐述的语言哲学:“纯语言”(purelanguage)问题。1、翻译必须在“纯语言”的关照下方能进行。1)翻译的首要目的。通过协调语言的多元性使它们相互联结,相互补充,成为一种无所不包的独特语言,即“纯语言”或“共同语”(universallanguage)。2)“纯语言”的概念。如下图,该图的横向箭头表示原文与译文在“意指方式”上相互呼应,纵/折箭头表示原文与译文在“意指”上相互补充,然后共同形成一个“意指集合”,即“纯语言”。“纯语言”是抽象的,故用虚线表示。纯语言原文译文1译文2其他译文3)“纯语言”是超越任何具体语言的抽象语言,是神秘而虚无的。4)“纯语言”在翻译理论中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指一种抽象的语言,这种语言具单义(univocality)和纯粹意义(puremeaning)的特点,它存在于一系列具体语言中,而又不受遮蔽。另一方面,“纯语言”概念是本亚明把握语言的差异性与补充性的手段。2、本亚明从“纯语言”出发,论述了可译性问题。1)他认为,尽管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意指方式(modeofintention),但仍然可能指称同一事物。这种不同意指方式见的同一关系,更见证了“纯语言”的存在。2)译者的任务是从一符号的众多意义中进行判断,找出本意,才能达到沟通。3)本亚明认为,原语的符号本身就包含了可译性,而可译性决定了原文和疑问的本质。换句话说,原文的可译与不可译,取决于原文本身有无翻译的价值。4)语言的可译性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可译性本身显示了语言背后的隐含意义。其二是可译性也表现了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间的己/异(self/other)结构关系。5)问一部作品是否可译是一个双重问题:一是在这部作品的全体读者中能不能找到一个称职的译者;二是这部作品的本质是否将自己授予翻译,并在充分考虑到翻译这种样式的重要性之后,呼唤着读者。3、译者的任务是延续原作的生命。1)本亚明认为,翻译像哲学、像批评或文学批评、像历史。德曼(1986)解释说,翻译像哲学,因为翻译像哲学一样都具有批评性。翻译更像批评或像文学批评,因为翻译与文艺批评一样,打破了原文的稳定性,在翻译和理论化的过程中,给原文界定了一种规范的形式。翻译像历史,因为我们不能把历史理解为成熟或运动的自然过程;相反,我们应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自然的变化。2)如果我们要理解译文于原文的关系,不能从自然过程的角度去理解,把译文与原文的关系理解为相似或派生的关系。我们应从译文的角度来理解原文。3)译文与原文在意义或内容上无关,只是语言之间的关系。4)翻译可以说是生命的延续,译文成为原文永恒的来世,译者的任务是延续原作的生命。4、译文与原文是平等互补的关系。1)译者要利用语言之间的差异,借外语来倾覆原语的秩序,又把潜藏于原文中,原语无法表达的意念展现出来。2)翻译本身就不应求同,而应存异。在“纯语言”思想关照下,原文与译文的传统的“模式—复制”关系转为平等互补关系。翻译的标准也由传统的“等值”或“逼近”(aprocimation)转变为在意指方式上的相互“呼应”(echo)。3)原文的内容和形式(语言的意指方式)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翻译本身是一种不同于原文的意指方式。形式的改变破坏了原来的统一体,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