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1.识记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代表;2.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理解书画同源和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汉字书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学会欣赏京剧。学习目标问题: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哪些元素?汉字的鼻祖——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代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从甲骨文已破译的2000多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猜一猜、找一找、写一写陈黄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汉字的起源图画文字象形字汉字符号化2.演变脉络(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甲骨文由繁到简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里的“一”、“同”同义,就是“统一”。•材料二:课本P.46学思之窗•材料三:汉字按照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问题探究1:世界上很多最古老的文字都失传了,而中国汉字不仅没有失传,而且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为什么?问题探究1:世界上很多最古老的文字都失传了,而中国汉字不仅没有失传,而且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为什么?◆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善,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魏晋以前魏晋时期楷书魏晋--定鼎钟、王唐代--盛世欧、颜、柳草书东晋王、王唐朝张、怀行书东晋王羲之、唐颜真卿、宋苏轼、元赵孟頫、明文征明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自发阶段注重汉字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汉字的审美功能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阶段图一图二图三同学们知道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吗?楷书行书草书颜体点画厚重,结构端庄雄伟。柳体点画瘦劲,结构严谨。二人有“颜筋柳骨”的特点。颜真卿《书告身》比较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的不同之处?柳公权《玄秘塔碑》王羲之的《七月都下帖》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峙,控如泉流骤雨狂风,气势磅礴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的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被历代书家都推为“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魏晋以前自发阶段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魏晋时期自觉阶段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楷书魏晋--定鼎钟、王唐代--盛世欧、颜、柳草书东晋王、王唐朝张、怀行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实用价值笔画简约线条流畅审美价值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晋王羲之、唐颜真卿、宋苏轼、元赵孟頫、明文征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知识延伸——汉字的世界影响日本的片假名和平假名都是以汉字偏旁部首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三、中国画1.特点:2.原料:3.发展脉络: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笔、墨、矿物颜料;纸、绢时期发展特点代表作远古战国秦汉魏晋隋唐两宋元明清萌芽走向成熟绘画门类丰富总结出精辟的绘画理论,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吸收外来风格,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阶段。《鹳鱼石斧图》《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夫妇饮宴图》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展《游春图》阎《步辇图》吴《送子天王图》敦煌壁画宫廷画院活跃,画学兴起,风俗画为最大亮点。《清明上河图》文人画最为突出。强调个性,借物抒情,写意《墨梅》《牡丹蕉石图》《墨兰图》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的是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名画欣赏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从中看到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经汉末而至盛唐,渐渐与中国文化融合:画中的人物已经本土化,完全是汉人模样。吴道子画衣纹自有一套,服饰如当风飘舞、富有动感,被誉为“吴带当风”,被后人成为“画圣”。名画欣赏敦煌莫高窟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名画欣赏问题探究2:“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现实的反映”,试以下面的作品来说明。(1)唐朝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风格(《送子天图》、《步辇图》)敦煌莫高窟的壁画(2)风俗画流行(《清明上河图》(3)文人以画写意,表达思想,文人画成就突出。唐对外交往活跃,佛教盛行,民族政策开明,关系和谐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元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强化,文人得不到重视,思想受限,多借画抒情,寓情于画。清朝以前,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四、京剧的出现春秋战国的优伶元杂剧原始歌舞明朝昆曲京剧的形成与发展过程:①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风行一时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③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同光十三绝”:程长庚、谭鑫培)④民国以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梅兰芳《贵妃醉酒》)十三绝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又都是技艺非凡的表演艺术家。问题探究3:京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①经济:②北京:③京剧本身: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队伍壮大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人口众多,达官贵人及商人云集,文艺市场需求量大富有艺术生命力,不断推陈出新,名角辈出,受到人们的喜爱。(1)内容:(2)乐器:(3)角色:(4)表演艺术:以历史故事为主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唱、念、做、打结合;表演有程式性和虚拟性,虚实结合,形神兼备京剧有哪些特点?魅之二:“做与打”----形体艺术、武术与杂技魅之一:“唱与念”----音乐艺术魅之三:服饰、脸谱与布景----工艺与舞台美术想想京剧为什么能走向世界?生旦净丑净:指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丑:指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称小丑、小花脸。生:指男子;旦:指女子;同学们知道不知道其他剧种?昆曲(江苏)秦腔(陕西)越剧(浙江)川剧(四川)粤剧(广东)黄梅戏(安徽)南国红豆——粤剧•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汉族戏曲之一。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分为五个行当:生旦净末丑,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周总理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把粤剧与中国最古老的昆剧相提并论,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扬,从此,“南国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粤剧不但深受广东人喜爱,而且深受粤、桂人民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人的喜爱,是中国最先走向世界的剧种。•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产物质文化遗名录。南国红豆——粤剧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符号,要加以珍惜、保护;对传统文化要赋予理性,批判地继承;要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充满活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三、中国画四、京剧的出现1.中国戏曲发展历程2.京剧的形成与发展本课小结1.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A.由大到小B.由繁到简C.由象形到会意D.由图画到符号2.王羲之的《兰亭序》字体属于()A.楷书B.行书C.隶书D.草书3.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是()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战国时期D.隋唐五代时期BBC巩固与提高4.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于清朝时期B.是北京地区的地方戏C.同光十三绝是京剧的著名艺人D.是徽剧和汉剧相互融会并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的新剧种5.中国古代绘画种类中,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是()A.人物画B.山水画C.风俗画D.文人画6.风俗画是宋代画坛的最大的亮点,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者提倡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C.民间文化的发展D.画家的性格BDB课后作业:动手创作一幅文人画,感受其所体现的艺术内涵。下课!谢谢同学们!