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序号:438试题名称: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等量曲线2.公共物品3.帕累托(Pareto)最优状态4.奥肯(Okun)定律5.国内生产总值6.挤出效应二、简答题(每小题l0分,共60分)7.利用数学方法证明政府征收商品税时,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比率是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的函数。8.简要说明外部性与科斯(Coase)定理的主要内容及联系。9.利用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作图说明低档商品与吉芬商品之间的相互联系。10.利用数学方法证明开放经济的政府购买乘数不可能大于封闭经济的政府购买乘数。11.讨论储蓄率与技术进步率的变化给予索洛(Solow)增长模型的稳态增长率的影响。12.简要说明宏观经济的主要消费函数理论。三、计算、说明或图示(每小题15分,共60分)13.生产理论如何区分长期与短期?作图分析说明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的联系及差异。14.已知生产相同商品的潜在生产者的成本函数都是C(qi)=25+10qi,市场需求为Q=110-p,qi表示各生产者的产量,P表示市场价格,假定各生产组成的寡头市场满足古诺(Coumot)模型的要求,试求:(a)若只有两个生产者组成古诺模型的寡头市场,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等于多少?每个企业能获得多少垄断利润?(b)若各潜在生产者在寡头市场展开竞争,从而形成垄断竞争市场,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等于多少?在垄断竞争的产品市场上,最终可能存在几个生产者?(c)政府向垄断竞争市场的生产者的每个产品征收75元的商品税时,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等于多少?在垄断竞争市场上,最终可能存在几个生产者?15.已知宏观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500+0.8Yd,投资函数为I=500—50r+0.12Y,货币需求函数为L=250+0.5Y-125r,政府购买200,名义货币供给2500,价格水平为2,r表示利率,Y和Yd分别表示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政府税收T=0.15Y,假定该宏观经济不存在对外经济联系,试求:(a)IS方程与LM方程;(b)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水平;(c)总需求曲线。16.已知参与者A的策略集合为(T,M,B),参与者B的策略集合为(L,C,R),双方博弈的支付矩阵如下: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以下问题:(a)何谓占优策略?博弈双方是否都具有占优策略?(b)何谓Nash均衡?该博弈的纳什均衡是什么?(c)纳什均衡与占优策略的联系如何?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序号:438试题名称:经济学(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的一律不给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等量曲线答: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以Q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KLfQKQ3Q2Q1OL图1等产量曲线如图1所示,与无差异曲线相似,等产量曲线与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大小表示产量水平的高低;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2.公共物品答:公共物品:指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排他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可以排除与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竞争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就减少了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国防、海上导航用的灯塔,就是公共物品。一个人享有公共产品的好处时并不能排除其他人也享有它们的好处,一个人享有它们的好处时也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它们的享有。由于公共产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所以能够从公共产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产品付出费用,这称为“搭便车问题”。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自己坐享其成。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3.帕累托(Pareto)最优状态答:帕累托最优状态:也称为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最佳状态或帕累托最优原则等,指当社会中的一些人的境况变好就必定要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坏时,该社会所处的一种理想状态。该理论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因此得名。帕累托指出,在社会既定的收入分配条件下,如果对收入分配状况的某种改变使每个人的福利同时增加,则这种改变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如果这种改变让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部分人福利增加而另一部分人福利减少,则这种改变没有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帕累托认为,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1)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比率;(2)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在进行生产时,所有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3)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最优状态: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如果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帕累托最优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的分配也使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4.奥肯(Okun)定律答:奥肯定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说明经济周期中产出变化与失业变化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论。奥肯定律可用公式写为:y—y*=-a(u-u*)式中y代表现时的实际GDP的增长率,y*代表潜在GDP的增长率,“代表现时的实际失业率,u*代表自然失业率,a代表由现时的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而引起的实际产出增长率对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变化系数。该式的含义为: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上升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下降,这时为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下降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上升,这时为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奥肯定律说明产出变动与失业变动之间存在着反向替代关系。奥肯定律提供了一种在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进行选择的“菜单”。它对于政府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把握潜在产出水平和实际产出水平以及把握实际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5.国内生产总值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内,本国(地区)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目前我国计算GDP是用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三者之和求得。在1991年11月之前,美国均是用GNP作为对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改用GDP,原因是大多国家都用GDP。同时,由于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则较易衡量,再加上GDP相对于GNP来说是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衡量指标(本国使用外资时解决的是本国就业问题)。当然,对美国来说,GDP和GNP的差异较小,二者使用差别并不大。6.挤出效应答:“挤出”效应(crowdingouteffect):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下降的经济效应。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是:①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②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货币主义者认为,当政府增加政府支出而没有增加货币供给时,那么实际上是用政府支出代替私人支出,总需求不变、生产也不会增长。所以,货币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不能刺激经济增长。二、简答题(每小题l0分,共60分)7.利用数学方法证明政府征收商品税时,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比率是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的函数。答:可以结合数学图形和公式来直观地推导出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比率和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的函数关系。图2税收负担分配和需求与供给的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假设原来的市场均衡价格为P,均衡产量为Q。假设政府征收的税率为t。其中消费消费者分担的部分为1t,生长者分担的部分为2t,则t=1t+2t。对于生产者而言,此时其获得的价格为P-2t,价格变动为P=P-2t-P=-2t,如图所示,此时产量为:1Q,供给量变化为:Q=1Q-Q。因此,供给的价格弹性为:SQPEPQ==2QPtQ①对于消费者而言,此时其获得的价格为P+1t,价格变动为P=P+1t-P=1t,如图所示,此时需求量为:1Q,需求量变化为:Q=1Q-Q。因此,需求的价格弹性为:DQPEPQ==1QPtQ②由①、②两式可得:S1D2EtEt,所以,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比率是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的函数。8.简要说明外部性与科斯(Coase)定理的主要内容及联系。答:(1)外部性也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是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销,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2)科斯最早在1960年提出了采用产权纠正外部性的办法,即所谓的科斯定理。其内容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科斯定理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性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3)外部性与科斯定理的联系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性就不会发生。就是说,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不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而在此之前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的干预。因此,科斯定理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9.利用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作图说明低档商品与吉芬商品之间的相互联系。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